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工業部等7 個全聯盟部;撤銷造紙和木材加工工業部、城鄉建設部、輕工業
部等15個聯盟兼共和國部;撤銷了相應的各加盟共和國的聯盟兼共和國部;保留了
航空工業部。國防工業部、無線電工業部、造船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和電站部等6
個全聯盟部。另外,還合併了一些部。但是,下放權力立即引發了嚴重的地方主義
和保守主義,最終又將下放的權力收迴中央。
赫魯雪夫,這是一個無法被蘇聯曆史遺忘的人物,盡管克裏姆林宮的紅牆下容
不得他孤寂的靈魂。這是一個試圖改寫『史達林版「蘇聯曆史的人物,盡管他終究
成了史達林及其主義的守墓人。他前後把持蘇聯政壇10載,毫不客氣地給蘇聯曆史
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他以粗獷豪放的性格贏得了基層民眾的愛戴,卻遭致知識分子
的非議;他以農民式的狡詐周旋於蘇聯政治風雲之中,最後的政治生命卻誤傷於自
己的精明和自信;他為後世留下的最大遺產不是深邃致遠的理論,而是改造世界的
巨大勇氣。赫魯雪夫的兒子,物理學家謝爾蓋·赫魯雪夫在赫魯雪夫的葬禮上說過
這樣的話:」對於我們現在在安葬並為他而哭泣的這個人,我們隻想說幾句話。我
不想談論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我也不想評價我父親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所做的貢
獻,我沒有權利這樣做,但曆史將會這樣做的。「
「赫魯雪夫版」的蘇聯曆史是一段激動人心的曆史,常常使曆史學家們流連著
迷。
六、勃列日涅夫時代的改革與停滯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是蘇聯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時期長達18年之久
(1964——1982年),占整個蘇聯曆史的近1 /4 ,比列寧(1917—1924年)、赫
魯曉夫(1953—1964年)和戈巴契夫(1985—1991年)執政時期都長得多,而僅
次於史達林時期(192 一1953年)。當然,勃列日涅夫時期的重要性主要還不在於
它的時間較長。在這個時期,蘇聯的綜合國力達到了頂峰,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
位,僅次於美國,而軍事力量則足以與美國平起平坐,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比其他各個時期都高。另一方麵,在這個時期,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特別是它高度
集中的政治、經濟體製已經成為束縛社會生產力和整個國家進一步發展的沉重栓桔,
進行根本性改革已經刻不容緩,而進行改革的客觀條件則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成
熟。可是,以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聯領導人錯過了有利的時機,未能堅持進行切實
有效的改革,這就使得蘇聯這個曾經取得過輝煌成就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發展
的頂峰跌落下來。
1964年10月14日,在擴大的中央主席團會議上,赫魯雪夫被迫「自願退休」。
當天下午,蘇共中央全會選舉勃列日涅夫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
1965年12月,波德戈爾內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職務,勃列日涅夫
主持黨的工作,柯西金主持政府工作。這樣,「三套車」的權力結構正式形成。
但是到70年代,蘇聯的政權結構再度發生重大變化。1976年,蘇共中央總書記
勃列日涅夫已經兼任國防會議主席,並領蘇聯元帥的軍銜,在1977年6 月的蘇維埃
第9 屆6 次會議上,勃列日涅夫正式兼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職務。使得黨政軍大
權集於勃列日涅夫一身,他還不無得意地聲稱:「在擔任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職務
的同時,要履行主席的崇高而重要的國家職務,當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蘇維埃國家的創始人列寧十分注意發揮集體的智慧,在他主持黨和國家工作期
間,強調集體領導體製,積極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黨和國家的任何重大問題,
列寧都要提交到中央委員會進行討論,許多問題都有經過激烈的爭論,同時也形成
了最好的決議和解決方案的過程。這種領導方式對黨和國家的健康發展無疑有良好
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列寧生病和去世後,史達林首先破壞了集體領導體製,通過
黨內政治鬥爭,扶植個人勢力,實行個人專權。史達林時期蘇聯在經濟建設中取得
了巨大成就,並獲得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但與此同時,由於史達林一意孤行,又
使蘇維埃國家付出了不應有的巨大代價,並給人們造成了巨大的心靈創傷,留下了
許多曆史後遺症。而史達林所犯的一係列曆史錯誤如果在集體領導的體製下是完全
可以避免的。史達林去世後,新的領導人強調集體領導,批評史達林的個人集權。
但從50年代末期,赫魯雪夫又走上了個人集權專製的老路,身兼黨的第一書記和部
長會議主席的重要職務,作風霸道,聽不進不同意見。他的憑主觀意誌辦事和首尾
不一的改革造成了巨大混亂,給黨和國家的建設事業造成了損失。赫魯雪夫下台後,
為避免個人集權重演,建立了集體領導的體製,可以說,是集體領導的政治體製造
