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儒學的內容


    自孔子整理和闡釋六經之後,儒學著作無慮千萬;自孔子建立"仁義禮"結合 的理論體係之後,儒家理論也曆經演變.但是,就其基本特色言之,儒學又有其一 以貫之的基本理論框架——自覺的人格意識論、和諧的社會關係論、合一的天人關 係論——數千年相承而不絕.任何一門人文學說,都迴避不了人的問題、人與人和 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儒家,可以說是人類認識史上第一個就這些問題作出全麵係 統地解答和論證的學派.在迴答這些問題時,儒家力倡培養自覺的人格意識,追求 和諧的社會關係,提倡天人相與、天人合一的人天關係,從而形成不僅具有鮮明個 性,而且具有發人深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關於"人"、"社會"、"自然" 的博大的(也是實際的)理論體係.


    人是什麽?怎樣作人?什麽是理想人格?……這是自有史以來就始終困擾著人 類自身的問題.隻有認識了人和人的本性,才能解決怎樣作人和塑造理想人格的問 題.關於人性,儒家有所謂"性善"、"性惡"說:性善論者認為,人之初,性本 善,人性中天然地存在"仁義禮智"四種善端,隻要加以喚醒和培育,"人皆可以 為堯舜"(孟子).與此相反,性惡論者認為,人之初,性本惡,隻有通過教育和 法製才能使人性變善——"善者其偽也"(荀子).此外,還有"性無善惡論" (世碩)、"性善情惡論"(董仲舒)、"性善惡混論"(揚雄)以及"性三品 (善、善惡混、惡)說"(韓愈)和"天命之性(善)"與"氣質之性(惡)"之 分(朱熹),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無論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還是別的 人性論,他們所得的結論不是對人類喪失信心,而是對人類的未來充滿希望.他們 一致認為人性具有可塑性,先天的善可能因後天"所染"而喪失,先天的惡可以通 過後天的造就而改變.故教育和陶冶是必要的.他們一致承認,通過後天的努力, 變化氣質,人性總是可以臻於至善的,人人可以成善人,個個可以為良民,甚至可 以作"聖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即使是持性惡說最堅的荀子也不否認這一 點,認為"塗之人可以為禹".中國儒家"人性向善"的信念,激發了他們恭行教 化、"內聖外王"的雄心,滿腔熱忱地興禮樂、辦教育,起先知、覺後覺,為喚起 善心,培養善行,使芸芸眾生都成為人格自覺、個性自由的完全意義的人而奔走唿 號,不暇暖席.為了造就自覺的人格,孔子提出了"仁、義、禮"三大法寶,孟子 增加"智",力倡仁、義、禮、智"四德";董仲舒又加入"信",宣揚仁、義、 禮、智、信"五常".其中"仁義禮"是最基本的德行,是先決的修養.仁者人也, 是愛心,是人類本然具有的對同類的仁慈和寬恕情懷;義者宜也,是原則,表現為 人類待人處事恰當的分寸;禮者履也,是踐仁行義的具體規定,是仁義之節文.從 社會學角度看,仁,表現為人類團結;義,表現為社會秩序;禮,表現為社會文明. 從道德角度看,仁,表現為人對自性人格覺悟;義,表現為自我道德自律;禮,則 表現為個性修養的圓滿.一個既具有仁心、義舉,又能依禮而行的人,就處處表現 出充分的好心善意和優雅恰當的舉止.仁心用於事親則是孝,用於交友則是愛,用 於對人則是"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義用於事兄則是悌,用於對人則是尊重,用於交友則是信,用於事君則是忠, 用於治世則是秩序.禮用於治身就是文質彬彬,用於社會則是文明生活……一個在 人格上自性覺悟,在道德上嚴格自律,而又過著文明生活的人,自然是自覺而又自 由的完全意義的人了.


    儒家還依據人們對"仁義禮"的掌握和保持程度,將人劃分為小人、庸人、士、 君子、賢人、聖人幾個等級:小人道德敗壞,庸人隻知謀財,士人追求向善,君子 才是理想人格.君子堅守仁義,依禮而行,孔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 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裏仁》)又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衛靈公》)除了仁義禮之外,君子還具有仁智勇"三達德",孔子曰:"君子 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憲問》)君子是道德純粹、人格 完美、知識豐富的人,他具有優秀的品德,高尚的情操,醇熟的處世經驗和優雅的 行為舉止.他們心懷善心,愛人利人,立人達人;他們追求真理,忘卻物慾;"君 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他們既極積入世,以天下 為己任——"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憲問》);又誌趣高雅,超拔幹 流俗之外——"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裏仁》);他們樂天知命,無憂無 懼,視富貴如浮雲,窮達不住放心而"安之若命";又豁達大度,寬人嚴己——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顏淵》)……君子是人間真 善美的化身,時時處處表現出仁慈的愛心和智慧、正義的光彩,將溫馨與文明灑滿 人間.君子又與宗教修士和遁世高蹈的隱士不同,君子高雅,但不避世;君子入世, 但不庸俗……他們是生於人間,長於人間,並服務於人間的,從人世間來又迴到人 世間去的世之精英、人中俊傑.儒家追求理想人格、造就"君子"風度不是目的, 其最終目的是通過君子去治世行善,拯救人類.修己的目的是"安人"、"安百姓", 是"博施濟眾",這就是在君子之後還設定賢人、聖人的原因.簡言之,修養高的 君子多做善事就是賢人,功德圓滿就是聖人.君子就是下欲撫救蒼生,上欲成賢企 聖的最佳人選.他們進則兼濟百姓,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 想,完成"內聖外王"的事業;退則堅守人格的自性完滿,嚴守操行,獨善其身, 任何威脅利誘都不可移易,此即孟子描述的"大丈夫"形象:"後天下之廣居,立 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儒家除了對君子典型人格的提倡外,還注重對廣大人民群眾道德意識和文明知 識的啟發和培養,認為統治者接受教育會仁慈愛人,下層人民接受教育就會知規矩、 聽使喚——"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論語·泰伯》)因此儒者認為,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注意人 民的物質利益是必要的,主張為政首當"足食、足兵"和"庶之、富之",但並不 以此為終點,更不以此為目的.儒家清楚地看到,倘若富而不仁、逸居無教,不知 自律,不守道德,那麽人就與禽獸無別.孟子曰:"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 於禽獸."荀子說:"無富無以養民性,無教無以理民性."故孔子在強調"庶矣 富矣"、"足食足兵"同時,沒忘了"教之""信之";孟子在主張"飽食暖衣、 逸居"的同時,亦重視"教以人倫";荀子在"富之"之後也強調"立大學,設庫 序,修六禮,明七教"以提高人民修養.故《詩經》說:"飲之食之,教之誨之." 都闡明同一個道理: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努力提高人民的道德修養和精神文明.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曆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曆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