"獲罪於天,無所椅也!"(《八佾》)也曾垂頭喪氣地說過:"天喪予,天喪予."(《先進》)這裏的天有喜怒、有主宰權,看似精神的天.其實孔子的"天",指的是同一個事物,即自然界的天;孔子的"天命"(或天道)即自然規律.言"天"、言"天命",隻表明孔子天命觀中曆史繼承性的一麵,而這些舊詞的實際內容才是孔子的真實用意,孔子的天命觀正是曆史繼承性和個人創見性的統一.綜觀人類認識史,無不經曆著神學階段、形上學階段和科學階級三大進程.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正是有神論向形上學階段過渡時期,一方麵夏商周以來關於諸神的資料充斥人間,成為頑固侵蝕人心的習慣勢力;另一方麵,以老子為代表的"道"的形上學體係已經形成,但還沒有廣泛地征服人心.孔子從傳統神學那裏借來"天"、"天命"、"命"諸名詞及其表達形式(如"天喪"、"天生"、"天厭"……),慰藉人們普遍的宗教心理,以便為"神道設教"提供方便;另一方麵又從老子那裏吸取"道"這個將最高神抽象化的精髓,用它來代表自然規律、宇宙精神和善惡的最高裁判者.孔子的天命觀既具有傳統形式,便於人們接受,又有科學內容,具有進步的意義.舊瓶裝新酒,雖有舊烙印,卻賦予了新內容.孔子的天命觀,從積極意義上講,可以激發人們上進,百折不撓.因為他首先認為天有規律,人可效法:
"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泰伯》)而天的特徵首先是四時運行,健行不已,《周易·幹·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亦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其次,天的道行是促使"百物生焉",《周易·繫辭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亦積極入世,汲汲救世,必欲實現"博施濟眾"的偉大理想而後已.從消極意義上講,出於對天命必然性和公正性的堅信,又可以給困境中的人們提供精神支柱和心理慰藉.當他被圍於匡時,他堅信"天之未喪斯文也"(《子罕》),上天一定會助成他複興周公之業.見侮於公伯寮時,他也信守:"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餘何?"(《憲問》)當他看見弟子不幸身染惡疾時,他悲嘆:"亡之,命也夫!斯人也麵有斯疾也!斯人也麵有斯疾也!"(《雍也》)天命是一種正義力量,可以幫助人們逢兇化吉;天命是一種終極力量,讓他的弟子身染痼疾,不可救藥.甚至,天命還是人間善惡的公正裁判,因此當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他引起學生誤會時,他指天為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
仁政德治孔子的政治思想可歸納為仁政、德治.仁政是施政原則,仁者"愛人"(《顏淵》),仁政亦主張以愛人為最高職誌.他說:"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君子學道則愛人."(《陽貨》)都以愛人為統治者的主要職能.仁政包括兩大主題:成全和不忍,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思想在政治領域的具體運用.孔子繼承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注],認為國家的建立並不是為了統治者的淫樂,也不是單純地為了推行禮樂和刑罰,而是為了人民的普遍幸福,他要求統治者必須立足於人民的利益,讓他們人口繁衍、財富增殖、知禮明樂,過人丁興旺、豐衣足食、秩序和諧的文明生活,此即"庶、富、教"、"博施濟眾"的政治理想,充分地體觀了一個仁者的成全之心和生養之德.孔子還認為"性相近,習相遠"(《陽貨》).
因此主張政治應從根本作起,加強教育,實行禮製,誘發人們的向善之心,提高人們的個人素質,實現各階級、各階層的和諧相處:"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人民素質提高了,刑罰也就成了多餘的設施,因此他反對"齊之以刑"(《為政》)、"刑罰不中"(《子路》)和"不教而殺"(《堯曰》)的作法,嚮往"勝殘去殺"(《子路》)的太平盛世,充分體現了他仁者的不忍人之心.
