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形象。
眾所周知,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形成了領導幹部終身製和老人政治,而形
成這種政治惡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勃列日涅夫的個人集權政治。
在蘇聯曆史上,除了赫魯雪夫因「宮廷政變」和戈巴契夫因國家解體而下台
外,其他各位最高領導人都是在職位上壽終正寢的。勃列日涅夫的個人集權形成以
後,他牢牢地把握著自己的最高權力不放。70年代中後期,勃列日涅夫病重,出現
了料理國事上的困難。據曾擔任蘇聯克格勃主席的弗·亞·克留奇科夫的迴憶,1974
年12月30日他被任命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總局局長時,時任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羅
波夫陪他去見勃列日涅夫,他描繪說:「桌子邊坐著一個十足的病人,當我問候時,
他好不容易才站起來,並且好長一會兒都喘不過氣來,隨後便直接栽倒在沙發椅上。」
當時安德羅波夫即認為,勃列日涅夫「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管理這個國家他已是力不
從心了」。如果這時他適時下台,將對蘇聯的政治發展有多方麵的良好影響。但勃
列日涅夫將權力看作一切,仍死死地占據著最高領導人的位子,直至病逝,形成事
實上的終身製。而又因為他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沒有人敢於提出讓他辭職的建議。
勃列日涅夫提拔的一大批人成為他執掌權力的支柱,這些人盡管和勃列日涅夫
一樣老態龍鍾,但因為他們對他忠心耿耿,是他行使權力的支柱,所以勃列日涅夫
從不輕易罷免他們;此外潤為從前與勃列日涅夫一同工作的朋友同事也大多與勃列
日涅夫年齡相當,因此70年代後期在重要職位的任命中出現了「以老人代替老人」
的現象,如 1976 年69歲烏斯季諾夫接替格列奇科,1980年已經70多歲的吉洪諾夫
接替柯西金。由於以上原因,在70年代後期蘇聯高層領導中形成了典型的老人政治。
一位高級領導人在70壽辰接受國家高級勳章時竟然說:「70歲的生命不是一段短促
的時間,但同時也不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好在這個年齡在我國隻被看作是中間。」
根據1980年的統計資料,蘇共中央政治局正式成員的平均年齡達到了70歲,政治局
四個中心人物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基裏連科、蘇斯洛夫的平均年齡為75歲;在中
央書記處中,70歲以上的人最多,60歲以上的人其次,50歲以上的人最少,就連各
部部長的平均年齡也高達65歲。
老人政治的結果是領導機關不能發揮正常的政治職能,延誤國家的發展和變革,
因為對於任何一個社會來說,政府機構要想發揮正常的職能,幹部隊伍就必須進行
經常的更新,不斷增加新的血液。但是,在老人政治的影響下,蘇聯政治缺乏應有
的國家幹部的新老更替,暮氣沉沉的領導層根本不能完成發展國家的任務,他們徹
底地延誤了蘇聯政治和社會的發展。
個人崇拜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瘤疾之一,隻有明智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才能有效地
避免這一痼疾,而要使這一瘤疾永遠不再發作,隻能走法製國家的道路。而勃列日
涅夫的個人集權既沒有有才能的和明智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又徹底地拋棄了法製,
這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新的個人崇拜。
勃列日涅夫個人集權建立在高度集權的政治體製的基礎之上,而高度集權的政
治體製必然同個人崇拜密切結合在一起,兩者是一對相互結合的孿生兄弟。這就是
說,高度集權的政治體製、個人集權和個人崇拜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個人崇拜是
個人集權的重要特徵和重要標誌。勃列日涅夫本人極力製造這種個人崇拜,他不斷
給自己頒發獎章,僅僅以列寧名字命名的獎他就得了3 次,僅僅金星勳章他一生就
得了19枚。勃列日涅夫有佩帶獎章的嗜好,每逢有公開露麵的場合,他總是在他寬
闊的胸脯上掛滿各式各樣的獎章和勳章,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1978年,在蘇聯的
《新世界》雜誌上,陸續刊登了勃列日涅夫的迴憶錄三部曲:《小地》、《複興》
和《墾荒地》,這些迴憶錄是由別人替勃列日涅夫寫成的,勃列日涅夫不僅拿它們
為自己歌功頌德,而且用它們獲得各種獎勵,這些迴憶錄竟然還獲得了列寧文學獎
金。後來,這件事情在蘇聯人當中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勃列日涅夫聽任傳媒
對他的吹捧:他在26大上的報告被「78次掌聲、40次長時間的掌聲和8 次暴風雨般
的掌聲」打斷。
作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最大弱點是,幾乎完全缺乏經濟知
識。他思想保守、墨守傳統,對新生事物簡直就是個過敏反應症患者。在赫魯雪夫
被趕下台後,因為他不會對權力各方構成威脅,而且他也在這場「宮廷政變」中起
到了組織者的作用,所以他成了權力各方妥協的產物,這也成為他順利當選第一書
記的重要原因。當時,許多人都認為勃列日涅夫隻不過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他將
