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率領的勇士營與蒙古聯軍,在與虎墩兔倉皇召集的兩萬大軍短暫交鋒後,虎墩兔不得不帶著敗軍倉皇西逃。


    在在一手興建起來的察罕浩特城短暫停留後,虎墩兔被從後麵攆上來的曹文詔聯軍再次擊敗,再次落敗後,虎墩兔不得不帶著妻小與族人一路西逃至蘇尼特部。


    麵對倉皇西逃的虎墩兔,曹文詔可沒有輕易放過這麽好的追擊機會,反正他帶的軍隊全是騎兵,而且是一人雙馬並一直壓著建奴騎兵打的精銳騎兵。


    在留下一個千戶所的騎兵駐守察罕浩特後,曹文詔帶著大軍繼續向西追擊西逃的虎墩兔敗軍。


    在出發追擊虎墩兔之前,曹文詔還派人南下去通知正在攻打乃蠻與敖漢的遼西軍,告知他們自己的作戰進度的同時,順便告知自己的下一步作戰計劃。


    至於自己一路追擊西逃的虎墩兔,會不會出現陷入蒙古諸部的圍攻,曹文詔自然是有所擔心的,但想到多次與蒙古人的作戰中,對方皆是一觸即潰,而且自己可是有近一萬六的百戰精銳騎兵,就算陷入蒙古人的包圍,也沒什麽好怕的,打不贏的話,難道不會逃跑嗎?


    當曹文詔帶著聯軍向西繼續追擊逃跑的虎墩兔的時候,遼西的劉渠正帶著大軍趕跑了離遼西最近的敖漢部。


    遼西的幾支軍隊將領與士兵多是出自遼西本地人,他們與北麵的察哈爾各部可是有著幾百年的血海深仇,加上軍紀與禁軍相去甚遠,所以,當他們攻下敖漢諸部後,進行了一輪恨不得刮地三尺的血腥掠奪與屠殺。


    夾在遼西軍與勇士營之間的乃蠻部,在聽聞了浩奇特與敖漢部的遭遇後,果斷選擇了投降,不過他們不是朝南邊的遼西軍投降,而是朝溫和不少的勇士營投降,同時也分別派人去廣寧與遼陽投降,畢竟遼西軍距離他們實在是太近了,不得不朝多方投降,從而能順利保住自己的族群。


    等遼西軍進入乃蠻部地盤的時候,乃蠻部立馬主動派人前去明軍大營表達投降的意向,同時告知他們自己已經分別向廣寧與遼陽派去了請降的使者。


    麵對乃蠻派過來投降使者的話語,劉渠等人一時有點懵逼,但眾人很快便醒悟了過來,幾大將領中,何可剛與朱梅堅持繼續進攻攻打乃蠻部,但祖大壽卻堅決反對。


    何可剛與朱梅堅持進攻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倆身為廣寧附近的人,與乃蠻部可是有著血海深仇,而反對繼續進攻的祖大壽,則因為是寧遠人,很少經曆察哈爾的劫掠,與他們也沒什麽血海深仇,更何況自己家族還與察哈爾及喀喇沁諸部有生意往來。


    若把這些蒙古韃子都殺光搶光了,以後該找誰做生意去。


    能讓祖大壽有如此想法的人,自然是與他互為好妹夫的吳襄建言。


    至於這個吳襄,祖籍揚州府高郵人,祖上來遼東做馬匹生意發家,後定居遼西柳州,也就是之前的廣寧中後所,與寧遠祖家是世交,他與祖大壽互娶對方妹妹為妻,算是親上加親,而這個吳襄的第三子便是名揚曆史的平西王吳三桂。


    吳襄相比善戰的祖大壽與吳三桂,曆史上的他戰績慘不忍睹,之所以能身居總兵高位,全都靠祖家強製給他分潤的軍功,就像之前李成梁與李如鬆父子將別人的軍功強製安到自己兒子兄弟身上一個道理。


    吳襄雖然不善軍政,而且是有名的逃跑將軍,但他卻充分發揮了祖上的傳家本事,那就是與蒙古人做生意。


    在他的手上,吳家與祖家的生意被做的風生水起,除了之前常做的馬匹、糧食、食鹽、茶葉與布匹生意外,近兩年又增加了向蒙古人售賣肥皂香水與從蒙古人手上收購牛羊油和羊毛,順利地搭上了四海商行這條線。


    與此同時,年輕氣盛的吳襄因讀書不成,但又不甘隻做一個商人,便在去年通過重禮買了個武舉人,現在已是祖大壽下麵的一名千戶。


    與遼西軍同處遼西的騰驤左右衛,在王廷臣的率領下,溯小淩河西上,翻越老爺嶺之後,直接進入了大淩河河穀,直麵營州前後屯衛,也就是未來的營州城所在地,但此時的營州城卻是多羅特部的大本營,包括整個大小淩河中上遊穀地基本都是多羅特部的地盤。


    在王廷臣率領大軍溯小淩河而上時,居住在小淩河河穀的牧民除了驅趕著牛羊四處逃散外,還將大明的進攻動向傳到了營州,隻不過現在的營州基本沒什麽像樣的城牆,有的隻是一道隔絕牛羊亂入的低矮土坯牆。


    當部民前來通知錦州的明軍正沿著小淩河朝他們前進時,整個多羅特的高層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這麽多年來他們都是與遼西走廊上的明人和睦相處,生意往來也是做得有來有往,他們實在想不明白錦州的明軍為何要向他們發起進攻。


    但想到自從錦州來了一支大明京城來的軍隊後,他們與遼西的關係就沒有之前那麽順遂了,新來的明將對他們總是一副不溫不喜的樣子,而且嚴厲打擊非法走私,尤其是鐵器等物,糧食也是限量交易。


    再後來,他們通過吳襄等遼西亦官亦商的人口中得知,這支新入駐錦州的軍隊乃是守衛皇城直屬禦馬監的騰驤左衛,戰鬥力具體如何不清楚,但卻是不輸於同一批進入遼東沈陽府的明軍。


    打聽到這些消息後,多羅特部就更加小心翼翼了,生怕得罪這麽一支橫亙在家門前的強軍。


    當騰驤左右衛剛進入小淩河上遊的三岔河河穀時,多羅特部派來諮詢為何攻打他們的代表也到了此地,而此地距離營州已不足八十裏,差不多就是明軍一天的行程。


    王廷臣並沒有接見多羅特部派來的使者,而是直接將其關押了起來,之後開始安排大軍就地紮營,作為錦州和營州之間的中轉站以及大軍的臨時指揮部。


    麵對著來勢洶洶的明軍,多羅特部並不是隻有派遣使者一個辦法,而是一邊積極聚攏近五千青壯部族外,飛速朝浩奇特與克什克騰派遣求援信使。


    與此同時,還將一部分老幼與族中大部分牛羊馬匹朝西北方向的山區轉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