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儉話落,程咬金激動得拍著熊掌說道:“咱們大唐是第一個讓各個百姓都吃飽飯,還能讓糧倉填滿的國家。隻是糧食放在糧倉發黴怪可惜的,王縣公有很好的糧食釀酒法,不若咱們釀酒高價賣到糙原去?”


    大家還疑惑文官的功績程咬金激動什麽,感情是盯上糧食了。瞧著盧國公平日行事挺敞亮,其實內裏也是小心眼,不然也不會這麽多年孜孜不倦各種事情給突厥人使絆子。如今突厥已經被王縣公忽悠成小作坊集中地了,程咬金還不放過人家,真夠可以的。


    又是王寡婦,李世民撇撇嘴,“此事年後再說,你若想做跟朝廷買糧食,朕給你個好價錢。”


    由於往常糧食不夠,用糧食釀酒這件事可不是誰都能做。聽李世民這個口氣,必然是想給程咬金個許可然後高價賣糧甚至占股份。毫不誇張說,滿朝文武幾乎無人沒因為錢財在李世民那吃過虧。


    見程咬金努力維持著笑容點頭,唐儉再次拉過話頭繼續說,“由於許老剛到長安就去了江南道,他孫子今年也該啟蒙,聖上您看……”


    李世民已非當年的李摳門,大手一揮給許老賜下物件和銀錢若幹,另讓他將孫子送到宮內讀書。至於房子,當初就賞過了,若不滿意裝潢可以用賜下的銀錢去裝修嘛。


    當初許老懷著忐忑的心到長安除了想幫助百姓就是光耀門楣讓小孫子正經讀讀書,當時這件事情跟唐儉提過,唐儉拍胸脯說娃讀書的事情包在他身上,沒想到對方居然一直記得。許老感動聖上對他的認可,亦感謝唐儉這個上司處處為他著想。


    已經整理好情緒,許老對著李世民大拜說了一通感激的話。至於唐儉,自然是私下裏感激,這點事情許老還是懂的。


    又是興旺的一年,大唐在他手上越來越好了。退朝後,李總忙著去跟爹炫耀,文官們則拉著許老送溫情。至於李績,自覺重裝宅子後轉運的他居然追上去宣傳了一下南山建築隊。


    可算讓李世民如願了,待下朝後大臣們可勁宣傳功績,百姓們瞬間由聖上跟我們外道的情緒轉變到聖上果然是上天選定的帝王。自他繼位,我們迎來戰神、文曲星等一路神仙,現在繼承《神農》的許老又做出如此貢獻,我們能生活在大唐真是太幸福了。


    之後自然是相聚討論著,當然也沒忘記王玨這個給出種植方法提議的人。如此由長安而始,這個大消息通過信件、往來商人向大唐各地傳播開來。即便是再不聰慧的人都能猜到一種可能性,以聖上對百姓的關懷,明年會減稅。


    這就是大唐今年的年末大戲了,再沒有別的。而遠處的百濟和新羅也在上演大戲,人家的大戲才叫驚心動魄。按現代來說一般涉及到戰爭場麵的戲都得大投資,高句麗、百濟、新羅快要上演戰爭大片了。


    這一天,三國也在做總結準備迎接新年。高句麗王心情還不錯,他雖然失去愛子,卻沒枉費冒險對蘇我世家動手。程鐵牛給的第一個報酬收到,高句麗拿到了大唐刷術。已經跟程鐵牛說好,若能殺掉所有蘇我世家的人,什麽冶煉技術、天雷(地雷)都能拿到手。


    原本還將信將疑,除了懷疑程鐵牛身份也是懷疑他是否有能力弄到這些東西。現在驗證之下方安心,雖然比起武器來說印刷術對現在的高句麗最無用,但它的意義非比尋常,見到印刷術後高句麗王覺得武器離他不遠了,統一這片大陸的功績離他不遠了。


