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易中天中華史01:祖先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什麽應該有?因為時代需要標誌,需要象徵,需要代表。部落的代表是炎黃,國家的代表是夏啟。二者之間,部落聯盟的時代誰來領銜?隻能是堯舜。既然如此,何妨不論真假,權當他們是符號,是代碼?
但,該說明的還得說明。一,黃帝、顓頊、帝嚳、堯,無血緣關係,更不是祖孫父子;二,堯和舜,並非道德高標,隻是曾經的存在;三,他倆也不是什麽天子。天子的概念要到西周才有,目的則是解釋政權的合法性。堯舜時代尚無君主,也沒有“國家”和“天下”的概念,哪來的“天子”?
不是天子,又是什麽?
部落聯盟的ceo。
聯盟從黃帝時代就開始了,之前則是戰爭,包括炎帝與黃帝的阪泉之戰,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這是當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的,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中華大地就是全世界。遠在天邊的埃及、蘇美爾、哈拉巴等等,並不在我們視野中。
戰爭的結果是聯盟,聯盟的結果是產生了部族。部族是從氏族到民族的過渡階段和中間環節。堯舜之世,就是部族的時代。之後,才變成民族,也就是以禹為始祖的夏族。《詩經》歌頌禹,並非沒有道理,沒有原因。
但,作為部族時代的標誌,堯舜的意義同樣重大。
意義重大的堯和舜,是部落聯盟的領袖。那時的情況,可能真如郭沫若和翦伯贊先生所說,是“二頭政長”或“二頭軍務”,雙執政製。[80]換句話說,一個是ceo(執行長),一個是coo(營運長)。開始,堯是執行長,舜是營運長;後來,舜是執行長,禹是營運長;再後來,禹是執行長,益是營運長。等到啟廢禪讓,這個製度才終結。
執行長和營運長,不一定有血緣關係。堯舜禹,就沒有。他們是選出來的。選舉權,首先在“四嶽”。舜和禹,就得自他們的舉薦。
四嶽是誰?《史記》沒說。就連四嶽是一個人,還是四個人,還是許多人,也不清楚。《國語》說是共工的四個從孫,但這是靠不住的。[81]可能的情況是:當時大聯盟下麵還有小聯盟。四嶽,就是小聯盟的ceo或coo。
除了四嶽,還有“十二牧”。
十二牧,也就是各大部落的酋長。這些大部落分散在各地,酋長們當然也分散在各地。聯盟有重大事務,才到總部來開會。當然,他們也可能派有駐會的代表。這些代表,也可以叫十二牧。
然後就是“百姓”。
百姓不是小民,是氏族長。這些氏族都來自母係,因此都有“姓”;數量則很多,因此叫“百姓”。百姓並不一定就是一百個。正如四嶽和十二牧,不一定就是四個和十二個。
四、十二、百,隻是表明小聯盟數量最少,部落多一點,氏族數量最多。
所以遠古的“百姓”(氏族長),其實地位很高,他們後來又叫百官和百工。真正地位低的,叫“黎民”。黎民百姓合為一詞,是很晚的事。
百姓:氏族。
十二牧:部落。
四嶽:部落聯盟。
堯舜:部落大聯盟。
也許,這就是堯舜的時代。夏娃時代弱小分散的點(原始群),在女媧和伏羲的時代變成了麵(氏族),在炎帝和黃帝的時代連成了片(部落),現在又變成了圈(部落聯盟)。它是生存圈,也是文化圈。大圈子下麵是小圈子,即個位數的小聯盟,然後是數以十計的片(部落)和數以百計的麵(氏族)。大聯盟實行雙首長製,執行長(ceo)地位略高,算是老大,或一把手。
那麽,誰是老大?誰該當老大,誰又能當老大?
禪讓還是奪權
當老大的事,讓人糾結。
中國人是很在意一把手的。因為長時間的中央集權告訴我們,二把手跟一把手,差的不是一丁點兒;秦漢以後的改朝換代,則不是巧取(宮廷政變),便是豪奪(武裝鬥爭)。一把手的地位,也可以禪讓嗎?
儒家和墨家都說可以,還曾經有過。隻不過,後來人心不古,沒了。這是很讓孔孟、墨子,甚至還有道家,痛心疾首的。
但,人心為什麽不古,又怎麽會不古?難道遠古跟後世,人性是不同的?人就是人。遠古是,現在也是。人性,本善就善,本惡就惡。本善,禪讓製就不會被廢除;本惡,禪讓製就不可能存在。你說哪個是事實?
