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第239章水落石出(一)


    可真是每年的年宴都有熱鬧看。在李元昌表演之後,剩下那部分起先沒發覺出不對勁兒的人,也開始左顧右盼觀察著周圍人的動向。


    除了因李元昌引起的波瀾,直至年宴結束都未有事情再發生。對難得再大方一次的李世民說盡恭維話,而後大臣們各自抱著珍貴的玻璃製品往宮外走,一路上三幫兩夥竊竊私語聊著方才發生的事情。


    作為事件重要人物的王玨,反而比大家都要平靜。她一直在尋找殺害大哥一家的兇手,然而看到漢王今日的樣子不似真兇。既然如此,王玨並沒有找到兇手的那種複雜心情,她也在思索著李世民想要導演什麽戲碼。


    王玨雖然是後出來的,然而沒幾步就追上先行者了。主要冬日天氣寒冷,路上又有些滑,大臣們懷抱玻璃外加相互聊天都沒有走得太快。她要找的人是房玄齡和杜如晦,方才倆人使勁沖她使眼色。


    “二位聊什麽吶,帶我一個如何?”


    杜如晦聞言打趣道:“我們在聊王縣公,說聖上弄什麽事情都不忘帶上你。”


    房玄齡跟著嗬嗬嗬,“關於方才發生的事情,王縣公,你怎麽看?”


    她又不是元芳,還能咋看,“我覺得兇手不似漢王,然而聖上既然將他拉到明麵上,此人必然有不妥之處。考慮到他的年齡,我覺得那不妥之處多半來自的身邊。您二位最近得到什麽消息沒,太上皇可安好?”


    倆人知道王玨話裏的意思,房玄齡細細思索一番說道:“上皇應該還是老樣子,我覺得此事應該與他無關。不然,以老夫對聖上的了解,他今日無論如何也會請上皇出席年宴。”


    是這麽個道理,既然與上皇無關,王玨就想不出別的可能性了,畢竟她也不是整日要上朝,亦沒有時刻去關注李總的家事。隨後是倆相爺對方才事情的各種神猜測,直到宮門口也沒猜出個靠譜的答案。


    王玨和王思源從宮門守衛處拿到馬匹,而後對二人抱拳說道:“無論如何,大家最近還是小心點好,誰知道無意間會不會因為什麽小事被牽連到呢。今日我就先迴去了,南山那邊臨近官道,我不是很放心。”


    杜如晦拍拍腦門,“對了,我找你是有旁的事情。前日我整理今年的案卷,發現地方上報未破獲懸案中有一個無名女屍,那人手裏握著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四’字。由於屍體的發現地就在賈氏勞作的區域,我猜此人定是王賈氏。


    昨日找到聖上,他說怕王李氏再想起王老大的事情,故此沒讓人將此事說出去。那具屍體已經被聖上下令就地掩埋,關於案子的報告也被我封存起來,省得別人看到再宣揚,此事你心裏有數就成。”


    對王玨來說,王賈氏最好死了才幹淨,聽到消息後自然不會有難過的情緒。將杜如晦的話在腦中過一遍,王玨感謝道:“我娘每次想起大哥都傷懷,若得知王賈氏的事情必然要難過一陣子,多謝你們為我考慮良多。”


    杜如晦撫須笑,“哪裏的話,我這命都是你所救,可千萬別跟我客套!”


    王玨和王思源與二人告別後上馬直奔南山而去,路上無人出言,王玨在思索關於大哥一家每個人被害時的具體經過,意圖從中察覺出蛛絲馬跡。待到山下宅子處,王玨拉緊韁繩詫異地轉頭看向王思源,而王思源則滿麵倔強地與她對視。


    山下宅子現在隻做歇腳和存放物品之用,馬棚也在繼續使用。姑侄倆沉默地將馬帶到馬棚拴好,而後不約而同往王玨的書房走。二人坐定,沒有茶,沒有暖爐,隻有寒冷天氣的冰冷以及內心的涼意。


    王玨握了握拳,控製好情緒後問道:“你為何這麽做?”


