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許日本人去的地方,隻有美國中部的亞利桑那、阿肯色、科拉科多、愛達荷等州,在這幾個州內建立了9個強製收容所。把他們一家一戶地封鎖在連學校也沒有的山溝裏,強製實行了同美國社會隔離的非人道政策。
在沙漠、沼澤地和在印第安人居住區,建起了用鐵絲網圍起來的簡易木板房,約有10萬名日本移民,不分貧富,都被關進強製收容所裏。
“從加利福尼亞經堪薩斯到達阿肯色強製收容所,整整耗費四天時間……在火車上食物沒有了,飢餓時就想到停車站附近的商店街去買吃的,可是商店都貼著‘不賣給日本人’的標語,什麽東西都不賣給。日本移民帶著妻兒像牲口似的擠在火車裏,大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一位第一代日本移民講了這一席話。
允許日本移民從強製收容所裏出來,那是日本明顯將要戰敗的1944年。這時,美國政府發出通知,嚴禁遷往西海岸一帶落戶。至於往東海岸城市遷移者,務必要有朋友(美國人)作保,方可自由遷往。
西海岸和日本列島隔著太平洋遙遙相望。美國政府之所以“嚴禁他們在西海岸落戶”,就是要讓那些對美國懷有敵意的日本人無法從事有利於日本的情報破壞活動。
科學情報部的“多諾凡機關”
從收容所搬到東部各城市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中,有不少是20世紀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前期來到美國的。他們想在那裏大幹一場,但在美國的生活中卻迎來了日美戰爭。把他們稱作第一代日本移民,也許不太合適。
1944年夏,美國五角大樓已預料日本將在一年內投降,為了做好占領日本的準備,就注意到了“第一代日本移民”。他們通過調查,尋找那些對日本政府並不太忠誠、又希望永遠在美國居留的這些第一代日本移民,極力勸說他們到五角大樓去工作。
對年輕的第一代日本移民進行勸誘的,不僅有美國國防部,還有國務院戰略活動局(oss)。
oss是offices of strategic service的縮寫。
oss是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在日美開戰前五個月,根據羅斯福總統的命令由多諾凡上校(後晉升為少將)新建的一個情報機關。
被稱為“多諾凡機關”的這個組織,改變了過去那種培養特務潛入敵區,收集情報的老式做法,而是廣泛地從民間的經濟學、語言學、心理學、工程學等領域吸收專家作為自己組織的成員,並通過對情報的綜合處理來偵察敵情,是一種嶄新的科學的情報組織。
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和聯邦調查局共同協作,在對許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的底細進行調查之後,一個又一個地將他們拉進“多諾凡機關”。
戰後,被置於盟軍總司令部第二參謀部作為美軍情報部人員擔任翻譯任務的許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美軍文職人員)都是原“多諾凡機關”的成員。
以上情況就是我在美國逗留期間大致了解到的“盟軍總司令部”錄用翻譯的原委。
過去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工作的e先生就是原國務院戰略活動局的成員,戰爭剛結束時也曾去過日本。
在芝加哥逗留的第三天夜裏,我突然聽到一個消息。由於我這個調查者的熱心,感動了周圍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他們互相打聽,範圍越來越廣,其中,有位老人還尋找在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波士頓、康乃狄克等地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的朋友,還多次同他們通了長途電話。
為了尋找那位原國務院戰略活動局的職員e先生,我又飛到紐約,訪問了聯合國總部秘書處。在反覆的詢問中,時間很快地流逝了。要尋找那個曾經審訊石井四郎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翻譯,如同在尋找一個30多年前大戰中的亡靈一樣,結局是否會是徒勞的呢?……
我膽怯地在風雪交加中迴到紐約市的曆基盛頓大街的旅館時,收到一份電話記錄。上麵寫著:“雖說找到的不是e先生,但同你要找的那個日本人的情況十分相似。他可能住在紐約州倫古愛蘭德的n街一帶。他是u·u先生。”
這個暖人心懷的消息,是芝加哥的“第一代日本移民”帶來的。不,說不定是那些住在洛杉磯素不相識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的努力。通過許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的最大努力終於到達了金字塔頂——即將會見u·u先生。
石井四郎的“複活”
“我就是你要找的那個日本人,我曾給那個日本將官當過翻譯。”
u·u先生剛坐下,開口就說了這麽一句話。他長著似乎很兇的一對長眉毛,如今巳經發白了。他的臉被太陽曬黑了,眼睛大大的,右側沒有耳朵,笑起來嘴角有幾條很深的皺紋。
“是叫石井四郎嗎?”我大聲問道。
“對……他是叫石井。我記得他是個高個子,滿臉長著鬍子……”
“是,是個高個子。”
“他曾生過病吧……好像在1946年夏到1947年夏的那一年裏。”
“生病?……我記得石井部隊長很健康……”
“不,他是生過病,沒錯。我記得好像曾被派到他家裏去進行過審訊。因為,已經是35年前的事了,當然也不能說記得那麽清了……”
“他得了什麽病?”
