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地球自轉與公轉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校本來想將零時區定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但經過詢問後,才知道這時候的紫金山也就是鍾山上壓根就沒有什麽天文台。
之後朱由校想著幹脆定在老朱同誌孝陵的禦道上,但想著將這麽有意義的零點線定在皇陵上,會犯這時候的忌諱,所以最終才將零點線定在了京城的中軸線上,為了更加精確,縮小為承天門前的禦道,這裏不僅是京城與皇城的中軸線,同時還是南北東西的中心點,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
“迴陛下,臣以為甚妥!”在明白了皇帝所要表達的意思後,徐光啟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凸顯天朝上國與地球中心的機會,將這個零點線定在承天門到大明門的禦道上,是合適得不能再合適的選擇。
“迴陛下,臣附議!”其他人見徐光啟略顯激動的答複,便也跟著紛紛附和,這可是能被載入史冊的時刻,他們自然不想錯過。
剛辦了一件決定曆史重大記錄的大事,朱由校略顯激動地繼續說道:“好,那就這麽定了,既然定了時區,也就定了縱向的經線,那麽我們在編纂《隆武曆書》的時候,也該將地球的南北緯線確定下來,還是跟零點線一樣的劃分方法,地球南北縱向的中間點定為零度經線,之後分別向南北方向各推進九十度,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迴陛下,臣以為甚妥!”伽利略這個來自意大利的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自然是見過經緯線的,現在大明皇帝要製定地球統一標準,以後就能方便全球所有國家進行參照。
“臣等附議!”伽利略話音剛落,其他人也紛紛附和了起來,包括徐光啟這個大明科學第一人。
在大明經線也叫子午線,現在朱由校按照後世的習慣統稱為經線,與緯線一道,將構成未來地球科學的經緯線基準,引領全世界的發展。
“既如此,格物院天文分院以後增加一個新的研究項目,那便是測繪地球每一度經緯線距離,以及地球的實際大小,同時完善大明與全球地圖,地圖上要標記清楚具體的經緯線,以及太陽直射地球的規律!”朱由校說完,看向了伽利略旁邊的開普勒。
朱由校相信,通過測繪這些數據,大明的地球與地圖學肯定能取得質的飛躍,而不再是過去那種寫意且位置偏差巨大的抽象圖。
剛穿越過來的朱由校,當看到當時的地圖或輿圖時,讓看慣了後世手機地圖的他頭大如牛,不得不自己親自手繪各種地圖。
“是,尊敬的皇帝陛下,隻是測繪這些數據可能要去很多地方,到時候可能需要皇帝陛下提供保護,以及不菲的預算!”這可是個龐大的工程,開普勒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朱由校笑著答道:“這個好說,安全問題到時候直接找錦衣衛,預算直接在格物院申報,隻要金額合理,朕都予以核銷!”
“臣謝皇帝陛下的慷慨!”開普勒激動地答道,這可是個龐大的項目,有了大明皇帝的資助,他的很多研究都能同時推進。
以前在泰西的時候,開普勒很多研究需要測繪驗證的時候,皆因經費緊張不得不謹慎使用,來大明三年多的時間內,經費這塊從沒有任何的擔憂,皇帝陛下給予了格物院豐厚的預算。
“嗯,外出測繪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尤其是離開大明領土的時候,要尤其的注意,非必要情況下盡量不要離開大明!”朱由校可不希望這種科學大拿莫名其妙死於意外,大明的科學進步還需要他們推動呢。
“是,臣感謝皇帝陛下的關心!”開普勒略顯激動地答道。
“嗯,說完了時區與經緯線問題,我們繼續說說地球上氣候的問題,從而更便於掌握地球氣候變化的規律,從而方便大明臣民的日常管理與生活!”說完了時區與經緯線,朱由校繼續開始了地球氣候的研究課題,這可是朱由校知道較多的一個知識點之一。
“啟奏陛下,不知陛下所說的氣候,可是指節氣?”徐光啟有點不確定地問道。
朱由校微笑著點點頭道:“徐先生說的節氣是氣候內容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氣候的變化規律來製定的特定節律,而氣候的變化大體上是隨著地球自傳與圍繞太陽公轉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還受陸地、海洋、山川、湖泊等影響!”
