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大明日曆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伽利略的介紹,朱由校才大概明白了後世的陽曆由來與計算方式,而徐光啟等習慣了天幹地支紀年法的大明官員,在聽完伽利略的介紹後,臉上明顯呈現出懵逼的狀態。
“好,加院士的介紹非常詳實,朕大概是聽明白了!”朱由校放下手中記錄的鋼筆,朝伽利略笑著點頭說道。
“為皇帝陛下解惑,乃是臣的榮幸!”伽利略謙虛地躬身答道,來到大明快三年了,伽利略學會了鞠躬、拱手等基本禮儀。
朱由校在草稿上將後世常用日曆的幾個要點進行了簡單記錄後,朝伽利略與徐光啟兩人說道:“徐先生、加院士,朕有個整合泰西與大明紀年的想法!”
見兩人做好了傾聽的準備後,朱由校繼續說道:“是這樣的,大明不采用耶穌出生那年為公元紀年的開端,而是選擇大明開國的那年為大明元年,而今年的隆武四年則是大明二百五十六年,與此同時,也保留原先的皇帝年號紀年法,也就是兩種紀年法可同時存在。
此外,一年當中的月日與時辰,還有一周七天的區分,采用格裏曆,在大明叫陽曆,同時還保留大明現有的授時曆紀法,叫陰曆,這兩種曆法結合後的稱唿,朕稱之為大明日曆。
在新的大明日曆上,記錄好一年當中的節氣,同時標注好宜婚喪嫁娶的日子,讓老百姓都能有據可循!”
朱由校一邊說一邊將後世常用的三種日曆方式分別畫在了三張白紙上,一種是可翻頁記錄每一天的日曆,另一種則是將每月所有日子都記錄在一張紙上的掛曆,占畫稿大部分麵積的則是如後世明星或風景一樣的圖畫,第三種則是一個月一張紙的台曆。
朱由校畫完草稿後,將其交給劉時敏,讓其轉交給徐光啟等人。
正在思考著皇帝所說的大明日曆可行性的徐光啟,在疑惑中接過劉時敏送來的三張畫稿後,之前的疑惑頓時豁然開朗,同時也震驚於皇帝怎麽會有如此多令人驚詫的奇思妙想。
徐光啟在快速瀏覽完三張畫稿後,傳給了身旁的伽利略,伽利略在看完畫稿後,也交給了身旁的其他人。
“啟奏陛下,若真能將大明日曆推廣到全大明,將能極大地方便百姓們的日常生活,作用絲毫不亞於《諭民新書》,臣為陛下的奇思妙想深感敬服!”徐光啟說完,朝皇帝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發自內心的敬重。
朱由校看著徐光啟笑著說道:“既然徐先生提到了《諭民新書》,那就將大明日曆的編纂之事也交給徐先生了,讓翰林院的人協助先生編纂,爭取在建軍節前製定出隆武四年到六年的日曆,之後交由司禮監與禮部經廠刊印發行!”
“是,陛下,不知該如何發行?定價又是幾何?”徐光啟追問道。
朱由校略作思考後答道:“定價的話,讓禮部與司禮監經廠自行議定,這種利國利民之事,就別想著賺錢了,能不虧錢就行。
至於發行嘛,強製各衙門出錢購買並下發到每一個官員的手上,對於普通百姓,則由兩個經廠賣給全國各地的書商,讓他們代為出售!”
“是,陛下,不知各衙門出錢購買是官員自己出錢,還是朝廷出錢?”徐光啟再次問道。
朱由校想都沒想直接答道:“這算是方便官員辦公的工具,就由朝廷出錢吧,統一采買台曆,京城各文官衙門由禮部統一采購,武官方麵禁軍由都督府統一購買,鎮邊府與保安府等由兵部統一購買,之後再下發至各衙門。
至於地方布政司的各級官員,則由提學官統一購買與分發!”
