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怎樣的對手!


    這是怎樣的敵人!


    蚩尤是九黎族部落的酋長,九黎則可能是九個部落的聯合體。[64]每個部落,又各有九個兄弟氏族,因此號稱八十一兄弟。他們應該叫九黎或九黎族,不應該叫蚩尤族。因為蚩和尤,都不是什麽好詞。


    蚩,從蟲。蟲就是它,它就是蛇。蟲字上麵那部分是止,即腳趾頭。所以蚩就是“蛇咬腳”。[65]尤則是錯咎、災難、罪過,比如“以儆效尤”;又引申為怨恨、歸咎、責怪,比如“怨天尤人”。


    (從以上兩個字形看,很明顯就是蛇)很清楚,蚩尤就是蛇災。


    九黎,為什麽會叫這個名字呢?也許意思是“蛇災地區的人”。這就正如義大利那位偉大的藝術家萊昂納多·達·芬奇,本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的意思是“來自芬奇”。


    當然,蚩尤也可能是敵人對九黎的稱唿。


    事實上,尤,有突出特異的意思,比如“尤物”。陳獨秀就說,尤物、狐媚、虎威,是同一類型。[66]女人媚得像狐狸,就叫“狐媚”;男人兇得像老虎,就叫“虎威”;一個部落如果恐怖得有如蛇災,那就叫“蚩尤”。這就好比一個女人叫“狐狸精”,絕不可能是她的本名。


    九黎被叫做蚩尤,大約也是因為既異類,又可怕。


    的確,在傳世的所有典籍中,蚩尤都是讓人望而生畏的。他們獸身人言,吞沙食石,銅頭鐵額,刀槍不入,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還能唿風喚雨,騰雲駕霧。[67]遇到這樣的勁敵,誰不膽戰心驚?


    直到勝利之後,炎黃還心有餘悸,又敬又畏。


    想那時黃帝一定十分頭疼。戰,輸贏難定且不說,就算贏了也有悖於自己的原則或標榜,勝之不武。不戰?由不得你。


    何況那時的中原大地上,還有一個“老牌帝國主義者”炎帝。他們經營了很久,並不甘心退出曆史舞台。打個比方,黃帝好比二戰時的美國,炎帝好比英國,蚩尤好比德國,但不是法西斯。


    顯然,禮讓是不行的,禮儀也是沒用的,管用的隻有刀槍。


    炎、黃、蚩尤之間,必有一戰。


    這是遠古時期的“三國演義”,起因和過程卻是一筆狗肉帳。說法之一,是黃帝先與炎帝戰於阪泉,然後才與蚩尤戰於涿鹿。之二,是蚩尤先侵犯炎帝,炎帝求救於黃帝,二帝組成聯軍。之三,是蚩尤挑戰黃帝,黃帝應戰。之四,是炎黃共滅蚩尤後,又在阪泉三次大戰,再決雌雄。[68]孰是孰非,不得而知。


    戰爭的慘烈卻毋庸置疑,交戰雙方都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非常規手段。據說,蚩尤請來風伯雨師大作風雨,黃帝則請出天女旱魃抗洪救災;蚩尤布下漫天大霧,黃帝則發明指南車突出重圍。還據說,黃帝能夠取勝,乃因九天玄女密授兵信神符。[69]巫術、科學、宗教輪番上陣,隻差細菌戰和原子彈。


    想當時一定天昏地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難怪蚩尤死後,身上的木枷要化作楓林。[70]每到秋天,便是漫山遍野的紅,如火,如焰。


    那是血染的楓林。


    血楓林。


    風展龍旗如畫


    血楓林中升起的,是黃帝的戰車。


    戰車在天地之間巡航,下有騰蛇,上有鳳凰;後有鬼神,前有虎狼;拉套的驂是蛟龍,護駕的驂乘是畢方;而駕著警車開道的,竟是蚩尤。


    蚩尤不是死了嗎?怎麽又成了黃帝的馬前卒?


