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深知自己執政,必須取得兩宮皇太後和皇帝的支持。皇帝年幼,兩宮皇太後是實際掌權者。為了取得兩宮皇太後的好感,張居正贊成馮保提出的小皇帝應該尊崇兩宮的建議,並首開先例,為兩宮太後“同加尊號”,尊神宗嫡母皇後陳氏為仁聖皇太後,生母皇貴妃李氏為慈聖皇太後。這樣兩宮並尊,地位上已無分別。明廷在此之前,尚無此種先例。如皇帝生母是先皇嬪妃,雖然也可以跟嫡母並稱皇太後,但是沒有尊號,其間嫡庶的差別是很清楚的。由是,兩宮皇太後對張居正恩寵有加,尤其是神宗的生母李太後對張居正的這種做法更是心存感激。在以後的十年當中,無論是張居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還是他對萬曆小皇帝的精心輔佐,李太後都全力支持。張居正既取得皇權的支持,得到李太後和司禮監太監馮保的信任,成為他們在朝廷中的代言人,又利用帝師的特殊身份,使神宗對其言聽計從,於是他的執政地位越來越鞏固。本來,大臣與內監勾結,不是件光彩的事情;更張舊製,討好兩宮,也有竊權之嫌。但這些對一心為國的張居正來說,都已不在他考慮的範圍內了。


    ------------


    傑出的改革家(2)


    ------------


    “工於謀國,拙於謀身”的張居正終於為自己搭建了一個施展政治才華的舞台。一場轟轟烈烈、暴風驟雨式的改革拉開了序幕。這場改革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麵麵,這裏僅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麵簡單介紹。


    一、整頓吏治,實行考成法。張居正是個作風穩健的實幹家。他總攬全局,精心設計了改革的總體方案,並逐步推行。張居正的改革“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他認為國家機器能正常運轉,關鍵取決於吏治的好壞。張居正曾經說過“法之不行,人之不力也”。他認為製定規章製度並不難,但能否認真貫徹執行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就先從整頓吏治入手。在他執政之初,就奏請神宗實行考成法。根據考成法的規定,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對於各項章奏,應立即轉給各個有關職能部門處理執行。具體做法就是六部在各項事務轉發前,將這些待辦的事情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限定時日,進行登記造冊,一式兩份,一份交六科備案,事情按時執行的就在冊上註銷,事情沒有按時完成的就要糾舉上奏;一份交內閣查考,主要是防止六科沒有起到監察責任,徇私舞弊。這樣一來,從內閣到六科,從六部到各職能部門,對所要處理的政務都清清楚楚,責任明確,大大提高了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


    這裏的六科是明朝特有的政治機構。六部負責處理或轉發一切行政事務,各部的長官是尚書;同時又有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科的長官是都給事中。尚書是兩品,都給事中才七品,但是六科對六部卻有糾劾、封駁的權力。因此,六科實際上是六部的監察機關。明代的內閣本來就是皇帝的秘書班子,沒有明確的行政責任,更沒有監察責任。張居正以六科控製六部是明代的祖製,但是以內閣控製六科卻是張居正的創舉。張居正擴大了內閣的權限,這對他以後實行改革,減少各方麵力量的牽製,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說,張居正以考成法統馭全局,使政令暢通,即使在萬裏以外的地方,朝廷下達的政令也很快就可以執行。這樣既樹立了朝廷的威信,也打開了張居正進行改革的通道。


    張居正從具體問題入手,終於使吏治澄清,政體肅然。在政治改革取得成效後,張居正開始進行經濟改革。


    二、推行一條鞭法。在中國封建社會,賦役製度是最根本的經濟製度。它既是每個百姓的生存之本,也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國家的安危。張居正認真考察了嘉靖初年曾經在廣州、福建、江西等地實行的一條鞭法,認為用一條鞭法代替當時實行的兩稅法是可行的。但張居正也知道賦役製度改革事關重大,因此,他審慎行事,穩妥推進。萬曆六年(1578),張居正下令全國清丈各種類型的土地,命三年完成,並規定對破壞清丈土地者,將嚴懲不貸。通過清丈土地,張居正掌握了全國的田產和人丁情況。在此基礎上,萬曆九年(1581),張居正下令將一條鞭法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所謂一條鞭法,簡而言之,就是把各種田賦和徭役歸併和簡化,一概折銀徵收;除了一部分力役仍舊按丁攤派折銀外,全部田賦和部分力役均按畝征銀。


    在一條鞭法實行以前,賦役的徵收是分開的,賦以田畝為徵收對象,收夏稅、秋糧。役以戶丁為徵收對象,分為裏甲、均徭、雜泛三種。實行一條鞭法以後,就是化繁為簡,把賦役合併為一,大部分改為以田畝為徵收對象,政府所需要的役由政府從稅款中拿出一部分統一僱人代役。因土地多歸地主所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農民的稅收負擔。而且,各項都改為折銀徵收,簡便易行,也是一大進步,是中國自漢以後田賦徵收由實物稅轉為貨幣稅的一個曆史轉折。


    實行一條鞭法對當時的社會以及後世都有重大的影響。簡化了稅收名目,就限製了地方胥吏借繁雜的稅目對廣大百姓進行苛擾和勒索,這有利於於生產力的穩定發展。徵收貨幣稅也減少了政府對實物運輸儲存的花費,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得到了保證。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說明朝十六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豐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豐明並收藏正說明朝十六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