“迴陛下,臣有點不太明白,以前確立二十四節氣是依據鬥轉星移來確定,好像與地球自轉與圍繞太陽公轉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徐光啟有點懵逼地詢問道。
朱由校並沒有因為徐光啟的詢問而嫌棄他知識狹隘,而是耐著性子反問道:“先生有沒有想過,鬥轉星移其實與地球自轉及圍繞太陽公轉是一迴事?正因為有了地球的轉動,才會出現鬥轉星移的現象?”
“尊敬的皇帝陛下,臣讚同您的論斷,在泰西雖然沒有大明的二十四節氣,也沒有所謂的鬥轉星移之說,但卻知道天氣的變化是因地球的自身轉動而發生變化!”一旁的開普勒忍不住開口道。
“看來泰西人在天體研究上已經深入了很遠,那朕接下來的講解就容易多了!”朱由校讚賞地看著開普勒說道,同時心裏也在感歎大明在很多領域已經落後於西方了,尤其是在自然科學研究上麵。
“時敏,你點一盞燈過來,並舉在地球儀前麵,另外讓人將窗簾關上!”朱由校朝一旁的劉時敏開口道。
“是,皇爺!”劉時敏低聲應了一聲後,就去做了皇帝交代的事情。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這是要模擬地球自轉與圍繞太陽公轉的試驗?”伽利略忍不住出聲問道。
“加院士猜測得非常準確,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朕做這個試驗就是演示給諸位氣候與地球轉動的關係!”朱由校答道。
好在徐光啟等大明官員已經接受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這才免了他解釋為何地球會圍繞太陽轉動開始,而是太陽應該圍繞地球轉動,以及解釋為何會是天圓地方。
之後朱由校想著幹脆定在老朱同誌孝陵的禦道上,但想著將這麽有意義的零點線定在皇陵上,會犯這時候的忌諱,所以最終才將零點線定在了京城的中軸線上,為了更加精確,縮小為承天門前的禦道,這裏不僅是京城與皇城的中軸線,同時還是南北東西的中心點,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
“迴陛下,臣以為甚妥!”在明白了皇帝所要表達的意思後,徐光啟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凸顯天朝上國與地球中心的機會,將這個零點線定在承天門到大明門的禦道上,是合適得不能再合適的選擇。
“迴陛下,臣附議!”其他人見徐光啟略顯激動的答複,便也跟著紛紛附和,這可是能被載入史冊的時刻,他們自然不想錯過。
剛辦了一件決定曆史重大記錄的大事,朱由校略顯激動地繼續說道:“好,那就這麽定了,既然定了時區,也就定了縱向的經線,那麽我們在編纂《隆武曆書》的時候,也該將地球的南北緯線確定下來,還是跟零點線一樣的劃分方法,地球南北縱向的中間點定為零度經線,之後分別向南北方向各推進九十度,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迴陛下,臣以為甚妥!”伽利略這個來自意大利的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自然是見過經緯線的,現在大明皇帝要製定地球統一標準,以後就能方便全球所有國家進行參照。
“臣等附議!”伽利略話音剛落,其他人也紛紛附和了起來,包括徐光啟這個大明科學第一人。
在大明經線也叫子午線,現在朱由校按照後世的習慣統稱為經線,與緯線一道,將構成未來地球科學的經緯線基準,引領全世界的發展。
“既如此,格物院天文分院以後增加一個新的研究項目,那便是測繪地球每一度經緯線距離,以及地球的實際大小,同時完善大明與全球地圖,地圖上要標記清楚具體的經緯線,以及太陽直射地球的規律!”朱由校說完,看向了伽利略旁邊的開普勒。
朱由校相信,通過測繪這些數據,大明的地球與地圖學肯定能取得質的飛躍,而不再是過去那種寫意且位置偏差巨大的抽象圖。
剛穿越過來的朱由校,當看到當時的地圖或輿圖時,讓看慣了後世手機地圖的他頭大如牛,不得不自己親自手繪各種地圖。
“是,尊敬的皇帝陛下,隻是測繪這些數據可能要去很多地方,到時候可能需要皇帝陛下提供保護,以及不菲的預算!”這可是個龐大的工程,開普勒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朱由校笑著答道:“這個好說,安全問題到時候直接找錦衣衛,預算直接在格物院申報,隻要金額合理,朕都予以核銷!”
