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方平在陰司的遭遇,實際上是人間官吏魚肉人民的真實寫照,這個說法,不是我也不是其他古典文學研究者的發明創造,是六十二年前毛澤東主席說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夕,毛主席約文藝界人士談話時說,《聊齋誌異》可以作清朝史料看,其中《席方平》就可以作清代史料看,《席方平》含義很深,實際是對封建社會人間酷吏官官相護、殘害人民的控訴書。毛主席又說:小鬼同情席方平故意鋸偏,這個細節寫得好,他還說:《席方平》應該選進中學課本。
遺憾的是,《席方平》沒選進中學課本,半個世紀中,選進中學課本是聊齋另一個著名刺貪刺虐故事――《促織》。
3、《促織》。描寫封建社會中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寫從皇帝到官吏欺壓百姓,導致良民傾家蕩產的事實。鬥蛐蛐本是孩子的遊戲,因為玩物喪誌的皇帝喜歡鬥蛐蛐、諂上欺下的縣令、狡猾詭詐的鄉吏,馬上把收刮蛐蛐變成對人民盤剝的手段,把蛐蛐變成重要的賦稅攤派到老百姓頭上,按期催交,完不成打板子。老實忠厚的讀書人成名,不得不放下書本,拿起竹筒銅絲籠,像頑童一樣到處捉蛐蛐。不僅家產蕩盡,還被打得膿血淋漓,想尋死。為了一隻小蛐蛐,一個讀書人陷入九死一生的困境。當成名陷入絕望時,他的妻子得到巫者指點,有了求蟲線索。成名拄著拐棍按圖求蟲。一個成年人,為了完成向皇帝進貢的任務,挖空心思、煞有介事地捉小蛐蛐,滑稽可笑,而滑稽可笑的背後又可悲。成名絕處逢生,捉到一個好蛐蛐,全家慶賀,沒想到兒子好奇地揭開看,蛐蛐跑了,再捉迴來,斷一條腿,死了。成名的妻子情急之下訓斥兒子,說,你弄死了蛐蛐,你的死期就到了。兒子害怕,投井自殺。為了一隻小蛐蛐,一個孩子丟了命!成名夫婦因為獨生子自殺,覺得生活沒了指望,但是看到空空的蛐蛐籠,又想到官吏的威逼杖責,“不複以兒為念”。做父母的為一個至小至微的蛐蛐竟沒心思顧及親生兒子死活,多麽殘酷的現實?接下來,成名意外地獲得一隻神奇的小蛐蛐,能夠鬥敗大公雞,把它送到宮裏,普天下進貢的一切奇異品種蛐蛐都比試過了,沒有能夠戰勝它的。每當聽到琴瑟之聲,小蛐蛐就合著節拍跳舞。皇帝高興,賜給巡撫名馬和錦緞。巡撫不忘自己受寵,緣於華陰縣的小蛐蛐。在朝廷對官吏的考查中,華陰縣令以最好的評語“卓異”報送朝廷。縣令高興了,免除了成名的徭役,囑咐主考官,讓成名取得秀才資格。沒幾年,成名有了良田,有了樓閣,牛羊成群,一出門,車馬衣服的豪華超過世族之家。
為了皇帝玩蛐蛐的愛好,可以讓老百姓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滿足了皇帝玩蛐蛐的愛好,就會雞犬升天。這就是《促織》的思想意蘊,這篇名作把批判鋒芒直接指向了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皇帝。
二,刺貪刺虐又一重要表現是巧寫民族災難。
清初突出的社會矛盾是民族矛盾,在“康熙盛世”,從皇帝到滿族大臣,都極力迴避這些事,和蒲鬆齡同時的“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分別是《長生殿》和《桃花扇》作者,兩個劇轟動一時,它們以兒女之情寫興亡之感,最後作者都栽到興亡之感上。洪升是國子監生,康熙二十八年,因為佟皇後國喪期間演《長生殿》,洪升被捕,革掉國子監生,聽戲的官員趙執信等都罷官,“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孔尚任是孔夫子六十四世嫡孫,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孔尚任曾禦前講《大學》並做皇帝嚮導,康熙下令破格錄用孔尚任做國子監博士。後來《桃花扇》洛陽紙貴。引起了康熙皇帝注意,調閱劇本,不久,孔尚任被罷官。學術界大多都認為《桃花扇》歌頌史可法等大明將領,諷刺降清將領,犯忌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家還能不能寫民族災難?蒲鬆齡居然寫了。當曆史學家“太史公”不能秉筆直抒時,小說家“異史氏”用“鬼”抒寫曆史;當戲劇家不能在現實舞台上演出時代興亡時,聊齋鬼魂成為時代風雲的優孟衣冠;用人鬼戀巧妙抒寫改朝換代之際人民的深重災難,《公孫九娘》是代表。