德治強調統治者的個性修養,主張讓有崇高道德修養的人來治理天下.他說: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如果是一個修養很高的統治者躍居大位,那麽人們自然敬眼,天下自然大治.在衡量統治者有德無德時,孔子提出了"正"的概念,首先要求統治者從自己作起,做好榜樣."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顏淵》)又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國家就像個大家庭,家長必須子愛下民;國家又像個大學校,官員必須作下民的師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上位者喜歡什麽,提倡什麽,都是天下風俗無言的導向.隻要統治者立身正、處事正,天下就沒有行邪的,因為"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懂得這個道理,認真做好榜樣,就可收到"子欲善而民善矣"的效果,否則,榜樣不好,雖天天聲嘶力竭地叫喊正直,廉潔也不起作用.其次是統治者運用行政力量端正世風,整頓秩序,此即"正名"思想[注].正名的具體內容即矯正禮壞樂崩的頹俗,使社會秩序重新迴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的軌道上來,恢複奴隸製等級製度.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子路》)名分不正,秩序不清,社會就處於混亂之中,因此,德政的任務理所當然應端正名分,不僅使各級統治者自己明白職能與權限,而且也使社會不同階層的諸色人等明白自己的身分和位置,各盡其職,各行其事,共同在社會大舞台中扮演和諧的喜劇.
</br>
"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泰伯》)而天的特徵首先是四時運行,健行不已,《周易·幹·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亦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其次,天的道行是促使"百物生焉",《周易·繫辭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亦積極入世,汲汲救世,必欲實現"博施濟眾"的偉大理想而後已.從消極意義上講,出於對天命必然性和公正性的堅信,又可以給困境中的人們提供精神支柱和心理慰藉.當他被圍於匡時,他堅信"天之未喪斯文也"(《子罕》),上天一定會助成他複興周公之業.見侮於公伯寮時,他也信守:"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餘何?"(《憲問》)當他看見弟子不幸身染惡疾時,他悲嘆:"亡之,命也夫!斯人也麵有斯疾也!斯人也麵有斯疾也!"(《雍也》)天命是一種正義力量,可以幫助人們逢兇化吉;天命是一種終極力量,讓他的弟子身染痼疾,不可救藥.甚至,天命還是人間善惡的公正裁判,因此當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他引起學生誤會時,他指天為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
仁政德治孔子的政治思想可歸納為仁政、德治.仁政是施政原則,仁者"愛人"(《顏淵》),仁政亦主張以愛人為最高職誌.他說:"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君子學道則愛人."(《陽貨》)都以愛人為統治者的主要職能.仁政包括兩大主題:成全和不忍,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思想在政治領域的具體運用.孔子繼承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注],認為國家的建立並不是為了統治者的淫樂,也不是單純地為了推行禮樂和刑罰,而是為了人民的普遍幸福,他要求統治者必須立足於人民的利益,讓他們人口繁衍、財富增殖、知禮明樂,過人丁興旺、豐衣足食、秩序和諧的文明生活,此即"庶、富、教"、"博施濟眾"的政治理想,充分地體觀了一個仁者的成全之心和生養之德.孔子還認為"性相近,習相遠"(《陽貨》).
因此主張政治應從根本作起,加強教育,實行禮製,誘發人們的向善之心,提高人們的個人素質,實現各階級、各階層的和諧相處:"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人民素質提高了,刑罰也就成了多餘的設施,因此他反對"齊之以刑"(《為政》)、"刑罰不中"(《子路》)和"不教而殺"(《堯曰》)的作法,嚮往"勝殘去殺"(《子路》)的太平盛世,充分體現了他仁者的不忍人之心.
德治強調統治者的個性修養,主張讓有崇高道德修養的人來治理天下.他說: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如果是一個修養很高的統治者躍居大位,那麽人們自然敬眼,天下自然大治.在衡量統治者有德無德時,孔子提出了"正"的概念,首先要求統治者從自己作起,做好榜樣."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顏淵》)又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國家就像個大家庭,家長必須子愛下民;國家又像個大學校,官員必須作下民的師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上位者喜歡什麽,提倡什麽,都是天下風俗無言的導向.隻要統治者立身正、處事正,天下就沒有行邪的,因為"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懂得這個道理,認真做好榜樣,就可收到"子欲善而民善矣"的效果,否則,榜樣不好,雖天天聲嘶力竭地叫喊正直,廉潔也不起作用.其次是統治者運用行政力量端正世風,整頓秩序,此即"正名"思想[注].正名的具體內容即矯正禮壞樂崩的頹俗,使社會秩序重新迴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的軌道上來,恢複奴隸製等級製度.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子路》)名分不正,秩序不清,社會就處於混亂之中,因此,德政的任務理所當然應端正名分,不僅使各級統治者自己明白職能與權限,而且也使社會不同階層的諸色人等明白自己的身分和位置,各盡其職,各行其事,共同在社會大舞台中扮演和諧的喜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