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北方全麵開戰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時間進入三月,沉寂了一個寒冬的遼東與漠南蒙古,皆從一片死寂中逐漸蘇醒了過來。
草原上的牧民們又熬過了一個煎熬的冬日後,紛紛開始將圈養在棚戶裏麵的牛羊趕出圍欄,讓它們前往藍天下鋪滿嫩綠色的地方吃上新鮮的牧草。
而在金山紮魯特汗帳內,忠圖汗正與前來會盟的曹文詔、奧巴汗商議出兵奇襲虎墩兔。
自從兩部與大明簽訂盟約後,去年冬天分別遭到了察哈爾本部的偷襲,雖然駐守在他們大本營的勇士營幫他們趕跑了虎墩兔的突襲,但也帶來了不少損失。
所以,當遼東總督袁可立與曹文詔向他們發送會盟要求時,並沒有什麽同族不得相殺的心理障礙,在指定日期內,奧巴汗親自帶著三千騎兵趕來了會盟地金山。
大帳內,忠圖汗高坐上首,他的左下首坐著此次對虎墩兔本部作戰的主將曹文詔與監軍曹文學,而右下首則坐著科爾沁的奧巴汗。
三方在互相見完禮後,忠圖汗率先用他那蹩腳的漢語開口道:“曹將軍,不知此次我們會盟攻打林丹汗,該如何安排未來作戰計劃?”
曹文詔氣勢盎然地高聲迴道:“本次出兵,本將將率領勇士第一與第二營以及兩位大汗的六千騎兵,直搗虎墩兔老巢察罕浩特,以及虎墩兔直屬的浩奇特、克什克騰與蘇尼特等直領諸部。
至於南部的乃蠻、敖漢、多羅特等部,則由大明廣寧與錦州之兵對付。
此次戰事若順利,兩位大汗不僅可以分得該分的戰利品,也可以獲得大明提供的每個出征士兵二十石糧食的額外補助!”
具體怎麽打,忠圖汗與奧巴汗並不是很關心,反正他們出的人少,而且過去幾次出戰都是大勝,所以每次出征聽從明軍指揮即可。
相比作戰計劃,他們反而關心的是戰利品將如何分配,他們草原可比不上中原的富饒,戰利品多寡可直接關乎他們部族的生存,而不是單純的享受。
在聽到曹文詔說不僅有過往該分的戰利品,還有額外的每人二十石糧食,兩人不禁雙眼放光,忠圖汗急不可耐地問道:“曹將軍,我紮魯特部能否多派一點隨軍出戰的勇士,放心,都是族中擅騎射的精壯小夥!”
“曹將軍,若是時間不趕的話,我科爾沁部也可以再調三千人過來參戰!”
看著急切表現的兩人,曹文詔心裏鄙視了一番後,擺擺手直接說道:“巴嶽忒與科爾沁布和雖然逃到了大興安嶺的北邊,但也不能忽視了他們可能會趁虛而入,兩位大汗還需留下足夠的勇士守護好各自的後方!”
忠圖汗與奧巴汗尷尬地連連嘿嘿笑道:“是,是!”
過了一會兒後,忠圖汗再次問道:“曹將軍,不知何時正式出兵?”
“三月初一早上七點,正式從金山會盟地出發!”
