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王妃早已心有所屬,而那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異母弟弟,宣王穆昭。
又過了幾日,樓臨月迴來了,腳上帶著傷。她說,當時宣王的馬上有弓箭,射殺了兩個前朝餘孽,那些人怕死,隻得將她從馬上扔下。她落下馬時腳扭傷了不能走路,穆昭帶她去京城以南的龍崗鎮將養了幾日,待她傷情基本恢複才迴來的。
他逼問她穆昭的事。
樓臨月杏目圓睜,姣好的麵龐湧上恐懼,她連連搖頭,努力去向他解釋,他按奈不住心中怒火,將她閨房箱底那些筆跡娟秀、寫著詩文和穆昭名字的紙頁扔到她麵前。
微微泛黃的紙頁簌簌落下,經過她蒼白的臉,散落在她腳邊。
樓臨月跌坐在地,再也說不出話來。
迴首看去,那段日子,竟是他此生最難捱的時光。
皇後走後,皇帝在軟塌上一直沉默,再抬起頭,殿內已燈火通明,他起身走出正殿,夜空一片繁星點點。
過往的歲月,便如同這滿天的星,讓人無力去一一細數。然而清楚烙印在他心間的事,他卻不會忘記。樓臨月迴到王府後一月,被診出身孕,當禦醫口中說出“恭喜”時,他心間猶如有一股烈焰混著不知所措的迷茫炸開,整個人呆呆立在那裏。
他看見樓臨月臉上愉悅的驚喜,心驀地一沉,她會這麽高興,定然不會是因為自己懷了一個不喜歡的人的孩子。
原來……原來……那幾天,在雲崗鎮,他們果然一直在一起。
樓臨月抬眼,對上他的失魂落魄,心頭突然湧上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
那種恐懼,比被他發現自己喜歡穆昭的事還要可怕。
穆猷喜歡樓臨月,到底也不忍打掉她的孩子,他知道,若是沒有了這個孩子,他們之間最後的一點溫柔也會當然無存,樓臨月將記恨他一生一世。
況且,他的身份和處境不允許他這麽做。
樓臨月懷胎十月間,發生了很多的事。
首先是穆猷的侍妾宋弱衾,在第二天也被診出身孕。一時間上門恭賀穆猷的人絡繹不絕,人人都說,一妻一妾同時有孕,是何等的喜事。
消息傳開後不足一月,十七歲的宣王穆昭納了一名小妾,宣王府中並沒有其他女子,據說他十分疼這小妾,以至於除卻進宮請安,就很少出府門了。
再後來,便是太。祖皇帝的寵妃詹貴妃去世。太。祖皇帝悲痛欲絕,眾臣趁此時機力勸他立嫡長子穆猷為太子,太。祖皇帝無法,隻得下了立太子詔書,年幼喪母的穆猷,終於成為了大炎的皇太子。
自那以後,太。祖皇帝身體每況愈下,樓臨月和宋弱衾臨盆時,已是皇後娘娘和婉貴人了。
而穆猷,也早已做好萬全的準備,兩方的下人都被打發,留下的都是穆猷的心腹。及至樓臨月生產那日,宋弱衾也陣痛起來,穆猷嘴角挑起,他到底等到了這一日。
樓臨月產下的,是一名男嬰,穆猷仔細看了一眼,確有幾分像穆昭,他將雙拳握緊,閉上眼忍耐住情緒,轉頭看向床上虛弱的女子,她正極力睜大雙眼看著他,又用及其擔憂的眼神凝視著他手中的繈褓,他知道,若這個嬰兒有何不幸,她會與他同歸於盡的。
他抱著孩子大步邁出宮門,身後是女子絕望的嗚咽。
有嫡子而不立嫡,是多麽奇怪的事,他堅決不能讓朝中人、讓天下知曉他遭受了怎樣的侮辱,更不可能讓穆昭的孩子繼承皇位,唯一的辦法,便是讓他成不了嫡子。
宋弱衾生的是公主。
那日黃昏,宋弱衾從昏睡中清醒,想要去抱身邊熟睡的孩子,卻發現本該陪著樓臨月的穆猷坐在她床邊,手中抱著另一個孩子。
她最傾慕的人,問鼎天下的帝王,柔聲懇求她,讓她把他懷中這個男嬰當做自己的孩子撫養大。
他從不開口求她,也從未關心過她,此時卻注視著她,說著一件對他來說頂要緊的事,她想起在那片血腥氣中,她甚至沒有力氣去抱一抱的女嬰,艱難地閉上眼。
自此,她再也不能在這謐雨宮中看見她了,不能伸出手去抱她,隻能見她站在別人身旁,隨著旁人以嫡公主之禮待她。
她抬眼看向眼前豐神俊朗、金冠玉帶的男子,心中湧起一絲奢望——他會不會從此以後,對她特別一點,待她溫柔一些?