既然是國庫和內廷出錢,朱由校自然要選成本最低且最易製作的台曆,都是方便官員辦公的工具了,當然要選物美價廉的產品。
這時候的紙張與印刷成本可不便宜,就那麽一份台曆,朱由校猜想可能不會低於一錢銀子的製作成本。
“是,陛下,臣明白了!”徐光啟答道,對於這種能載入史冊之事,徐光啟還是非常願意接手的,而且這個大明日曆編纂起來也不難,反而十分的容易,到時候向翰林院與欽天監的官員交代清楚就行,建國節之前肯定能十分輕鬆地製作出來樣稿。
“大明日曆之事就說到這了,以後每三年的十一月份由欽天監出一次!”朱由校就這麽將大明日曆的事情給定了下來。
突然想起一天當中的時間沒有定下來,朱由校繼續開口道:“以後一天當中的時辰也采用陰陽曆的辦法,一個時辰兩個小時,子時中間臨界點定為零點,午時的中間臨界點定為十二點,在這一次的大明日曆中選一個顯眼位置標注出來,方便統一大明的時間!”
“是,陛下,臣遵旨!”徐光啟答道。
“好了,說完天體與日曆之事,咱們繼續說說關於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之事,剛才我們談到了一天當中的時間規定,我們就先圍繞著這個地球時間來展開。”
朱由校準備開啟地球時區與經緯線的劃分標準:“想必徐先生與諸位知道,地球是每時每刻都在圍繞太陽逆時針轉動,而這意味著東邊的太陽要比西邊早出來,而大明過去各地也是按照太陽升落來確定當地的時辰,這樣就會造成大明各地的時間不在同一個標準,容易出現時間上的混亂。”
伽利略在皇帝的話音剛落,立馬接話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的意思是要給地球每一個地方規定一個指定的時間?”
朱由校笑著點點頭道:“加院士的猜測不錯,朕就是想著給大明與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定一個統一的各地時間標準,朕稱之為時區,意思是一個小時所在的區域。”
朱由校說完來到放在角落放著的地球儀前,繼續說道:“諸位都知道咱們所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圓形的球體,地球的一圈也就是一個完整的三百六十度,而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圍繞太陽轉一圈則是一年。
而我們剛才將一天定為二十四小時,所以咱們可以將地球定為二十四個時區,而二十四個時區又可以分成東西各十二個時區,每個時區對應地球上的十五度,其中零時區零點線朕有意將其選在京城承天門前的禦道上,同時大明所有領土內都要遵循這承天門前禦道上的零點線,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好,加院士的介紹非常詳實,朕大概是聽明白了!”朱由校放下手中記錄的鋼筆,朝伽利略笑著點頭說道。
“為皇帝陛下解惑,乃是臣的榮幸!”伽利略謙虛地躬身答道,來到大明快三年了,伽利略學會了鞠躬、拱手等基本禮儀。
朱由校在草稿上將後世常用日曆的幾個要點進行了簡單記錄後,朝伽利略與徐光啟兩人說道:“徐先生、加院士,朕有個整合泰西與大明紀年的想法!”
見兩人做好了傾聽的準備後,朱由校繼續說道:“是這樣的,大明不采用耶穌出生那年為公元紀年的開端,而是選擇大明開國的那年為大明元年,而今年的隆武四年則是大明二百五十六年,與此同時,也保留原先的皇帝年號紀年法,也就是兩種紀年法可同時存在。
此外,一年當中的月日與時辰,還有一周七天的區分,采用格裏曆,在大明叫陽曆,同時還保留大明現有的授時曆紀法,叫陰曆,這兩種曆法結合後的稱唿,朕稱之為大明日曆。
在新的大明日曆上,記錄好一年當中的節氣,同時標注好宜婚喪嫁娶的日子,讓老百姓都能有據可循!”