“啊!……這一點可記不清了,有一次(看了石井的照片),對,對,就是他……我想起來了,我當翻譯的那次審訊,是在東京丸之內的郵船大廈裏進行的。”1
1在這裏出示的照片是新版《惡魔的飽食》(原著)第251頁石井四郎中將的相片。
郵船大廈……肯定,是當時第二參謀部的根據地。
“戰爭結束前,我曾在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工作過,當時和我一起工作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現在幾乎都已過世……田中、友末、伊奈等人,都是些能幹的人……我們是從1944年10月到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聽日本的短波廣播……僅從收音機裏了解到,日本正苦於物資的嚴重短缺。報導說,日本國內用鬆樹樁榨油,從地瓜秧裏提取酒精……這些使我想到祖國多貧窮啊!”
先生說的他在第二參謀部當翻譯的經曆,就是從“用鬆樹樁搾油”開始的。
來自峽穀的證詞
問:你是怎麽到oss(美國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去工作的?
答:1944年2月,jic(聯合情報委員會)有兩位上校到我家。jic是屬五角大樓(美國國防部)、由總統直轄的一個情報組織。jic屬下有海軍情報部、陸軍情報部、空軍總參謀部情報部、國務院、戰略活動局(oss)和對外經濟管理局(fea)。到我家來的一個是陸軍,一個是空軍情報軍官。他們手裏拿著一本厚厚的fbi(美國聯邦調查局)編寫的材料。
問:是fbi?……你有過犯罪前科嗎?
</br>
在沙漠、沼澤地和在印第安人居住區,建起了用鐵絲網圍起來的簡易木板房,約有10萬名日本移民,不分貧富,都被關進強製收容所裏。
“從加利福尼亞經堪薩斯到達阿肯色強製收容所,整整耗費四天時間……在火車上食物沒有了,飢餓時就想到停車站附近的商店街去買吃的,可是商店都貼著‘不賣給日本人’的標語,什麽東西都不賣給。日本移民帶著妻兒像牲口似的擠在火車裏,大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一位第一代日本移民講了這一席話。
允許日本移民從強製收容所裏出來,那是日本明顯將要戰敗的1944年。這時,美國政府發出通知,嚴禁遷往西海岸一帶落戶。至於往東海岸城市遷移者,務必要有朋友(美國人)作保,方可自由遷往。
西海岸和日本列島隔著太平洋遙遙相望。美國政府之所以“嚴禁他們在西海岸落戶”,就是要讓那些對美國懷有敵意的日本人無法從事有利於日本的情報破壞活動。
科學情報部的“多諾凡機關”
從收容所搬到東部各城市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中,有不少是20世紀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前期來到美國的。他們想在那裏大幹一場,但在美國的生活中卻迎來了日美戰爭。把他們稱作第一代日本移民,也許不太合適。
1944年夏,美國五角大樓已預料日本將在一年內投降,為了做好占領日本的準備,就注意到了“第一代日本移民”。他們通過調查,尋找那些對日本政府並不太忠誠、又希望永遠在美國居留的這些第一代日本移民,極力勸說他們到五角大樓去工作。
對年輕的第一代日本移民進行勸誘的,不僅有美國國防部,還有國務院戰略活動局(oss)。
oss是offices of strategic service的縮寫。
oss是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在日美開戰前五個月,根據羅斯福總統的命令由多諾凡上校(後晉升為少將)新建的一個情報機關。
被稱為“多諾凡機關”的這個組織,改變了過去那種培養特務潛入敵區,收集情報的老式做法,而是廣泛地從民間的經濟學、語言學、心理學、工程學等領域吸收專家作為自己組織的成員,並通過對情報的綜合處理來偵察敵情,是一種嶄新的科學的情報組織。
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和聯邦調查局共同協作,在對許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的底細進行調查之後,一個又一個地將他們拉進“多諾凡機關”。
