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鬧事,是為了灌酒。主人好象是開著義務釀造廠的,多多益善地勸客人飲酒。他有時用強迫的手段,有時用欺詐的手段。客人中有的把酒杯藏到桌子底下,有的拿了酒杯逃開去。結果有一人被他灌醉,伏在痰盂上嘔吐了。主人一麵照料他,一麵勸別人再飲。好象已經「做脫」了一人,希望再麻翻幾個似的。我幸而以不喝酒著名,當時以茶代酒,沒有捲入這風潮的旋渦中,沒有被麻翻的恐慌。但久作壁上觀,也覺得厭倦了,便首先要求吃飯。後來別的客人也都吃飯了。
第三次鬧事,便是為了吃飯問題。但這與現今世間到處鬧著的吃飯問題性質完全相反。這是一方強迫對方吃飯,而對方不肯吃。起初兩方各提出理由來互相辯論;後來是奪飯碗——一方硬要給他添飯,對方決不肯再添;或者一方硬要他吃一滿碗,對方定要減少半碗。粒粒皆辛苦的珍珠一般的白米,在這社會裏全然失卻其價值,幾乎變成狗子也不要吃的東西了。我沒有吃酒,肚子餓著,照常吃兩碗半飯。在這裏可說是最肯負責吃飯的人,沒有受主人責備。因此我對於他們的爭執,依舊可作壁上觀。我覺得這爭執狀態真是珍奇;尤其是在到處鬧著沒飯吃的中國社會裏,映成強烈的對比。可惜這種狀態的出現,隻限於我們這主人的客廳上,又隻限於這一餐的時間。若得因今天的提倡與勵行而普遍於全人類,永遠地流行,我們這主人定將在世界到處的城市被設立生祠,死後還要在世界到處的城市中被設立銅像呢。我又因此想起了以前在你這裏看見過的日本人描寫烏托邦的幾幅漫畫:在那漫畫的世界裏,金銀和鈔票是過多而沒有人要的,到處被棄擲在垃圾桶裏。清道夫滿滿地裝了一車子鈔票,推到海邊去燒毀。半路裏還有人開了後門,捧出一畚箕金鎊來,硬要倒進他的垃圾車中去,卻被清道夫拒絕了。馬路邊的水門汀上站著的乞丐,都提著一大筐子的鈔票,在那裏哀求苦告地分送給行人,行人個個遠而避之。我看今天座上為拒絕吃飯而起爭執的主人和客人們,足有列入那種漫畫人物中的資格。請他們僑居到烏托邦去,再好沒有了。
我負責地吃了兩碗半白米飯,雖然沒有受主人責備,但把胃吃壞,積滯了。因為我是席上第一個吃飯的人,主人命一僕人站在我身旁,伺候添飯。這僕人大概受過主人的訓練,伺候異常忠實:當我吃到半碗飯的時候,他就開始鞠躬如也地立在我近旁,監督我的一舉一動,注視我的飯碗,靜候我的吃完。等到我吃剩三分之一的時候,他站立更近,督視更嚴,他的手躍躍欲試地想來奪我的飯碗。在這樣的監督之下,我吃飯不得不快。吃到還剩兩三口的時候,他的手早已搭在我的飯碗邊上,我隻得兩三口並作一口地吞食了,讓他把飯碗奪去。這樣急急忙忙地裝進了兩碗半白米飯,我的胃就積滯,隱隱地作痛,連茶也喝不下去。但又說不出來。忍痛坐了一會,又勉強裝了幾次笑顏,才得告辭。我坐船迴到家中,已是上燈時分,胃的積滯還沒有消,吃不進夜飯。跑到藥房裏去買些蘇打片來代夜飯吃了,便倒身在床上。直到黃昏,胃裏稍覺鬆動些,就勉強起身,跑到你這裏來抽一口氣。但是我的身體、四肢還是很疲勞,連臉上的筋肉,也因為裝了一天的笑,酸痛得很呢。我但願以後不再受人這種優禮的招待!他說罷,又躺在藤床上了。我把香菸和火柴送到他手裏,對他說:「好,待我把你所講的一番話記錄出來。倘能賣得稿費,去買許多餅幹、牛奶、巧格力和枇杷來給你開慰勞會罷。」