於是質疑紛起。
質疑禪讓製的,古有韓非子、劉知己;後有康有為、顧頡剛。韓非子就稱“舜逼堯,禹逼舜”,《竹書紀年》則稱堯被舜軟禁在平陽;康有為說禪讓是戰國儒家的托古改製,顧頡剛則說是儒墨兩家不約而同的偽造。[82]韓非子甚至譏諷地說:儒也說堯舜,墨也說堯舜,兩家都說自己的堯舜如假包換,堯舜又不能起死迴生,請問誰來鑑別儒墨的真偽?
嘿嘿,一個堯舜,各自表述。弄不好,都是人造。
那麽,舜接班,禹繼位,禪讓還是奪權?
禪讓。
但也要重新解釋。
實際上,部落聯盟的ceo,跟後世的帝王並不一碼事。
他的待遇沒那麽高,權力也沒那麽大。儒墨兩家都說堯艱苦樸素,奉為道德楷模,其實是當時的生活水平有限。就算想擺譜,也擺不起。
禪讓也一樣。它不是儒家標榜的禮讓,墨家鼓吹的尚賢,更不是道家主張的無為,而是規矩如此,習慣如此。部落聯盟的執行長,最早不過會議的召集人,或者會議的主持人,有什麽好爭的?
就連總部的其他公職人員,比如民政部長契,農業部長棄,司法部長皋陶,文化部長夔,手工業部長羲均(又名倕),還有神槍手羿,也都是盡義務。這種風氣或製度直到周代還有,比如各國的大夫都是有領地的,但也都為諸侯的公室服務,同樣是盡義務。
事實上,聯盟的部門負責人,也同時是自己部落的酋長,甚至小聯盟的執行長。比如棄,就叫後稷。夔和羿,則叫後夔、後羿。[83]後,不是前後之後(後)的簡體字。它原本就寫作“後”。但也不是後妃的後,是頭兒、老大、領導人、一把手的意思。
聯盟的部長或內閣成員既然都是“後”,當然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決策權。比如抗洪總指揮的人選,堯並不贊成鯀。但四嶽堅持,也隻好同意,堯老大並沒有一票否決權,盡管堯可能是對的。[84]
相反,如果“嶽牧鹹薦”,事情就比較有譜。
顯然,這裏麵沒有道德的因素,也不能理解為“民主集中製”。堯成為部落聯盟的一把手,隻因為當時堯部落的實力最強。舜和禹,也一樣,後來居上而已。四嶽、十二牧有發言權,則因為他們的實力不容小看。既然誰都吃不掉誰,又要在一起共謀發展,那麽,民主共和,有事好商量,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
因此,曆史的堯舜是存在的,道德的堯舜是人造的。什麽德才兼備,什麽高風亮節,什麽溫良恭儉讓,通通都是扯淡!
</br>
但,該說明的還得說明。一,黃帝、顓頊、帝嚳、堯,無血緣關係,更不是祖孫父子;二,堯和舜,並非道德高標,隻是曾經的存在;三,他倆也不是什麽天子。天子的概念要到西周才有,目的則是解釋政權的合法性。堯舜時代尚無君主,也沒有“國家”和“天下”的概念,哪來的“天子”?
不是天子,又是什麽?
部落聯盟的ceo。
聯盟從黃帝時代就開始了,之前則是戰爭,包括炎帝與黃帝的阪泉之戰,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這是當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的,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中華大地就是全世界。遠在天邊的埃及、蘇美爾、哈拉巴等等,並不在我們視野中。
戰爭的結果是聯盟,聯盟的結果是產生了部族。部族是從氏族到民族的過渡階段和中間環節。堯舜之世,就是部族的時代。之後,才變成民族,也就是以禹為始祖的夏族。《詩經》歌頌禹,並非沒有道理,沒有原因。
但,作為部族時代的標誌,堯舜的意義同樣重大。
意義重大的堯和舜,是部落聯盟的領袖。那時的情況,可能真如郭沫若和翦伯贊先生所說,是“二頭政長”或“二頭軍務”,雙執政製。[80]換句話說,一個是ceo(執行長),一個是coo(營運長)。開始,堯是執行長,舜是營運長;後來,舜是執行長,禹是營運長;再後來,禹是執行長,益是營運長。等到啟廢禪讓,這個製度才終結。
執行長和營運長,不一定有血緣關係。堯舜禹,就沒有。他們是選出來的。選舉權,首先在“四嶽”。舜和禹,就得自他們的舉薦。
四嶽是誰?《史記》沒說。就連四嶽是一個人,還是四個人,還是許多人,也不清楚。《國語》說是共工的四個從孫,但這是靠不住的。[81]可能的情況是:當時大聯盟下麵還有小聯盟。四嶽,就是小聯盟的ceo或coo。
除了四嶽,還有“十二牧”。
十二牧,也就是各大部落的酋長。這些大部落分散在各地,酋長們當然也分散在各地。聯盟有重大事務,才到總部來開會。當然,他們也可能派有駐會的代表。這些代表,也可以叫十二牧。
然後就是“百姓”。
百姓不是小民,是氏族長。這些氏族都來自母係,因此都有“姓”;數量則很多,因此叫“百姓”。百姓並不一定就是一百個。正如四嶽和十二牧,不一定就是四個和十二個。
四、十二、百,隻是表明小聯盟數量最少,部落多一點,氏族數量最多。
所以遠古的“百姓”(氏族長),其實地位很高,他們後來又叫百官和百工。真正地位低的,叫“黎民”。黎民百姓合為一詞,是很晚的事。
百姓:氏族。
十二牧:部落。
四嶽:部落聯盟。
堯舜:部落大聯盟。
也許,這就是堯舜的時代。夏娃時代弱小分散的點(原始群),在女媧和伏羲的時代變成了麵(氏族),在炎帝和黃帝的時代連成了片(部落),現在又變成了圈(部落聯盟)。它是生存圈,也是文化圈。大圈子下麵是小圈子,即個位數的小聯盟,然後是數以十計的片(部落)和數以百計的麵(氏族)。大聯盟實行雙首長製,執行長(ceo)地位略高,算是老大,或一把手。
那麽,誰是老大?誰該當老大,誰又能當老大?
