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機器製造業等部門。工業布局有了很大變化。1940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比1913


    年增加6 倍多,超過法、英、德,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六、趕超是要付出代價的


    「落後就要挨打」,史達林時刻記得這一點,他認為帝國主義時刻會發動侵略


    蘇聯的戰爭,在他看來,蘇聯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接著正常步驟和速度發展工業。


    所以用盡各種手段進行趕超式的發展。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了社會主義」,建


    成了龐大的工業化基礎。表麵看來,蘇聯在經濟上也一躍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事實


    上,卻為以後的發展埋下了禍根。如前所述,蘇聯工業化最大的犧牲者是農業和農


    民,片麵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糧食產量,在全盤集體


    化運動之前的1925-1927 年間平均每年為7527萬噸,「一五」期間降為7320萬噸,


    「二五」期間再降為7290萬噸。畜牧業的狀況更差。「一五」計劃期間,馬的頭數


    從3210萬頭降為1730萬頭。牛從6010l 萬頭降為3350萬頭;羊從1077萬頭降為3730


    萬頭。豬從2200萬頭降為990 萬頭。「m 五」計劃期間,大牲口的迴欄數在所迴升,


    但都未達到1928年的水平。輕工業產值雖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了3 .6 倍,但同


    期重工業卻增長了12.4 倍。這種不同的增長比例造成農輕工重經濟發展嚴重失調。


    在一路趕超的思想下,蘇聯的工業化一味地追求高速度,強調產量和產值,卻


    忽視了質量問題。生產出來的許多產品質量低劣,根本無人問津。


    由於史達林式的強製集體化的結果,全國各地經受了嚴重的供應短缺,一些地


    方遭到了可怕的饑荒,甚至像土豆和捲心菜這些革命前最便宜的食品,在史達林的


    不合理的農業政策下也變得稀少起來。國營商店的貨架空空如也。烏克蘭發生了大


    飢謹,那裏約有七百萬無助的人在這次饑饉中死去。為了使工業化能夠按照確定的


    目標前進,蘇聯必須從海外購買工業設備,因此就必須出口食品,而且要盡可能多


    地出口。但是價錢卻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大蕭條而被災難性地降低了。就這樣,處


    於「麵包籃子」中的烏克蘭人,為了國家的強盛而餓死無數。


    史達林拋棄了新經濟政策,建立了史達林式的政治經濟體製。這是一種什麽樣


    的體製呢?這種體製,後來也被人們稱為「史達林模式」,其最主要的特徵是「高


    度集中」與「高度集權」,也就是把國家的一切權力,如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文化


    教育科學技術等所有的決策權都集中到聯共(布)中央的最高領導,即史達林手中。


    一切重大問題,往往都是史達林一錘定音,例如五年計劃的全部原則,甚至某些細


    節,「都得由偉大的革命導師史達林同誌來製定。」這種模式權力過於集中,幾乎


    沒有民主,隻可能是一種僵化的體製,缺乏自身調節的能力,也最利於產生個人崇


    拜。這樣一種體製被後來的領導人繼承下來,雖然幾經「改革」,但一直到80年代


    中期,仍在蘇聯頑強存在著。成為蘇聯發展的最大障礙。


    公正一點來說,史達林體製在當時特定的曆史條件下,確實起到特定的作用。


    可以讓蘇聯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搞工業化,尤其他的重工業水平在短


    時期內趕上並超過了世界上一些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可以取


    得戰勝法西斯的最後勝利,也得歸功於戰前所建設的強大的重工業基礎。但是,蘇


    聯人民付出了代價也是相當高昂的。


    借著蘇共20大對史達林的全盤否定,1954年2 月,意氣風發的赫魯雪夫開始了


    他的經濟改革。


    赫魯雪夫在史達林時代就曾多次負責過農業工作,向來以農業專家自居。蘇聯


    農業的災難已成為社會的大問題。1954年2 月赫魯雪夫在蘇共中央全會上作了《關


    於進一步擴大蘇聯穀物生產和開墾生荒地和熟荒地的報告》。3 月,蘇共中央就這


    一報告通過了決議。規定1954—1955年至少開墾1300萬公頃荒地,要從這些土地上


    收穫11—12億普特糧食,其中要有8 —9 億普特商品糧。以後這個數字又上升到1500


    公頃,甚至3000公頃。在赫魯雪夫等人的大力倡導以及一部分幹部群眾的支持下,


    墾荒最初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果1954—1958年,蘇聯的播種麵積增加了29%。與1949


    —1953年的4 年相比,1954—1958年糧食每年平均收購量增長37.6%,其中1956年


    來自墾荒地區的穀物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1%。從1954年起農產品的商品率在上升,


    基本保持在45%上下。


    赫魯雪夫認為農業的出路在於畜牧業的重點發展。他說:「不能離開畜牧業問


    題來看糧食問題」。為此,他強調要大力發展新的飲料資源一玉米,提出要在1960


    年使全國的玉米種植麵積達到2800萬公頃。赫魯雪夫以極大的熱情,頻頻會見各地


    方領導人,與他們談話,向他們施加壓力。就連他政治上的對手莫洛托夫也承認: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風暴之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建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建華並收藏紅色風暴之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