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打破砂鍋問到底 柳暗花明又一村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 作者:獨唱何須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章乃琳斷完案子倒是沒有急著離開,而是笑著跟柳翀打了個招唿:“大公子好辯才呀!幾句話就扭轉了局麵,佩服佩服。”
“章縣令過譽了,不過是‘公道自在人心’罷了!誒,對了,章縣令還是第一次來太平惠民院吧,我帶你轉轉?”
“那就有勞大公子了!”
“這邊請!”
柳翀引著章乃琳在太平惠民院轉了一圈,將這處三進的宅子各部分的布署、用途以及太平惠民院的教學、運作方式給章乃琳講解了一遍,聽的章乃琳連連點頭。柳翀又送了一本《太平惠民手冊》給他,他看了後也是嘖嘖稱奇。
最讓章乃琳感興趣的還是太平惠民院的官辦惠民這種模式,但他對此也有些疑問:“大公子,你說的基本醫療由官府兜底,下官倒是能理解,如果真能做到的確是利民之舉。可是官府的稅收是有限的,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修橋補路哪項不花錢?都花在這醫藥上麵真的合算嗎?”
“章縣令,一國也好,一州一縣也罷,要想繁榮昌盛是離不開人的,有人才有勞力,有人才有稅收,這個道理沒錯吧?”
“確是此理。”
“那麽如何增加人口呢?鼓勵生育固然是一方麵,可光生下來還不夠啊,得能保證生下來的人口都健健康康長大成丁、繼續繁衍。而提高醫療水平、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就是那另一方麵,生的多、死的少,人口自然就會增長。人口越多,州縣收入也就越高,也就越能拿出錢來補貼醫療、改善民生,這個叫做‘良性循環’。”
“大公子這番高論前所未聞,倒是令下官茅塞頓開,下官還得再琢磨琢磨。不過下官還有一事不明,大公子出巨資辦鄉庠、開義診,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更加可以籍此名垂青史,可大公子卻將一切功勞都歸於官府,從不宣揚自己之名,這又是為什麽呢?”
柳翀笑了笑:“首先我得聲明啊,辦鄉庠、開義診這兩件事我都不是首功,開掃盲班、辦鄉庠的想法起源於範堯卿老先生免費教孩童識字一事,此事範老當居首功;而義診之事由白郾牽頭而起,我不過是推波助瀾,將這兩件事的規模和影響擴大了一些而已,不敢貪功。至於那些錢嘛,那隻是借給州衙的,又不是不用還。前幾日還跟家父算賬呢,他已經欠我十二萬貫錢了!”
“大公子此言過謙了,不管怎麽說,望州百姓得益於大公子良多,大公子高風亮節,令人敬佩!隻是大公子一麵經商謀利,一麵散財濟民,卻又不圖名利,這些舉動怎麽著看上去都有些矛盾啊?”章乃琳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副不把柳翀真心話逼出來不罷休的態度。
柳翀被他問的有些煩了,停下腳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歎息道:“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隻是想讓百姓過得好一些而已,哪有那麽多計較呢?”
小爺在完成任務!這能跟你說嗎?我跟你說得著嗎?問問問,你上輩子是十萬個為什麽嗎?
章乃琳聽不見柳翀內心的吐槽,但柳翀這番裝13著實震撼到他了,他怔怔地看著柳翀,若有所思。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十萬個為什麽”,柳翀心裏還有事,就匆匆迴到了園子裏。
果然剛一迴來,護衛就來迴話:“大公子,已經查明了,那個王保確實是豫州人,是個行商,跟同族一幫兄弟往來於豫州、望州之間做點小生意,平常還算本分,也從未去過朔州。他在望州這邊養了個外室,前幾日確實流產了,這倒也是實情。此事蹊蹺之處在於,他那外室流產之初他並沒有來找白大夫鬧事的想法,相反他的鄰居還聽他親口誇讚白大夫人好。直到兩日前,他在這邊的家裏來了個親戚,說是他表哥,從宣州來的,那人來了之後,王保的態度就變了,開始在家中大罵庸醫。而且,小人跟蹤的時候還發現,他那表哥今日也在太平惠民院圍觀的人群中,隻是他離開的時候並沒有與王保等人一同走,因此小人一開始沒有發現他,直到他迴到王保家中,小人才注意到此人。目前已經派人盯著此人了,下一步如何請大公子示下。”
“先盯著,同時派人暗中保護白大夫,太平惠民院那邊也要加派人手。”
“是!那王保呢?”
