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被稱為美國的第二次革命。通過這場戰爭,林肯成為了黑人解放的象徵,這卻引起了奴隸主們對他的萬分仇恨。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華盛頓的福特劇院裏看戲時,被南方奴隸主收買的一個演員刺殺。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國內外的巨大震動,美國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萬人停立在道路兩旁向出殯的行列致哀,有150萬人瞻仰了林肯的遺容。
林肯為人正直誠實而彬彬有禮,他的談吐直率幽默。有人認為林肯對待政敵的態度不夠強硬,對他說:“你為什麽要讓他們成為朋友呢?你應該想辦法消滅他們才對。”“我難道不是在消滅政敵嗎?當我使他們成為我的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林肯溫和地說。
鐵血宰相俾斯麥
在世界近代史上,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狀態的德意誌各邦歸於統一是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它不僅深刻影響了當時歐洲的政治地圖和力量對比,也對全世界乃至現代史的進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德意誌帝國的統一,與一代名相俾斯麥的名字是連在一起的。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國從封建專製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再走入列強行列的重要曆史時期。
1815年4月1日,俾斯麥出生於普魯士雪恩豪森一家大容克貴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父親的莊園裏度過的。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1835年於柏林大學畢業後,俾斯麥迴到老家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強壯的體格,粗野的個性,對待農民的殘忍,追求目標的毅力和不擇手段,以及現實主義的態度,構成俾斯麥鮮明的性格特點。在19世紀40年代,俾斯麥政治上屬於頑固的保守派。1848年革命時,俾斯麥在自己領地上組織軍隊,準備前往柏林“勤王救駕”,武力鎮壓革命。他尖刻地嘲諷法蘭克福全德國民議會中資產階級代表們的清談闊論,主張用武力把它驅散。俾斯麥狂熱的容克信念和立場贏得國王的賞識,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誌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1年改任駐法公使。因此,他能清楚地了解俄國和法國統治階層的意願和圖謀。
1862年,俾斯麥得到國王威廉一世的賞識,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麥是一個主張使用武力的頑固分子,這就使他當上宰相後深知該如何使用武力去對付敵人。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聯邦議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說。他非常激動地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他的武力!”這就是“鐵血宰相”的由來。那麽他這番演說用意何在呢?
自9世紀以來,德國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19世紀中葉,隨著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迫切要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結束封建城邦割據。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樣實現統一呢?俾斯麥認為,就是通過王朝戰爭,在容克階級的領導下,自上而下地建立統一的君主國。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對丹麥的戰爭,把屬丹麥的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兩公國(居民多數為德意誌人)併入德國。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對奧地利的普奧戰爭。1866年7月3日在薩多瓦戰役中,普魯士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根據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約,奧地利退出德意誌聯邦,普魯士兼併了荷爾施泰因以及戰爭中站在奧方的幾個德意誌聯邦諸侯國,統一了德意誌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魯士領導下的北德意誌聯邦。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對法戰爭。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麥的挑動下,法國向德國宣戰。拿破崙三世吹噓說,這隻是一次“到柏林的軍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魯士,而是一個強大的、堅決反對分裂的德意誌民族。他對德國事務的不斷幹涉,激起德國民族運動的高漲。同時,歐洲列強也因同法國有矛盾而宣告“中立”。俾斯麥利用這些有利因素取得節節勝利。1870年9月2日,德軍在色當戰役取得對法國的決定性勝利,生俘了拿破崙三世。至此,統一南德的障礙已除,德國的民族戰爭的任務已經完成。但俾斯麥並不以此為滿足,驅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宣告了德國的統一,成立了德意誌帝國。俾斯麥也同時出任德意誌帝國的宰相。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卻沒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在國內,他為了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於1878年頒布了所謂《反社會主義者非常法》。他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到19世紀80年代末,俾斯麥的內外政策連遭失敗,新上台的皇帝威廉二世也不喜歡他。這樣,俾斯麥被迫於1890年3月17日下台,最終成為自己所定製度的犧牲品。
德國的統一是曆史的必然,它有助於德國經濟的發展,是進步的。但是,俾斯麥本人雖然退出了曆史舞台,但他的“鐵血”政策卻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德國曆史。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受“鐵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聖雄甘地
1947年8月15日,印度聯邦宣布成立之際,製憲會議向一位被稱為“過去30年來的嚮導和哲學家、印度自由的燈塔”的偉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此刻,這位偉人卻因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分治,自己沒有使印度人團結起來而自責。他在加爾各答絕食一天,並從早到晚在手搖紡車上紡紗。他就是傳奇式的印度“聖雄”甘地。
甘地出身於印度一個古老的中產階級家族。甘地家族因為深受嚴格反對暴力的和平主義教派的影響,厭恨殺生,連蟲蟻也不殺。甘地幼年時以印度神話中兩位聖賢為模範,一位代表誠信,一位象徵犧牲。在印度這個等級森嚴、種姓界限分明的社會,甘地的優越出身使他得以有機會到英國接受高等教育,通過了法律考試。這種教育使甘地認清了印度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屈辱現實。他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於是,還在國外時,他就開始從事反對種族歧視的鬥爭。大學畢業後,他返迴印度。不久有公司請他到南非辦一件訴訟案,沒想到在去南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極令他感到屈辱的事,並因此改變了他一生。
