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60-----------------------
這是由於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會階層已不再是我當年的遇到好人的社會階 層了。在一般平民中間,雖然隻偶爾流露熱情,但自然情感卻是隨時可以見 到的。在上流社會中,則連這種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們在情感的幌子 下,隻受利益和虛榮心的支配。” 然而,若要說 《懺悔錄》就是因為作者以前所未有的坦誠亮出了自己的 惡行才使它紅極多時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懺悔錄》真是這樣一本書, 即使它如何有文學色彩,充其量也隻不過是描寫了一個惡棍的棄暗投明。盧 梭的偉大就在於他不僅沒有掩飾自己一生中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過錯,而且 當他已開始意識到自己就要一步步地走向深淵時,他是如何以一種自然人的 人格力量粉碎這些醜惡的。而實際上,盧梭在當時也就是始終以一個自然人 的麵目出現在巴黎的上流社會中,所以他傲視權貴、憎恨虛偽、嚮往簡樸。 在那些達官顯宦貴婦人麵前,盧梭始終保持了自然的稟性;也正是因為這個 原因,盧梭在他們的眼中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怪物。用我們今天的話說, 盧梭是一個天真的人,他太不世故也太不圓滑了。如果他能稍稍作一些妥協, 他有充分理由活得更滋潤,他也不會遇到那麽多的麻煩,他也不會孤獨悒鬱、 晚景淒涼了。然而盧梭沒有這樣做,事實上他既不想這樣做也不會這樣做。 在盧梭看來,與世俗妥協,對卑鄙讓步,就是在自己的心上建起了一座牢獄, 就是給自己的靈魂套上了一道枷鎖,世界上有什麽能比心靈的不自由更不自 由呢? 不過,當我們指出盧梭總是能以他自然的人格力量去粉碎包圍著他的醜 惡時,我們並不能認為盧梭就是一個純粹的自然人。事實上,當人被拋擲到 一個盧梭所言的文明社會中去之後,自然人也就失去了他可以健全生長的總 體環境,他不可避免地會打上這種文明的印記。而打在盧梭身上的這些印記 也不光是他所說的偷竊、撒謊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們因此鑄造了盧梭的另一 重性格。在他的 《懺悔錄》中,盧俊說他一開始就形成了一種“即十分高傲 而又非常溫柔的心靈,一種優柔怯懦卻又不受約束的性格,這種性格永遠搖 擺於軟弱與勇敢、猶疑與堅定之間,最後使我自身充滿了矛盾。”晚年的時 候,盧梭還經常對他的朋友說:“我生就一種勇敢的天性和一種靦腆的性格。” 按說,這兩種性格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它們卻又非常奇怪地統一在了盧梭 的身上。實際想來,這倒也不是盧梭的過錯。我們可以把他那種勇敢、堅實 的性格說成是自然造就的性格,這是盧梭天性的外現;另一方麵,那種猶疑、 怯懦與靦腆又可以看作是社會賦予他的性格。盧梭晚年的好友、著名作家聖 皮埃爾分析了他的兩種性格,非常準確: 因此,如果你這樣去思考:盧梭一出生就投入了大自然溫柔的法則之中。 一位好父親,一位溫存的母親和善良的姑母撫育了他,一出生就有人引導他 做可愛的、真摯的、自信的、善良的人。後來,西比阿、呂居格的著作和共 和國的自由的、純淨的道德又使他的心靈更加高尚,你就會對他的自然性形 成一種看法。如果你再去思考:沒有財產、又沒有弄詭計的才能,還在青春 年少時便被拋入社會,為了餬口而改變了宗教,被一個淩辱他的墮落的僧侶 出賣,處境悲慘,受人愚弄。在他的道德與社會之間,有著多麽奇異的矛盾, 你就會看到他的社會性格的根源。而我很驚訝他的自然性格能夠抗拒那麽多 的打擊。我驚訝家庭教育能給予心靈那麽持久和堅強的素質。 因此,在 《懺悔錄》中,我們雖然在更多的時候看到了盧梭的明麗與單 純,但有時候卻又能看到他的渾濁與複雜。其實,這兩者都屬於真實的盧梭。
