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紫波郡昔話》(一九二六年)


    三、《東奧異聞》(同上)


    囚、《老媼夜譚》(一九二七年)


    五、《聽耳草紙》(一九三一年)


    末了這一種是六百葉的大冊,凡一百八十三目,三百三篇的故事,內容


    既甚豐富,方法尤極精密,可為故事集的模範。柳田氏序中提出兩點雲:


    佐佐木君最初也同許多東北人一樣,感覺發達到幾乎多夢似的銳敏的程度,對於故


    事之太下流的部分當然予以割棄,又有依據主觀而定取捨的傾向。後來卻能差不多按住了


    自己的脾氣,為了那絕無僅有的將來少數的研究者留下這樣客觀的紀錄,那決不是自然的


    傾向,而是非常努力的結果。


    向來講故鄉的事情的人往往容易陷於文飾,現在卻能脫去,特別是在這方麵趣味本


    來發達的人而能夠如此自製,這實在是很不小的努力罷。這裏的問題隻在如此特殊的苦心


    將來的研究者能夠怎樣的感謝才好呢。我在當初《紫波郡昔話》及《老媼夜譚》成書的時


    候,一麵常同情於這為人家所不知道的辛苦,一麵也兼司警戒之役,怕這書不要成為佐佐


    木君個人的文藝了麽。到了現在,我想這個警戒的必要已經沒有了。假如可能,隻能予這


    採集者以若幹的餘裕,使他能將這樣辛苦的集錄成的東西自己先來玩味一下。此外則是,


    不隻是有些單純的共鳴者起於各地,乃是期望漸漸有人出來,用了和他大略相同的態度,


    把本地的故事盡量集錄下來。


    柳田氏所說的話實在可以作我們的當頭棒喝。近年來中國研究民俗的風


    氣漸漸發達,特別是在南方一帶,搜集歌謠故事紀錄風俗的書出來的很不少


    了,可是在方法上大抵還缺少講究。集錄歌謠的因為是韻語的關係,不能隨


    便改寫,還得保留原來的形狀,若是散文故事那就很有了問題,減縮還要算


    是好的,拉長即是文飾之一種了,有時候同在話劇台上常要使用出舊戲的小


    醜或老生的表現法一樣,增長故事裏排調或方正的分子,這便成了所謂個人


    的文藝,而且又常常不是上好的一路,於是隻好歸入俗語的“文不像譽錄生


    武不像救火兵”這類裏去,正是畫蛇添足點金成鐵了。民間傳述故事的時候


    往往因了說者的性質與愛好,一篇故事也略有變化的地方,不過那是自然變


    化,有如建築刻石之為氣候風雨所影響,是無可如何的事,若是搜集筆錄的


    人不能夠如實的記述,卻憑了自己的才氣去加以修飾,既失了科學的精嚴,


    又未能達到文藝的獨創,那麽豈不是改剜古碑的勾當,反是很可惜的麽。還


    有一層,中國作這些工作的機關和人員都不能長久的繼續,這或者是因為這


    些都屬於官立機關的緣故亦未可知,總之像佐佐木那麽耐得寂寞,孜孜矻矻


    的搜集民俗資料,二十年如一日的人,點了燈籠打了鑼去找也找不到,這是


    實在的。民俗學原是田間的學問,想靠官學來支持是不成的,過去便是證明,


    希望他在中國能夠發展須得捲土重來,以田間學者為主幹,如佐佐木氏的人


    便是一個模範值得我們景仰的了。(二十二年十二月)


    □1933年.. 12月.. 23日刊《大公報》,署名豈明


    □收入《夜讀抄》


    和尚與小僧


    《和尚與小僧》(osho


    tokozo),在中國應稱為方丈與沙彌或是師父與


    徒弟,這裏是一部書的名字,所以保留原稱,沒有改動。原書在昭和二年(一


    九二七)出版,中田千畝所著,題雲《杜人雜筆》第一篇,其二為《傻媳婦


    呆女婿》,三為《和尚與檀那》,似未刊行,書均未見。中田於一九二六年


    著有《日本童話之新研究》,當時曾得一讀,此書則未知道。近時看柳田國


    男著《退讀書曆》,其中批評集的第二篇係講《和尚與小僧》者,始托舊書


    店找得一冊。柳田原文雲:


    古時候在一個山寺裏住著一位和尚與小僧。


    用這樣的文句起頭的民間故事,自古及今共集錄有百十來篇,據說這還不過是日本


    國內調查所及的一丁點兒罷了。


    我一讀此書,且驚且嘆,計有七點。現在且就此欄(案此文原登在《報知新聞》上)


    行數所許,稍述我的印象。


    第一,虧得著者著眼注意這種珍奇題目以來能夠一聲不響地勤勞地繼續搜索。若是


    我呢,大約早已嚷起來了,早已變成青而幹癟了也未可知。然而像這本書卻正是成熟了落


    下的一顆果子。


    第二,在書店總不會有祈願損失的,雖說是篤誌,使其敢於把此書問世的卻顯然是


    時代之力。連那和尚與小僧都出書了,吾徒亦可以安心矣。此乃愉快的這迴新發見之一也。


    第三,我們生涯中最是個人的部分,即是為祖母所抱而睡於一隅的時代的夢幻,乃


    是如此的與萬民共同的一重大事件,此真非互相講談不能了知者也。假如沒有中田君,那


    麽我們的童年所僅得而保存的那寶貴的昔時,將為了無謂的怕羞的緣故而永久埋沒了亦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