戰後,被置於盟軍總司令部第二參謀部作為美軍情報部人員擔任翻譯任務的許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美軍文職人員)都是原“多諾凡機關”的成員。
以上情況就是我在美國逗留期間大致了解到的“盟軍總司令部”錄用翻譯的原委。
過去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工作的e先生就是原國務院戰略活動局的成員,戰爭剛結束時也曾去過日本。
在芝加哥逗留的第三天夜裏,我突然聽到一個消息。由於我這個調查者的熱心,感動了周圍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他們互相打聽,範圍越來越廣,其中,有位老人還尋找在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波士頓、康乃狄克等地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的朋友,還多次同他們通了長途電話。
為了尋找那位原國務院戰略活動局的職員e先生,我又飛到紐約,訪問了聯合國總部秘書處。在反覆的詢問中,時間很快地流逝了。要尋找那個曾經審訊石井四郎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翻譯,如同在尋找一個30多年前大戰中的亡靈一樣,結局是否會是徒勞的呢?……
我膽怯地在風雪交加中迴到紐約市的曆基盛頓大街的旅館時,收到一份電話記錄。上麵寫著:“雖說找到的不是e先生,但同你要找的那個日本人的情況十分相似。他可能住在紐約州倫古愛蘭德的n街一帶。他是u·u先生。”
這個暖人心懷的消息,是芝加哥的“第一代日本移民”帶來的。不,說不定是那些住在洛杉磯素不相識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的努力。通過許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的最大努力終於到達了金字塔頂——即將會見u·u先生。
石井四郎的“複活”
“我就是你要找的那個日本人,我曾給那個日本將官當過翻譯。”
u·u先生剛坐下,開口就說了這麽一句話。他長著似乎很兇的一對長眉毛,如今巳經發白了。他的臉被太陽曬黑了,眼睛大大的,右側沒有耳朵,笑起來嘴角有幾條很深的皺紋。
“是叫石井四郎嗎?”我大聲問道。
“對……他是叫石井。我記得他是個高個子,滿臉長著鬍子……”
“是,是個高個子。”
“他曾生過病吧……好像在1946年夏到1947年夏的那一年裏。”
“生病?……我記得石井部隊長很健康……”
“不,他是生過病,沒錯。我記得好像曾被派到他家裏去進行過審訊。因為,已經是35年前的事了,當然也不能說記得那麽清了……”
“他得了什麽病?”
“啊!……這一點可記不清了,有一次(看了石井的照片),對,對,就是他……我想起來了,我當翻譯的那次審訊,是在東京丸之內的郵船大廈裏進行的。”1
1在這裏出示的照片是新版《惡魔的飽食》(原著)第251頁石井四郎中將的相片。
郵船大廈……肯定,是當時第二參謀部的根據地。
“戰爭結束前,我曾在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工作過,當時和我一起工作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現在幾乎都已過世……田中、友末、伊奈等人,都是些能幹的人……我們是從1944年10月到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聽日本的短波廣播……僅從收音機裏了解到,日本正苦於物資的嚴重短缺。報導說,日本國內用鬆樹樁榨油,從地瓜秧裏提取酒精……這些使我想到祖國多貧窮啊!”
先生說的他在第二參謀部當翻譯的經曆,就是從“用鬆樹樁搾油”開始的。
來自峽穀的證詞
問:你是怎麽到oss(美國國務院戰略活動局)去工作的?
答:1944年2月,jic(聯合情報委員會)有兩位上校到我家。jic是屬五角大樓(美國國防部)、由總統直轄的一個情報組織。jic屬下有海軍情報部、陸軍情報部、空軍總參謀部情報部、國務院、戰略活動局(oss)和對外經濟管理局(fea)。到我家來的一個是陸軍,一個是空軍情報軍官。他們手裏拿著一本厚厚的fbi(美國聯邦調查局)編寫的材料。
問:是fbi?……你有過犯罪前科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