    高句麗王歡喜,百濟王和新羅王則是心驚膽戰。他們留在高句麗的探子浴血逃迴帶來最新消息,高句麗在大唐的探子已經拿到印刷和冶煉等適用戰爭的新技術。原本三國維持的平衡就這麽被打破,之前是高句麗和百濟想聯合吞掉新羅,在得到消息後百濟王和新羅王第一時間派出使者互訪。


    都是果斷的人,若因為猶豫而留給高句麗時間製造大殺傷性武器,後果不堪設想。打,必須打,在高句麗羽翼未豐的時候趁機打過去。另外,兩國大王想法相同,一定要將新技術奪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許老是誰?看115章,我之前改過。


    第290章侯哥出征


    聖上果然給我們減稅了!


    開年,百姓們沉浸在幸福生活的喜悅中,突然見到八百裏加急的快馬奔馳進城還多人心髒一緊。自隋末天災戰亂民不聊生,這才過幾年好日子,可別再橫出枝節。


    正在放假的大爺大叔們得到消息第一時間往皇宮趕,他們到時正看到李世民坐在書房中咧嘴傻笑,如此看來應該是好事了。


    聰明的長孫無忌有些猜測,大家進門拜禮後,他率先出言猜測道:“可是對高句麗設的陷阱有進展了?”


    李世民嘿嘿嘿展顏一笑,“輔機說得沒錯,就在過年當日百濟和新羅聯合攻向高句麗。沒想到他們動作那麽快,如此決斷力不容小覷啊!”


    房玄齡捧臭腳,“再有決斷力又怎樣,還不是被聖上耍得團團轉。”


    “這個嘛,也有大家的功勞。現在不好對外說,此事早晚有一天要在史書上記一筆,好讓後人知道他們的先輩如何了得。”


    聽到青史留名,連魏徵這樣不苟言笑的人都忍不住咧嘴。見李世民這麽了解他們作為臣子的心思還有意成全,杜如晦繼續拍,“若無聖上這樣的明主,我等便是再有才能也無法施為。”


    這麽有來有往互捧之後大家內心的小虛榮都得到滿足,還是麵皮較薄的李靖實在受不了開始引入正題,“料想戰爭要持續一陣子,新羅是咱們的屬國,若他們來求援咱們怎麽辦。”


    這是個問題,李世民見慣來話少的李靖主動出言,想來對方是有些主意的,“你有什麽好對策?”


    李靖撫須說道:“吐穀渾拒絕朝貢,想來他們是生了旁的心思。早晚都要打,不若捉住這次機會攻過去,免得日後想下手的時候沒有合適理由。若咱們也在征戰,自然沒有餘力幫助屬國。”


    李世民眼睛一亮,裝模作樣說道:“大將軍說得沒錯,吐穀渾過年的時候未派使者過來,若不管教誰還將大唐放在眼裏。至於新羅,等朕忙完自家事自然會幫助他們。”


    瞧著李世民道貌岸然的樣子為人實誠的少數大臣很想吐,新羅做你屬國倒八輩子黴。


    無人反對,開始進行下一步,“眾位覺得派何人領兵合適呢?”


    侯君集早就急不可耐,“聖上!突厥戰的時候說再有大戰讓微臣去!”


    沒錯,侯君集不止未參加突厥戰,之前設計倭國使臣也是出大力氣後被柴紹鑽了空子。本來李世民很同情侯君集,隻是想想他年前跟自己作對的欠揍樣又不想讓他如願。尤其是現在,又可憐兮兮地瞅著朕,每次都被這種看情人的眼神噁心到。


    李靖穩穩站著,挺了挺胸脯偷瞄李世民,意思他現在身體不錯還能出去溜一圈。作為大唐軍神,李老頭很遺憾之後幾年的擴充國土大戰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參與,大唐人才輩出,他得趁能動的時候鞏固地位。別的不說,得讓後人提起初唐將軍時第一個想到李靖。


