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勒龐看到並強調了群體中的"扯平"趨勢,它要求在受壓製的平庸水平上的充分平等。但是據弗洛伊德的判斷,他沒有認識到這僅僅是一個潛在過程的外在的可見後果,在這~過程中,群體成員"通過對同一個目標有著相同的愛戴而互相認同",所謂"目標",是弗洛伊德的專業術語,在這裏指領袖。
勒龐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地說明了作為群體和群體成員標誌的"服從的欲望"。但是他就此止步,沒有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體現在領袖身上的集體理想取代了自我理想。
最後,弗洛伊德犯了個有益的錯誤,他認為,勒龐把自己的研究局限在有烏合之眾特點的暫時性集體上,其實他是在無意中撞上了一個最有價值的研究題目,因為隻有在這種暫時聚集的人群中,才能夠最清楚地看到個人對群體的要求百依百順,自願放棄自己獨立自主的精神。弗洛伊德這樣來定義勒龐的群體概念是錯誤的,隻要讀讀下麵的幾頁,就可明白這一點。不過,一流的頭腦即使犯下錯誤,別人也會從其中有所收穫。弗洛伊德的錯誤是個聰明人的過失、因為不留神而產生真理的幸運過失,雖然弗洛伊德認為勒龐的陳述"隻涉及短命的集體"卻顯然是錯誤的,然而這個錯誤卻使得弗洛伊德讚揚勒龐選取了這些"喧鬧的、暫時的群體"進行研究,"它們隻是集體中的一個類型,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正是那些被我們視為個人特性的因素,徹底——雖然是暫時的——消失了。"弗洛伊德用這些話具體說明了一個在科學研究中普遍適用、在社會科學中尤其需要強調的基本原則,因為很少有人認識到它。這就是可以稱之為搜尋"重大研究領域"的原則,即尋找這樣一些課題——這裏的具體課題就是暫時性的群體——它能夠使人去研究那些可以取得特殊優勢的科學問題。
勒龐部分地做了弗洛伊德以為他做過的事情,然而他是在不知不覺中這樣做的。他集中研究了暫時性的群體,但並沒有把自己局限於此。根據他的用法,"群體"是個寬泛的概念,既指暫時聚集在一起的人,更是指一些持久存在的團體和社會階層,例如組成議會、宗派和階級的人。不過,勒龐在關注較有生命力的公眾,甚至更為持久的階級的同時,更為注意那些形成政治暴民的短命人群,因此他實際上抓住了一個研究集體行為的重要時機,即在可視性極佳的時刻對它們進行研究。有理由認為,弗洛伊德把勒龐顯然並不具備的方法論技巧歸在了他的名下。弗洛伊德得出這個對勒龐有利的評價,也不是因為他注意到了勒龐在這個具體研究中做了科學家都在從事的工作,即找到重大的研究素材,它們能夠揭示出比所研究的事例更為廣泛的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
從弗洛伊德對待勒龐的矛盾態度中得出的結論是:勒龐對人群和集體行為的突出特徵有相當敏銳的把握能力,但是他並沒有對它們做出令人滿意的說明。根據這種評價,勒龐像是一條專門尋找塊菌的狗,他在社會心理學表層的某個位置上停留片刻,因為它下麵有些別人沒有發現的重要的理論塊菌。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形象設計得與勒龐相反,他認為自己是個能夠透過表麵看本質的人,他能夠找出社會心理學的塊菌,把它們烹製成一道美味的知識佳肴。這兩種形象對他們兩人以及他們的著作都不十分公正,然而也不能說一點也不公正。勒龐主要是個群體社會心理學問題的發現者,而弗洛伊德在某個階段是個很有想像力的問題發現者,有時也是這個領域的一個成功的問題解決者。通過評價弗洛伊德對待勒龐的矛盾態度,我們能夠看到一些可以被稱為重要的新思想(但是別人已經有所預見,因此並非不可缺少)和一些正確而有意義的思想(但並不十分深刻,因此隻有提示的意義)的貢獻和局限性。對勒龐這本《烏合之眾》的矛盾態度,就是一個十分恰當的例證。
中譯者序 (二)
弗洛伊德對這本書的感受並不稀奇。這裏單單把它舉出來予以說明,並非因為任何時候提到像弗洛伊德這樣機智而富有創造性的頭腦的作品,都會讓我輩感到愉快,而是因為他對勒龐的理解,以及他的造成意外收穫的誤解,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此書。如果弗洛伊德在提出自己有關人的社會行為的思想時,從中發現了大量有現實意義的因素,那麽在較小的範圍內我們也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從該書中得出許多發現,雖然總起來說他沒有發現任何十分正確或全新的觀點,這對我們也有教益:勒龐的表述遠不是蓋棺之論,而隻能算是為這個題目的更為先進的觀點提供了重要指導的起點。