    王思源沒有絲毫緊張與愧疚,他反問道:“姑姑如何知道是我?”


    “那年的誣陷案,聖上讓侯君集封鎖南山,咱們與他同去衙門之後,南山才解禁。看似你沒有機會作案,其實那種程度的看守,依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悄無聲息到長安殺人再迴來。我記得開審的當日你十分睏倦,遺愛打趣的時候你說想了一晚關於撲克的事情。當時我還想著,你平日挺鎮定的人怎麽會為去衙門這種小事兒睡不好,哪知道你竟是整晚都忙著殺害親大伯去了!”最後一句話,王玨壓低嗓音幾乎怒吼出來。


    她不在意王賈氏的死活,甚至那個害人的大侄女和沒怎麽接觸過的二侄子雖有血緣關係,但是對王玨來說也是死就死了。唯獨王寶柱不同,雖然他成親後與家人離心,但王玨心裏還是記得兒時大哥的關愛,遂內心不解的同時也非常憤怒。


    見王思源還是那般表情,仿佛自己十分有道理一般,王玨忍耐著怒氣繼續說道:“再說王芳和王思維,我記得與董逸林交戰當日你在打鬥中腿部受傷,故此留在房家修養。然而,若要帶著那樣的皮肉傷去殺人對你來說也不是難事兒。何況那次是在長安內,可不用像殺害大哥時需要長途往返。


    我沒事兒的時候也會想一想這個案子,隻是從未往你身上想過,直到今日聽說王賈氏的事情。若我沒記錯你們那隊的行軍路線,你們最終的駐紮地是燕雲地區,正好在王賈氏勞作地附近。若在外出探查時找理由私自離隊也不是做不到,隻不過要找到王賈氏需要多次打探。總是離隊有些怪異,想來定會讓人印象深刻。若我去查,你說會不會有士兵至今仍記得你的異常舉動?


    還有,那三個突厥人也是你殺的吧?我記得突厥人到來當日,遺愛與蘇定芳比武假裝暈倒,那晚你以勸說遺愛為由住在房府!突厥人被殺的事情我還納悶,怎麽長安竟出現隱藏高手,原來高手一直藏在我身邊。”


    王思源並未因王玨連連的質問感到害怕,隻是他堅定的麵容中慢慢出現掙紮。一個毫無愧疚、一個滿麵憤怒,姑侄倆就這樣對視著久久無言。


    許久後,王思源輕聲說道:“姑姑可聽過莊周夢蝶的故事?您相信世上有人能做神奇的夢嗎?”


    夢?!自王玨迴家,就發現這個素未謀麵的大侄兒不太對勁兒。首先他的談吐舉止非王李氏和王寶金能教,通過觀察發現其顯得早慧的同時又不似身體裏裝著成人思想。李承幹出現後,王思源對他展現出無可隱藏的好感與關注,然而二人之前又不可能相識,若是夢來解釋的話那就說得通了。


    “我信,說說你都夢到什麽了,何時開始做夢。”


    王思源本來以為會被王玨怒斥,本來以為會被想成說謊,沒想到姑姑真的相信他的話。方才一直倔強著堅持的人,竟因為王玨的話開始抹起眼淚。看那樣子,似乎一個人守著秘密壓抑了很久。


    “我從小就開始做夢,隻不過很小的時候不能記住夢中內容,每每都是夜半哭醒。大概到我四歲的時候能記清夢中的片段,幾乎每天都做奇怪的夢,每次都是固定人物組成的不同畫麵,當時我很害怕。事情跟祖母說過後當日就有神婆來做法,但是依然無用。祖母說不要對旁人說做夢的事兒,不然會被當成異類殺掉。那之後我再未說過夢境的事情,包括對家人。


