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則是依法設置的交通標誌,司機隻需遵守交通標誌,就可以無所顧忌地飛速行駛。


    在統一的交通法規麵前,所有人都放心大膽地在綠燈下狠踏油門奮勇前進,使整個


    城市有秩序地流動起來。


    美國人的自我約束力曆來讓我尊敬,即使在沒有任何人和車輛通行的偏僻路段,


    所有駕車者也能自覺做到遵紀守法,這是一種巨大的國家資源。我在穿越洛杉礬、


    辛辛那提等大都市時發現,為了節約能源、減少汙染,鼓勵多人共用一車,市政管


    理部門在一些主要幹線畫上標線,在上下班尖峰時間限製隻乘一人的車輛行駛;在


    畫有標誌的路段,隻有乘坐兩人以上的轎車才準通過;在畫有標誌的路段,隻有乘


    坐三人以上的轎車才準行駛,違者罰款270 美元。令我驚奇的是所有市民都能無一


    例外地遵守這一規定,不像我的家鄉北京,竟然會有那麽多自視享有特權的司機,


    熙熙攘攘地擠在公共汽車專用車道裏。


    詩人惠特曼說:“小孩子出行,他看到第一個物體什麽樣,他就變成什麽樣。”


    我眼中看到的美利堅是一個現實的民族,美國男人的做人標準是:勤奮工作、忠於


    家庭、依法納稅、投票選舉。與現實的美國佬相比,我屬於理想主義者,在通行的


    公眾利益和個人私利麵前,我經常處在白日約束與黑夜誘惑的互相牴觸之中。有警


    察時我是守規矩的好司機,沒警察時我是超速搶行的車匪。


    男人以世界為家,女人以家為世界。人在旅途,誰知道我下麵還會碰到什麽呢?


    血淚切諾基


    有個印第安部落名叫切諾基


    僅從題目上看,本文屬於憶苦思甜範疇,讓人想起《收租院》、《三條石血淚


    史》、《一塊銀圓》的階級鬥爭年代,與今天社會主義中國追求的“富康”生活相


    差甚遠。今天中國人眼中“切諾基”是一款家喻戶曉的吉普車,是改革開放北京和


    華盛頓政治聯手的經濟碩果,方頭方腦代表了以錢為本的美式生活。在我開過的所


    有汽車中,還沒有哪款汽車擁有北京切諾基這麽高的故障率。最後連艱苦奮鬥的解


    放軍都忍無可忍,最終以其他合資產品取代了北京切諾基的軍隊訂貨。


    在動筆寫本文之前,我特地在網際網路上瀏覽了很久,我想知道“切諾基”一詞


    在當今社會中的確切含義。經過半天的苦幹,我查到的“切諾基”網頁共有505 個,


    講的都是這種翻山越嶺的美國車,或是與該車有關的銷售狀況,這絕對是重商社會


    的偉大勝利。在這505 個網頁中的惟一例外,是一本名日《神秘的水晶頭骨》的怪


    異小說,它在介紹水晶骷髏頭的靈異現象時提到北美曾經有個印第安部落名叫“切


    諾基”。該書說切諾基人認為宇宙有十二顆行星,共有十三個骷髏頭骨管理整個宇


    宙。


    假如1996年冬我沒有孤身駕車沿40號公路橫穿美國,在俄克拉何馬州阿瑪瑞羅


    (ainaill )與一幫“切諾基”人邂逅而遇,拜謁切諾基部落、瞻仰切諾基首領的


    故宅,那麽今天我對切諾基一詞的認識也決不會超出一輛越野車。


    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從中美洲的瑪雅、阿茲特克(aztc)到美國西南


    部的普韋布羅(puebfo)、納瓦喬(navoo ),直到美國東北部的塞尼卡(seneca)、


    切諾基(cherokee)……美國人喜歡給機器取生猛的印第安名字,通用汽車公司用


    育空河命名輕型卡車和製造這款卡車的一座城市,美國陸軍用阿帕奇命名ah-64直


    升機,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把吉普車稱做“西部玩鬧”(wder)之後,又把自己生產


    的豪華越野車命名為“切諾基”。美國強大的生產力把原始森林夷為平地,又在裸


    露的大地上建起“育空”、“馬思唐”等鋼鐵巨城。


    1066年挪威海盜登陸美洲,1492年義大利哥倫布宣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人


    開始去佛羅裏達尋寶,法國人到加拿大荒漠狩獵,荷蘭人在哈德森河口建立商務客


    棧,德國人伏爾妥莫拉在《宇宙學》中以“阿美利加”(ainrika )命名新大陸。


    當時最具遠見的首推英王詹姆斯一世,他在17世紀中葉就給合股殖民公司頒發特許


    狀,建立“老領地”維吉尼亞和殖民地麻薩諸塞。德國人擅長精密製造,法國人精


    通藝術享受,隻有老英國小心翼翼為世界製定著政治、經濟、軍事和金融規則。以


    至到現在一旦英國覺得哪個國家不順眼,美國飛機立馬會飛過去扔貧鈾彈。經過1652


    -1674年的三次英荷戰爭。1689-1697年的威廉王之戰、1701-1713年的安娜王位


    戰爭,英國通過武力在北美建成13塊完整的殖民地。


    殖民者初到北美時人地生疏,盡量同土著印第安人搞好和睦關係,波卡宏達與


    約翰。若爾夫華坦酋長的女兒通婚,確保維吉尼亞長達8 年的和平發展。切諾基部


    落首領薩闊雅本人也是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現代工商惟利是圖,隨著白人移民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美國當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師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師曾並收藏我在美國當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