公孫九娘出現時是個美麗而富於青春氣息的大家閨秀。萊陽生第一眼看到她,“笑彎秋月,羞暈朝霞”,一雙因為有禮貌的微笑,變得秋水盈盈的明亮眼睛和因為羞澀變得朝霞一樣嬌艷的麵頰。公孫九娘談吐高雅,才貌無雙,萊陽生一見鍾情,兩人結為夫妻。但是愛情沒有給公孫九娘帶來歡樂,她在新婚之夜就向萊陽生敘述自己是怎麽樣成了冤鬼,在朝廷鎮壓於七之亂中,公孫九娘和母親被抓起來要押解京城,走到濟南,母親被折磨死了,九娘自殺。公孫九娘用詩描述不堪迴首的經曆,“十年露冷楓林月,此夜初逢畫閣春”“忽啟鏤金箱裏看,血腥猶染舊羅裙。”九娘做了十年冤鬼,雖然享受到愛情幸福,但總忘不了自己的冤情,新婚之夜都忍不住打開箱子看當年血染的羅裙。公孫九娘懇求丈夫把自己的屍骨移葬家鄉,還說:人鬼有別,主動跟丈夫分手。跟很多聊齋愛情故事不同,公孫九娘不僅沒有起死複生,連她送給萊陽生的愛情信物羅襪,都著風寸斷,腐如灰燼。為什麽總是喜歡給有人鬼之別的青年男女做“撮合山”的蒲鬆齡,讓伍秋月、聶小倩等女鬼一個一個重返人間的蒲鬆齡,偏偏到公孫九娘強調人鬼有別?最重要的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民族大災難中,個人怎麽可能枯木再生?公孫九娘的悲劇命運不可逆轉,正如改朝換代中千萬受害者冤沉海底。所以我們看到,《公孫九娘》這個小說開頭跟許多愛情故事不一樣。那些故事開頭總是說:某某,某地方的人,性情如何,《公孫九娘》開頭就寫陰森恐怖、慘不忍睹的大屠殺:“於七之案,連坐被株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一日俘數百人,盡戮於演武場中。碧血滿地,白骨撐天。”在於七之案中,許多人沒有參加起義的良民被連坐被殺,一天俘虜幾百人,不問青紅皂白,全殺了,血流成河,白骨撐天。小說接著寫:“上官慈悲,捐給棺木,濟城工肆,為之一空”。多麽慈悲呀,殺了人給棺木,殺人之多,全濟南的棺材都脫銷了!公孫九娘,一個花朵一樣美麗的生命,正是千萬冤鬼中的一員。蒲鬆齡描繪公孫九娘的青春美,這可愛的“紅顏”偏偏是萬千枯骨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公孫九娘》裏,聊齋故事屢見不鮮的愛情起死迴生的力量蕩然無存。男女主角在“碧血滿地,白骨撐天”背景下相遇,在“墳兆萬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鳴,駭人心目”的場景下分手。《公孫九娘》表麵上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刺貪刺虐名篇。
</br>
遺憾的是,《席方平》沒選進中學課本,半個世紀中,選進中學課本是聊齋另一個著名刺貪刺虐故事――《促織》。
3、《促織》。描寫封建社會中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寫從皇帝到官吏欺壓百姓,導致良民傾家蕩產的事實。鬥蛐蛐本是孩子的遊戲,因為玩物喪誌的皇帝喜歡鬥蛐蛐、諂上欺下的縣令、狡猾詭詐的鄉吏,馬上把收刮蛐蛐變成對人民盤剝的手段,把蛐蛐變成重要的賦稅攤派到老百姓頭上,按期催交,完不成打板子。老實忠厚的讀書人成名,不得不放下書本,拿起竹筒銅絲籠,像頑童一樣到處捉蛐蛐。不僅家產蕩盡,還被打得膿血淋漓,想尋死。為了一隻小蛐蛐,一個讀書人陷入九死一生的困境。當成名陷入絕望時,他的妻子得到巫者指點,有了求蟲線索。成名拄著拐棍按圖求蟲。一個成年人,為了完成向皇帝進貢的任務,挖空心思、煞有介事地捉小蛐蛐,滑稽可笑,而滑稽可笑的背後又可悲。成名絕處逢生,捉到一個好蛐蛐,全家慶賀,沒想到兒子好奇地揭開看,蛐蛐跑了,再捉迴來,斷一條腿,死了。成名的妻子情急之下訓斥兒子,說,你弄死了蛐蛐,你的死期就到了。兒子害怕,投井自殺。為了一隻小蛐蛐,一個孩子丟了命!成名夫婦因為獨生子自殺,覺得生活沒了指望,但是看到空空的蛐蛐籠,又想到官吏的威逼杖責,“不複以兒為念”。做父母的為一個至小至微的蛐蛐竟沒心思顧及親生兒子死活,多麽殘酷的現實?接下來,成名意外地獲得一隻神奇的小蛐蛐,能夠鬥敗大公雞,把它送到宮裏,普天下進貢的一切奇異品種蛐蛐都比試過了,沒有能夠戰勝它的。每當聽到琴瑟之聲,小蛐蛐就合著節拍跳舞。皇帝高興,賜給巡撫名馬和錦緞。巡撫不忘自己受寵,緣於華陰縣的小蛐蛐。在朝廷對官吏的考查中,華陰縣令以最好的評語“卓異”報送朝廷。縣令高興了,免除了成名的徭役,囑咐主考官,讓成名取得秀才資格。沒幾年,成名有了良田,有了樓閣,牛羊成群,一出門,車馬衣服的豪華超過世族之家。