“此人應該隻是被利用了而已,牽涉不深,不必理會他。”
“是!”
晚飯後,柳翀將今日太平惠民院之事稟告了柳明誠:“義父,今日之事頗為蹊蹺,那些人指責白郾的理由極為牽強,根本無法坐實,不像是想借此事陷害白郾,倒更像是——試探!對,就是一次試探!您之前就說一直有人在找白郾,莫不是那些人找上門來了?”
“確有這個可能,如果他真的知道些什麽,那的確值得有些人鋌而走險、殺人滅口。”
“可我試探過白郾幾次,他對當年之事確實是一無所知的。”
“有些事情他或許知道,隻是沒有意識到那就是關鍵而已。而且重點也不在於他知不知道,重點在於有人心虛,認為他可能知道,所以為了以防萬一,必須斬草除根。”
柳翀點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果真如此的話,那是否就是說,想殺白郾滅口之人就是白太醫的背後主使者,也就是殺害我父皇的幕後真兇?”
“雖然沒有證據,但邏輯上說得通,所以這是一次機會,多派些人手保護好他。”
“誒!另外,既然對方已經發現白郾的行蹤了,那麽之前為了將他弄到望州來而製造的那個冤案是不是也可以幫他解決了?否則一輩子背著個庸醫害死人的罪名,這對他也不公平。”
“這是小事,迴頭我讓人去辦。對了,天氣轉涼,你祖母的咳疾似乎又有複發的跡象,趕快讓人將地暖燒上。”
“是,明日一早我便去辦!”
“章縣令過譽了,不過是‘公道自在人心’罷了!誒,對了,章縣令還是第一次來太平惠民院吧,我帶你轉轉?”
“那就有勞大公子了!”
“這邊請!”
柳翀引著章乃琳在太平惠民院轉了一圈,將這處三進的宅子各部分的布署、用途以及太平惠民院的教學、運作方式給章乃琳講解了一遍,聽的章乃琳連連點頭。柳翀又送了一本《太平惠民手冊》給他,他看了後也是嘖嘖稱奇。
最讓章乃琳感興趣的還是太平惠民院的官辦惠民這種模式,但他對此也有些疑問:“大公子,你說的基本醫療由官府兜底,下官倒是能理解,如果真能做到的確是利民之舉。可是官府的稅收是有限的,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修橋補路哪項不花錢?都花在這醫藥上麵真的合算嗎?”
“章縣令,一國也好,一州一縣也罷,要想繁榮昌盛是離不開人的,有人才有勞力,有人才有稅收,這個道理沒錯吧?”
“確是此理。”
“那麽如何增加人口呢?鼓勵生育固然是一方麵,可光生下來還不夠啊,得能保證生下來的人口都健健康康長大成丁、繼續繁衍。而提高醫療水平、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就是那另一方麵,生的多、死的少,人口自然就會增長。人口越多,州縣收入也就越高,也就越能拿出錢來補貼醫療、改善民生,這個叫做‘良性循環’。”
“大公子這番高論前所未聞,倒是令下官茅塞頓開,下官還得再琢磨琢磨。不過下官還有一事不明,大公子出巨資辦鄉庠、開義診,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更加可以籍此名垂青史,可大公子卻將一切功勞都歸於官府,從不宣揚自己之名,這又是為什麽呢?”