</br>
部等15個聯盟兼共和國部;撤銷了相應的各加盟共和國的聯盟兼共和國部;保留了
航空工業部。國防工業部、無線電工業部、造船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和電站部等6
個全聯盟部。另外,還合併了一些部。但是,下放權力立即引發了嚴重的地方主義
和保守主義,最終又將下放的權力收迴中央。
赫魯雪夫,這是一個無法被蘇聯曆史遺忘的人物,盡管克裏姆林宮的紅牆下容
不得他孤寂的靈魂。這是一個試圖改寫『史達林版「蘇聯曆史的人物,盡管他終究
成了史達林及其主義的守墓人。他前後把持蘇聯政壇10載,毫不客氣地給蘇聯曆史
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他以粗獷豪放的性格贏得了基層民眾的愛戴,卻遭致知識分子
的非議;他以農民式的狡詐周旋於蘇聯政治風雲之中,最後的政治生命卻誤傷於自
己的精明和自信;他為後世留下的最大遺產不是深邃致遠的理論,而是改造世界的
巨大勇氣。赫魯雪夫的兒子,物理學家謝爾蓋·赫魯雪夫在赫魯雪夫的葬禮上說過
這樣的話:」對於我們現在在安葬並為他而哭泣的這個人,我們隻想說幾句話。我
不想談論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我也不想評價我父親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所做的貢
獻,我沒有權利這樣做,但曆史將會這樣做的。「
「赫魯雪夫版」的蘇聯曆史是一段激動人心的曆史,常常使曆史學家們流連著
迷。
六、勃列日涅夫時代的改革與停滯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是蘇聯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時期長達18年之久
(1964——1982年),占整個蘇聯曆史的近1 /4 ,比列寧(1917—1924年)、赫
魯曉夫(1953—1964年)和戈巴契夫(1985—1991年)執政時期都長得多,而僅
次於史達林時期(192 一1953年)。當然,勃列日涅夫時期的重要性主要還不在於
它的時間較長。在這個時期,蘇聯的綜合國力達到了頂峰,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
位,僅次於美國,而軍事力量則足以與美國平起平坐,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比其他各個時期都高。另一方麵,在這個時期,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特別是它高度
集中的政治、經濟體製已經成為束縛社會生產力和整個國家進一步發展的沉重栓桔,
進行根本性改革已經刻不容緩,而進行改革的客觀條件則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成
熟。可是,以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聯領導人錯過了有利的時機,未能堅持進行切實
有效的改革,這就使得蘇聯這個曾經取得過輝煌成就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發展
的頂峰跌落下來。
1964年10月14日,在擴大的中央主席團會議上,赫魯雪夫被迫「自願退休」。
當天下午,蘇共中央全會選舉勃列日涅夫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
1965年12月,波德戈爾內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職務,勃列日涅夫
主持黨的工作,柯西金主持政府工作。這樣,「三套車」的權力結構正式形成。
但是到70年代,蘇聯的政權結構再度發生重大變化。1976年,蘇共中央總書記
勃列日涅夫已經兼任國防會議主席,並領蘇聯元帥的軍銜,在1977年6 月的蘇維埃
第9 屆6 次會議上,勃列日涅夫正式兼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職務。使得黨政軍大
權集於勃列日涅夫一身,他還不無得意地聲稱:「在擔任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職務
的同時,要履行主席的崇高而重要的國家職務,當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蘇維埃國家的創始人列寧十分注意發揮集體的智慧,在他主持黨和國家工作期
間,強調集體領導體製,積極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黨和國家的任何重大問題,
列寧都要提交到中央委員會進行討論,許多問題都有經過激烈的爭論,同時也形成
了最好的決議和解決方案的過程。這種領導方式對黨和國家的健康發展無疑有良好
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列寧生病和去世後,史達林首先破壞了集體領導體製,通過
黨內政治鬥爭,扶植個人勢力,實行個人專權。史達林時期蘇聯在經濟建設中取得
了巨大成就,並獲得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但與此同時,由於史達林一意孤行,又
使蘇維埃國家付出了不應有的巨大代價,並給人們造成了巨大的心靈創傷,留下了
許多曆史後遺症。而史達林所犯的一係列曆史錯誤如果在集體領導的體製下是完全
可以避免的。史達林去世後,新的領導人強調集體領導,批評史達林的個人集權。
但從50年代末期,赫魯雪夫又走上了個人集權專製的老路,身兼黨的第一書記和部
長會議主席的重要職務,作風霸道,聽不進不同意見。他的憑主觀意誌辦事和首尾
不一的改革造成了巨大混亂,給黨和國家的建設事業造成了損失。赫魯雪夫下台後,
為避免個人集權重演,建立了集體領導的體製,可以說,是集體領導的政治體製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