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騰驤左右衛大軍來到了大淩河的南岸,看著對岸林立的多羅特部騎兵,王廷臣自然不會給蒙古人半渡而擊的機會,而是選擇了就地休整,同時安排輜重兵帶著輔兵開始準備修築木橋。


    大淩河北邊的多羅特部看著明軍不疾不徐地修築木橋,心裏不斷打鼓,他們可是聽過沈陽之戰的全過程的,自然明白明軍的恐怖火力,等明軍渡過大淩河後,他們將很難再能守住營州與整個大淩河穀地。


    於是乎,為了阻止明軍修築木橋,多羅特部派遣了善射的遊騎兵前去大淩河邊幹擾明軍修橋。


    隻可惜他們麵對的明軍可是全部裝備新式火器的軍隊,雖然裝備水平趕不上曹文詔的勇士營與黃得功的第五營,但也裝備有一個千戶所的線膛槍,野戰炮也達到了十門,更別說還有不少的虎蹲炮與弗朗機炮。


    等多羅特部遊騎兵出現在大淩河北岸時,負責掩護的線膛槍千戶所以小旗為單位,紛紛朝散落的遊騎兵開啟了排隊射擊,就算多羅特部的遊騎兵騎術再精湛,也逃不過十多把線膛槍的齊射。


    多羅特部的高層們不得不將遊騎兵撤到明軍線膛槍打不到的地方,但這樣一來,明軍就能安心的繼續修築木橋。


    經過大淩河邊短暫的交鋒後,多羅特的貝勒台吉們不得不權衡是否要繼續與明軍對戰,在繼續派遣了第三波使臣後,終於得到了盧象升的接見,並得知了明軍此次攻打多羅特部的目的。


    麵對著幾乎三倍於己的精銳明軍,剛開始他們還能憑借大淩河短暫對峙,但隨著木橋的越修越長,他們的焦慮也就越來越重。


    當前去浩奇特與克什克騰搬救兵的信使帶迴勇士營已經攻陷察罕浩特城,以及林丹汗已經西盾與廣寧明軍正在攻打敖漢部的消息後,多羅特的貝勒台吉們,心裏已經不是什麽焦慮了,而是陷入了深深的絕望。


    最終,在經曆過激烈的爭吵後,多羅特部決定將部族一分為二,一部分接受大明的條件,成為大明的子民,另一部分則是選擇西遷至蘇尼特部,投靠林丹汗。


    於是乎,當明軍在大淩河上修通兩座木橋後,留下的多羅特部眾放下武器並整齊地站在大淩河北岸,等候著明軍的納降。


    這些人心中並沒有多少羞恥感,因與漢人聚居區隔得太近,往來十分頻繁,很多人身上已經沾染了不少漢人的生活習俗,對於不用交戰就投靠與融入大明,反而鬆了一口氣。


    麵對部分多羅特部眾的主動投降,都在王廷臣與盧象升的預料之中,雖然非常遺憾失去了一個大戰功,但能順利收複營州,也算是大功一件,畢竟複土之功也是大功,雖然沒有拓土千裏,但也超過了百裏。


    盧象升看著眼前低矮的營州城,不敢想象這是曾經慕容鮮卑的發源地與三燕都城。


    在連連歎了三口氣後,帶著自己在張家灣招募的營州兵正式入駐營州城,開始對留下來的多羅特部牧民進行編戶齊名。


    至於之前騰驤左右衛臨時交給他指揮的一個千戶所騎兵,則被盧象升繼續留下來協助他威懾新投降的多羅特舊部。


    除此之外,盧象升還請王廷臣在多留一個千戶所的步兵後,讓其繼續西進收複利州等地,配合薊州攻打大寧等地。


    而他,則是留下來拆散重組自己未來營州的子民,同時帶著他們進行開荒與種地。


    與此同時,未來的營州光靠這投降過來的一萬多多羅特部民與自己從張家灣招募來的一個千戶所纖夫是遠遠不夠的,在順利進駐營州城後,馬上派遣自己的幕僚迴到當初招募纖夫的張家灣一帶,再次招攬五千戶失去土地後在運河上求生的流民。


    當然,招募流民充實營州的政策,早就在出京前就得到了內閣的批複,允諾他自行招募五千戶流民,同時還撥給了他五千戶新移民的安家費。


    與遼東這邊的順利進軍相比,宣大這邊的戰事也進行得十分順利,宣府標兵營出赤城東麵的龍門所長城後,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與孫祖壽派遣過來的京營第十營會師於滿套兒。


    而滿桂這邊親自率領的禁軍第三營,在出獨石口後,接著翻越幾座低緩的山嶺,進入了灤河的上遊,之後沿著灤河順流直下,在與兀魯部進行兩次不太激烈的戰鬥後,順利地來到了曾經的元上京與國朝初期的開平衛。


    因帶的人太少,而且隻有第四營純作戰部隊,在開平衛北邊的臥龍山進行一番祭天與留下石刻記錄後,便帶著禁軍第四營繼續朝西麵的兀魯部掃蕩過去,配合西南麵的馬世龍攻打兀魯部。


    兀魯部在宣大兩路大軍的夾擊下,很快便潰不成軍,他們跟多羅特部一樣,一部分選擇投降明軍,一部分則是向西投靠土默川上的卜失兔。


    隻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歸化城外,已經圍滿了從大同過來的明軍。


    他們無法,隻得繞到了歸化城的北麵,繼續朝河套地區遷徙。


    至於歸化城內的土默特人,因之前與大同軍進行的幾次野戰皆以戰敗收場,他們不得不選擇退守歸化城。


    有時候局勢真是十分的諷刺,之前都是他們土默特勇士圍攻大同城,現在反而卻反了過來。


    看著近在眼前的歸化城,楊肇基內心火熱得很,要是能順利攻下歸化城,將會是大功一件。


    眼熱是眼熱,但奈何歸化城也不是個容易攻破的小城,而且自己的軍隊數量有限,加上缺乏攻城的利器,楊肇基在圍困了歸化城半個多月後,按照既定計劃準備退迴大同。


    但是,楊肇基也不能讓自己的軍隊白白走一趟,在退迴大同的路上,楊肇基縱容將士向兩側劫掠一切看得見的有用東西,主要是牛羊馬匹與蒙古女人,味道重是重了點,但總比打光棍要好,畢竟生死事小,無後為大。


    現在大明可是盛行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時代,更何況他們的大多數都是處於西北邊陲的普通士兵,女人本就是稀缺資源,更何況是他們這些“爛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