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出山,其實是不得已。早在至正十九年處州被破時,朱元璋部將繆美就強迫劉基出山,將他帶到金陵。無奈劉基確實不想留下來,朱元璋也隻好放他迴去。不過,劉基這樣的人才肯定會始終惦記在朱元璋的心中。大概不久之後,朱元璋指示他的另外一個部將孫炎去勸劉基出山。孫炎此時是處州總製官。
孫炎這個人,在明史上不是很出名,今天的人也不怎麽知道他,但在當時,他可是朱元璋最為得力的幹將之一。時人夏煜描述朱元璋與孫炎之間的關係說:“我皇入金陵,一見顏色厚,高談天下計,響若洪鍾扣。”根據宋濂、汪廣洋等人的記述,孫炎這個人身高六尺餘,麵黑如鐵,有一隻腳還有點跛,不怎麽讀書,但卻喜歡賦詩,往往有奇句,又善於雄辯,一開口就是數千言,在他的麵前,人人都怕他那張嘴。孫炎還非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作詩辯論,有如神助,豪情萬丈。孫炎交友廣泛,夏煜、宋濂、汪廣洋都是他的好友。可以想見,孫炎確實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
對劉基,孫炎一開始是派使者去請。請了幾次,劉基就是不肯出山,隻是送了一柄寶劍給孫炎。孫炎將寶劍封還,作了一首《寶劍歌》,大意說這寶劍是劉郎的傳家寶,我不敢接受,還給您,希望您能夠獻給明主,這才合適,好比大旱之後換了甘霖。他的意思是要劉基出來幫朱元璋做一番事業。孫炎還附上了一封信,洋洋數千字,說的也無非是這類意思。劉基沒辦法,隻好去見孫炎。孫炎見劉基來,高興得很,擺上了酒,與劉基對飲,談論古今成敗的往事,好像大河奔騰、峽穀決堤一樣,滔滔不絕,一點也沒有阻礙。這一來,劉基佩服不已,說:“我劉基開始時以為比您強,聽了您的議論之後,我哪裏敢跟您比啊。”孫炎以其豪情與雄辯折服劉基,完成了朱元璋下達的任務。
行狀的作者雖仍堅持陳說天象之事,卻無意中記下這麽一筆:“公決計趨金陵,眾疑未決,母夫人富氏曰:‘自古衰亂之世,不輔真主,詎能獲萬全計哉!’”無疑,處於各種勢力縱橫捭(bǎi)闔、互爭勝負之際,聲名在外的劉基想要安安穩穩地隱居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必須做出選擇,以“獲萬全”,而控製家鄉處州的朱元璋勢力無疑是一個最恰當的投奔對象!這時候,朱元璋正在努力爭取他。劉基也看到在當時的割據勢力中,隻有朱元璋兵精將強,最有前途,更何況也許從總製官孫炎的身上他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呢。在經過一段時間猶豫後,本來不情不願的劉基也便順水推舟,來到當時朱元璋的權力中心地——集慶路,從此踏上新朝的宦途。當時,朱元璋已將此地更名為應天府(今江蘇南京)。
朱元璋對於劉基的了解,似乎局限於其“象緯之學”,即觀天象、驗讖緯的本領。所以,他徵用劉基,最初的目的也許是想藉助劉基的術數之學。楊啟樵先生指出,明太祖之崇尚方術,殆受當時風氣之影響。元代諸帝都喜歡方術,在曆朝皇帝中是最突出的。朱元璋生於元末,自然不能不受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在朱元璋身邊,術士頗多,如周顛、孟月庭、張鐵冠等人。所以,在最初朱元璋的印象中,劉基也許不過是方術之士,而未必有學問。
據說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劉基來到應天府時,朱元璋問的第一句話是:“能詩乎?”劉基的迴答是:“詩是儒者的末事,哪有不能的。”朱元璋指手中斑竹箸(zhù,筷子),讓劉基賦詩。劉基隨口念道:“一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朱元璋蹙眉道:“秀才氣味。”劉基說:“不對。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侯一借間。”留侯指張良,他是劉邦的謀臣,也是漢朝開國功臣,曾借劉邦吃飯用的筷子,用以指畫當時天下大勢,為劉邦出謀畫策。這就是“借箸”的故事。朱元璋聽完劉基的詩,大喜。一席對話,讓朱元璋對劉基的印象由一個術士變而為一個酸儒,再變為一個張良般的謀略之士。朱元璋初見劉基的情景,還有另外的說法。朱元璋見宋濂、劉基、章溢、葉琛,說:“吾以天下累四先生矣。”比較而言,後一種說法也許合乎史實。四人既然同被徵召,同時召見極是自然。而且,朱元璋起事之初,還是注意尊重儒士的,似乎不可能邊吃著飯邊讓劉基對著自己的筷子賦詩。然而,初見賦詩的傳奇,卻逼真地道出了劉基的性格。劉基決不是一個單純的術士,也不是一個隻會作詩的文人,而是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儒生。據說,劉基當時就向朱元璋呈了《時務十八策》,隻是記錄失載,後人無法得知具體內容。
其實,劉基要真正成為朱元璋的重要謀士,自然要表現出讓人信服的能力來。據說,當時諸將多半是朱元璋在滁州、濠州剛起兵時就跟隨他的人,多年來力戰有功。何喬遠《名山藏》稱當時劉基以儒生“稱軍祭酒”,一直到龍江之戰時,朱元璋才令諸將拜其為“軍師”。沒有證據表明,“軍祭酒”是不是朱元璋設立的一種官職,而且“祭酒”一詞,雖然有“師”的意思,但似乎多少還表示劉基在軍中僅是負責一些禮儀性的事務,並沒有真正地成為軍中謀略的重要決策者。劉基真正成為“軍師”,乃在朱元璋與陳友諒於南京城外的龍江一戰之時。