</br>
眾所周知,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形成了領導幹部終身製和老人政治,而形
成這種政治惡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勃列日涅夫的個人集權政治。
在蘇聯曆史上,除了赫魯雪夫因「宮廷政變」和戈巴契夫因國家解體而下台
外,其他各位最高領導人都是在職位上壽終正寢的。勃列日涅夫的個人集權形成以
後,他牢牢地把握著自己的最高權力不放。70年代中後期,勃列日涅夫病重,出現
了料理國事上的困難。據曾擔任蘇聯克格勃主席的弗·亞·克留奇科夫的迴憶,1974
年12月30日他被任命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總局局長時,時任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羅
波夫陪他去見勃列日涅夫,他描繪說:「桌子邊坐著一個十足的病人,當我問候時,
他好不容易才站起來,並且好長一會兒都喘不過氣來,隨後便直接栽倒在沙發椅上。」
當時安德羅波夫即認為,勃列日涅夫「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管理這個國家他已是力不
從心了」。如果這時他適時下台,將對蘇聯的政治發展有多方麵的良好影響。但勃
列日涅夫將權力看作一切,仍死死地占據著最高領導人的位子,直至病逝,形成事
實上的終身製。而又因為他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沒有人敢於提出讓他辭職的建議。
勃列日涅夫提拔的一大批人成為他執掌權力的支柱,這些人盡管和勃列日涅夫
一樣老態龍鍾,但因為他們對他忠心耿耿,是他行使權力的支柱,所以勃列日涅夫
從不輕易罷免他們;此外潤為從前與勃列日涅夫一同工作的朋友同事也大多與勃列
日涅夫年齡相當,因此70年代後期在重要職位的任命中出現了「以老人代替老人」
的現象,如 1976 年69歲烏斯季諾夫接替格列奇科,1980年已經70多歲的吉洪諾夫
接替柯西金。由於以上原因,在70年代後期蘇聯高層領導中形成了典型的老人政治。
一位高級領導人在70壽辰接受國家高級勳章時竟然說:「70歲的生命不是一段短促
的時間,但同時也不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好在這個年齡在我國隻被看作是中間。」
根據1980年的統計資料,蘇共中央政治局正式成員的平均年齡達到了70歲,政治局
四個中心人物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基裏連科、蘇斯洛夫的平均年齡為75歲;在中
央書記處中,70歲以上的人最多,60歲以上的人其次,50歲以上的人最少,就連各
部部長的平均年齡也高達65歲。
老人政治的結果是領導機關不能發揮正常的政治職能,延誤國家的發展和變革,
因為對於任何一個社會來說,政府機構要想發揮正常的職能,幹部隊伍就必須進行
經常的更新,不斷增加新的血液。但是,在老人政治的影響下,蘇聯政治缺乏應有
的國家幹部的新老更替,暮氣沉沉的領導層根本不能完成發展國家的任務,他們徹
底地延誤了蘇聯政治和社會的發展。
個人崇拜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瘤疾之一,隻有明智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才能有效地
避免這一痼疾,而要使這一瘤疾永遠不再發作,隻能走法製國家的道路。而勃列日
涅夫的個人集權既沒有有才能的和明智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又徹底地拋棄了法製,
這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新的個人崇拜。
勃列日涅夫個人集權建立在高度集權的政治體製的基礎之上,而高度集權的政
治體製必然同個人崇拜密切結合在一起,兩者是一對相互結合的孿生兄弟。這就是
說,高度集權的政治體製、個人集權和個人崇拜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個人崇拜是
個人集權的重要特徵和重要標誌。勃列日涅夫本人極力製造這種個人崇拜,他不斷
給自己頒發獎章,僅僅以列寧名字命名的獎他就得了3 次,僅僅金星勳章他一生就
得了19枚。勃列日涅夫有佩帶獎章的嗜好,每逢有公開露麵的場合,他總是在他寬
闊的胸脯上掛滿各式各樣的獎章和勳章,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1978年,在蘇聯的
《新世界》雜誌上,陸續刊登了勃列日涅夫的迴憶錄三部曲:《小地》、《複興》
和《墾荒地》,這些迴憶錄是由別人替勃列日涅夫寫成的,勃列日涅夫不僅拿它們
為自己歌功頌德,而且用它們獲得各種獎勵,這些迴憶錄竟然還獲得了列寧文學獎
金。後來,這件事情在蘇聯人當中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勃列日涅夫聽任傳媒
對他的吹捧:他在26大上的報告被「78次掌聲、40次長時間的掌聲和8 次暴風雨般
的掌聲」打斷。
作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最大弱點是,幾乎完全缺乏經濟知
識。他思想保守、墨守傳統,對新生事物簡直就是個過敏反應症患者。在赫魯雪夫
被趕下台後,因為他不會對權力各方構成威脅,而且他也在這場「宮廷政變」中起
到了組織者的作用,所以他成了權力各方妥協的產物,這也成為他順利當選第一書
記的重要原因。當時,許多人都認為勃列日涅夫隻不過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他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