兩場鬧
某日我因某事獨自至某地。當日趕不上歸家的火車,傍晚走進其地的某旅館投宿了。事體已經辦畢;當地並無親友可訪,無須出門;夜飯已備有六隻大香蕉在提篋內,不必外求。但天色未暗,吃香蕉嫌早,我覺旅況孤寂,這一刻工夫有些難消遣了。室中陳列著嶄新的鐵床、華麗的鏡台、清靜的桌椅。但它們都板著臉孔不理睬我,好象待車室裏的旅客似地各管各坐著。隻有我攜來的那隻小提篋親近我,似乎在對我說:「我是屬於你的!」
打開提篋,一冊袖珍本的《絕妙好詞》躺在那裏等我。我把它取出,再把被頭疊置枕上,當作沙發椅子靠了,且從這古式的收音器中傾聽古人的播音。
忽聞窗外的街道上起了一片吵鬧之聲。我不由地拋卻我的書,離開我的沙發,倒履往窗前探看。對門是一個菜館,我憑在窗上望下去,正看見菜館的門口,四輛人力車作帶模樣停在門口的路旁,四個人力車夫的汗濕的背脊,花形地環列在門口的階沿石下,和站在階沿石上的四個人的四頂草帽相對峙。中央的一個背脊伸出著一隻手,努力要把手中的一點錢交還一頂草帽,反覆地在那裏叫:「這一點錢怎麽行?拉了這許多路!」
草帽下也伸出一隻手來,跟了說話的語氣而指揮:「講好廿板一部,四部車子,給你二角三十板,還有啥話頭?」
他的話沒有說完,對方四個背脊激動起來,參參差差地嚷著:
「兜大圈子到這裏,我們多兩裏路啦;這一點錢哪裏行?」
另一頂草帽下麵伸出一隻手來,點著人力車夫的頭,諄諄地開導:
「不是我們要你多跑路!修街路你應該知道,你吃甚麽飯的?」
「這不來,這不來!」
</br>
第三次鬧事,便是為了吃飯問題。但這與現今世間到處鬧著的吃飯問題性質完全相反。這是一方強迫對方吃飯,而對方不肯吃。起初兩方各提出理由來互相辯論;後來是奪飯碗——一方硬要給他添飯,對方決不肯再添;或者一方硬要他吃一滿碗,對方定要減少半碗。粒粒皆辛苦的珍珠一般的白米,在這社會裏全然失卻其價值,幾乎變成狗子也不要吃的東西了。我沒有吃酒,肚子餓著,照常吃兩碗半飯。在這裏可說是最肯負責吃飯的人,沒有受主人責備。因此我對於他們的爭執,依舊可作壁上觀。我覺得這爭執狀態真是珍奇;尤其是在到處鬧著沒飯吃的中國社會裏,映成強烈的對比。可惜這種狀態的出現,隻限於我們這主人的客廳上,又隻限於這一餐的時間。若得因今天的提倡與勵行而普遍於全人類,永遠地流行,我們這主人定將在世界到處的城市被設立生祠,死後還要在世界到處的城市中被設立銅像呢。我又因此想起了以前在你這裏看見過的日本人描寫烏托邦的幾幅漫畫:在那漫畫的世界裏,金銀和鈔票是過多而沒有人要的,到處被棄擲在垃圾桶裏。清道夫滿滿地裝了一車子鈔票,推到海邊去燒毀。半路裏還有人開了後門,捧出一畚箕金鎊來,硬要倒進他的垃圾車中去,卻被清道夫拒絕了。馬路邊的水門汀上站著的乞丐,都提著一大筐子的鈔票,在那裏哀求苦告地分送給行人,行人個個遠而避之。我看今天座上為拒絕吃飯而起爭執的主人和客人們,足有列入那種漫畫人物中的資格。請他們僑居到烏托邦去,再好沒有了。