</br>
孫炎這個人,在明史上不是很出名,今天的人也不怎麽知道他,但在當時,他可是朱元璋最為得力的幹將之一。時人夏煜描述朱元璋與孫炎之間的關係說:“我皇入金陵,一見顏色厚,高談天下計,響若洪鍾扣。”根據宋濂、汪廣洋等人的記述,孫炎這個人身高六尺餘,麵黑如鐵,有一隻腳還有點跛,不怎麽讀書,但卻喜歡賦詩,往往有奇句,又善於雄辯,一開口就是數千言,在他的麵前,人人都怕他那張嘴。孫炎還非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作詩辯論,有如神助,豪情萬丈。孫炎交友廣泛,夏煜、宋濂、汪廣洋都是他的好友。可以想見,孫炎確實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
對劉基,孫炎一開始是派使者去請。請了幾次,劉基就是不肯出山,隻是送了一柄寶劍給孫炎。孫炎將寶劍封還,作了一首《寶劍歌》,大意說這寶劍是劉郎的傳家寶,我不敢接受,還給您,希望您能夠獻給明主,這才合適,好比大旱之後換了甘霖。他的意思是要劉基出來幫朱元璋做一番事業。孫炎還附上了一封信,洋洋數千字,說的也無非是這類意思。劉基沒辦法,隻好去見孫炎。孫炎見劉基來,高興得很,擺上了酒,與劉基對飲,談論古今成敗的往事,好像大河奔騰、峽穀決堤一樣,滔滔不絕,一點也沒有阻礙。這一來,劉基佩服不已,說:“我劉基開始時以為比您強,聽了您的議論之後,我哪裏敢跟您比啊。”孫炎以其豪情與雄辯折服劉基,完成了朱元璋下達的任務。
行狀的作者雖仍堅持陳說天象之事,卻無意中記下這麽一筆:“公決計趨金陵,眾疑未決,母夫人富氏曰:‘自古衰亂之世,不輔真主,詎能獲萬全計哉!’”無疑,處於各種勢力縱橫捭(bǎi)闔、互爭勝負之際,聲名在外的劉基想要安安穩穩地隱居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必須做出選擇,以“獲萬全”,而控製家鄉處州的朱元璋勢力無疑是一個最恰當的投奔對象!這時候,朱元璋正在努力爭取他。劉基也看到在當時的割據勢力中,隻有朱元璋兵精將強,最有前途,更何況也許從總製官孫炎的身上他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呢。在經過一段時間猶豫後,本來不情不願的劉基也便順水推舟,來到當時朱元璋的權力中心地——集慶路,從此踏上新朝的宦途。當時,朱元璋已將此地更名為應天府(今江蘇南京)。
朱元璋對於劉基的了解,似乎局限於其“象緯之學”,即觀天象、驗讖緯的本領。所以,他徵用劉基,最初的目的也許是想藉助劉基的術數之學。楊啟樵先生指出,明太祖之崇尚方術,殆受當時風氣之影響。元代諸帝都喜歡方術,在曆朝皇帝中是最突出的。朱元璋生於元末,自然不能不受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在朱元璋身邊,術士頗多,如周顛、孟月庭、張鐵冠等人。所以,在最初朱元璋的印象中,劉基也許不過是方術之士,而未必有學問。
據說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劉基來到應天府時,朱元璋問的第一句話是:“能詩乎?”劉基的迴答是:“詩是儒者的末事,哪有不能的。”朱元璋指手中斑竹箸(zhù,筷子),讓劉基賦詩。劉基隨口念道:“一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朱元璋蹙眉道:“秀才氣味。”劉基說:“不對。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侯一借間。”留侯指張良,他是劉邦的謀臣,也是漢朝開國功臣,曾借劉邦吃飯用的筷子,用以指畫當時天下大勢,為劉邦出謀畫策。這就是“借箸”的故事。朱元璋聽完劉基的詩,大喜。一席對話,讓朱元璋對劉基的印象由一個術士變而為一個酸儒,再變為一個張良般的謀略之士。朱元璋初見劉基的情景,還有另外的說法。朱元璋見宋濂、劉基、章溢、葉琛,說:“吾以天下累四先生矣。”比較而言,後一種說法也許合乎史實。四人既然同被徵召,同時召見極是自然。而且,朱元璋起事之初,還是注意尊重儒士的,似乎不可能邊吃著飯邊讓劉基對著自己的筷子賦詩。然而,初見賦詩的傳奇,卻逼真地道出了劉基的性格。劉基決不是一個單純的術士,也不是一個隻會作詩的文人,而是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儒生。據說,劉基當時就向朱元璋呈了《時務十八策》,隻是記錄失載,後人無法得知具體內容。
其實,劉基要真正成為朱元璋的重要謀士,自然要表現出讓人信服的能力來。據說,當時諸將多半是朱元璋在滁州、濠州剛起兵時就跟隨他的人,多年來力戰有功。何喬遠《名山藏》稱當時劉基以儒生“稱軍祭酒”,一直到龍江之戰時,朱元璋才令諸將拜其為“軍師”。沒有證據表明,“軍祭酒”是不是朱元璋設立的一種官職,而且“祭酒”一詞,雖然有“師”的意思,但似乎多少還表示劉基在軍中僅是負責一些禮儀性的事務,並沒有真正地成為軍中謀略的重要決策者。劉基真正成為“軍師”,乃在朱元璋與陳友諒於南京城外的龍江一戰之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