禪讓還是奪權
當老大的事,讓人糾結。
中國人是很在意一把手的。因為長時間的中央集權告訴我們,二把手跟一把手,差的不是一丁點兒;秦漢以後的改朝換代,則不是巧取(宮廷政變),便是豪奪(武裝鬥爭)。一把手的地位,也可以禪讓嗎?
儒家和墨家都說可以,還曾經有過。隻不過,後來人心不古,沒了。這是很讓孔孟、墨子,甚至還有道家,痛心疾首的。
但,人心為什麽不古,又怎麽會不古?難道遠古跟後世,人性是不同的?人就是人。遠古是,現在也是。人性,本善就善,本惡就惡。本善,禪讓製就不會被廢除;本惡,禪讓製就不可能存在。你說哪個是事實?
於是質疑紛起。
質疑禪讓製的,古有韓非子、劉知己;後有康有為、顧頡剛。韓非子就稱“舜逼堯,禹逼舜”,《竹書紀年》則稱堯被舜軟禁在平陽;康有為說禪讓是戰國儒家的托古改製,顧頡剛則說是儒墨兩家不約而同的偽造。[82]韓非子甚至譏諷地說:儒也說堯舜,墨也說堯舜,兩家都說自己的堯舜如假包換,堯舜又不能起死迴生,請問誰來鑑別儒墨的真偽?
嘿嘿,一個堯舜,各自表述。弄不好,都是人造。
那麽,舜接班,禹繼位,禪讓還是奪權?
禪讓。
但也要重新解釋。
實際上,部落聯盟的ceo,跟後世的帝王並不一碼事。
他的待遇沒那麽高,權力也沒那麽大。儒墨兩家都說堯艱苦樸素,奉為道德楷模,其實是當時的生活水平有限。就算想擺譜,也擺不起。
禪讓也一樣。它不是儒家標榜的禮讓,墨家鼓吹的尚賢,更不是道家主張的無為,而是規矩如此,習慣如此。部落聯盟的執行長,最早不過會議的召集人,或者會議的主持人,有什麽好爭的?
就連總部的其他公職人員,比如民政部長契,農業部長棄,司法部長皋陶,文化部長夔,手工業部長羲均(又名倕),還有神槍手羿,也都是盡義務。這種風氣或製度直到周代還有,比如各國的大夫都是有領地的,但也都為諸侯的公室服務,同樣是盡義務。
事實上,聯盟的部門負責人,也同時是自己部落的酋長,甚至小聯盟的執行長。比如棄,就叫後稷。夔和羿,則叫後夔、後羿。[83]後,不是前後之後(後)的簡體字。它原本就寫作“後”。但也不是後妃的後,是頭兒、老大、領導人、一把手的意思。
聯盟的部長或內閣成員既然都是“後”,當然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決策權。比如抗洪總指揮的人選,堯並不贊成鯀。但四嶽堅持,也隻好同意,堯老大並沒有一票否決權,盡管堯可能是對的。[84]
相反,如果“嶽牧鹹薦”,事情就比較有譜。
顯然,這裏麵沒有道德的因素,也不能理解為“民主集中製”。堯成為部落聯盟的一把手,隻因為當時堯部落的實力最強。舜和禹,也一樣,後來居上而已。四嶽、十二牧有發言權,則因為他們的實力不容小看。既然誰都吃不掉誰,又要在一起共謀發展,那麽,民主共和,有事好商量,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
因此,曆史的堯舜是存在的,道德的堯舜是人造的。什麽德才兼備,什麽高風亮節,什麽溫良恭儉讓,通通都是扯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