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受了伽諦(gatty)夫人的“自然界裏的譬喻”一類的影響或者也無不可,
但在中國也可以說是獨創,隻要後來的作家注意,不要隨意的重複模作就好
了。
□1922年
10月
1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仲密
□未收入自編文集
情詩
讀汪靜之君的詩集《蕙的風》,便想到了“情詩”這一個題目。
這所謂情,當然是指兩性間的戀慕。古人論詩本來也不抹殺情字,有所
謂“發乎情止乎禮義”之說;照道理上說來,禮義原是本於人情的,但是現
在社會上所說的禮義卻並不然,隻是舊習慣的一種不自然的遺留,處處阻礙
人性的自由活動,所以在他範圍裏,情也就沒有生長的餘地了。我的意見以
為隻應“發乎情,止乎情”,就是以戀愛之自然的範圍為範圍;在這個範圍
以內我承認一切的情詩。倘若過了這界限,流於玩世或溺惑,那便是變態的
病理的,在詩的價值上就有點疑問了。
我先將“學究的”說明對於性愛的意見。《愛之成年》的作者凱本德說,
“性是自然界裏的愛之譬喻”,這是一句似乎玄妙而很是確實的說明。生殖
崇拜(phallicism)這句話用到現今已經變成全壞的名字,專屬於猥俗的儀
式,但是我們未始不可把他迴複到莊嚴的地位,用作現代性愛的思想的名稱,
而一切的情歌也就不妨仍加以古昔的
asmataphallika(原意生殖頌歌)的徽
號。凱本德在《愛與死之戲劇》內,根據近代細胞學的研究,聲言“戀愛最
初(或者畢竟)大抵隻是兩方元質的互換,”愛倫凱的《戀愛與結婚》上也
說,“戀愛要求結合,不但為了別一新生命的創造,還因為兩個人互相因緣
的成為一個新的而且比獨自存在更大的生命。”所以性愛是生的無差別與絕
對的結合的欲求之表現,這就是宇宙間的愛的目的。凱本德有
《嬰兒》一詩,末尾這麽說,
完全的三品:男,女,與嬰兒:
在這裏是一切的創造了。
.........
不知愛曾旅行到什麽地方
他帶這個迴來,——這最甜美的意義的話:
兩個生命作成一個,看似一個,
在這裏是一切的創造了。
戀愛因此可以說是宇宙的意義,個體與種族的完成與繼續。我們不信有
人格的神,但因了戀愛而能了解“求神者”的心情,領會“入神”
(eothousiasmos)與“忘我”(ekstasia)的幸福的境地。我們不願意把《雅
歌》一類的詩加以精神的解釋,但也承認戀愛的神秘主義的存在,對於波斯
“毛衣派”詩人表示尊重。我相信這二者很有關係,實在戀愛可以說是一種
宗教感情。愛慕,配偶與生產:這是極平凡極自然,但也是極神秘的事情。
凡是愈平凡愈自然的,便愈神秘,階以在現代科學上的性的知識日漸明瞭,
性愛的價值也益增高,正因為知道了微妙重大的意義,自然興起嚴肅的感情,
更沒有從前那戲弄的態度了。
詩本是人情迸發的聲音,所以情詩占著其中的極大地位,正是當然的,
但是社會上還流行著半開化時代的不自然的意見,以為性愛隻是消遣的娛樂
而非生活的經曆,所以富有年老的人盡可耽溺,若是少年的男女在文字上質
直的表示本懷,便算是犯了道德的律。還有一層,性愛是不可免的罪惡與汙
穢,雖然公許,但是說不得的,至少也不得見諸文學。在別一方麵卻又可驚
的寬縱,曾見一個老道學家的公刊的筆記,卷首高談理氣,在後半的記載裏
含有許多不愉快的關於性的暗示的話。正如老人容易有變態性慾一樣,舊社
會的意見也多是不健全的。路易士(e.lewis)在《凱本德傳》裏說,“社會
把戀愛關在門裏,從街上驅逐他去,說他無恥;捫住他的嘴,遏止他的狂喜
的歌;用了卑猥的禮法將他圍住;又因了經濟狀況,使健全的少年人們不得
在父母的創造之歡喜裏成就了愛的目的;這樣的社會在內部已經腐爛,已受
了死刑的宣告了。”在這社會裏不能理解情詩的意義,原是當然的,所以我
們要說情詩,非先把這種大多數的公意完全排斥不可。
我們對於情詩,當先看其性質如何,再論其藝術如何。情詩可以艷冶,
但不可涉於輕薄,可以親密,但不可流於狎褻;質言之,可以一切,隻要不
及於亂。這所謂亂,與從來的意思有點不同,因為這是指過分,——過了情
的分限,即是性的遊戲的態度,不以對手當做對等的人,自己之半的態度。
簡單的舉一個例,私情不能算亂,而蓄妾是亂;私情的俗歌是情詩,而詠“金
蓮”的詞曲是淫詩。在藝術上,同是情詩也可以分出優劣,在別一方麵淫詩
