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偷襲珍珠港(43)
6時40分,奧特布裏奇發布戰鬥警報,水兵們迅速裝上炮彈,「沃德」號全速前進,向潛艇衝去。
當驅逐艦距潛艇約50米呈直角時,奧特布裏奇下令開火。
第一陣炮火沒有擊中,炮彈從潛艇指揮塔上邊飛了過去。第二陣炮火擊中了潛艇的指揮塔。潛艇向右舷傾斜,速度減慢,開始下沉。
隨後, 奧特布裏奇下令投射深水炸彈,潛艇在30多米水深處碰上深水炸彈,沉入約400米深的水底。
這是珍珠港之戰中響起的「第一槍」。它不是來自日本飛機,而是來自一艘美國軍艦。而在珍珠港之戰中流下第一滴血的也不是美國人,是日本人。
這一斷言在61年後得到了證實。2002年8月29日,正在珍珠港進行潛水訓練的美國研究者們偶然發現了這艘被擊沉的日本微型潛艇。發現這艘潛艇的美國夏威夷研究實驗室副主任威爾特希爾說:美國船員們確信該潛艇是由「沃德」號擊沉的,原因是潛艇的望塔上有一個彈孔。
微型潛艇暴露,是日本人最擔心的事情。現在,這件事情終於發生了。過早地暴露了目標,對珍珠港的偷襲還能達成突然性嗎?
擊沉日軍潛艇後,奧特布裏奇立即把這一行動匯報給第14海軍軍區值日軍官。此時,距南雲忠一手下飛行員開始轟炸的時間還有1個小時零2分鍾。
那天早晨,第14海軍軍區值日軍官是卡明斯基海軍少校,他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個再次服兵役的軍官。他把此事記錄在案後,馬上與司令部的副官聯繫,但沒有打通電話,隻得給艦隊值班軍官打電話,並把報告交給其助手布萊克海軍少校。
布萊克海軍少校接到電話後,立即給太平洋艦隊司令官金梅爾的助理作戰計劃參謀默菲海軍中校打電話。默菲正在穿衣服,他對布萊克說:「我穿衣服,你立即給值班員卡明斯基打電話,弄清他到底採取了什麽行動,是否已給布洛克將軍打了電話。」
布萊克一遍又一遍地撥著號碼,但卡明斯基的電話始終占線。布萊克如實向默菲匯報後,默菲說:「好吧。你到辦公室去,拿出軍艦位置圖。我再打一次電話,如撥不通,就算了。」默菲又打了一次電話,還是占線。然後,他又給接線員打電話,指示他掐斷地區值班軍官的任何電話,除非極其重要,並通知卡明斯基馬上給他迴電話。
當默菲走進辦公室時,電話鈴響了,電話是第二巡邏機聯隊的拉姆齊海軍中校打來的。他說,他們的一架飛機在執行任務時,在距珍珠港入口不遠處擊沉一艘下潛的潛艇。
默菲迴答說:「真有意思,我們從一艘在近海巡邏的驅逐艦那裏接到了一份同樣的報告。」
「就這樣吧。」拉姆齊迴答說:「你最好馬上採取措施,我也馬上迴作戰中心去。」
掛上電話後,拉姆齊穿上寬褲和夏威夷衫,驅車來到作戰中心所在的福特島行政樓。他並不認為上午的報告是敵人確實要行動的情報,但他還是以海軍基地空中防禦計劃為基礎,起草了一份巡邏計劃。此項計劃,特別提出加強對東北海區的巡邏,因為這一地區被認為是日本人最有可能發起進攻的方向。
拉姆齊剛剛放下電話,卡明斯基就來了電話,匯報「沃德」號驅逐艦所採取的行動。之後,默菲打電話告訴了金梅爾海軍上將。
金梅爾起床後,正準備去打一場高爾夫球。默菲打電話時,他還沒穿衣刮鬍子,也沒有吃早飯,但他當即迴答:「我馬上就來。」
金梅爾進一步了解情況後認為,不能肯定這是一次大規模攻擊的前奏。他後來解釋說:「……我們曾有過許多次……關於外圍地區潛伏潛艇的錯誤報告,所以我想還是等證實以後再說……」就這樣,第一聲「狼來了」的唿叫並沒有引起金梅爾的注意,而此時那隻正在撲向羊群的狼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
除了金梅爾以外,其他人也沒有做出果斷決定,他們或者來迴打電話詢問情況,或者分析來分析去不做出最後判斷。就這樣,1個小時的時間過去了。如果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能果斷決定派出一架偵察機起飛偵察一下,也可能很快發現正在空中飛行的日軍大型機群。
第44節:偷襲珍珠港(44)
事情還不僅僅如此,更不應當出現的是,美國海軍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將這個情況通報給陸軍。如果夏威夷陸軍部接到通報,必然會把一級警戒上升為二級或三級警戒,從而避免在日機轟炸時造成那樣大的損失。
美國軍隊又一次喪失掉了發現日本偷襲的機會。在黑色悲劇襲來之前,他們還會再有機會嗎?