為了皇帝玩蛐蛐的愛好,可以讓老百姓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滿足了皇帝玩蛐蛐的愛好,就會雞犬升天。這就是《促織》的思想意蘊,這篇名作把批判鋒芒直接指向了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皇帝。
二,刺貪刺虐又一重要表現是巧寫民族災難。
清初突出的社會矛盾是民族矛盾,在“康熙盛世”,從皇帝到滿族大臣,都極力迴避這些事,和蒲鬆齡同時的“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分別是《長生殿》和《桃花扇》作者,兩個劇轟動一時,它們以兒女之情寫興亡之感,最後作者都栽到興亡之感上。洪升是國子監生,康熙二十八年,因為佟皇後國喪期間演《長生殿》,洪升被捕,革掉國子監生,聽戲的官員趙執信等都罷官,“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孔尚任是孔夫子六十四世嫡孫,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孔尚任曾禦前講《大學》並做皇帝嚮導,康熙下令破格錄用孔尚任做國子監博士。後來《桃花扇》洛陽紙貴。引起了康熙皇帝注意,調閱劇本,不久,孔尚任被罷官。學術界大多都認為《桃花扇》歌頌史可法等大明將領,諷刺降清將領,犯忌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家還能不能寫民族災難?蒲鬆齡居然寫了。當曆史學家“太史公”不能秉筆直抒時,小說家“異史氏”用“鬼”抒寫曆史;當戲劇家不能在現實舞台上演出時代興亡時,聊齋鬼魂成為時代風雲的優孟衣冠;用人鬼戀巧妙抒寫改朝換代之際人民的深重災難,《公孫九娘》是代表。
公孫九娘出現時是個美麗而富於青春氣息的大家閨秀。萊陽生第一眼看到她,“笑彎秋月,羞暈朝霞”,一雙因為有禮貌的微笑,變得秋水盈盈的明亮眼睛和因為羞澀變得朝霞一樣嬌艷的麵頰。公孫九娘談吐高雅,才貌無雙,萊陽生一見鍾情,兩人結為夫妻。但是愛情沒有給公孫九娘帶來歡樂,她在新婚之夜就向萊陽生敘述自己是怎麽樣成了冤鬼,在朝廷鎮壓於七之亂中,公孫九娘和母親被抓起來要押解京城,走到濟南,母親被折磨死了,九娘自殺。公孫九娘用詩描述不堪迴首的經曆,“十年露冷楓林月,此夜初逢畫閣春”“忽啟鏤金箱裏看,血腥猶染舊羅裙。”九娘做了十年冤鬼,雖然享受到愛情幸福,但總忘不了自己的冤情,新婚之夜都忍不住打開箱子看當年血染的羅裙。公孫九娘懇求丈夫把自己的屍骨移葬家鄉,還說:人鬼有別,主動跟丈夫分手。跟很多聊齋愛情故事不同,公孫九娘不僅沒有起死複生,連她送給萊陽生的愛情信物羅襪,都著風寸斷,腐如灰燼。為什麽總是喜歡給有人鬼之別的青年男女做“撮合山”的蒲鬆齡,讓伍秋月、聶小倩等女鬼一個一個重返人間的蒲鬆齡,偏偏到公孫九娘強調人鬼有別?最重要的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民族大災難中,個人怎麽可能枯木再生?公孫九娘的悲劇命運不可逆轉,正如改朝換代中千萬受害者冤沉海底。所以我們看到,《公孫九娘》這個小說開頭跟許多愛情故事不一樣。那些故事開頭總是說:某某,某地方的人,性情如何,《公孫九娘》開頭就寫陰森恐怖、慘不忍睹的大屠殺:“於七之案,連坐被株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一日俘數百人,盡戮於演武場中。碧血滿地,白骨撐天。”在於七之案中,許多人沒有參加起義的良民被連坐被殺,一天俘虜幾百人,不問青紅皂白,全殺了,血流成河,白骨撐天。小說接著寫:“上官慈悲,捐給棺木,濟城工肆,為之一空”。多麽慈悲呀,殺了人給棺木,殺人之多,全濟南的棺材都脫銷了!公孫九娘,一個花朵一樣美麗的生命,正是千萬冤鬼中的一員。蒲鬆齡描繪公孫九娘的青春美,這可愛的“紅顏”偏偏是萬千枯骨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公孫九娘》裏,聊齋故事屢見不鮮的愛情起死迴生的力量蕩然無存。男女主角在“碧血滿地,白骨撐天”背景下相遇,在“墳兆萬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鳴,駭人心目”的場景下分手。《公孫九娘》表麵上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刺貪刺虐名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