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輕璿的記憶中,父皇宮中有著數不盡的珠寶玉器、珍禽異獸,他甚至有專用來藏“阿嬌”的“金屋”,供他平日裏隨時召喚,享的是“雲鬟應節低,蓮步隨歌轉”的艷福。父皇自小愛戲,繼位後便在宮中養了伶人,用以取樂,卻也到底懂得節製。可在他墮落後,竟常常在自己殿中與伶人對戲,令母後再也不願輕易踏足父皇的正幹宮了。


    說他奇,不僅是因為他曾是明君後又墮入迷障,更多的是他對官員的任命和對未來江山的期許。


    他曾多次說:“人生苦短,朕是皇帝,集天下之尊於一身,為何不能行樂,但大炎江山當永固,祖宗基業當傳承。”他對臣子要求很高,除卻及能討得他歡心的幾人,定要有才學、有作為。


    可他平日裏親小人遠賢臣,小人們變著法子逗他樂,賢臣卻整日裏戰戰兢兢,還不敢得罪小人。


    他常言,他對大炎的天下,做得已經很多,大炎的未來還是要靠太子。他勒令太子參加軍務、結交朝臣,而太子,也確實按他所說立了不少軍功,但這太平盛世的軍功,到底是太好立了,大炎的軍隊也被太子整頓得越發烏煙瘴氣,軍中多是投機媚上之輩,好些一腔熱血的大將都帶著屈辱和憤怒歸田了。


    其中便包括輕璿的騎射先生卓如風。


    算來,不管是得到任用的項頌良,還是憤然離去的卓如風,都是朝政腐朽和官場傾軋之下的失落者。卓如風迴到老家,購置薄產,種田度日,而項頌良進了內閣,內閣首輔童高便是皇帝身邊的小人,與阮貴妃勾結,沆瀣一氣謀私利,內閣眾人不敢得罪他,項頌良的日子過得並不舒坦。


    “算來這位項大人我幼時也見過,及是正氣凜然的一位先生,怎的也願入內閣做那搏功名之人?”穆淳疑惑。


    “讀書人,有幾個不是為封侯拜相、一展宏圖而讀?項大人算是個不錯的官了。”令遙道。


    “如今朝堂中樞在於內閣,項大人雖居於童高之下,卻也是父皇極為信任的。”輕璿輕嘆,“真沒想到,時隔多年,我的第一封信竟是寫給他的。”


    “他並不知曉你是惠寧公主,會願意幫你嗎?”令遙問。


    “我在信中已詳細稟明了青門維持蜀地安寧如何艱難,又將心中對朝廷所求一條一條寫得極是清楚,最後說了就算朝廷不願為蜀地費心,我青門也會繼續懲奸除惡、保護百姓,這算是個激將法。”


    “哈哈哈,你的信被人射入他書房,他驚嚇之下展信讀得如此狂妄之語,豈不怒乎?”令遙嘲笑她。


    “我的語氣很誠懇的。”輕璿瞪大眼睛,認認真真道,“而且在信尾署了‘青門代掌門千帆’之名。”


    “還好意思說,聽你這名字我就想笑。”


    輕璿索性不去理他,繼續趴在桌上養神。


    “昨夜沒睡好?”穆淳輕聲問。


    聽得哥哥關心自己,輕璿露出一個笑:“半夜醒來,想起了很多事,便再也睡不著了。”


    “你在宮中的迴憶比我多。”穆淳低頭,“我自小便不受寵,能想到的除了母妃的溫柔,便隻有旁人冷漠的神情和自己心中的隱忍,可念的人很少了。”


    “宜妃娘娘算一個嗎?”輕璿眼巴巴抬頭。


    “嗯,算一個。”穆淳笑,原來這個妹妹以前這麽注意自己。


    “現在想來,宮中女人雖多,能讓人記住的也就那麽幾個。宜妃娘娘、瑾妃娘娘、婉妃娘娘……” 聲音漸弱,牽扯出心中痛楚,沒有再說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十一大家都做什麽?有沒有出去玩?


