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馬克思主義者去完成。
民粹派運動的失敗教育了俄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俄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組
織——勞動解放社的創始人普列漢諾夫就是在批判民粹主義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
1880年後,普列漢諾夫流亡歐洲,他不僅在法國、德國親眼目睹了工人階級運動的
偉大力量,而且更多地接觸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並在其學說中找到了解決俄
國革命問題的鑰匙。他欣喜地發現「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仿佛是一條引路線,引導
我們走出了矛盾迷宮,我們思想由於受到巴枯寧的影響,而在矛盾中掙紮。由於這
個理論的指引,使我們完全懂得了,為什麽革命宣傳在工人中比在農民中取得的效
果要大得多,馬克思的理論給了我們一把利劍。」1882年,普列漢諾夫把《共產黨
宣言》譯成俄文,並請馬克思、恩格斯寫了俄文版序言,把這一光輝的著作介紹到
俄國。在艱苦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工作中,他自覺地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主義
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民粹主義的唯心主義哲學、英雄史觀和主觀社會學進行了尖
銳的批判。普列漢諾夫是俄國第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宣傳家。
列寧在早年也曾為民粹派的救世理論所吸引,但是他很快地發現了這一理論的
弱點,後來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列寧指出:「俄國在半個世紀裏,經受了聞所未聞
的痛苦和犧牲,表現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氣概,以難以置信的毅力和捨身忘我的
精神去探索、學習和實驗,經過了失望,進行了驗證,參照歐洲經驗,真是飽經苦
難才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惟一正確的革命理論。」在19世紀末,俄國革命中各種
思想混雜,不僅有民粹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橫加阻撓,而且其他的小資產階級理論
和一些非馬克思主義學說陳渣泛起,另外在國際上,以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為代表的
機會主義泛濫,在俄國也出現了修正主義的變種。為了捍衛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
為了更廣泛宣傳革命真理,列寧作為自覺的革命戰士,與號稱是「人民之友」的自
由民粹派、資產階級「合法馬克思主義者」、經濟派以及小資產階級的孟什維克進
行了長期艱巨的論戰。在鬥爭中,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建了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
命實踐的結晶——列寧主義,創立了俄國無產階級獨立的政黨——布爾什維克。在
第四次吸收西方文化的過程中,普列漢諾夫和列寧等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傳
播和借鑑西方文化都是立足於當時俄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列寧主義和布爾什維克的
誕生意味俄國幾代革命者在近一個世紀的苦苦探尋後,終於在西方找到了馬克思主
義。代革命者在近一個世紀的苦苦探尋後,終於在西方找到了馬克思主義。
七、對俄國吸收西方文化的思索
為什麽在俄國曆史上能出現數次大規模引進西方文化的現象呢?
首先,從地理因素方麵看,俄國雖然為內陸國家,但卻身處歐洲中部,處於東
西方文化交匯帶上,這為西歐先進文明的傳人提供了便利條件。加上弗拉基米爾大
公、彼得一世以及後繼者一直在為「出海口而戰」,最終使俄國成為瀕海的國家,
使俄國有了眺望西方的窗口,這些因素都有利於西方文化的引進和傳播。
其次,從西方文化的借鑑和傳播者方麵分析,俄國統治階級和革命者在內心深
處都存有對西方文化的原始認同感。俄國的統治階級的很多人從小就接受過西方文
明的薰陶,在心理上大都依屬西方文化,當俄羅斯國家出現危機或他們個人的統治
出現危機時,他們便自然地到西方文化中去尋找出路。弗拉基米爾大公引進基督教,
在精神上統一俄羅斯;彼得一世學習西方,推行改革;葉卡特琳娜二世接受啟蒙思
想,倡導開明專製;亞曆山大一世標榜民主,自稱為「自由主義者」,都是巧妙地
把西方思想、文化變成適應俄國專製統治的理論工具。但這也在客觀上,在某種程
度上推動了西方先進文化在俄國的傳播。俄羅斯的先進知識分子多接受過正統的西
方教育,很多人又都曾長期旅居歐洲,親身體驗了西方文明和民主的氣氛,他們懷
著對專製製度的無比憎恨,對自由生活的極度渴望,把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作為
啟迪民智和反對專製製度及農奴製的有力武器。他們是俄羅斯新文化的創造者,也
是俄國現代化的主要推動者。
第三,從俄羅斯文化形成的特點和結構方麵看,俄羅斯文化易於吸收外來文化
的精華。俄羅斯文化本身是在融合多民族文化基礎上形成的,是東、西方文化的匯
合體,結構多元並具有較強的兼容性,而西方文化又曾經是俄羅斯文化的母體之一,
因此後者自然對前者擁有內在的親和力。西方文化在俄國的傳播,實際上也是西方
文化與俄羅斯文化兩種文化形態的衝突及融合過程。俄國的先進分子在傳播西方文