    這不奇怪。在遠古,族長與氏族、酋長與部落是同名的。比如伏羲族的氏族長都叫伏羲,炎黃兩族的酋長都叫炎黃,就像秦漢以後的天子都叫皇帝。秦始皇就說,自己是始皇帝,後麵的叫二世、三世、四世,直至萬世。隻不過,秦二世而亡。後來的皇帝,也不再叫二世三世。在位時叫皇帝,駕崩後給個諡號(比如文帝、武帝),再給個廟號(比如太祖、太宗),這才區別開來。


    可惜遠古沒這規矩。伏羲和炎黃,並不叫伏羲一世、伏羲二世、伏羲三世等等,也沒有廟號和諡號。再說我們也不清楚,九黎族酋長的本名是什麽,總不能叫“黎叔”吧?


    也隻好還叫“蚩尤”。


    蚩尤也是有一世、二世、三世的。兵敗被殺的是前任,警車開道的則是繼任。據說,他還擔任了黃帝的總參謀長。[71]餘部,有的被黃帝收編,有的退迴南方。直到西周,他們還被稱為“黎民”。[72]


    黎民也是先祖,絕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因此,華夏民族的始祖應該是三個代表:炎帝、黃帝和蚩尤,我們是炎黃和九黎的共同子孫。


    把他們統一起來的,是黃帝。


    事實上,黃帝成為華夏民族最重要的始祖,就因為他能不計前嫌,兼收並蓄,搞統一戰線。正是他,把普天下的牛鬼蛇神都聯合起來,形成了起先稱為夏族,後來稱為華族,再後來稱為華夏之民族的胚胎。雖然這時,黃帝族還不能叫夏族,甚至不能叫民族,隻能叫部族,或部族的雛形。


    黃帝的戰車上,一定飄揚著龍旗。


    似乎並無必要弄清,龍究竟是不是黃帝族的圖騰。沒錯,有熊氏怎麽也扯不到龍身上去,九黎族的圖騰反倒可能是龍蛇。如果黃帝竟能以戰敗者的圖騰為新複合圖騰的主體,那度量也真是大得驚人。


    其實就連龍是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甚至是不是圖騰,都沒有必要較真。的確,龍的形象早已出現,比如五花八門的魚龍、蟠龍、鳥首龍、鱷魚龍、鹿首魚尾龍、豬首牛角龍。[73]但,彼龍未必是此龍。何況就算是,你也無法證明黃帝就一定不會古為今用,再借殼上市。比方說,蛇就原本隻是生殖崇拜的象徵,後來不也變成了圖騰?


    更何況,一個民族總是需要凝聚力的。這就要有一個核心,一個儀式,一個象徵,一個可以在它上麵寄託感情的對象。國旗、國徽、國歌的意義,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的意義,就在於此。它們當然不是人類學意義上的圖騰,卻可以看作政治學和社會學的“廣義圖騰”,即象徵物或logo,就像十字架、新月形和大衛星。


    龍,也如此。


    因此,無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換句話說,既然大多數華人都把自己看作“龍的傳人”,把龍看作“族的圖騰”,那又何不“權當他是”?


    實際上,關於黃帝族圖騰的說法如此之多,恰恰證明在黃帝時代的後期,已經有一個多部落的鬆散聯合體。其中有炎帝族,有黃帝族,有九黎族,還有東方的夷族、西方的戎族、南方的蠻族、北方的狄族。他們的關係是若即若離的,有戰有和,也有通商和通婚。


    部落聯盟的時代,即將到來。


    而且,這個時代也有三個代表,他們就是堯、舜、禹。


    * * *


    [50] 黃帝出場的描述,見《韓非子·十過》。


    [51] 劉邦的話,見《史記·封禪書》。


    [52] 黃帝號軒轅氏,是因為住軒轅丘,見《史記·五帝本紀》司馬貞《索隱》引皇甫謐。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01:祖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01:祖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