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說像是中國的“相聲”的,但是獨說較長的笑話,而且在屋裏的,這在
江戶成立很晚,而開始的人就是這位可樂。他本來是木梳店的一個工人,本
名是又五郎,寬政十年(一七九八)在下穀的一個廟裏,同了兩三個朋友初
次試辦,隻搞了五天就中止了。到了文化元年(一八○四)才又在下穀廣德
寺前的孔雀茶屋,開辦夜講,這以後似乎成功了,但文化六年三馬寫前編那
年,聽到可樂的落語還是在朋友家裏,這以後才有專演說書落語等雜耍的“寄
席”,到了文化十二年,江戶市中一總已有七十五處,可見那一時期的落語
的勢力了。
落語即是諢話,因為笑話到末尾著落處,有一緊要結束語,使人發笑,
這便叫作“落”,所以名為落語。在寄席說落語的情形,我們還是來借用《江
戶繁昌記》裏的話吧,因為這是當時人的見聞,所以很是真實。原文第三節
雲:
落語家一人上,納頭拜容,篦鋪剃出,(案此雲剃頭鋪的徒弟,)儒門塾生,謂之
前座。旋嚐湯滑舌本,帕以拭喙,(原注,折帕大如拳,)拭一拭,左右剪燭,咳一咳,
縱橫說起。手必弄扇子,忽笑忽泣,或歌或醉,使手使目,畸膝扭腰,女樣作態,倫語為
鄙,假聲寫娼,虛怪形鬼,莫不極世態,莫不盡人情,落語處使人絕倒捧腹不堪。剃出始
下,此為一出,名此時曰中入。(案即戲半休息。)於是乎忍便者如廁,食煙者唿火,渴
者令茶,飢者命果。技人乃懸物賣鬮。早見先生上座,親方(案如曰老頭子,原稱同業同
幫的頭兒,今指落語大家,即前座的師父輩)是也。三尺喙長,辯驚四筵,今笑妙於向笑,
後泣妙於前泣,親方之粹,剃出何及,人情穿鑿,世態考證,弟子固不若焉爾。
靜軒後七十五年,森鷗外著《性的生活》,寫十一歲時在寄席聽落語的情形
雲:
剛才饒舌著的說話人起來彎著腰,從高座的旁邊下去了。隨有第二個說話人交替著
出來。先謙遜道,人是換了,卻也換不出好處來。又作破題道,爺們的消遣就是玩玩窯姐
兒。隨後接著講工人帶了一個不知世故的男子到吉原去玩的故事。這實在可以說是吉原入
門的講義。我聽著心裏佩服,東京這裏真是什麽知識都可以抓到的那樣便利的地方。我在
這時候,記得了元寶領受這句奇妙的話。但是這句話我以後在寄席之外永遠沒有遇著過,
所以這正是在我的記憶上加以無用的負擔的言詞之一。
算起來這是明治三年(一八七○)的事,距今也已有八十五年了。
三馬這部《浮世風呂》,加上那別一部《浮世床》,所以如三田村氏所
說,可以說是日本的落語小說。他借了澡堂作為舞台,讓那些男男女女,老
老少少,走上台來,對唱說白,表現自己,利用說話人的經驗手法,是很巧
妙的做法。他又依照書肆中人的說話,省去了花街柳巷的事情,更顯出新的
機杼來。堀舍次郎(雙木園主人)在《江戶時代戲曲小說通誌》中說得對:
“文化六年所出的《浮世風呂》是三馬著作中最有名的滑稽本。此書不
故意以求人笑,然詼諧百出,妙想橫生,一讀之下雖髯丈夫亦無不解頤捧腹,
而不流於野鄙,不陷於猥褻,此實是三馬特絕的手腕,其所以被稱為斯道之
泰鬥者蓋亦以此也”。
但是這落語小說在本質有它的短處,這是無可如何的事情。因為笑話不
能說得太長,日本演落語一則不知道要多少時間,我總想不能多過十分鍾吧,
因此無法寫成長篇的小說,要用好些小篇連接起來,又苦於斷斷續續的,沒
有貫穿的線索。本書每編差不多就要有十個以上的場麵,隻因為內容好玩,
所以勉強撐住的。可是,這如拖得太長了,就難免要顯出單調來,這在作者
本來也是很明了的。三馬最初寫的是前編兩卷,這表明他原意隻想來寫兩篇
就完了,但是因為前編生意不壞,所以接下去寫了二編,後兩年裏又刊出了
三、四編,後邊廣告上還說有五、六、七編陸續出版,結果不曾實現,雖然
在四編出書之後他還活了九年,直到四十七歲時這才去世。由此可知作者自
己知道,這書不能盡續下去,那三四編已經是後來增加,照他本來計劃大概
原隻是前後編男女堂各兩卷罷了。這迴翻譯最初也曾想把四編全部譯出,因
為譯註工作繁重,分量太多了,恐怕讀者要感覺單調,也不大好,所以隻以
前兩編為限,如果將來有全譯的要求,那時當再來考慮這個問題。
其三是關於武士的。日本有批評家說《浮世風呂》隻是逗笑,至少對於
武士沒有表示什麽諷刺。這批評是正確的,但是替三馬設想,這澡堂的舞台
上實在沒有用武之地,這是可以了解的事。不過一般的想來,日本笑話上的
確也少有挖苦武士的。在社會事實上曾經有過市民(町人)與武士的衝突,