----------------------- page 61-----------------------
而且,關鍵也不在於盧梭性格的二重性,而在於他以一種偉大的人格力量統 攝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性格,並且在最緊要的關頭,總能讓這種自然的性格 占了上峰。 大概,這就是偉大人物與芸芸眾生的顯著區別。
----------------------- page 62-----------------------
二、美麗的想像浪漫的迴憶 《懺悔錄》是部小說嗎?迴答自然是否定的。可是,它又的的確確能作 為小說來閱讀。 法國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亞以半真半假的口吻說, 《懺悔錄》應該是 一部小說,因為在這本書中, “一切傳奇性的素材他都具備:一個放任自流 的少年、多種多樣的環境、各種性格的人和眾多的場麵、談情說愛和旅行、 了解社會的緩慢過程——一個人年近四十還幾乎完全一無所知,就是這些素 材塑造出了一個傷感的吉爾·布拉斯,而盧梭在這些方麵是什麽都不缺的。” 而對於許多的讀者來說,《懺悔錄》的魅力在前六章恐怕就已經結束了。 因為第一部是盧梭的情感曆險,第二部卻基本上是事件的堆砌;第一部更像 傳記小說,第二部卻隻是一種一般意義上的迴憶錄。 有什麽辦法呢?誰讓盧梭把第一部寫得那麽迷人的。 是的, 《懺悔錄》的第一部確實是迷人的。盧梭筆下的世界仿佛仙境一 般:人是純潔無邪的,自然是端莊秀麗的,戀情是美麗動人的,再加上靦腆 又多情的盧梭那種種近乎神秘的情感體驗,構成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而這 裏麵寫得最美的還是盧梭的戀情,因為有了它,書中自始至終蕩漾著一股濃 濃的迷人的青春氣息。 我們在佃戶的廚房裏吃午飯,兩位女友坐在一張長桌子兩頭的凳子上, 她們的客人坐在她們中間的一隻三條腿的小圓凳上。這是多麽美的一頓午餐 啊!這又是多麽迷人的一段迴憶啊!一個人付出那麽一點點代價就能享受到 那樣純潔、那樣真實的快樂,何必還去尋找別的歡樂呢?就是在巴黎的任何 地方也不會吃到這樣的午餐。我這話不單單指它帶來的歡樂與甜蜜,也是指 肉體上的享受。 午飯後,我們採取了一項節約措施:我們沒喝掉早餐留下的咖啡,而把 咖啡跟她們帶來的奶油和點心一起留待下午吃茶的時候。為了促進我們的食 欲,我們還到果園裏去用櫻桃來代替我們午餐的最後一道點心。我爬到樹上, 連枝帶葉地一把把往下扔櫻桃,她們則用櫻桃隔著樹枝向我扔來。有一次, 加蕾小姐張開了她的圍裙,向後仰著腦袋,拉好等著接的架式,而我瞄得那 樣準,正好把一束櫻桃扔到她的乳房上,當時我們是怎樣哈哈大笑啊!我自 己心裏想:“為什麽我的嘴唇不是櫻桃!要是把我的兩片嘴唇也扔到那同樣 的地方,那該有多麽美啊!” 我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卻在她跟前嚐到了不可言喻的甜密。在占有女人 時所能感受到的一切,都抵不上我在她腳前所度過的那兩分鍾,雖然我連她 的衣裙都沒碰一下。是的,任何快樂都比不上一個心愛的正派女人所能給予 的快樂。在她跟前,一切都是恩寵。手指的微微一動,她的手在我的嘴上的 輕輕一按,都是我從巴西勒太太那裏所得到的恩寵,而這點輕微的恩寵現在 想起來還使我感到神魂顛倒。 這是 《懺悔錄》裏兩處精典的描寫。第一處描寫的是動作的過程,第二 處描寫的是心理的過程。這裏麵有情慾的成份嗎?有,但是作者又用少年的 純潔把它們淡化到了最低的程度;而少年的好奇心、春情萌動的自然欲望和 盧梭那種靦腆的性格誕生出來的與這些方麵的矛盾,則是使他與少女和太太 們的戀情蒙上了一圈美麗、聖潔的光環。讀這樣的文字,猶如走進空氣清新、 陽光燦爛的早晨,讓人驚奇、讓人讚嘆,同時又覺得韻味無窮、美不勝收。