中也未嚐沒有以技工勝者,這是應該承認的,雖然我不想把他邀到藝術之宮
</br>
但在中國也可以說是獨創,隻要後來的作家注意,不要隨意的重複模作就好
了。
□1922年
10月
1日刊《晨報副鐫》,署名仲密
□未收入自編文集
情詩
讀汪靜之君的詩集《蕙的風》,便想到了“情詩”這一個題目。
這所謂情,當然是指兩性間的戀慕。古人論詩本來也不抹殺情字,有所
謂“發乎情止乎禮義”之說;照道理上說來,禮義原是本於人情的,但是現
在社會上所說的禮義卻並不然,隻是舊習慣的一種不自然的遺留,處處阻礙
人性的自由活動,所以在他範圍裏,情也就沒有生長的餘地了。我的意見以
為隻應“發乎情,止乎情”,就是以戀愛之自然的範圍為範圍;在這個範圍
以內我承認一切的情詩。倘若過了這界限,流於玩世或溺惑,那便是變態的
病理的,在詩的價值上就有點疑問了。
我先將“學究的”說明對於性愛的意見。《愛之成年》的作者凱本德說,
“性是自然界裏的愛之譬喻”,這是一句似乎玄妙而很是確實的說明。生殖
崇拜(phallicism)這句話用到現今已經變成全壞的名字,專屬於猥俗的儀
式,但是我們未始不可把他迴複到莊嚴的地位,用作現代性愛的思想的名稱,
而一切的情歌也就不妨仍加以古昔的
asmataphallika(原意生殖頌歌)的徽
號。凱本德在《愛與死之戲劇》內,根據近代細胞學的研究,聲言“戀愛最
初(或者畢竟)大抵隻是兩方元質的互換,”愛倫凱的《戀愛與結婚》上也
說,“戀愛要求結合,不但為了別一新生命的創造,還因為兩個人互相因緣
的成為一個新的而且比獨自存在更大的生命。”所以性愛是生的無差別與絕
對的結合的欲求之表現,這就是宇宙間的愛的目的。凱本德有
《嬰兒》一詩,末尾這麽說,
完全的三品:男,女,與嬰兒:
在這裏是一切的創造了。
.........
不知愛曾旅行到什麽地方
他帶這個迴來,——這最甜美的意義的話:
兩個生命作成一個,看似一個,
在這裏是一切的創造了。
戀愛因此可以說是宇宙的意義,個體與種族的完成與繼續。我們不信有
人格的神,但因了戀愛而能了解“求神者”的心情,領會“入神”
(eothousiasmos)與“忘我”(ekstasia)的幸福的境地。我們不願意把《雅
歌》一類的詩加以精神的解釋,但也承認戀愛的神秘主義的存在,對於波斯
“毛衣派”詩人表示尊重。我相信這二者很有關係,實在戀愛可以說是一種
宗教感情。愛慕,配偶與生產:這是極平凡極自然,但也是極神秘的事情。
凡是愈平凡愈自然的,便愈神秘,階以在現代科學上的性的知識日漸明瞭,
性愛的價值也益增高,正因為知道了微妙重大的意義,自然興起嚴肅的感情,
更沒有從前那戲弄的態度了。
詩本是人情迸發的聲音,所以情詩占著其中的極大地位,正是當然的,
但是社會上還流行著半開化時代的不自然的意見,以為性愛隻是消遣的娛樂
而非生活的經曆,所以富有年老的人盡可耽溺,若是少年的男女在文字上質
直的表示本懷,便算是犯了道德的律。還有一層,性愛是不可免的罪惡與汙
穢,雖然公許,但是說不得的,至少也不得見諸文學。在別一方麵卻又可驚
的寬縱,曾見一個老道學家的公刊的筆記,卷首高談理氣,在後半的記載裏
含有許多不愉快的關於性的暗示的話。正如老人容易有變態性慾一樣,舊社
會的意見也多是不健全的。路易士(e.lewis)在《凱本德傳》裏說,“社會
把戀愛關在門裏,從街上驅逐他去,說他無恥;捫住他的嘴,遏止他的狂喜
的歌;用了卑猥的禮法將他圍住;又因了經濟狀況,使健全的少年人們不得
在父母的創造之歡喜裏成就了愛的目的;這樣的社會在內部已經腐爛,已受
了死刑的宣告了。”在這社會裏不能理解情詩的意義,原是當然的,所以我
們要說情詩,非先把這種大多數的公意完全排斥不可。
我們對於情詩,當先看其性質如何,再論其藝術如何。情詩可以艷冶,
但不可涉於輕薄,可以親密,但不可流於狎褻;質言之,可以一切,隻要不
及於亂。這所謂亂,與從來的意思有點不同,因為這是指過分,——過了情
的分限,即是性的遊戲的態度,不以對手當做對等的人,自己之半的態度。
簡單的舉一個例,私情不能算亂,而蓄妾是亂;私情的俗歌是情詩,而詠“金
蓮”的詞曲是淫詩。在藝術上,同是情詩也可以分出優劣,在別一方麵淫詩
中也未嚐沒有以技工勝者,這是應該承認的,雖然我不想把他邀到藝術之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