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遼東及宣大的戰事順利相比,薊州的戰事也進行得十分順利,在未來的承德與武烈城附近進行了兩場不小的戰鬥後,中路軍順利地占領了承德城與武烈城,以及武烈城上遊的興州五衛。


    戚金率領的戚家軍與冀州鎮標兵營在承德城短暫休整兩天後,之後溯著老牛河河穀一路東進,在富峪與喀喇沁臨時拚湊起來的兩萬大軍進行一番激烈交戰後,中路軍順利地進入了老哈河的上遊,以及寬闊的大寧河穀盆地。


    進入老哈河,意味著離此次中路軍的作戰目的,也就是收複大寧城不遠了。


    在進入大寧城西南處不遠的老哈河南岸,中路軍的北麵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不下於三萬數量的喀喇沁聯軍。


    好在克什克騰北麵有勇士營、東麵有遼西軍與騰驤左右衛牽製,使得他們不敢輕易前來大寧支援喀喇沁,更何況他們還要去蘇尼特部支援林丹汗抵抗曹文詔的進攻。


    看著老哈河北岸密密麻麻的喀喇沁明軍,戚金並沒有急於命令中路軍渡河與其交戰,而是選擇就地營建原先的新城衛城,作為未來大寧城與南下京畿之地的中轉站,順便等候後麵的輜重隊運輸糧草彈藥與野戰炮。


    東路軍同中路軍相比,那就順暢得無以複加了,進軍的初期,他們一直在燕山山脈中翻山越嶺,等他們到達可能會發生交戰地時,連個牧民都沒有看到,最終他們一路暢通無阻地和從營州趕過來的騰驤左右衛會師於利州。


    在與戚金溝通一番達成一致意見後,張之極決定留下一個營守衛利州,之後便帶著剩餘的兩路大軍四個營繼續西上溯著榆河進攻遼金時期所設立的榆州,從而最終與新城的戚金形成犄角之勢,共同進攻大寧。


    不久之後,孫祖壽帶著西路軍主力來到了興州,會師於聚集在此的尤世威禁軍第四營。


    因戰事進展順利,已來到承德的熊廷弼與曹化淳等人商議一番後,決定派遣尤世威帶著第四營去支援大寧城前線的戚金,留下孫祖壽的西路五營兵馬繼續沿著灤河及其幾條支流溯流而上,繼續攻打喀喇沁右翼各部,從而徹底收複灤河上遊的開平城。


    以後在開平城屯守大軍,便能有效阻止蒙古左右翼之間的交流,進而達到分化瓦解漠南蒙古的政治目的。


    明軍與喀喇沁聯軍在大寧盆地上隔老哈河對峙了近十天後,便正式越過老哈河同喀喇沁在曠野上進行了一場近七萬大軍的交戰。


    喀喇沁這邊還是蒙古傳統的陣前散兵騷擾,兩翼包抄,中路收割的戰法。


    奈何他們遇見了不講理的明軍,喀喇沁的散兵陣前騷擾被以小旗為單位使用線膛槍的先遣隊給幾乎團滅,沒辦法,武器代差實在太大,更何況這些稀稀落落的散兵,完全就成了先遣隊練習射擊的活靶子。


    喀喇沁見散兵效果實在太差,便左右兩翼各派出五千輕騎兵越過明軍兩側,想從明軍身後發起包抄攻擊。


    奈何曠野之所以叫曠野,便是因為它們的空曠,當喀喇沁騎兵從左右兩側衝出來時,戚金等人便知道了他們想幹嘛。


    等蒙古輕騎兵衝到明軍後方時,沒有看到明軍的任何慌亂,反而是三個整齊劃一的空心方陣正等候著他們的到來。若明軍方陣沒有裝配新式燧發槍,或許喀喇沁的輕騎兵還能給明軍帶來極大的麻煩,但麵對著全員燧發槍的騰驤左右衛空心方陣,向前衝擊的喀喇沁輕騎兵完全就成了飛蛾撲火似的自殺。


    蒙古騎兵見自己的衝鋒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後,馬上改變了策略,那就是調轉馬頭向四周分散衝擊,但他們很快便發現這種辦法依然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最終,在損失了兩千多騎兵後,他們不得不交錯著離開明軍的陣地,朝自己所在的陣地瘋狂逃去。


    麵對著逃跑的喀喇沁騎兵,戚金並沒有下令追擊,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因為他的對麵還有兩萬正準備朝明軍主陣地衝鋒的喀喇沁蒙古騎兵,而且明軍的騎兵數量並不是非常多,需要將有限的騎兵用到最關鍵的位置。


    待出擊的蒙古左右翼騎兵返迴陣地後,喀喇沁人便停止了繼續攻擊,再繼續對峙了一番後,便主動調轉馬頭朝北方撤走,最終來到了老哈河與落馬河交匯處的高州一帶停留。


    很快,喀喇沁便收到了自己已經被四麵包圍的軍情,東麵的敖漢部被遼西軍幾乎剿滅,乃蠻部與內喀爾喀諸部已經向明軍投降,至於北麵的浩奇特與克什克騰已經被勇士營擊潰,察罕浩特城更是被勇士營直接占領,逃到蘇尼特的林丹汗聯軍再次被勇士營擊潰,現在已不知逃到了何處。


    至於南邊,不用說,現在全都成了明軍的地盤,而西邊的灤河上遊壩上一帶亦被明軍占領,更西邊的兀魯部亦被從宣府出擊的明軍擊潰,正一路向西逃跑。


    喀喇沁諸部首領爭論了兩天後,最終決定各部自行決定去留,至於和明軍拚死一戰,那是不可能再發生的事情。


    喀喇沁各部各自作出決定後,一小部分決定北遷至捕魚爾海一帶去駐牧,其它大部分決定留下來效仿乃蠻部,向大明投降。


    於是乎,當戚金率著大軍正朝高州進發的時候,便見到了前來投降的喀喇沁使者,在雙方傳達了各自的意思後,又過了三天,喀喇沁最終決定接受大明的投降條件,那就是編戶齊民,正式成為大明的子民。


    但是,他們也不是無條件投降的,他們堅持要對自己原先部眾繼續保持絕對的支配地位。


    對於喀喇沁的要求,戚金無法答應,便隻好將溝通的結果派人送往承德,因為那裏有此次大戰的主帥兼兵部尚書熊廷弼。


    熊廷弼在收到戚金送來的信息後,連忙將自己的處置意見附在捷報上後,讓傳信兵迅速送往京城。


    內閣收到熊廷弼的報捷文書後,馬上帶著文書來求見皇帝朱由校,雖然朱由校對於各戰線戰事了解得十分清楚,但熊廷弼對於喀喇沁等投降蒙古部族的處置意見卻並不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