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戶部、兵部、禮部與工部匯報完後,剩下的刑部、督察院、大理寺與通政司就沒什麽好匯報的了,主要是一些官員監督彈劾、刑名案件的處理等方麵,在朱由校對《大明律》、《皇明祖訓》與《大明會典》等律法典章製度不做出較大的改變前,四個部門的事情依然是像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運轉。


    對於四個衙門的匯報,朱由校簡單地點評一二後,便迅速地匯報結束了,而隆武三年的年度會議並沒有像去年一樣拖到了第二天,而是當天傍晚就結束了所有衙門的匯報。


    雖然有不少朱由校想做的事情依然沒有繼續拿到會議上來探討,但會議達成的成果依然超出了朱由校的預期,至於官員們內心的看法,朱由校就管不著了。


    管他們怎麽想,隻要能做到自己要求的事情就好。


    年度會議結束後,都督府與兵部全力備戰薊州,戰場統帥兵部尚書熊廷弼與總監軍曹化淳更是在會議結束後,直接去到了三屯營,這裏既是冀州鎮的駐地,也是未來大寧之戰的指揮部。


    熊廷弼與曹化淳在離京前,就已經派人去通知東路主將張之極與西路主將孫祖壽,於二月初五日在三屯營召開戰前作戰會議。


    孫祖壽、周遇吉離開京城參加大寧之戰後,京城剩下的禁軍與京營軍隊也不能沒有主將,除了英國公張維賢統領守衛外城的京營三營外,剩下的內城與城外軍隊則是由牛秉忠統一指揮,駱尚誌則是繼續統籌都督府,秦良玉協助孫應元與宋光夏守衛皇城。


    朱由校可不想出現因自己將主力大軍調離京城後,被一些潛藏在京城的野心家或者與自己作戰的蒙古人給偷家了,司馬懿、李二鳳之輩不得不防。


    在張之極與孫祖壽來到三屯營後,熊廷弼馬上召集了另外三人,也就是中路軍主將戚金與副將尤世威以及總監軍曹化淳,一起當麵講解此次三路收複大寧作戰計劃的同時,也商討三路具體的作戰計劃。


    當然,熊廷弼也將朝廷要設立大寧行都司的事情告知了眾人,這不禁讓戚金與尤世威兩人激動莫名,畢竟這可不僅僅是擊敗蒙古人那麽簡單了,而是真正的開疆拓土,並且將由他們獨立執掌一方軍政。


    隻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皇帝和文官們絕對是不會允許這種由武將主政一方的事情長久存在的,行都司隻不過是一個短暫的軍管過渡期罷了,以後肯定會逐步設立布政司來拆分民政與稅賦,從而避免再次出現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麵。


    因薊州的三路大軍是此次大寧之戰的主要作戰軍隊,所以他們在一起花費的時間要比另外的遼東與宣大要長不少,遼東與宣大隻花費半天,而他們則是整整的一天。


    在商議完作戰計劃後,熊廷弼又請上了工部與戶部派過來的代表,一起商議未來的大寧行都司的道路、錢糧、城建、駐軍、移民與屯墾等事務,正巧未來的三位行都司最高官員來了兩位,順便一起給商議了,避免出現戰後的混亂。


    本以為能獨立掌管一方軍政的戚金三人,麵對著紛繁複雜的民政事務,一個個都選擇了低頭沉默,臨到最後,他們一致請求朝廷早日派遣文官來管理這些民政之事。


    麵對著三人的請求,熊廷弼也的確發現掌管一方軍政不能隻靠這些武夫,朝廷還應該派遣文官來協助地方穩定與發展。


    於是乎,在會議結束後,他馬上拿起紙筆向內閣與皇帝書寫請求派遣文官來大寧協助治理地方的題本,寫完後便讓傳令兵帶著這份題本與薊州戰事的最新進度一起送到京城。


    對於配合薊州發動大寧之戰的遼東袁可立與楊一鵬以及宣大孫承宗等人,在年前決定向大寧發動進攻的時候,就已經將作戰計劃分別送到了他們的手上。


    而作戰計劃書上,除了兵部的大印,還有都督府的大印。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便於統合都督府與兵部兩方的軍隊。


    所以,當熊廷弼與曹化淳在三屯營召見三路主將商議具體進軍計劃時,遼東遼陽與宣大宣府總督內,袁可立與孫承宗分別召集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下達與商議各自的作戰任務。


    各自經過半天的討論後,遼東這邊將戰事也是分成東中西三路,東路主將是黃得功,副將是馬祥麟與戚元輔,主要作戰任務是修建堡壘與開展軍屯,同時保持對建奴的主動進攻,防止他們反攻遼東腹地,從而影響朝廷的大寧之戰計劃。


    而中路主將是曹文詔,副將是劉成功與尤世功,尤世功負責會寧、濱州與葉赫等地的防禦,防止建奴從此地穿越過去幹擾勇士營的作戰計劃。


    至於沈陽與撫順等處的守軍,則是由孫傳庭直接指揮,保證沈陽大後方的安穩與順利春耕。


    作為中路主力作戰部隊的勇士營第一與第二營,則是聯合紮魯特與科爾沁部騎兵一起突襲虎墩兔直領的本部浩奇特、克什克騰與蘇尼特三部。


    至於西路,則是由楊一鵬統籌,又細分成兩路,一路由劉渠擔任主將,主要作戰任務是突襲乃蠻與敖漢諸部,爭取將他們打服並接受大明的同盟條約。


    至於另一路則是由王廷臣擔任主將,主要任務是帶領騰驤左右衛配合盧象升兼並多羅特部,同時配合張之極發動對喀喇沁左翼的進攻。


    相比遼東這邊的多線作戰,宣大這邊作戰安排就容易多了,他們雖然有三個軍鎮,但基本上隻有一個方向的敵人,那就是正北方的土默特諸部,至於東邊的喀喇沁右翼,隻有很少的一部分相連,而且大寧之戰時也隻是發揮牽製的任務,他們的核心目標還是對付宣府與大同正北部的蒙古右翼土默特諸部。


    此外,宣大相比遼東的作戰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困擾大同與山西鎮西部的河南地鄂爾多斯諸部,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被趕出了河南地,目前這些地方已經是寧夏與延綏鎮的勢力範圍,宣大西部也就暫時失去了威脅。


    所以,孫承宗最終將宣大的作戰路線也分成了三路,東路由滿桂帶著禁軍第三營與宣府鎮標兵營配合薊州方向的作戰。


    而滿桂這一路又分成了兩路,一路東出赤城,配合孫祖壽攻打滿套兒等處喀喇沁右翼,一路北上出古北口,掃蕩土默特左翼,阻止土默特支援喀喇沁。


    中路由馬世龍率領,帶著禁軍第十五營與宣大右協一營兵出張家口,穿過野狐嶺,掃蕩草原上的土默特諸部,其中主要是兀魯部,幹擾他們的春夏放牧。


    至於西路,則是由大同總兵楊肇基擔任主將,帶著大同鎮的三營鎮兵出西口,向左翼蒙古土默特本部所在地土默川發起攻擊,打壓歸化城的土默特順義王卜失兔的同時,也阻止他召集土默特諸部支援喀喇沁,畢竟喀喇沁諸部也是蒙古右翼三個萬戶之一的永謝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