朱由校一邊說一邊將後世常用的三種日曆方式分別畫在了三張白紙上,一種是可翻頁記錄每一天的日曆,另一種則是將每月所有日子都記錄在一張紙上的掛曆,占畫稿大部分麵積的則是如後世明星或風景一樣的圖畫,第三種則是一個月一張紙的台曆。
朱由校畫完草稿後,將其交給劉時敏,讓其轉交給徐光啟等人。
正在思考著皇帝所說的大明日曆可行性的徐光啟,在疑惑中接過劉時敏送來的三張畫稿後,之前的疑惑頓時豁然開朗,同時也震驚於皇帝怎麽會有如此多令人驚詫的奇思妙想。
徐光啟在快速瀏覽完三張畫稿後,傳給了身旁的伽利略,伽利略在看完畫稿後,也交給了身旁的其他人。
“啟奏陛下,若真能將大明日曆推廣到全大明,將能極大地方便百姓們的日常生活,作用絲毫不亞於《諭民新書》,臣為陛下的奇思妙想深感敬服!”徐光啟說完,朝皇帝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發自內心的敬重。
朱由校看著徐光啟笑著說道:“既然徐先生提到了《諭民新書》,那就將大明日曆的編纂之事也交給徐先生了,讓翰林院的人協助先生編纂,爭取在建軍節前製定出隆武四年到六年的日曆,之後交由司禮監與禮部經廠刊印發行!”
“是,陛下,不知該如何發行?定價又是幾何?”徐光啟追問道。
朱由校略作思考後答道:“定價的話,讓禮部與司禮監經廠自行議定,這種利國利民之事,就別想著賺錢了,能不虧錢就行。
至於發行嘛,強製各衙門出錢購買並下發到每一個官員的手上,對於普通百姓,則由兩個經廠賣給全國各地的書商,讓他們代為出售!”
“是,陛下,不知各衙門出錢購買是官員自己出錢,還是朝廷出錢?”徐光啟再次問道。
朱由校想都沒想直接答道:“這算是方便官員辦公的工具,就由朝廷出錢吧,統一采買台曆,京城各文官衙門由禮部統一采購,武官方麵禁軍由都督府統一購買,鎮邊府與保安府等由兵部統一購買,之後再下發至各衙門。
至於地方布政司的各級官員,則由提學官統一購買與分發!”
既然是國庫和內廷出錢,朱由校自然要選成本最低且最易製作的台曆,都是方便官員辦公的工具了,當然要選物美價廉的產品。
這時候的紙張與印刷成本可不便宜,就那麽一份台曆,朱由校猜想可能不會低於一錢銀子的製作成本。
“是,陛下,臣明白了!”徐光啟答道,對於這種能載入史冊之事,徐光啟還是非常願意接手的,而且這個大明日曆編纂起來也不難,反而十分的容易,到時候向翰林院與欽天監的官員交代清楚就行,建國節之前肯定能十分輕鬆地製作出來樣稿。
“大明日曆之事就說到這了,以後每三年的十一月份由欽天監出一次!”朱由校就這麽將大明日曆的事情給定了下來。
突然想起一天當中的時間沒有定下來,朱由校繼續開口道:“以後一天當中的時辰也采用陰陽曆的辦法,一個時辰兩個小時,子時中間臨界點定為零點,午時的中間臨界點定為十二點,在這一次的大明日曆中選一個顯眼位置標注出來,方便統一大明的時間!”
“是,陛下,臣遵旨!”徐光啟答道。
“好了,說完天體與日曆之事,咱們繼續說說關於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之事,剛才我們談到了一天當中的時間規定,我們就先圍繞著這個地球時間來展開。”
朱由校準備開啟地球時區與經緯線的劃分標準:“想必徐先生與諸位知道,地球是每時每刻都在圍繞太陽逆時針轉動,而這意味著東邊的太陽要比西邊早出來,而大明過去各地也是按照太陽升落來確定當地的時辰,這樣就會造成大明各地的時間不在同一個標準,容易出現時間上的混亂。”
伽利略在皇帝的話音剛落,立馬接話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的意思是要給地球每一個地方規定一個指定的時間?”
朱由校笑著點點頭道:“加院士的猜測不錯,朕就是想著給大明與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定一個統一的各地時間標準,朕稱之為時區,意思是一個小時所在的區域。”
朱由校說完來到放在角落放著的地球儀前,繼續說道:“諸位都知道咱們所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圓形的球體,地球的一圈也就是一個完整的三百六十度,而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圍繞太陽轉一圈則是一年。
而我們剛才將一天定為二十四小時,所以咱們可以將地球定為二十四個時區,而二十四個時區又可以分成東西各十二個時區,每個時區對應地球上的十五度,其中零時區零點線朕有意將其選在京城承天門前的禦道上,同時大明所有領土內都要遵循這承天門前禦道上的零點線,不知諸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