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這樣的水,一年也吃不到頭。遇到夏天雨水少,村中所有水池裏的儲水連半年也吃不上。家家惜水如金,一小半盆洗臉水,全家人輪流著用,用完了捨不得潑,等水中的灰塵沉了底,再用上邊的水餵豬、餵牲口。
打井尋水,挖水池儲水,20世紀60年代初在我村形成熱潮。區打井隊、公社打井隊在村裏村外鑽探了幾次,結果幾百米深的鑽孔都是幹窟窿。鑽井的同時,生產隊還組織社員多挖儲水池。鄰居文高大叔是挖水池的倡導者和領頭人。一天中午飯後,他沒告訴家人便扛著钁頭第一個上了南山坡,到了新挖的池邊,等了一會兒,不見同伴來。他想,在上邊等也是白耽誤工夫,何不早下去挖著等呢。他順著轆轤上的繩子下到了五六米深的池底,就挖了起來。不一會兒雷聲大作,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若再不上去,水灌進池裏會出危險的。大叔兩手抓著轆轤上的繩子往上爬,等爬到池口,四周沒有可抓的地方,於是又順著繩子滑到池底,反覆幾次,都沒成功。他拚命喊叫,但在這曠野、在這池底、在這雷聲隆隆的雨天,哪能有人聽到。一下午,用轆轤往上提土的同伴都沒來上工。在農村,下雨天是休息的日子,誰也沒想到大叔會提前上坡下到池裏。晚上,大叔的家人開始找人。由於都懷有「下雨不可能上坡」的心理,所以沒到南坡的池邊去找。直到第二天上午,到池邊幹活的人才發現池底有人,文高大叔泡在半米深的冷水裏,由於長時間的浸泡、驚嚇和勞累,他已神情恍惚,救上來沒幾個月便去世了。那年他才38歲。
20世紀70年代末,我村終於鑽探出一口深水井,家家戶戶安上了自來水管,村民終於告別了喝刷街水的曆史。
又過了幾年,博山城缺水,鑽探隊又到了我們村,在村東的溝底鑽探出了20口深井,組成一個機井群,為20公裏外的博山城區供水。城裏還建起一塊紀念碑,紀念天津灣「引水濟博」工程。從此,「天津灣」才真正成為一個水靈靈的名字。
「破提籃」裏出學子(圖)
官廳是爹曾上過4年學的學堂,這是1949年前村裏第一所官辦學堂。爹在這裏念完了《論語》,便跟爺爺學木匠營生了。比爹晚幾年在這裏上學的小夥伴們也已進入暮年,這裏是他們每天必到的地方。夏天乘涼,冬天曬太陽,家長裏短,點評著村裏村外的「新聞」。他們自稱「等死隊」,一年中,總有幾個從這裏消失,又有幾個年紀稍輕的補充進來。(1995年)
這是1950年土改後村裏用地主的房子辦的解放後第一所學校。(1988年)
這是1972年蓋的新學校,當時是村裏惟一寬敞的大瓦房。(1990年)
2002年,我在山東高青縣找到了我的小學五年級班主任趙明堂老師。
焦家是我們村的大戶,焦家林是村邊最大的墳地。焦家林第一座墳的主人叫焦雄,他於明嘉靖九年正月初九去世。當年九月,他的三個兒子曰強、曰傑和曰遠為他立碑。碑早已在「文革」中被砸掉。爹至今還記得碑文上有兩句話:「南有行龍,北有嶽陽,此村之佳境也。」據說焦雄的石碑兩旁的廂板是兩塊響石,用手一拍,嗡嗡作響,悠揚動聽,傳出很遠。有個風水先生斷言,兩山夾一村,村名天津灣,水能養木,木能成材,此村必定文人輩出。
爹說,村裏也確實出過幾個讀書人。焦學之、焦習之兄弟倆,焦文時、焦文利、焦文和兄弟仨的名字,分別是從「學而時習之」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古語中取出的,顯示了他們是讀書人子弟的身份。