12月8日1時(檀香山時間7日5時30分),日軍機動部隊「築摩」號和「利根」號巡洋艦的零式水上偵察機,由彈射器彈射起飛,對珍珠港進行敵前偵察。
與此同時,各航空母艦上已經做好攻擊準備的飛機,按先戰鬥機後攻擊機的順序,排列在起飛線上。飛行人員集合在飛行員待機室裏,等候命令。
海上風浪很大,風速15米,高速行駛的航空母艦上下顛簸得相當厲害,大浪不時打到飛行甲板上。艦艉後邊劃出一道白色的、逐漸向兩側伸延的長長的航跡。負責固定飛機的地勤人員,竭力設法使飛機不受軍艦搖擺的影響,使飛機保持不動。
</br>
6時40分,奧特布裏奇發布戰鬥警報,水兵們迅速裝上炮彈,「沃德」號全速前進,向潛艇衝去。
當驅逐艦距潛艇約50米呈直角時,奧特布裏奇下令開火。
第一陣炮火沒有擊中,炮彈從潛艇指揮塔上邊飛了過去。第二陣炮火擊中了潛艇的指揮塔。潛艇向右舷傾斜,速度減慢,開始下沉。
隨後, 奧特布裏奇下令投射深水炸彈,潛艇在30多米水深處碰上深水炸彈,沉入約400米深的水底。
這是珍珠港之戰中響起的「第一槍」。它不是來自日本飛機,而是來自一艘美國軍艦。而在珍珠港之戰中流下第一滴血的也不是美國人,是日本人。
這一斷言在61年後得到了證實。2002年8月29日,正在珍珠港進行潛水訓練的美國研究者們偶然發現了這艘被擊沉的日本微型潛艇。發現這艘潛艇的美國夏威夷研究實驗室副主任威爾特希爾說:美國船員們確信該潛艇是由「沃德」號擊沉的,原因是潛艇的望塔上有一個彈孔。
微型潛艇暴露,是日本人最擔心的事情。現在,這件事情終於發生了。過早地暴露了目標,對珍珠港的偷襲還能達成突然性嗎?
擊沉日軍潛艇後,奧特布裏奇立即把這一行動匯報給第14海軍軍區值日軍官。此時,距南雲忠一手下飛行員開始轟炸的時間還有1個小時零2分鍾。
那天早晨,第14海軍軍區值日軍官是卡明斯基海軍少校,他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個再次服兵役的軍官。他把此事記錄在案後,馬上與司令部的副官聯繫,但沒有打通電話,隻得給艦隊值班軍官打電話,並把報告交給其助手布萊克海軍少校。
布萊克海軍少校接到電話後,立即給太平洋艦隊司令官金梅爾的助理作戰計劃參謀默菲海軍中校打電話。默菲正在穿衣服,他對布萊克說:「我穿衣服,你立即給值班員卡明斯基打電話,弄清他到底採取了什麽行動,是否已給布洛克將軍打了電話。」
布萊克一遍又一遍地撥著號碼,但卡明斯基的電話始終占線。布萊克如實向默菲匯報後,默菲說:「好吧。你到辦公室去,拿出軍艦位置圖。我再打一次電話,如撥不通,就算了。」默菲又打了一次電話,還是占線。然後,他又給接線員打電話,指示他掐斷地區值班軍官的任何電話,除非極其重要,並通知卡明斯基馬上給他迴電話。
當默菲走進辦公室時,電話鈴響了,電話是第二巡邏機聯隊的拉姆齊海軍中校打來的。他說,他們的一架飛機在執行任務時,在距珍珠港入口不遠處擊沉一艘下潛的潛艇。
默菲迴答說:「真有意思,我們從一艘在近海巡邏的驅逐艦那裏接到了一份同樣的報告。」
「就這樣吧。」拉姆齊迴答說:「你最好馬上採取措施,我也馬上迴作戰中心去。」
掛上電話後,拉姆齊穿上寬褲和夏威夷衫,驅車來到作戰中心所在的福特島行政樓。他並不認為上午的報告是敵人確實要行動的情報,但他還是以海軍基地空中防禦計劃為基礎,起草了一份巡邏計劃。此項計劃,特別提出加強對東北海區的巡邏,因為這一地區被認為是日本人最有可能發起進攻的方向。
拉姆齊剛剛放下電話,卡明斯基就來了電話,匯報「沃德」號驅逐艦所採取的行動。之後,默菲打電話告訴了金梅爾海軍上將。
金梅爾起床後,正準備去打一場高爾夫球。默菲打電話時,他還沒穿衣刮鬍子,也沒有吃早飯,但他當即迴答:「我馬上就來。」
金梅爾進一步了解情況後認為,不能肯定這是一次大規模攻擊的前奏。他後來解釋說:「……我們曾有過許多次……關於外圍地區潛伏潛艇的錯誤報告,所以我想還是等證實以後再說……」就這樣,第一聲「狼來了」的唿叫並沒有引起金梅爾的注意,而此時那隻正在撲向羊群的狼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
除了金梅爾以外,其他人也沒有做出果斷決定,他們或者來迴打電話詢問情況,或者分析來分析去不做出最後判斷。就這樣,1個小時的時間過去了。如果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能果斷決定派出一架偵察機起飛偵察一下,也可能很快發現正在空中飛行的日軍大型機群。
第44節:偷襲珍珠港(44)
事情還不僅僅如此,更不應當出現的是,美國海軍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將這個情況通報給陸軍。如果夏威夷陸軍部接到通報,必然會把一級警戒上升為二級或三級警戒,從而避免在日機轟炸時造成那樣大的損失。
美國軍隊又一次喪失掉了發現日本偷襲的機會。在黑色悲劇襲來之前,他們還會再有機會嗎?
12月8日1時(檀香山時間7日5時30分),日軍機動部隊「築摩」號和「利根」號巡洋艦的零式水上偵察機,由彈射器彈射起飛,對珍珠港進行敵前偵察。
與此同時,各航空母艦上已經做好攻擊準備的飛機,按先戰鬥機後攻擊機的順序,排列在起飛線上。飛行人員集合在飛行員待機室裏,等候命令。
海上風浪很大,風速15米,高速行駛的航空母艦上下顛簸得相當厲害,大浪不時打到飛行甲板上。艦艉後邊劃出一道白色的、逐漸向兩側伸延的長長的航跡。負責固定飛機的地勤人員,竭力設法使飛機不受軍艦搖擺的影響,使飛機保持不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