穆猷臨走前迴頭對她道:“我還是要提醒你一句,若此事被其他人知道,皇後宮中的嫡公主便會不得好死。”
時隔多年,他仍然想不明白,為何那一日,這兩個女人都不曾歇斯底裏地哭過,他的皇後接過女嬰時,隻是露出悽苦的笑意。
原來,她真的隻是不敢忤逆他。
他是帝王了,他的父皇,那道在他眼前如巍峨高山般的影子已然倒塌,他再也不用戰戰兢兢地活著。
他目睹那被世人擁戴、令四海臣服的男子在寵妃去世後迅速老去、變得衰頹無力,最終難敵眾議,隻得立自己為太子。他也是隨父打江山、立下赫赫戰功的人,無法容忍自己永遠活在一個為了寵妃目無大局的人的陰影中,他要世人知道,他比他的父皇更強大。
於是他重新描繪大炎版圖,親自率軍攘蠻安夷,下旨除海賊、修運河,整個大炎在他的統治下越發強大不可侵犯。
他封了婉貴人為婉妃,免了她對皇後的晨昏定省,令穆淳與皇後無緣相見。他自己卻常常去謐雨宮,幼童奶聲奶氣地喚他“父皇”,聽得多了,心中會酸漲難言,最後終於無法忍受。
而“當今陛下更勝於先皇”之言,也漸漸令他疲憊膩煩。
他做了這麽多,不過是因著不服氣罷了,如今天下泰平,他卻有不知所歸之感。
終於有一日,在阮氏捧著溫熱的羹湯送至他書房時,他握住了她輕輕按壓他雙肩的手,將她摟進自己懷中。
他太知曉阮氏是怎樣的女子。
於是當年端王府的通房丫鬟阮氏成了寵冠六宮的阮妃,成為能在皇後麵前耀武揚威的女人,而皇帝也不再去那安靜清幽的謐雨宮,後宮、朝堂都知曉了婉妃與穆淳的失寵。
他的後宮中也有了形形□□的女人,那些勸諫他的大臣換了一批又一批,終於不再有大臣能像他父皇臨終前那樣來幹涉帝王的決定。
在長子穆華十八歲那年,他在朝堂上提出要立穆華為太子。他隻有兩個皇子,一個是受寵的貴妃之子,一個是普通宮妃的兒子,高下立現,誰也沒有異議,於是穆華順利受封,入主東宮,阮妃也成了阮貴妃。
同年,婉妃病逝,穆淳被封平王遷移出宮,再後來便是皇後發了瘋似的來找他,那一夜,穆淳與惠寧失蹤,自此沒有了消息。
此後的幾年,兩個孩子沒有迴來,皇後除去各類慶典儀式也很少再見他,日子如同定格一般,隻有越來越頹靡的生活和一些舊臣的離去,能提醒他歲月的流逝。
仿佛一切都已落定,陋習已成,他以為此生就會這樣過去了。
指尖一疼,原來是他想得出神,不自覺將手中的奏摺捏得太緊。
</br>
又過了幾日,樓臨月迴來了,腳上帶著傷。她說,當時宣王的馬上有弓箭,射殺了兩個前朝餘孽,那些人怕死,隻得將她從馬上扔下。她落下馬時腳扭傷了不能走路,穆昭帶她去京城以南的龍崗鎮將養了幾日,待她傷情基本恢複才迴來的。
他逼問她穆昭的事。
樓臨月杏目圓睜,姣好的麵龐湧上恐懼,她連連搖頭,努力去向他解釋,他按奈不住心中怒火,將她閨房箱底那些筆跡娟秀、寫著詩文和穆昭名字的紙頁扔到她麵前。
微微泛黃的紙頁簌簌落下,經過她蒼白的臉,散落在她腳邊。
樓臨月跌坐在地,再也說不出話來。
迴首看去,那段日子,竟是他此生最難捱的時光。
皇後走後,皇帝在軟塌上一直沉默,再抬起頭,殿內已燈火通明,他起身走出正殿,夜空一片繁星點點。