出個讀書人,是家家做夢都想的好事。但兵荒馬亂,人都吃不飽,有幾家孩子能實現上學的美夢呢?爺爺常說一句話,不讓孩子讀書,就永遠沒有返氣的時候。他給爹取名文崇,就是希望家人崇尚文化,以文耀祖。但爹隻上了四年學,便不得不退學跟爺爺學木匠。爹說:「『子曰:巫匠異然。』但隻要混口飽飯吃,還管他『異然』不『異然』。」一般請人幹木匠活的,給匠工吃的飯都是好一點的。有句俗語:「家裏做好飯,匠工活路不用看。」是說飯食好了,匠工就會好好幹活。娘說,我家每逢請人耕地,中午都是做油花卷給趕牛的人吃。有一次,耕了一個來迴了,趕牛人突然想起,這是塊吃油卷的地呀,便把犁放深了一寸。爹說,他吃人家最好的飯是饃饃,最好的菜是油條拌芹菜。碰上吃蔥拌豆腐時,主人往往忘了放鹽。村裏流傳這麽一句話:「青蔥拌豆腐,臨吃再加鹽。」是說如早放鹽的話,蔥和豆腐被鹽醃長了,看起來菜的數量就少了一些。爹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書,他看書看得有味,「嚼」得也有味。有時不吃一口菜,一個煎餅就已下肚,飯吃完了,還不知就的是啥菜。爹的許多知識就是在吃飯時學到的。爹的同輩人,上學的很少,上中學的沒有一個。
鄉村對女孩和男孩上學念書的態度很不一樣。二姐都10歲了,家裏也不提讓她上學的事,是她自己跑到學校報了名,才讀完了初中。大姐也是10歲上的學。我剛6歲,還不到上學的年齡,爹便給我虛報了出生年月,讓我早早入了學。三個人上學,支付的學費書費是很多的。大姐隻讀了3年便下地幹活,幫娘紡線織布。我記得,晚上,娘紡線常紡到深夜。紡完線後到舅舅家的織布機上織布,織出的布或用山上的郎棒枝熬水染成土黃色,或用水灣裏的淤泥染成土灰色。到過年時,我們兄弟姐妹穿的都是洋布做的衣服,爹娘穿的都是自家織的粗布衣。
</br>
打井尋水,挖水池儲水,20世紀60年代初在我村形成熱潮。區打井隊、公社打井隊在村裏村外鑽探了幾次,結果幾百米深的鑽孔都是幹窟窿。鑽井的同時,生產隊還組織社員多挖儲水池。鄰居文高大叔是挖水池的倡導者和領頭人。一天中午飯後,他沒告訴家人便扛著钁頭第一個上了南山坡,到了新挖的池邊,等了一會兒,不見同伴來。他想,在上邊等也是白耽誤工夫,何不早下去挖著等呢。他順著轆轤上的繩子下到了五六米深的池底,就挖了起來。不一會兒雷聲大作,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若再不上去,水灌進池裏會出危險的。大叔兩手抓著轆轤上的繩子往上爬,等爬到池口,四周沒有可抓的地方,於是又順著繩子滑到池底,反覆幾次,都沒成功。他拚命喊叫,但在這曠野、在這池底、在這雷聲隆隆的雨天,哪能有人聽到。一下午,用轆轤往上提土的同伴都沒來上工。在農村,下雨天是休息的日子,誰也沒想到大叔會提前上坡下到池裏。晚上,大叔的家人開始找人。由於都懷有「下雨不可能上坡」的心理,所以沒到南坡的池邊去找。直到第二天上午,到池邊幹活的人才發現池底有人,文高大叔泡在半米深的冷水裏,由於長時間的浸泡、驚嚇和勞累,他已神情恍惚,救上來沒幾個月便去世了。那年他才38歲。
20世紀70年代末,我村終於鑽探出一口深水井,家家戶戶安上了自來水管,村民終於告別了喝刷街水的曆史。
又過了幾年,博山城缺水,鑽探隊又到了我們村,在村東的溝底鑽探出了20口深井,組成一個機井群,為20公裏外的博山城區供水。城裏還建起一塊紀念碑,紀念天津灣「引水濟博」工程。從此,「天津灣」才真正成為一個水靈靈的名字。