    四歲那年做的夢沒有家中親人,故此我以為是在夢中看到別人的人生,那種感覺很是可怕。直到五歲生日後,我開始夢到家人,夢到很多更可怕的事情。大伯一家不常出現,每次過來大伯母都要與祖母爭吵惹她傷心,我從來都不喜歡他們。然而,我的夢中開始出現他們一家的畫麵。”


    停頓,整理一下情緒,王思源繼續說道:“自小我就知道有個走失的姑姑,祖母和爹娘一直未放棄尋找。我夢中的畫麵,有一次祖母外出尋找姑姑很晚還沒迴來,次日有人帶著她的屍體來村裏,說在官道上發現,看身上的痕跡是活活被馬蹄踩踏而亡。另一個畫麵,我好像是長大了,祭拜完祖母和爹娘後帶著一隊人去大伯家,指揮人毆打大伯母,質問她為何害死自己全家。畫麵中,大伯先是震驚痛哭,但是在大伯母奄奄一息的時候他抱住我的大腿,讓我放過她,讓我放過害死他娘和弟弟、弟媳的人!!!


    夢中的那個我,口口聲聲說自己七歲那年大伯母與祖母激烈爭吵,而後就找人在官道上將祖母殺害。我不敢將夢裏內容說出來,隻能在七歲那年時時跟在祖母身後。令我驚恐的事情發生了,那段夢中形容的激烈爭吵真的出現,之後幾日祖母毫無意外突然要單獨去長安找姑姑。我求了大牛叔帶人跟我一起悄悄尾隨,謊稱大伯母在家中說要找人對祖母不利。果不其然,在官道上遇見有人慾以驚馬為掩護來行兇,賊人見我們人多對付不了才跑掉,自此我對自己的夢境深信不疑。”


    “然而,九歲那年卻發生一件特別的事情,姑姑迴來了。在我的夢中從始至終都沒有姑姑的存在,先是祖母被害死,接著是爹娘,最後是我得恩人相助去報仇。我原本想著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故此一直琢磨著找機會解決掉大伯一家,隻是我還太小尚沒有能力。姑姑出現後,我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夢境。見識到姑姑的能力,想著你能保護好一家人,我才終於不似以往那樣整日生活在緊張中。事實上,姑姑出現後我便不再做夢了!


    原本我還在猶豫要不要按以前的想法去做,然而姑姑封爵宴鬧出的笑話、大伯母竟是害姑姑被拐賣的真兇、大伯換了媳婦後依然不停添麻煩,為了讓他們不再有機會破壞掉大家得來不易的安穩生活,我決定一個個解決掉他們。姑姑說過不要小看任何人,我不會將他們當成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然等他們再來害我的親人,豈不是後悔?


    姑姑記得大伯曾經對你的好,祖母記得那個以前還算孝順的兒子,爹爹懷念曾經愛護他的兄長。而我,從我認識大伯那天起,他就是個沒用又不孝的窩囊廢!再有我夢裏的那些事情,我就是殺了他,又如何?!”


    見王玨皺眉不出言,王思源開始說起突厥人的事情,“那日我留在房府,夜裏想去突厥人那探探,看他們是否真的認錯人。若不成,索性按姑姑講過的忍者所用方法將他們解決掉,正好咱們也要對付倭國人,董逸林身上也有倭國刺青能轉移注意力。


    我在房家找了些工具提前做好準備,待到房頂偷聽時,發現他們見錢眼開竟在商量如何持續糾纏。那個婦人還說要迴去找附近的牧民過來證明,我不知道姑姑在關外都遇到了什麽事情,遂想想還是決定讓他們閉嘴。”


    王玨並未認真聽關於突厥人的事情,她在思索王思源話裏的意思。也就是說,在他的夢中沒有自己,自然也沒有王家的一係列改變。而母親和二哥夫婦都是被大嫂害死的,或者還有王芳參與其中,大哥知道後反而求情讓饒過王賈氏?!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