過往的歲月,便如同這滿天的星,讓人無力去一一細數。然而清楚烙印在他心間的事,他卻不會忘記。樓臨月迴到王府後一月,被診出身孕,當禦醫口中說出“恭喜”時,他心間猶如有一股烈焰混著不知所措的迷茫炸開,整個人呆呆立在那裏。
他看見樓臨月臉上愉悅的驚喜,心驀地一沉,她會這麽高興,定然不會是因為自己懷了一個不喜歡的人的孩子。
原來……原來……那幾天,在雲崗鎮,他們果然一直在一起。
樓臨月抬眼,對上他的失魂落魄,心頭突然湧上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
那種恐懼,比被他發現自己喜歡穆昭的事還要可怕。
穆猷喜歡樓臨月,到底也不忍打掉她的孩子,他知道,若是沒有了這個孩子,他們之間最後的一點溫柔也會當然無存,樓臨月將記恨他一生一世。
況且,他的身份和處境不允許他這麽做。
樓臨月懷胎十月間,發生了很多的事。
首先是穆猷的侍妾宋弱衾,在第二天也被診出身孕。一時間上門恭賀穆猷的人絡繹不絕,人人都說,一妻一妾同時有孕,是何等的喜事。
消息傳開後不足一月,十七歲的宣王穆昭納了一名小妾,宣王府中並沒有其他女子,據說他十分疼這小妾,以至於除卻進宮請安,就很少出府門了。
再後來,便是太。祖皇帝的寵妃詹貴妃去世。太。祖皇帝悲痛欲絕,眾臣趁此時機力勸他立嫡長子穆猷為太子,太。祖皇帝無法,隻得下了立太子詔書,年幼喪母的穆猷,終於成為了大炎的皇太子。
自那以後,太。祖皇帝身體每況愈下,樓臨月和宋弱衾臨盆時,已是皇後娘娘和婉貴人了。
而穆猷,也早已做好萬全的準備,兩方的下人都被打發,留下的都是穆猷的心腹。及至樓臨月生產那日,宋弱衾也陣痛起來,穆猷嘴角挑起,他到底等到了這一日。
樓臨月產下的,是一名男嬰,穆猷仔細看了一眼,確有幾分像穆昭,他將雙拳握緊,閉上眼忍耐住情緒,轉頭看向床上虛弱的女子,她正極力睜大雙眼看著他,又用及其擔憂的眼神凝視著他手中的繈褓,他知道,若這個嬰兒有何不幸,她會與他同歸於盡的。
他抱著孩子大步邁出宮門,身後是女子絕望的嗚咽。
有嫡子而不立嫡,是多麽奇怪的事,他堅決不能讓朝中人、讓天下知曉他遭受了怎樣的侮辱,更不可能讓穆昭的孩子繼承皇位,唯一的辦法,便是讓他成不了嫡子。
宋弱衾生的是公主。
那日黃昏,宋弱衾從昏睡中清醒,想要去抱身邊熟睡的孩子,卻發現本該陪著樓臨月的穆猷坐在她床邊,手中抱著另一個孩子。
她最傾慕的人,問鼎天下的帝王,柔聲懇求她,讓她把他懷中這個男嬰當做自己的孩子撫養大。
他從不開口求她,也從未關心過她,此時卻注視著她,說著一件對他來說頂要緊的事,她想起在那片血腥氣中,她甚至沒有力氣去抱一抱的女嬰,艱難地閉上眼。
自此,她再也不能在這謐雨宮中看見她了,不能伸出手去抱她,隻能見她站在別人身旁,隨著旁人以嫡公主之禮待她。
她抬眼看向眼前豐神俊朗、金冠玉帶的男子,心中湧起一絲奢望——他會不會從此以後,對她特別一點,待她溫柔一些?
