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與我們的中產階級情投意合的作家,最好地反映著這些階級較為偏狹的思想、一成不變的觀點、膚淺的懷疑主義以及表現得有些過分的自私。他們因為看到這種新勢力不斷壯大而深感驚恐。為了反抗人們混亂的頭腦,他們向過去被他們嗤之以鼻的教會道德勢力發出了絕望的唿籲。他們向我們談論科學的破產,心懷懺悔轉向羅馬教廷,提醒我們啟示性真理的教誨。這些新的皈依者忘了,現在為時已晚。就算他們真被神祗所打動,此類措施也不會對那些頭腦產生同樣的影響了,因為他們已不大關心使這些最近的宗教皈依者全神貫注的事情。今天的群眾拋棄了他們的勸說者昨天已經拋棄並予以毀滅的諸神。沒有任何力量,無論是神界的還是人間的,能夠迫使河水流迴它的源頭。


    科學並沒有破產,科學從來沒有陷進目前這種精神上的無政府狀態,從這種狀態中產生的新勢力也並非它所造成。科學為我們許諾的是真理,或至少是我們的智力能夠把握的一些有關各種關係的知識,它從來沒有為我們許諾過和平或幸福。它對我們的感情無動於衷,對我們的哀怨不聞不問。我們隻能設法和科學生活在一起,因為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恢複被它摧毀的幻覺。


    在所有國家普遍都能看到的各種信號,向我們證明著群體勢力的迅速壯大,它不理睬我們以為它過不了多久註定停止增長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無論我們的命運如何,我們必須接受這種勢力。一切反對它的說理,都是徒勞無益的紙上談兵。群眾勢力的出現很可能標誌著西方文明的最後一個階段,它可能倒退到那些混亂的無政府時期,而這是每一個新社會誕生的必然前奏。那麽,能夠阻止這種結果嗎?


    迄今為止,徹底摧毀一個破敗的文明,一直就是群眾最明確的任務。這當然不是隻有今天才能找到的跡象。曆史告訴我們,當文明賴以建立的道德因素失去威力時,它的最終解體總是由無意識的野蠻群體完成的,他們被不無道理地稱為野蠻人。創造和領導著文明的,曆來就是少數知識貴族而不是群體。群體隻有強大的破壞力。他們的規律永遠是迴到野蠻階段。有著複雜的典章製度、從本能狀態進入能夠未雨綢緞的理性狀態的文明,屬於文化的高級階段。群體無一例外地證明,僅靠他們自己,所有這些事情是不可能實現的。由於群體的力量有著純粹的破壞性,因而他們的作用就像是加速垂危者或死屍解體的細菌。當文明的結構搖搖欲墜時,使它傾覆的總是群眾。隻有在這個時刻,他們的主要使命才是清晰可辨的,此時,人多勢眾的原則似乎成了推一的曆史法則。


    我們的文明也蘊含著同樣的命運嗎?這種擔心並非沒有根據,但是我們現在還未處在一個能夠做出肯定迴答的位置上。


    不管情況如何,我們註定要屈從於群體的勢力,這是因為群體的眼光短淺,使得有可能讓它守規矩的所有障礙已經被-一清除。


    對於這些正在成為熱門話題的群體,我們所知甚少。專業心理學研究者的生活與它們相距甚遠,對它們視而不見,因此當他們後來把注意力轉向這個方向時,便認為能夠進行研究的隻有犯罪群體。犯罪群體無疑是存在的,但我們也會遇到英勇忘我的群體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群體。群體犯罪隻是他們一種特殊的心理表現。不能僅僅通過研究群體犯罪來了解他們的精神構成,這就像不能用描述個人犯罪來了解個人一樣。


    然而,從事實的角度看,世上的一切偉人,一切宗教和帝國的建立者,一切信仰的使徒和傑出政治家,甚至再說得平庸二點,一夥人裏的小頭目、都是不自覺的心理學家,_他們對於群體性格有著出自本能但往往十分可靠的了解。正是因為對這種性格有正確的了解,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拿破崙對他所治理的國家的群眾心理有著非凡的洞察力,但有時他對屬於另一些種族的群體心理,卻完全缺乏了解。正是因為出於這種無知,他征討西班牙尤其是俄羅斯,陷入了使自己的力量遭受致命打擊的衝突,這註定會使他在短短的時間內歸於毀滅。今天,對於那些不想再統治群體(這正在變成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隻求不過分受群體支配的政治家,群體心理學的知識已經成了他們最後的資源。


    隻有對群體心理有一定的認識,才能理解法律和製度對他們的作用是多麽微不足道,才能理解除了別人強加於他們的意見,他們是多麽沒有能力堅持己見。要想領導他們,不能根據建立在純粹平等學說上的原則,而是要去尋找那些能讓他們動心的事情、能夠誘惑他們的東西。譬如說,一個打算實行新稅製的立法者,應當選擇理論上最公正的方式嗎?他才不會這樣做呢。實際上,在群眾眼裏,也許最不公正的才是最好的。隻有既不十分清楚易懂又顯得負擔最小的辦法,才最易於被人們所容忍。因此,間接稅不管多高,總是會被群體所接受,因為每天為日常消費品支付一點稅金,不會幹擾群體的習慣,從而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用工資或其他一切收入的比例稅製代替這種辦法,即一次性付出一大筆錢,就算這種新稅製在理論上比別的辦法帶來的負擔小十分之九,仍會引起無數的抗議。造成這種情況的事實是,一筆數目較多、顯得數量很大從而刺激了人們想像力的錢,已經被感覺不到的零星稅金代替了。新稅看起來不重,因為它是一點一點支付的。這種經濟手段涉及到目光長遠的計算,而這是群眾無法做到的。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人們很容易理解它的適用性。它也沒有逃過拿破崙這位心理學家的眼睛。但是我們現代的立法者對群體的特點茫然無知,因而沒有能力理解這一點。經驗至今沒有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人們從來不是按純粹理性的教導採取行動的。


    群體心理學還有許多其他實際用途。掌握了這門科學,就會對大量的曆史和經濟現象做出最為真切的說明,而離了這門學問,它們就會變得完全不可思議。我將有機會證明,最傑出的現代史學家泰納,對法國大革命中的事件也理解得非常不全麵,這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應當研究一下群體的稟性。在研究這個極為複雜的時代時,他把自然科學家採用的描述方法作為自己的指南,而自然科學家所研究的現象中幾乎不存在道德因素。然而,構成了曆史的真正主脈的,正是這些因素。因此,隻從實踐的角度看,群體心理學就很值得研究。即使完全是出於好奇,也值得對它加以關注。破譯人們的行為動機,就像確定某種礦物或植物的屬性一樣有趣。我們對群體稟性的研究隻能算是一種概括,是對我們的研究的一個簡單總結。除了一點建議性的觀點外,對它不必有太多的奢望。別人會為它打下更完備的基礎。今天,我們不過是剛剛觸及到一片幾未開墾的處女地的表層而已。


    第一卷 群體的一股特徵 (一)


    提要:從心理學角度看群體的構成/大量的個人聚集在一起並不足以構成一個群體/群體心理的特徵/群體中個人固有的思想感情發生的變化以及他們個性的消失/群體總是受著無意識因素的支配,大腦活動的消失和脊髓活動的得失,智力的下降和感情的徹底變化/這種變化了的感情,既可以比形成群體的個人的感情更好,也可以比它更糟/群體既易於英勇無畏也易於犯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古斯塔夫·勒龐並收藏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