我負責地吃了兩碗半白米飯,雖然沒有受主人責備,但把胃吃壞,積滯了。因為我是席上第一個吃飯的人,主人命一僕人站在我身旁,伺候添飯。這僕人大概受過主人的訓練,伺候異常忠實:當我吃到半碗飯的時候,他就開始鞠躬如也地立在我近旁,監督我的一舉一動,注視我的飯碗,靜候我的吃完。等到我吃剩三分之一的時候,他站立更近,督視更嚴,他的手躍躍欲試地想來奪我的飯碗。在這樣的監督之下,我吃飯不得不快。吃到還剩兩三口的時候,他的手早已搭在我的飯碗邊上,我隻得兩三口並作一口地吞食了,讓他把飯碗奪去。這樣急急忙忙地裝進了兩碗半白米飯,我的胃就積滯,隱隱地作痛,連茶也喝不下去。但又說不出來。忍痛坐了一會,又勉強裝了幾次笑顏,才得告辭。我坐船迴到家中,已是上燈時分,胃的積滯還沒有消,吃不進夜飯。跑到藥房裏去買些蘇打片來代夜飯吃了,便倒身在床上。直到黃昏,胃裏稍覺鬆動些,就勉強起身,跑到你這裏來抽一口氣。但是我的身體、四肢還是很疲勞,連臉上的筋肉,也因為裝了一天的笑,酸痛得很呢。我但願以後不再受人這種優禮的招待!他說罷,又躺在藤床上了。我把香菸和火柴送到他手裏,對他說:「好,待我把你所講的一番話記錄出來。倘能賣得稿費,去買許多餅幹、牛奶、巧格力和枇杷來給你開慰勞會罷。」
兩場鬧
某日我因某事獨自至某地。當日趕不上歸家的火車,傍晚走進其地的某旅館投宿了。事體已經辦畢;當地並無親友可訪,無須出門;夜飯已備有六隻大香蕉在提篋內,不必外求。但天色未暗,吃香蕉嫌早,我覺旅況孤寂,這一刻工夫有些難消遣了。室中陳列著嶄新的鐵床、華麗的鏡台、清靜的桌椅。但它們都板著臉孔不理睬我,好象待車室裏的旅客似地各管各坐著。隻有我攜來的那隻小提篋親近我,似乎在對我說:「我是屬於你的!」
打開提篋,一冊袖珍本的《絕妙好詞》躺在那裏等我。我把它取出,再把被頭疊置枕上,當作沙發椅子靠了,且從這古式的收音器中傾聽古人的播音。
忽聞窗外的街道上起了一片吵鬧之聲。我不由地拋卻我的書,離開我的沙發,倒履往窗前探看。對門是一個菜館,我憑在窗上望下去,正看見菜館的門口,四輛人力車作帶模樣停在門口的路旁,四個人力車夫的汗濕的背脊,花形地環列在門口的階沿石下,和站在階沿石上的四個人的四頂草帽相對峙。中央的一個背脊伸出著一隻手,努力要把手中的一點錢交還一頂草帽,反覆地在那裏叫:「這一點錢怎麽行?拉了這許多路!」
草帽下也伸出一隻手來,跟了說話的語氣而指揮:「講好廿板一部,四部車子,給你二角三十板,還有啥話頭?」
他的話沒有說完,對方四個背脊激動起來,參參差差地嚷著:
「兜大圈子到這裏,我們多兩裏路啦;這一點錢哪裏行?」
另一頂草帽下麵伸出一隻手來,點著人力車夫的頭,諄諄地開導:
「不是我們要你多跑路!修街路你應該知道,你吃甚麽飯的?」
「這不來,這不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