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把他的傑作譯成一種沒意思的巴德文叢著,豈不也要傷心麽?我也代他不


    舒服,就寫這幾行,不能算是新著批評,不過為這丹麥詩人說幾句公道話罷


    了。


    〔附記〕安得森(即安徒生)生於一八零五年,一八七五年卒。著


    有小說數種,《即興詩人》(improvrsitoren)最有名;但童話要


    算是他獨擅的著作。《無畫的畫帖》(billedbog uden billeder)


    記“月”自述所見凡三十三夜,也是童話的一種,又特別美妙。他


    的童話全集譯本,據我所曉得的,有英國.. graigie本,最為確實可


    靠。


    (一九一八年六月)


    □1918年作,1927年刊“北新”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收入《談龍集》


    點滴序*


    這一冊裏所收的二十一篇小說,都是近兩年中──一九一八年一月至一


    九一九年十二月──的翻譯,已經在雜誌及日報上發表過一次的,本來還沒


    有結集重印的意思。《新潮》社的傅孟真、羅誌希兩位先生卻都以為這些譯


    本的生命還有擴大的價值,願意我重編付印;孟真往英國留學的前兩日,還


    催我趕快編定;又要我在序文裏將這幾篇小說的兩件特別的地方──一,直


    譯的文體;二,人道主義的精神,──約略說明,並且將《人的文學》一篇


    附在卷末。我所以依了他們的熱心的勸告,便決意編成這一卷,節取尼采的


    話,稱為《點滴》,重印一迴。


    我從前翻譯小說,很受林琴南先生的影響;一九○六年往東京以後,聽


    章太炎先生的講論,又發生多少變化,一九○九年出版的《域外小說集》,


    正是那一時期的結果。一九一七年在《新青年》上做文章,才用口語體,當


    時第一篇的翻譯,是古希臘的牧歌,小序有一節說:


    什法師說,翻譯如嚼飯哺人,原是不差,真要譯得好,隻有不譯。若譯他時,總有


    兩件缺點;──但我說,這卻正是翻譯的要素:一,不及原本,因為已經譯成中國語,如


    果還要同原文一樣好,除非請諦阿克利多斯(th-eokritos)學了中國語,自己來作。二,


    不像漢文,──有聲調好讀的文章,因為原是外國著作,如果同漢文一般樣式,那就是隨


    意亂改的胡塗文,算不了真翻譯。(十一月十八日)


    一九一八年答某君的通信裏,也有一節:


    我以為此後譯本,..應當竭力保存原作的風氣習慣語言條理,最好是逐字譯,不


    得已也應逐句譯,寧可“中不像中,西不像西”,不必改頭換麵。..但我毫無才力,所


    以成績不良,至於方法,卻是最為適當。(十一月八日)


    在同一封答信裏麵,又有這一節,是關於小說的內容的:


    以前選譯幾篇小說,派別並非一流。因為我的意思,是即願供讀者的隨便閱覽,又


    願積少成多,略作研究外國現代文學的資料,所以譯了人生觀絕不相同的梭羅古勃與庫普


    林,又譯了對於女子解放問題與伊孝然不同的斯忒林培格。


    但這些井非同派的小說中間,卻仍有一種共通的精神,——這便是人道主人


    的思想。無論樂觀,或是悲觀,他們對於人生總取一種真摯的態度,希求完


    全的解決。如托爾斯泰的博愛與無抵抗,固然是人道主義;如梭羅古勃的死


    之讚美,也不能不說他是人道主義。他們隻承認單位是我,總數是人類:人


    類的問題的總解決也便包涵我在內,我的問題的解決,也便是那個大解決的


    初步了。這大同小異的人道主義的思想,實在是現代文學的特色。因為一個


    固定的模型底下的統一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堪的;所以這多麵多樣的人道主


    義的文學、正是真正的理想的文學。


    我們平常專憑理性,議論各種高尚的主義,覺得十分徹底了,但感情不


    曾改變,便永遠隻是空言空想,沒有實現的時候。真正的文學能夠傳染人的


    感情,他固然能將人道主義的思想傳給我們,也能將我們的主見思想,從理


    性移到感情這方麵,在我們的心的上麵,刻下一個深的印文,為從思想轉到


    事實的樞紐:這是我們對於文學的最大的期望與信託,也便是我再印這冊小


    集的辯解(apologia)了。


    一九二○年四月十七日,周作人記於北京。


    □1920年


    8月刊“北大”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收入《苦雨齋序跋文》


    空大鼓序*


    這一冊是《點滴》的改訂本。原本在一九二○年編印,早已絕版了,現


    在重加編訂,《小小的一個人》歸到《日本小說集》裏去了,《沙漠間的三


    個夢》收入


    c.f.女士所譯的《夢》裏,所以把它連《歡樂的花園》都刪除了,


    另外補入了三篇,計德國、西班牙、猶太各一,一總仍舊是二十一篇。不過


    附錄的文章統取消了,這都已編入《藝術與生活》裏了,雖然這部老不出版;


    又尼采的文句與題目一併撤去,因為我不喜歡那個意思,今改名曰《空大鼓》,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