「破提籃」裏出學子(圖)
官廳是爹曾上過4年學的學堂,這是1949年前村裏第一所官辦學堂。爹在這裏念完了《論語》,便跟爺爺學木匠營生了。比爹晚幾年在這裏上學的小夥伴們也已進入暮年,這裏是他們每天必到的地方。夏天乘涼,冬天曬太陽,家長裏短,點評著村裏村外的「新聞」。他們自稱「等死隊」,一年中,總有幾個從這裏消失,又有幾個年紀稍輕的補充進來。(1995年)
這是1950年土改後村裏用地主的房子辦的解放後第一所學校。(1988年)
這是1972年蓋的新學校,當時是村裏惟一寬敞的大瓦房。(1990年)
2002年,我在山東高青縣找到了我的小學五年級班主任趙明堂老師。
焦家是我們村的大戶,焦家林是村邊最大的墳地。焦家林第一座墳的主人叫焦雄,他於明嘉靖九年正月初九去世。當年九月,他的三個兒子曰強、曰傑和曰遠為他立碑。碑早已在「文革」中被砸掉。爹至今還記得碑文上有兩句話:「南有行龍,北有嶽陽,此村之佳境也。」據說焦雄的石碑兩旁的廂板是兩塊響石,用手一拍,嗡嗡作響,悠揚動聽,傳出很遠。有個風水先生斷言,兩山夾一村,村名天津灣,水能養木,木能成材,此村必定文人輩出。
爹說,村裏也確實出過幾個讀書人。焦學之、焦習之兄弟倆,焦文時、焦文利、焦文和兄弟仨的名字,分別是從「學而時習之」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古語中取出的,顯示了他們是讀書人子弟的身份。
出個讀書人,是家家做夢都想的好事。但兵荒馬亂,人都吃不飽,有幾家孩子能實現上學的美夢呢?爺爺常說一句話,不讓孩子讀書,就永遠沒有返氣的時候。他給爹取名文崇,就是希望家人崇尚文化,以文耀祖。但爹隻上了四年學,便不得不退學跟爺爺學木匠。爹說:「『子曰:巫匠異然。』但隻要混口飽飯吃,還管他『異然』不『異然』。」一般請人幹木匠活的,給匠工吃的飯都是好一點的。有句俗語:「家裏做好飯,匠工活路不用看。」是說飯食好了,匠工就會好好幹活。娘說,我家每逢請人耕地,中午都是做油花卷給趕牛的人吃。有一次,耕了一個來迴了,趕牛人突然想起,這是塊吃油卷的地呀,便把犁放深了一寸。爹說,他吃人家最好的飯是饃饃,最好的菜是油條拌芹菜。碰上吃蔥拌豆腐時,主人往往忘了放鹽。村裏流傳這麽一句話:「青蔥拌豆腐,臨吃再加鹽。」是說如早放鹽的話,蔥和豆腐被鹽醃長了,看起來菜的數量就少了一些。爹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書,他看書看得有味,「嚼」得也有味。有時不吃一口菜,一個煎餅就已下肚,飯吃完了,還不知就的是啥菜。爹的許多知識就是在吃飯時學到的。爹的同輩人,上學的很少,上中學的沒有一個。
鄉村對女孩和男孩上學念書的態度很不一樣。二姐都10歲了,家裏也不提讓她上學的事,是她自己跑到學校報了名,才讀完了初中。大姐也是10歲上的學。我剛6歲,還不到上學的年齡,爹便給我虛報了出生年月,讓我早早入了學。三個人上學,支付的學費書費是很多的。大姐隻讀了3年便下地幹活,幫娘紡線織布。我記得,晚上,娘紡線常紡到深夜。紡完線後到舅舅家的織布機上織布,織出的布或用山上的郎棒枝熬水染成土黃色,或用水灣裏的淤泥染成土灰色。到過年時,我們兄弟姐妹穿的都是洋布做的衣服,爹娘穿的都是自家織的粗布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