</br>
這是由於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會階層已不再是我當年的遇到好人的社會階 層了。在一般平民中間,雖然隻偶爾流露熱情,但自然情感卻是隨時可以見 到的。在上流社會中,則連這種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們在情感的幌子 下,隻受利益和虛榮心的支配。” 然而,若要說 《懺悔錄》就是因為作者以前所未有的坦誠亮出了自己的 惡行才使它紅極多時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懺悔錄》真是這樣一本書, 即使它如何有文學色彩,充其量也隻不過是描寫了一個惡棍的棄暗投明。盧 梭的偉大就在於他不僅沒有掩飾自己一生中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過錯,而且 當他已開始意識到自己就要一步步地走向深淵時,他是如何以一種自然人的 人格力量粉碎這些醜惡的。而實際上,盧梭在當時也就是始終以一個自然人 的麵目出現在巴黎的上流社會中,所以他傲視權貴、憎恨虛偽、嚮往簡樸。 在那些達官顯宦貴婦人麵前,盧梭始終保持了自然的稟性;也正是因為這個 原因,盧梭在他們的眼中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怪物。用我們今天的話說, 盧梭是一個天真的人,他太不世故也太不圓滑了。如果他能稍稍作一些妥協, 他有充分理由活得更滋潤,他也不會遇到那麽多的麻煩,他也不會孤獨悒鬱、 晚景淒涼了。然而盧梭沒有這樣做,事實上他既不想這樣做也不會這樣做。 在盧梭看來,與世俗妥協,對卑鄙讓步,就是在自己的心上建起了一座牢獄, 就是給自己的靈魂套上了一道枷鎖,世界上有什麽能比心靈的不自由更不自 由呢? 不過,當我們指出盧梭總是能以他自然的人格力量去粉碎包圍著他的醜 惡時,我們並不能認為盧梭就是一個純粹的自然人。事實上,當人被拋擲到 一個盧梭所言的文明社會中去之後,自然人也就失去了他可以健全生長的總 體環境,他不可避免地會打上這種文明的印記。而打在盧梭身上的這些印記 也不光是他所說的偷竊、撒謊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們因此鑄造了盧梭的另一 重性格。在他的 《懺悔錄》中,盧俊說他一開始就形成了一種“即十分高傲 而又非常溫柔的心靈,一種優柔怯懦卻又不受約束的性格,這種性格永遠搖 擺於軟弱與勇敢、猶疑與堅定之間,最後使我自身充滿了矛盾。”晚年的時 候,盧梭還經常對他的朋友說:“我生就一種勇敢的天性和一種靦腆的性格。” 按說,這兩種性格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它們卻又非常奇怪地統一在了盧梭 的身上。實際想來,這倒也不是盧梭的過錯。我們可以把他那種勇敢、堅實 的性格說成是自然造就的性格,這是盧梭天性的外現;另一方麵,那種猶疑、 怯懦與靦腆又可以看作是社會賦予他的性格。盧梭晚年的好友、著名作家聖 皮埃爾分析了他的兩種性格,非常準確: 因此,如果你這樣去思考:盧梭一出生就投入了大自然溫柔的法則之中。 一位好父親,一位溫存的母親和善良的姑母撫育了他,一出生就有人引導他 做可愛的、真摯的、自信的、善良的人。後來,西比阿、呂居格的著作和共 和國的自由的、純淨的道德又使他的心靈更加高尚,你就會對他的自然性形 成一種看法。如果你再去思考:沒有財產、又沒有弄詭計的才能,還在青春 年少時便被拋入社會,為了餬口而改變了宗教,被一個淩辱他的墮落的僧侶 出賣,處境悲慘,受人愚弄。在他的道德與社會之間,有著多麽奇異的矛盾, 你就會看到他的社會性格的根源。而我很驚訝他的自然性格能夠抗拒那麽多 的打擊。我驚訝家庭教育能給予心靈那麽持久和堅強的素質。 因此,在 《懺悔錄》中,我們雖然在更多的時候看到了盧梭的明麗與單 純,但有時候卻又能看到他的渾濁與複雜。其實,這兩者都屬於真實的盧梭。