一組有現實意義的因素,賦予了弗洛伊德對此書的解讀以意義,同樣它也能為我們的解讀帶來意義。這需要我們從該書中發掘出比它的字麵含義更多的東西。讀者不僅要注意勒龐多有論述的問題,還要注意他有時在無意之間表露的思想,這樣我們便可以感受到人的社會行為中自己過去沒有留心的某些方麵。就像許多別的書一樣,讀者如果希望從中得出一些能夠得到的東西,讀出字裏行間的含義是很重要的。這也適用於我們中間那些組成了各類團體的人,尤其是那些叫嚷著自己不服從的人(其實他們受著嚴格的約束),如果他們想理解對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作用的服從傾向的話。
此書包含著豐富的現實意義,其中有不少隱藏在字裏行間,從而解釋了它何以存在經久不衰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也來自它的主要論點屬於一些複雜思想的一部分,它們大多數仍然與我們同在,即強調人的行為中反理性或非理性的特點。這是一幅世紀末的人類畫像,它把人類描繪成極易受到操縱,莫明其妙地情願受騙上當。不過這顯然是一幅未竟的肖像畫,因為如果有些人受到控製,必定還有一些人在控製。因此從根本上說,有些人是把別人當做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另一個更深刻的假設是,人類有著自我欺騙的無限能力,他能夠頭頭是道地把罪惡說成美德,為了犯罪而否定美德。人類性格的這幅畫像還導致了一種社會哲學和社會學,認為人類特別易於在社會的引導下變得十分愚蠢,使他天生的才智或是因為追隨烏合之眾而變得平庸,或是用途邪惡,作為那些不十分奏效的暴力和強製的幫兇,欺騙自己的同胞。
人既無理性又自私自利,易於衝動且反覆無常,或者是把理性用在傷天害理的事情上。他既是暴力和虔誠騙局的實施者,又是它的犧牲品——這樣一幅人類畫像,在勒龐寫此書時當然算不上什麽新見解。至少從(君主論》——這個標題顯然強調了控製者——的時代起,一直到《烏合之眾》——這個標題轉向了被控製者——的時代,每個世紀的馬基雅維裏主義作家,都一直在不斷地設計出這樣的形象。不過同樣真實的是,它在上個世紀後半葉才變得十分醒目且一直延續至今,人類是完美的理性動物這一形象,即使沒有被它消滅,也受到了它的破壞。
</br>
勒龐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地說明了作為群體和群體成員標誌的"服從的欲望"。但是他就此止步,沒有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體現在領袖身上的集體理想取代了自我理想。
最後,弗洛伊德犯了個有益的錯誤,他認為,勒龐把自己的研究局限在有烏合之眾特點的暫時性集體上,其實他是在無意中撞上了一個最有價值的研究題目,因為隻有在這種暫時聚集的人群中,才能夠最清楚地看到個人對群體的要求百依百順,自願放棄自己獨立自主的精神。弗洛伊德這樣來定義勒龐的群體概念是錯誤的,隻要讀讀下麵的幾頁,就可明白這一點。不過,一流的頭腦即使犯下錯誤,別人也會從其中有所收穫。弗洛伊德的錯誤是個聰明人的過失、因為不留神而產生真理的幸運過失,雖然弗洛伊德認為勒龐的陳述"隻涉及短命的集體"卻顯然是錯誤的,然而這個錯誤卻使得弗洛伊德讚揚勒龐選取了這些"喧鬧的、暫時的群體"進行研究,"它們隻是集體中的一個類型,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正是那些被我們視為個人特性的因素,徹底——雖然是暫時的——消失了。"弗洛伊德用這些話具體說明了一個在科學研究中普遍適用、在社會科學中尤其需要強調的基本原則,因為很少有人認識到它。這就是可以稱之為搜尋"重大研究領域"的原則,即尋找這樣一些課題——這裏的具體課題就是暫時性的群體——它能夠使人去研究那些可以取得特殊優勢的科學問題。
勒龐部分地做了弗洛伊德以為他做過的事情,然而他是在不知不覺中這樣做的。他集中研究了暫時性的群體,但並沒有把自己局限於此。根據他的用法,"群體"是個寬泛的概念,既指暫時聚集在一起的人,更是指一些持久存在的團體和社會階層,例如組成議會、宗派和階級的人。不過,勒龐在關注較有生命力的公眾,甚至更為持久的階級的同時,更為注意那些形成政治暴民的短命人群,因此他實際上抓住了一個研究集體行為的重要時機,即在可視性極佳的時刻對它們進行研究。有理由認為,弗洛伊德把勒龐顯然並不具備的方法論技巧歸在了他的名下。弗洛伊德得出這個對勒龐有利的評價,也不是因為他注意到了勒龐在這個具體研究中做了科學家都在從事的工作,即找到重大的研究素材,它們能夠揭示出比所研究的事例更為廣泛的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