公司為他買了到南非聯邦行政首府普列多利亞去的頭等車票。火車抵達第一站彼得瑪利茲堡時,有個歐洲白人走向車廂包房。這白人一見到有色人,盡管其衣著是英國式的,仍怒沖沖召來車長,責問為何叫他與“臭苦力”同房。甘地不肯去行李車廂,就被驅逐下車。甘地說,這是他“生平從未受過的侮辱,我的積極非暴力行動就從這天開始。”
</br>
林肯為人正直誠實而彬彬有禮,他的談吐直率幽默。有人認為林肯對待政敵的態度不夠強硬,對他說:“你為什麽要讓他們成為朋友呢?你應該想辦法消滅他們才對。”“我難道不是在消滅政敵嗎?當我使他們成為我的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林肯溫和地說。
鐵血宰相俾斯麥
在世界近代史上,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狀態的德意誌各邦歸於統一是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它不僅深刻影響了當時歐洲的政治地圖和力量對比,也對全世界乃至現代史的進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德意誌帝國的統一,與一代名相俾斯麥的名字是連在一起的。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國從封建專製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再走入列強行列的重要曆史時期。
1815年4月1日,俾斯麥出生於普魯士雪恩豪森一家大容克貴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父親的莊園裏度過的。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1835年於柏林大學畢業後,俾斯麥迴到老家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強壯的體格,粗野的個性,對待農民的殘忍,追求目標的毅力和不擇手段,以及現實主義的態度,構成俾斯麥鮮明的性格特點。在19世紀40年代,俾斯麥政治上屬於頑固的保守派。1848年革命時,俾斯麥在自己領地上組織軍隊,準備前往柏林“勤王救駕”,武力鎮壓革命。他尖刻地嘲諷法蘭克福全德國民議會中資產階級代表們的清談闊論,主張用武力把它驅散。俾斯麥狂熱的容克信念和立場贏得國王的賞識,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誌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1年改任駐法公使。因此,他能清楚地了解俄國和法國統治階層的意願和圖謀。
1862年,俾斯麥得到國王威廉一世的賞識,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麥是一個主張使用武力的頑固分子,這就使他當上宰相後深知該如何使用武力去對付敵人。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聯邦議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說。他非常激動地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他的武力!”這就是“鐵血宰相”的由來。那麽他這番演說用意何在呢?
自9世紀以來,德國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19世紀中葉,隨著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迫切要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結束封建城邦割據。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樣實現統一呢?俾斯麥認為,就是通過王朝戰爭,在容克階級的領導下,自上而下地建立統一的君主國。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對丹麥的戰爭,把屬丹麥的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兩公國(居民多數為德意誌人)併入德國。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對奧地利的普奧戰爭。1866年7月3日在薩多瓦戰役中,普魯士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根據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約,奧地利退出德意誌聯邦,普魯士兼併了荷爾施泰因以及戰爭中站在奧方的幾個德意誌聯邦諸侯國,統一了德意誌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魯士領導下的北德意誌聯邦。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對法戰爭。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麥的挑動下,法國向德國宣戰。拿破崙三世吹噓說,這隻是一次“到柏林的軍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魯士,而是一個強大的、堅決反對分裂的德意誌民族。他對德國事務的不斷幹涉,激起德國民族運動的高漲。同時,歐洲列強也因同法國有矛盾而宣告“中立”。俾斯麥利用這些有利因素取得節節勝利。1870年9月2日,德軍在色當戰役取得對法國的決定性勝利,生俘了拿破崙三世。至此,統一南德的障礙已除,德國的民族戰爭的任務已經完成。但俾斯麥並不以此為滿足,驅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宣告了德國的統一,成立了德意誌帝國。俾斯麥也同時出任德意誌帝國的宰相。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卻沒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在國內,他為了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於1878年頒布了所謂《反社會主義者非常法》。他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到19世紀80年代末,俾斯麥的內外政策連遭失敗,新上台的皇帝威廉二世也不喜歡他。這樣,俾斯麥被迫於1890年3月17日下台,最終成為自己所定製度的犧牲品。
德國的統一是曆史的必然,它有助於德國經濟的發展,是進步的。但是,俾斯麥本人雖然退出了曆史舞台,但他的“鐵血”政策卻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德國曆史。統一後的德國實力逐漸強大,受“鐵血政策”的不斷影響,德國逐漸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聖雄甘地
1947年8月15日,印度聯邦宣布成立之際,製憲會議向一位被稱為“過去30年來的嚮導和哲學家、印度自由的燈塔”的偉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此刻,這位偉人卻因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分治,自己沒有使印度人團結起來而自責。他在加爾各答絕食一天,並從早到晚在手搖紡車上紡紗。他就是傳奇式的印度“聖雄”甘地。
甘地出身於印度一個古老的中產階級家族。甘地家族因為深受嚴格反對暴力的和平主義教派的影響,厭恨殺生,連蟲蟻也不殺。甘地幼年時以印度神話中兩位聖賢為模範,一位代表誠信,一位象徵犧牲。在印度這個等級森嚴、種姓界限分明的社會,甘地的優越出身使他得以有機會到英國接受高等教育,通過了法律考試。這種教育使甘地認清了印度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屈辱現實。他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於是,還在國外時,他就開始從事反對種族歧視的鬥爭。大學畢業後,他返迴印度。不久有公司請他到南非辦一件訴訟案,沒想到在去南非的途中發生了一件極令他感到屈辱的事,並因此改變了他一生。
公司為他買了到南非聯邦行政首府普列多利亞去的頭等車票。火車抵達第一站彼得瑪利茲堡時,有個歐洲白人走向車廂包房。這白人一見到有色人,盡管其衣著是英國式的,仍怒沖沖召來車長,責問為何叫他與“臭苦力”同房。甘地不肯去行李車廂,就被驅逐下車。甘地說,這是他“生平從未受過的侮辱,我的積極非暴力行動就從這天開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