</br>
江戶成立很晚,而開始的人就是這位可樂。他本來是木梳店的一個工人,本
名是又五郎,寬政十年(一七九八)在下穀的一個廟裏,同了兩三個朋友初
次試辦,隻搞了五天就中止了。到了文化元年(一八○四)才又在下穀廣德
寺前的孔雀茶屋,開辦夜講,這以後似乎成功了,但文化六年三馬寫前編那
年,聽到可樂的落語還是在朋友家裏,這以後才有專演說書落語等雜耍的“寄
席”,到了文化十二年,江戶市中一總已有七十五處,可見那一時期的落語
的勢力了。
落語即是諢話,因為笑話到末尾著落處,有一緊要結束語,使人發笑,
這便叫作“落”,所以名為落語。在寄席說落語的情形,我們還是來借用《江
戶繁昌記》裏的話吧,因為這是當時人的見聞,所以很是真實。原文第三節
雲:
落語家一人上,納頭拜容,篦鋪剃出,(案此雲剃頭鋪的徒弟,)儒門塾生,謂之
前座。旋嚐湯滑舌本,帕以拭喙,(原注,折帕大如拳,)拭一拭,左右剪燭,咳一咳,
縱橫說起。手必弄扇子,忽笑忽泣,或歌或醉,使手使目,畸膝扭腰,女樣作態,倫語為
鄙,假聲寫娼,虛怪形鬼,莫不極世態,莫不盡人情,落語處使人絕倒捧腹不堪。剃出始
下,此為一出,名此時曰中入。(案即戲半休息。)於是乎忍便者如廁,食煙者唿火,渴
者令茶,飢者命果。技人乃懸物賣鬮。早見先生上座,親方(案如曰老頭子,原稱同業同
幫的頭兒,今指落語大家,即前座的師父輩)是也。三尺喙長,辯驚四筵,今笑妙於向笑,
後泣妙於前泣,親方之粹,剃出何及,人情穿鑿,世態考證,弟子固不若焉爾。
靜軒後七十五年,森鷗外著《性的生活》,寫十一歲時在寄席聽落語的情形
雲:
剛才饒舌著的說話人起來彎著腰,從高座的旁邊下去了。隨有第二個說話人交替著
出來。先謙遜道,人是換了,卻也換不出好處來。又作破題道,爺們的消遣就是玩玩窯姐
兒。隨後接著講工人帶了一個不知世故的男子到吉原去玩的故事。這實在可以說是吉原入
門的講義。我聽著心裏佩服,東京這裏真是什麽知識都可以抓到的那樣便利的地方。我在
這時候,記得了元寶領受這句奇妙的話。但是這句話我以後在寄席之外永遠沒有遇著過,
所以這正是在我的記憶上加以無用的負擔的言詞之一。
算起來這是明治三年(一八七○)的事,距今也已有八十五年了。
三馬這部《浮世風呂》,加上那別一部《浮世床》,所以如三田村氏所
說,可以說是日本的落語小說。他借了澡堂作為舞台,讓那些男男女女,老
老少少,走上台來,對唱說白,表現自己,利用說話人的經驗手法,是很巧
妙的做法。他又依照書肆中人的說話,省去了花街柳巷的事情,更顯出新的
機杼來。堀舍次郎(雙木園主人)在《江戶時代戲曲小說通誌》中說得對:
“文化六年所出的《浮世風呂》是三馬著作中最有名的滑稽本。此書不
故意以求人笑,然詼諧百出,妙想橫生,一讀之下雖髯丈夫亦無不解頤捧腹,
而不流於野鄙,不陷於猥褻,此實是三馬特絕的手腕,其所以被稱為斯道之
泰鬥者蓋亦以此也”。
但是這落語小說在本質有它的短處,這是無可如何的事情。因為笑話不
能說得太長,日本演落語一則不知道要多少時間,我總想不能多過十分鍾吧,
因此無法寫成長篇的小說,要用好些小篇連接起來,又苦於斷斷續續的,沒
有貫穿的線索。本書每編差不多就要有十個以上的場麵,隻因為內容好玩,
所以勉強撐住的。可是,這如拖得太長了,就難免要顯出單調來,這在作者
本來也是很明了的。三馬最初寫的是前編兩卷,這表明他原意隻想來寫兩篇
就完了,但是因為前編生意不壞,所以接下去寫了二編,後兩年裏又刊出了
三、四編,後邊廣告上還說有五、六、七編陸續出版,結果不曾實現,雖然
在四編出書之後他還活了九年,直到四十七歲時這才去世。由此可知作者自
己知道,這書不能盡續下去,那三四編已經是後來增加,照他本來計劃大概
原隻是前後編男女堂各兩卷罷了。這迴翻譯最初也曾想把四編全部譯出,因
為譯註工作繁重,分量太多了,恐怕讀者要感覺單調,也不大好,所以隻以
前兩編為限,如果將來有全譯的要求,那時當再來考慮這個問題。
其三是關於武士的。日本有批評家說《浮世風呂》隻是逗笑,至少對於
武士沒有表示什麽諷刺。這批評是正確的,但是替三馬設想,這澡堂的舞台
上實在沒有用武之地,這是可以了解的事。不過一般的想來,日本笑話上的
確也少有挖苦武士的。在社會事實上曾經有過市民(町人)與武士的衝突,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