從弗洛伊德對待勒龐的矛盾態度中得出的結論是:勒龐對人群和集體行為的突出特徵有相當敏銳的把握能力,但是他並沒有對它們做出令人滿意的說明。根據這種評價,勒龐像是一條專門尋找塊菌的狗,他在社會心理學表層的某個位置上停留片刻,因為它下麵有些別人沒有發現的重要的理論塊菌。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形象設計得與勒龐相反,他認為自己是個能夠透過表麵看本質的人,他能夠找出社會心理學的塊菌,把它們烹製成一道美味的知識佳肴。這兩種形象對他們兩人以及他們的著作都不十分公正,然而也不能說一點也不公正。勒龐主要是個群體社會心理學問題的發現者,而弗洛伊德在某個階段是個很有想像力的問題發現者,有時也是這個領域的一個成功的問題解決者。通過評價弗洛伊德對待勒龐的矛盾態度,我們能夠看到一些可以被稱為重要的新思想(但是別人已經有所預見,因此並非不可缺少)和一些正確而有意義的思想(但並不十分深刻,因此隻有提示的意義)的貢獻和局限性。對勒龐這本《烏合之眾》的矛盾態度,就是一個十分恰當的例證。
中譯者序 (二)
弗洛伊德對這本書的感受並不稀奇。這裏單單把它舉出來予以說明,並非因為任何時候提到像弗洛伊德這樣機智而富有創造性的頭腦的作品,都會讓我輩感到愉快,而是因為他對勒龐的理解,以及他的造成意外收穫的誤解,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此書。如果弗洛伊德在提出自己有關人的社會行為的思想時,從中發現了大量有現實意義的因素,那麽在較小的範圍內我們也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從該書中得出許多發現,雖然總起來說他沒有發現任何十分正確或全新的觀點,這對我們也有教益:勒龐的表述遠不是蓋棺之論,而隻能算是為這個題目的更為先進的觀點提供了重要指導的起點。
一組有現實意義的因素,賦予了弗洛伊德對此書的解讀以意義,同樣它也能為我們的解讀帶來意義。這需要我們從該書中發掘出比它的字麵含義更多的東西。讀者不僅要注意勒龐多有論述的問題,還要注意他有時在無意之間表露的思想,這樣我們便可以感受到人的社會行為中自己過去沒有留心的某些方麵。就像許多別的書一樣,讀者如果希望從中得出一些能夠得到的東西,讀出字裏行間的含義是很重要的。這也適用於我們中間那些組成了各類團體的人,尤其是那些叫嚷著自己不服從的人(其實他們受著嚴格的約束),如果他們想理解對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作用的服從傾向的話。
此書包含著豐富的現實意義,其中有不少隱藏在字裏行間,從而解釋了它何以存在經久不衰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也來自它的主要論點屬於一些複雜思想的一部分,它們大多數仍然與我們同在,即強調人的行為中反理性或非理性的特點。這是一幅世紀末的人類畫像,它把人類描繪成極易受到操縱,莫明其妙地情願受騙上當。不過這顯然是一幅未竟的肖像畫,因為如果有些人受到控製,必定還有一些人在控製。因此從根本上說,有些人是把別人當做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另一個更深刻的假設是,人類有著自我欺騙的無限能力,他能夠頭頭是道地把罪惡說成美德,為了犯罪而否定美德。人類性格的這幅畫像還導致了一種社會哲學和社會學,認為人類特別易於在社會的引導下變得十分愚蠢,使他天生的才智或是因為追隨烏合之眾而變得平庸,或是用途邪惡,作為那些不十分奏效的暴力和強製的幫兇,欺騙自己的同胞。
人既無理性又自私自利,易於衝動且反覆無常,或者是把理性用在傷天害理的事情上。他既是暴力和虔誠騙局的實施者,又是它的犧牲品——這樣一幅人類畫像,在勒龐寫此書時當然算不上什麽新見解。至少從(君主論》——這個標題顯然強調了控製者——的時代起,一直到《烏合之眾》——這個標題轉向了被控製者——的時代,每個世紀的馬基雅維裏主義作家,都一直在不斷地設計出這樣的形象。不過同樣真實的是,它在上個世紀後半葉才變得十分醒目且一直延續至今,人類是完美的理性動物這一形象,即使沒有被它消滅,也受到了它的破壞。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