穆猷臨走前迴頭對她道:“我還是要提醒你一句,若此事被其他人知道,皇後宮中的嫡公主便會不得好死。”
時隔多年,他仍然想不明白,為何那一日,這兩個女人都不曾歇斯底裏地哭過,他的皇後接過女嬰時,隻是露出悽苦的笑意。
原來,她真的隻是不敢忤逆他。
他是帝王了,他的父皇,那道在他眼前如巍峨高山般的影子已然倒塌,他再也不用戰戰兢兢地活著。
他目睹那被世人擁戴、令四海臣服的男子在寵妃去世後迅速老去、變得衰頹無力,最終難敵眾議,隻得立自己為太子。他也是隨父打江山、立下赫赫戰功的人,無法容忍自己永遠活在一個為了寵妃目無大局的人的陰影中,他要世人知道,他比他的父皇更強大。
於是他重新描繪大炎版圖,親自率軍攘蠻安夷,下旨除海賊、修運河,整個大炎在他的統治下越發強大不可侵犯。
他封了婉貴人為婉妃,免了她對皇後的晨昏定省,令穆淳與皇後無緣相見。他自己卻常常去謐雨宮,幼童奶聲奶氣地喚他“父皇”,聽得多了,心中會酸漲難言,最後終於無法忍受。
而“當今陛下更勝於先皇”之言,也漸漸令他疲憊膩煩。
他做了這麽多,不過是因著不服氣罷了,如今天下泰平,他卻有不知所歸之感。
終於有一日,在阮氏捧著溫熱的羹湯送至他書房時,他握住了她輕輕按壓他雙肩的手,將她摟進自己懷中。
他太知曉阮氏是怎樣的女子。
於是當年端王府的通房丫鬟阮氏成了寵冠六宮的阮妃,成為能在皇後麵前耀武揚威的女人,而皇帝也不再去那安靜清幽的謐雨宮,後宮、朝堂都知曉了婉妃與穆淳的失寵。
他的後宮中也有了形形□□的女人,那些勸諫他的大臣換了一批又一批,終於不再有大臣能像他父皇臨終前那樣來幹涉帝王的決定。
在長子穆華十八歲那年,他在朝堂上提出要立穆華為太子。他隻有兩個皇子,一個是受寵的貴妃之子,一個是普通宮妃的兒子,高下立現,誰也沒有異議,於是穆華順利受封,入主東宮,阮妃也成了阮貴妃。
同年,婉妃病逝,穆淳被封平王遷移出宮,再後來便是皇後發了瘋似的來找他,那一夜,穆淳與惠寧失蹤,自此沒有了消息。
此後的幾年,兩個孩子沒有迴來,皇後除去各類慶典儀式也很少再見他,日子如同定格一般,隻有越來越頹靡的生活和一些舊臣的離去,能提醒他歲月的流逝。
仿佛一切都已落定,陋習已成,他以為此生就會這樣過去了。
指尖一疼,原來是他想得出神,不自覺將手中的奏摺捏得太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