馬上就要開戰了,曹文詔也沒什麽好隱藏的了,便直接將具體的開戰日期說了出來。
同樣是遼東這邊,廣寧的楊一鵬在與劉渠、何可剛及祖大壽等人開完誓師大會後,便各自按照既定計劃向西北邊的乃蠻與敖漢等部發起了攻擊,與此同時,他還派人去知會了聲內喀爾喀部的巴林、翁吉拉特與烏濟葉特三部,避免雙方產生誤傷。
而錦州這邊,王廷臣就沒搞什麽誓師大會了,都是自己多年帶領的下屬,日子到了直接出發即可,不過這次隨他出征多羅特部的隊伍多了個盧象升帶領的營州兵。
至於宣大這邊,三月初一一大早,孫承宗為滿桂等出征的將領餞行後,便正式開啟了北征。
滿桂自己帶著禁軍第三營北上出古北口,繼續向北攻打喀喇沁右翼諸部與兀魯部,而宣府鎮標兵營則是從赤城東出長城,朝滿套兒等地攻去。
幾乎與滿桂同一時間北征的隊伍,還有馬世龍帶領的禁軍第十五營與宣府右協邊軍北出張家口,朝兀魯部攻去,同時切斷土默川的土默特萬戶與喀喇沁諸部的聯係。
除了東線與中線,西線的楊肇基帶著大同主力也是北出西口,目標直指土默川與土默川邊上的歸化城攻去。
之前都基本是蒙古左右翼向南發起對大明邊關的攻打,而這次隆武三年從遼東到大同發起的戰事,則是難得的大明主動向北方蒙古人發起的大戰,一時間,將漠南蒙古諸部打得措手不及。
而且,因是突然全麵開戰,又趕上了蒙古人的放牧期,所以以蒙古左翼虎墩兔與右翼卜失兔為首的漠南蒙古各部,根本沒時間來召集部眾,隻得各部倉皇應戰或幹脆逃離明軍行軍路線。
三月初一日時與遼東及宣大同時發動進攻的,還有薊州鎮的古北口,此路大軍一出古北口,那可是排山倒海之勢,盡管這路大軍多是首次參戰的新兵,但都是成軍多年的精銳中的精銳。
這路大軍中,有都督府純嫡係禁軍第七營與半嫡係禁軍第十營,以及整頓後的京營第七、第九與第十營。
或許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不如邊軍老兵,但勝在紀律嚴明與武器先進,外加主將是出身薊州邊將與參加過沈陽對建奴主力作戰過的孫祖壽,所以剛出古北口的明軍,呈現一派勢不可擋的氣勢。
五天後,山海關的張之極按照既定計劃率領山海關三營精兵與從武昌趕過來的兩千山地營,在石門寨開完誓師大會後,正式沿著石河溯流而上,翻山越嶺後,朝喀喇沁左翼諸部發起了進攻。
作為進攻主力的中路軍,在東路軍發起進攻的五天後,尤世威帶著禁軍第四營作為大軍前鋒,率先出喜峰口,朝灤河上遊的喀喇沁諸部攻去,跟在他後麵的則是作為中軍戚金親自率領的戚家軍,而冀州鎮標兵營則作為後軍,為輜重隊保駕護航的同時,也掩護負責修路與建造堡壘的工程隊。
不管是蒙古左翼的察哈爾各部,還是右翼的土默特諸部,以及薊州長城外的喀喇沁諸部,麵對著大明來勢洶洶的突然襲擊,一時之間很難有招架之力。
草原上的牧民們又熬過了一個煎熬的冬日後,紛紛開始將圈養在棚戶裏麵的牛羊趕出圍欄,讓它們前往藍天下鋪滿嫩綠色的地方吃上新鮮的牧草。
而在金山紮魯特汗帳內,忠圖汗正與前來會盟的曹文詔、奧巴汗商議出兵奇襲虎墩兔。
自從兩部與大明簽訂盟約後,去年冬天分別遭到了察哈爾本部的偷襲,雖然駐守在他們大本營的勇士營幫他們趕跑了虎墩兔的突襲,但也帶來了不少損失。
所以,當遼東總督袁可立與曹文詔向他們發送會盟要求時,並沒有什麽同族不得相殺的心理障礙,在指定日期內,奧巴汗親自帶著三千騎兵趕來了會盟地金山。
大帳內,忠圖汗高坐上首,他的左下首坐著此次對虎墩兔本部作戰的主將曹文詔與監軍曹文學,而右下首則坐著科爾沁的奧巴汗。
三方在互相見完禮後,忠圖汗率先用他那蹩腳的漢語開口道:“曹將軍,不知此次我們會盟攻打林丹汗,該如何安排未來作戰計劃?”
曹文詔氣勢盎然地高聲迴道:“本次出兵,本將將率領勇士第一與第二營以及兩位大汗的六千騎兵,直搗虎墩兔老巢察罕浩特,以及虎墩兔直屬的浩奇特、克什克騰與蘇尼特等直領諸部。
至於南部的乃蠻、敖漢、多羅特等部,則由大明廣寧與錦州之兵對付。
此次戰事若順利,兩位大汗不僅可以分得該分的戰利品,也可以獲得大明提供的每個出征士兵二十石糧食的額外補助!”
具體怎麽打,忠圖汗與奧巴汗並不是很關心,反正他們出的人少,而且過去幾次出戰都是大勝,所以每次出征聽從明軍指揮即可。
相比作戰計劃,他們反而關心的是戰利品將如何分配,他們草原可比不上中原的富饒,戰利品多寡可直接關乎他們部族的生存,而不是單純的享受。
在聽到曹文詔說不僅有過往該分的戰利品,還有額外的每人二十石糧食,兩人不禁雙眼放光,忠圖汗急不可耐地問道:“曹將軍,我紮魯特部能否多派一點隨軍出戰的勇士,放心,都是族中擅騎射的精壯小夥!”