柳翀笑了笑:“首先我得聲明啊,辦鄉庠、開義診這兩件事我都不是首功,開掃盲班、辦鄉庠的想法起源於範堯卿老先生免費教孩童識字一事,此事範老當居首功;而義診之事由白郾牽頭而起,我不過是推波助瀾,將這兩件事的規模和影響擴大了一些而已,不敢貪功。至於那些錢嘛,那隻是借給州衙的,又不是不用還。前幾日還跟家父算賬呢,他已經欠我十二萬貫錢了!”
“大公子此言過謙了,不管怎麽說,望州百姓得益於大公子良多,大公子高風亮節,令人敬佩!隻是大公子一麵經商謀利,一麵散財濟民,卻又不圖名利,這些舉動怎麽著看上去都有些矛盾啊?”章乃琳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副不把柳翀真心話逼出來不罷休的態度。
柳翀被他問的有些煩了,停下腳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歎息道:“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隻是想讓百姓過得好一些而已,哪有那麽多計較呢?”
小爺在完成任務!這能跟你說嗎?我跟你說得著嗎?問問問,你上輩子是十萬個為什麽嗎?
章乃琳聽不見柳翀內心的吐槽,但柳翀這番裝13著實震撼到他了,他怔怔地看著柳翀,若有所思。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十萬個為什麽”,柳翀心裏還有事,就匆匆迴到了園子裏。
果然剛一迴來,護衛就來迴話:“大公子,已經查明了,那個王保確實是豫州人,是個行商,跟同族一幫兄弟往來於豫州、望州之間做點小生意,平常還算本分,也從未去過朔州。他在望州這邊養了個外室,前幾日確實流產了,這倒也是實情。此事蹊蹺之處在於,他那外室流產之初他並沒有來找白大夫鬧事的想法,相反他的鄰居還聽他親口誇讚白大夫人好。直到兩日前,他在這邊的家裏來了個親戚,說是他表哥,從宣州來的,那人來了之後,王保的態度就變了,開始在家中大罵庸醫。而且,小人跟蹤的時候還發現,他那表哥今日也在太平惠民院圍觀的人群中,隻是他離開的時候並沒有與王保等人一同走,因此小人一開始沒有發現他,直到他迴到王保家中,小人才注意到此人。目前已經派人盯著此人了,下一步如何請大公子示下。”
“先盯著,同時派人暗中保護白大夫,太平惠民院那邊也要加派人手。”
“是!那王保呢?”
“此人應該隻是被利用了而已,牽涉不深,不必理會他。”
“是!”
晚飯後,柳翀將今日太平惠民院之事稟告了柳明誠:“義父,今日之事頗為蹊蹺,那些人指責白郾的理由極為牽強,根本無法坐實,不像是想借此事陷害白郾,倒更像是——試探!對,就是一次試探!您之前就說一直有人在找白郾,莫不是那些人找上門來了?”
“確有這個可能,如果他真的知道些什麽,那的確值得有些人鋌而走險、殺人滅口。”
“可我試探過白郾幾次,他對當年之事確實是一無所知的。”
“有些事情他或許知道,隻是沒有意識到那就是關鍵而已。而且重點也不在於他知不知道,重點在於有人心虛,認為他可能知道,所以為了以防萬一,必須斬草除根。”
柳翀點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果真如此的話,那是否就是說,想殺白郾滅口之人就是白太醫的背後主使者,也就是殺害我父皇的幕後真兇?”
“雖然沒有證據,但邏輯上說得通,所以這是一次機會,多派些人手保護好他。”
“誒!另外,既然對方已經發現白郾的行蹤了,那麽之前為了將他弄到望州來而製造的那個冤案是不是也可以幫他解決了?否則一輩子背著個庸醫害死人的罪名,這對他也不公平。”
“這是小事,迴頭我讓人去辦。對了,天氣轉涼,你祖母的咳疾似乎又有複發的跡象,趕快讓人將地暖燒上。”
“是,明日一早我便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