</br>
民粹派運動的失敗教育了俄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俄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組
織——勞動解放社的創始人普列漢諾夫就是在批判民粹主義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
1880年後,普列漢諾夫流亡歐洲,他不僅在法國、德國親眼目睹了工人階級運動的
偉大力量,而且更多地接觸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並在其學說中找到了解決俄
國革命問題的鑰匙。他欣喜地發現「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仿佛是一條引路線,引導
我們走出了矛盾迷宮,我們思想由於受到巴枯寧的影響,而在矛盾中掙紮。由於這
個理論的指引,使我們完全懂得了,為什麽革命宣傳在工人中比在農民中取得的效
果要大得多,馬克思的理論給了我們一把利劍。」1882年,普列漢諾夫把《共產黨
宣言》譯成俄文,並請馬克思、恩格斯寫了俄文版序言,把這一光輝的著作介紹到
俄國。在艱苦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工作中,他自覺地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主義
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民粹主義的唯心主義哲學、英雄史觀和主觀社會學進行了尖
銳的批判。普列漢諾夫是俄國第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宣傳家。
列寧在早年也曾為民粹派的救世理論所吸引,但是他很快地發現了這一理論的
弱點,後來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列寧指出:「俄國在半個世紀裏,經受了聞所未聞
的痛苦和犧牲,表現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氣概,以難以置信的毅力和捨身忘我的
精神去探索、學習和實驗,經過了失望,進行了驗證,參照歐洲經驗,真是飽經苦
難才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惟一正確的革命理論。」在19世紀末,俄國革命中各種
思想混雜,不僅有民粹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橫加阻撓,而且其他的小資產階級理論
和一些非馬克思主義學說陳渣泛起,另外在國際上,以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為代表的
機會主義泛濫,在俄國也出現了修正主義的變種。為了捍衛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
為了更廣泛宣傳革命真理,列寧作為自覺的革命戰士,與號稱是「人民之友」的自
由民粹派、資產階級「合法馬克思主義者」、經濟派以及小資產階級的孟什維克進
行了長期艱巨的論戰。在鬥爭中,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建了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
命實踐的結晶——列寧主義,創立了俄國無產階級獨立的政黨——布爾什維克。在
第四次吸收西方文化的過程中,普列漢諾夫和列寧等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傳
播和借鑑西方文化都是立足於當時俄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列寧主義和布爾什維克的
誕生意味俄國幾代革命者在近一個世紀的苦苦探尋後,終於在西方找到了馬克思主
義。代革命者在近一個世紀的苦苦探尋後,終於在西方找到了馬克思主義。
七、對俄國吸收西方文化的思索
為什麽在俄國曆史上能出現數次大規模引進西方文化的現象呢?
首先,從地理因素方麵看,俄國雖然為內陸國家,但卻身處歐洲中部,處於東
西方文化交匯帶上,這為西歐先進文明的傳人提供了便利條件。加上弗拉基米爾大
公、彼得一世以及後繼者一直在為「出海口而戰」,最終使俄國成為瀕海的國家,
使俄國有了眺望西方的窗口,這些因素都有利於西方文化的引進和傳播。
其次,從西方文化的借鑑和傳播者方麵分析,俄國統治階級和革命者在內心深
處都存有對西方文化的原始認同感。俄國的統治階級的很多人從小就接受過西方文
明的薰陶,在心理上大都依屬西方文化,當俄羅斯國家出現危機或他們個人的統治
出現危機時,他們便自然地到西方文化中去尋找出路。弗拉基米爾大公引進基督教,
在精神上統一俄羅斯;彼得一世學習西方,推行改革;葉卡特琳娜二世接受啟蒙思
想,倡導開明專製;亞曆山大一世標榜民主,自稱為「自由主義者」,都是巧妙地
把西方思想、文化變成適應俄國專製統治的理論工具。但這也在客觀上,在某種程
度上推動了西方先進文化在俄國的傳播。俄羅斯的先進知識分子多接受過正統的西
方教育,很多人又都曾長期旅居歐洲,親身體驗了西方文明和民主的氣氛,他們懷
著對專製製度的無比憎恨,對自由生活的極度渴望,把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作為
啟迪民智和反對專製製度及農奴製的有力武器。他們是俄羅斯新文化的創造者,也
是俄國現代化的主要推動者。
第三,從俄羅斯文化形成的特點和結構方麵看,俄羅斯文化易於吸收外來文化
的精華。俄羅斯文化本身是在融合多民族文化基礎上形成的,是東、西方文化的匯
合體,結構多元並具有較強的兼容性,而西方文化又曾經是俄羅斯文化的母體之一,
因此後者自然對前者擁有內在的親和力。西方文化在俄國的傳播,實際上也是西方
文化與俄羅斯文化兩種文化形態的衝突及融合過程。俄國的先進分子在傳播西方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