    ☆、第12章


    穆淳低頭輕聲道:“母妃是個很溫柔的女人,可惜你沒有在她身邊長大。”


    也許,真的是自己連累了她們,母妃,輕璿。


    時至今日,也隻有極少數人知道他與輕璿的身世秘密。他才是當朝嫡皇子,輕璿其實是婉妃所出,兩人同日出生,卻因著父皇的一顆疑心,令他們都不能養在親生母親膝下。


    襄國公說,皇帝的疑心害苦了他,令他堂堂嫡皇子從小不得重視,在眾人白眼中長大。可這件事,對於輕璿,安知不是一種苦。


    由著這樣的念頭在心中縈繞良久,他抬頭看向已昏昏欲睡的少女,柔白的臉透著微紅,細眉之下微微上翹的睫毛輕顫著如水中漣漪,他心中越發不忍。輕璿啊輕璿,若是你有機會重新選擇,你願意擁有哪種人生?


    令遙也湊過來學著他的樣子盯著輕璿的臉看,許是感覺到了什麽,輕璿睜開眼抬起頭,兩張極好看的臉映入眼簾,倒把她嚇了一跳。


    “幹什麽?”


    兩人不說話。


    “我昨天是真沒睡好,我想珠兒了。”


    聽到珠兒的名字,穆淳一笑,問:“你不是說要給她寫信的嗎?”


    “已經寫了,今兒一早讓人送去巫雲山莊了。”輕璿打著哈欠。


    又是一日風和日麗,皇帝昨夜酒醉後發脾氣斥退了來服侍的宮人,難得的獨臥而眠,醒來便覺神清氣爽。他好心情地來到正幹宮正殿,香爐中正散發著幽幽龍涎氣息,殿中絲毫不聞葡萄美酒香,也再無一絲尋歡作樂的痕跡。明亮的殿堂在斜斜陽光下點點爍金,掠過殿前的大理石柱與玉石階極目望去,是寧靜莊嚴、氣勢磅礴的宮城,他閉目在心中嘆息,再抬眼,目光落向殿外上方飛揚琉瓦流動的浮華。


    內侍總管吉榮來報,內閣大臣項頌良求見。


    是夜,皇帝來到宜妃的流雲宮中歇息。


    內殿中,宜妃早已得了通傳,估摸著皇帝也快要到了,卻隻輕輕用玉梳一下下梳著頭發。皇帝進來時,見她沒在殿門口迎他,便徑直走入了內室。


    銅鏡前的人迴過頭來,見皇帝立在身後靜靜看著自己,嫣然一笑,揮退眾人,上前輕扶住皇帝的手臂,溫聲道:“陛下,今日怎麽想起到臣妾這裏來了?”


    溫柔間的薄薄責備令皇帝心頭一鬆,他伸手撫向宜妃的臉:“宜人這是在怪朕了。”


    宜妃搖頭:“宜人沒有怪皇上,隻是陛下當真許久不曾來了。”


    皇帝眉間湧上一絲不易察覺的心疼,他握住宜妃的手道:“無論如何,朕都不曾忘記宜人,也永遠不會冷落宜人。”


    夜落三更,殿中燭火燃盡,帳內男子粗重的喘息漸漸平穩下來。京城的天涼得早,此時夜風穿過紗窗,宜妃剛出了薄汗的身體有點冷,她怕吵醒皇帝,輕手輕腳地將胳膊攏入被中。


    “宜人。”皇帝輕聲喚。


    “嗯?”


    皇帝踟躕著,想著白日裏收到令遙奏摺中所寫的,拚力護救蜀地子民的江湖幫派和身先士卒受人愛戴的皇子,他滿腦子疑惑,有一絲憂心,又有一絲欣喜,卻因著穆淳的事乃是秘密,一時間竟不知與誰去說。


    令遙信中關於江湖的描述,令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因平定災情流落江湖的舊事。那時他在梁州被周朝餘孽追殺,身負重傷之時被當地一女子所救,及至傷好離去時,他竟對那女子生出了幾分不舍,迴宮後便下旨將她接入宮中,那女子便是巫雲山莊莊主的妹妹巫宜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泰元年紀/望京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犀並收藏泰元年紀/望京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