“臣謝皇帝陛下的慷慨!”開普勒激動地答道,這可是個龐大的項目,有了大明皇帝的資助,他的很多研究都能同時推進。
以前在泰西的時候,開普勒很多研究需要測繪驗證的時候,皆因經費緊張不得不謹慎使用,來大明三年多的時間內,經費這塊從沒有任何的擔憂,皇帝陛下給予了格物院豐厚的預算。
“嗯,外出測繪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尤其是離開大明領土的時候,要尤其的注意,非必要情況下盡量不要離開大明!”朱由校可不希望這種科學大拿莫名其妙死於意外,大明的科學進步還需要他們推動呢。
“是,臣感謝皇帝陛下的關心!”開普勒略顯激動地答道。
“嗯,說完了時區與經緯線問題,我們繼續說說地球上氣候的問題,從而更便於掌握地球氣候變化的規律,從而方便大明臣民的日常管理與生活!”說完了時區與經緯線,朱由校繼續開始了地球氣候的研究課題,這可是朱由校知道較多的一個知識點之一。
“啟奏陛下,不知陛下所說的氣候,可是指節氣?”徐光啟有點不確定地問道。
朱由校微笑著點點頭道:“徐先生說的節氣是氣候內容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氣候的變化規律來製定的特定節律,而氣候的變化大體上是隨著地球自傳與圍繞太陽公轉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還受陸地、海洋、山川、湖泊等影響!”
“迴陛下,臣有點不太明白,以前確立二十四節氣是依據鬥轉星移來確定,好像與地球自轉與圍繞太陽公轉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徐光啟有點懵逼地詢問道。
朱由校並沒有因為徐光啟的詢問而嫌棄他知識狹隘,而是耐著性子反問道:“先生有沒有想過,鬥轉星移其實與地球自轉及圍繞太陽公轉是一迴事?正因為有了地球的轉動,才會出現鬥轉星移的現象?”
“尊敬的皇帝陛下,臣讚同您的論斷,在泰西雖然沒有大明的二十四節氣,也沒有所謂的鬥轉星移之說,但卻知道天氣的變化是因地球的自身轉動而發生變化!”一旁的開普勒忍不住開口道。
“看來泰西人在天體研究上已經深入了很遠,那朕接下來的講解就容易多了!”朱由校讚賞地看著開普勒說道,同時心裏也在感歎大明在很多領域已經落後於西方了,尤其是在自然科學研究上麵。
“時敏,你點一盞燈過來,並舉在地球儀前麵,另外讓人將窗簾關上!”朱由校朝一旁的劉時敏開口道。
“是,皇爺!”劉時敏低聲應了一聲後,就去做了皇帝交代的事情。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這是要模擬地球自轉與圍繞太陽公轉的試驗?”伽利略忍不住出聲問道。
“加院士猜測得非常準確,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朕做這個試驗就是演示給諸位氣候與地球轉動的關係!”朱由校答道。
好在徐光啟等大明官員已經接受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這才免了他解釋為何地球會圍繞太陽轉動開始,而是太陽應該圍繞地球轉動,以及解釋為何會是天圓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