----------------------- page 61-----------------------
而且,關鍵也不在於盧梭性格的二重性,而在於他以一種偉大的人格力量統 攝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性格,並且在最緊要的關頭,總能讓這種自然的性格 占了上峰。 大概,這就是偉大人物與芸芸眾生的顯著區別。
----------------------- page 62-----------------------
二、美麗的想像浪漫的迴憶 《懺悔錄》是部小說嗎?迴答自然是否定的。可是,它又的的確確能作 為小說來閱讀。 法國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亞以半真半假的口吻說, 《懺悔錄》應該是 一部小說,因為在這本書中, “一切傳奇性的素材他都具備:一個放任自流 的少年、多種多樣的環境、各種性格的人和眾多的場麵、談情說愛和旅行、 了解社會的緩慢過程——一個人年近四十還幾乎完全一無所知,就是這些素 材塑造出了一個傷感的吉爾·布拉斯,而盧梭在這些方麵是什麽都不缺的。” 而對於許多的讀者來說,《懺悔錄》的魅力在前六章恐怕就已經結束了。 因為第一部是盧梭的情感曆險,第二部卻基本上是事件的堆砌;第一部更像 傳記小說,第二部卻隻是一種一般意義上的迴憶錄。 有什麽辦法呢?誰讓盧梭把第一部寫得那麽迷人的。 是的, 《懺悔錄》的第一部確實是迷人的。盧梭筆下的世界仿佛仙境一 般:人是純潔無邪的,自然是端莊秀麗的,戀情是美麗動人的,再加上靦腆 又多情的盧梭那種種近乎神秘的情感體驗,構成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而這 裏麵寫得最美的還是盧梭的戀情,因為有了它,書中自始至終蕩漾著一股濃 濃的迷人的青春氣息。 我們在佃戶的廚房裏吃午飯,兩位女友坐在一張長桌子兩頭的凳子上, 她們的客人坐在她們中間的一隻三條腿的小圓凳上。這是多麽美的一頓午餐 啊!這又是多麽迷人的一段迴憶啊!一個人付出那麽一點點代價就能享受到 那樣純潔、那樣真實的快樂,何必還去尋找別的歡樂呢?就是在巴黎的任何 地方也不會吃到這樣的午餐。我這話不單單指它帶來的歡樂與甜蜜,也是指 肉體上的享受。 午飯後,我們採取了一項節約措施:我們沒喝掉早餐留下的咖啡,而把 咖啡跟她們帶來的奶油和點心一起留待下午吃茶的時候。為了促進我們的食 欲,我們還到果園裏去用櫻桃來代替我們午餐的最後一道點心。我爬到樹上, 連枝帶葉地一把把往下扔櫻桃,她們則用櫻桃隔著樹枝向我扔來。有一次, 加蕾小姐張開了她的圍裙,向後仰著腦袋,拉好等著接的架式,而我瞄得那 樣準,正好把一束櫻桃扔到她的乳房上,當時我們是怎樣哈哈大笑啊!我自 己心裏想:“為什麽我的嘴唇不是櫻桃!要是把我的兩片嘴唇也扔到那同樣 的地方,那該有多麽美啊!” 我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卻在她跟前嚐到了不可言喻的甜密。在占有女人 時所能感受到的一切,都抵不上我在她腳前所度過的那兩分鍾,雖然我連她 的衣裙都沒碰一下。是的,任何快樂都比不上一個心愛的正派女人所能給予 的快樂。在她跟前,一切都是恩寵。手指的微微一動,她的手在我的嘴上的 輕輕一按,都是我從巴西勒太太那裏所得到的恩寵,而這點輕微的恩寵現在 想起來還使我感到神魂顛倒。 這是 《懺悔錄》裏兩處精典的描寫。第一處描寫的是動作的過程,第二 處描寫的是心理的過程。這裏麵有情慾的成份嗎?有,但是作者又用少年的 純潔把它們淡化到了最低的程度;而少年的好奇心、春情萌動的自然欲望和 盧梭那種靦腆的性格誕生出來的與這些方麵的矛盾,則是使他與少女和太太 們的戀情蒙上了一圈美麗、聖潔的光環。讀這樣的文字,猶如走進空氣清新、 陽光燦爛的早晨,讓人驚奇、讓人讚嘆,同時又覺得韻味無窮、美不勝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