“曹將軍,若是時間不趕的話,我科爾沁部也可以再調三千人過來參戰!”
看著急切表現的兩人,曹文詔心裏鄙視了一番後,擺擺手直接說道:“巴嶽忒與科爾沁布和雖然逃到了大興安嶺的北邊,但也不能忽視了他們可能會趁虛而入,兩位大汗還需留下足夠的勇士守護好各自的後方!”
忠圖汗與奧巴汗尷尬地連連嘿嘿笑道:“是,是!”
過了一會兒後,忠圖汗再次問道:“曹將軍,不知何時正式出兵?”
“三月初一早上七點,正式從金山會盟地出發!”
馬上就要開戰了,曹文詔也沒什麽好隱藏的了,便直接將具體的開戰日期說了出來。
同樣是遼東這邊,廣寧的楊一鵬在與劉渠、何可剛及祖大壽等人開完誓師大會後,便各自按照既定計劃向西北邊的乃蠻與敖漢等部發起了攻擊,與此同時,他還派人去知會了聲內喀爾喀部的巴林、翁吉拉特與烏濟葉特三部,避免雙方產生誤傷。
而錦州這邊,王廷臣就沒搞什麽誓師大會了,都是自己多年帶領的下屬,日子到了直接出發即可,不過這次隨他出征多羅特部的隊伍多了個盧象升帶領的營州兵。
至於宣大這邊,三月初一一大早,孫承宗為滿桂等出征的將領餞行後,便正式開啟了北征。
滿桂自己帶著禁軍第三營北上出古北口,繼續向北攻打喀喇沁右翼諸部與兀魯部,而宣府鎮標兵營則是從赤城東出長城,朝滿套兒等地攻去。
幾乎與滿桂同一時間北征的隊伍,還有馬世龍帶領的禁軍第十五營與宣府右協邊軍北出張家口,朝兀魯部攻去,同時切斷土默川的土默特萬戶與喀喇沁諸部的聯係。
除了東線與中線,西線的楊肇基帶著大同主力也是北出西口,目標直指土默川與土默川邊上的歸化城攻去。
之前都基本是蒙古左右翼向南發起對大明邊關的攻打,而這次隆武三年從遼東到大同發起的戰事,則是難得的大明主動向北方蒙古人發起的大戰,一時間,將漠南蒙古諸部打得措手不及。
而且,因是突然全麵開戰,又趕上了蒙古人的放牧期,所以以蒙古左翼虎墩兔與右翼卜失兔為首的漠南蒙古各部,根本沒時間來召集部眾,隻得各部倉皇應戰或幹脆逃離明軍行軍路線。
三月初一日時與遼東及宣大同時發動進攻的,還有薊州鎮的古北口,此路大軍一出古北口,那可是排山倒海之勢,盡管這路大軍多是首次參戰的新兵,但都是成軍多年的精銳中的精銳。
這路大軍中,有都督府純嫡係禁軍第七營與半嫡係禁軍第十營,以及整頓後的京營第七、第九與第十營。
或許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不如邊軍老兵,但勝在紀律嚴明與武器先進,外加主將是出身薊州邊將與參加過沈陽對建奴主力作戰過的孫祖壽,所以剛出古北口的明軍,呈現一派勢不可擋的氣勢。
五天後,山海關的張之極按照既定計劃率領山海關三營精兵與從武昌趕過來的兩千山地營,在石門寨開完誓師大會後,正式沿著石河溯流而上,翻山越嶺後,朝喀喇沁左翼諸部發起了進攻。
作為進攻主力的中路軍,在東路軍發起進攻的五天後,尤世威帶著禁軍第四營作為大軍前鋒,率先出喜峰口,朝灤河上遊的喀喇沁諸部攻去,跟在他後麵的則是作為中軍戚金親自率領的戚家軍,而冀州鎮標兵營則作為後軍,為輜重隊保駕護航的同時,也掩護負責修路與建造堡壘的工程隊。
不管是蒙古左翼的察哈爾各部,還是右翼的土默特諸部,以及薊州長城外的喀喇沁諸部,麵對著大明來勢洶洶的突然襲擊,一時之間很難有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