    誰說不爭,滿朝文武就沒有不在意名的。


    顯然李世民也接到李靖的暗示,他瞅著侯君集‘安慰’道:“你打起仗來太隨性又沒有單獨掌握兵權的經驗,此次還是由李靖做行軍大總管,你就做積石道行軍總管吧。”


    好嘛,你不給機會,往後肯定也是沒有經驗。侯君集也不爭辯,等過去之後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見程咬金也要上,李世民絕對不想把兩個不著調一起安排出去,他趕緊繼續說道:“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都聽李靖統一調遣。李靖帶人去兵部商議一下,找各部安排好隨行物資。”


    打吐穀渾不急,急的是在新羅派人求救前出兵,這麽不聲不響的沒準能做到出其不意呢。


    將要出征的人安排完,李世民又看向文官們,“你們去南山坐坐,看王縣公可有什麽話說。”


    大家都知道說出征的事情是藉口,主要聖上還是惦記著發動機,想讓他們去看看王玨待在南山不出來又在忙什麽。


    長孫無忌打頭騎大馬,後麵跟著騎自行車春遊一般的孔穎達和虞世南,至於房玄齡和杜如晦作為宰相得去跟李靖一起議事。三人快到南山村的時候遠遠看到有些南山村民正圍在一起做什麽,好信往過一湊,感情是在做櫃子。


    吳村長給三人見禮,之後笑嗬嗬說道:“昨日許老過來拜訪王縣公,臨走的時候找我們重新裝修宅子。”


    唔,原來是忙這個呢。


    三人跟南山村民閑聊幾句,往過走又遇到太子殿下在給隨園書生講學,魏王坐在太子側後方細心聆聽,就像王玨講學時李承幹坐的那個位子。長孫無忌很欣慰太子的表現,三人邊走邊感慨,想來待南山村的娃娃們長大,南山就真成了往來無白丁的世外桃源。


    若不是有事要上山,三人都想停住腳步了解一下太子殿下在講什麽讓學子們聽得入迷。


    好容易爬到山頂,正趕上午飯後的休閑時間。百家派弟子和前來搞研究的墨家門徒都在天池邊玩耍,除了幾個正常人或下棋或研究書籍,剩下都在玩撲克。見房遺愛貼一腦門紙條,三人想著真想讓成日張口閉口我師父如何如何的馬周來瞧瞧他師父的樣子。


    房遺愛看到三人如見救星,“哎呀,叔叔們來了怎麽不知會一聲,侄兒這就做些吃食來招待你們。”


    盧薈抿嘴偷笑,“二師兄輸慘了,可算找到理由不與我們玩耍。”


    長孫萌笑著起身,“是我爹爹救了房二郎。”說完走向長孫無忌露出討好的笑容,最近玩瘋了沒怎麽迴娘家。


    見房遺愛真要往廚房走,孔穎達連忙拉住他說道:“我們在宮裏用過餐,如今找王縣公和孟巨子有些急事,還請房二郎帶路。”


    其實完全不用房遺愛帶路,三人又不是第一次來南山,哪裏會不知道王玨的書房在哪裏。讓房遺愛帶路隻是希望他別再提什麽吃食,還吃食,房遺愛能讓他們吃。屎。


    也成,隻要能保住麵子不再玩撲克就行,房遺愛聞言慡快引路。


    王玨和孟襄都在書房,說不研究發動機咱就不研究了,如今她正在給孟襄講解‘電’的原理。


    若倆老頭一起上門是要玩具,長孫無忌單獨拜訪是聯絡感情外加看閨女和外甥,這三人聯袂而來就是有正事兒了。見這三位一起來了,王玨和孟襄趕緊起身相迎。


    房遺愛將人帶過來也沒多留,他準備去找墨雲研究怎麽摟錢。小二郎本人還沒成親,攢下的錢因為弟子成婚給出一部分,他想著得在周齊迴來前將家底補一補。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