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王思源的夢中隻有片段,也許他不知道父母的死因以及自己受了多大苦才活下去,總之他說話的時候特意避開了這些內容。並且,關於恩人的事情也沒說,但是王玨想想那個恩人應該就是李承幹了,或者與李承幹有莫大關聯。


    王玨琢磨王思源料定自己若相信他的話,聽完事情經過後必然會站在他那一邊。起碼,不能讓王李氏失去唯一的孫兒,故此才有恃無恐。


    似這種無力感,王玨很久沒有過了。她一直想找到害死的大哥的人報仇,然而兇手竟然是親近的大侄兒,並且那個理由也讓王玨無法反駁。將心比心,若換做是自己,應該會選擇跟他一樣的做法。


    大唐遍地是人精,王思源每次都掩飾得不錯,然而動手次數多了難免會留下些痕跡,自己不就是分析每次事件找出他的嘛。好在也是因為一直注意他的動向才能猜到,不止不能報仇,還得想法設法幫兇手隱去可能會被人發現的痕跡,真不知道該怎麽形容內心感受。


    隨後,王玨又想到李世民、杜如晦和房玄齡這三個人。雖然今日與其中二人的談話中沒察覺到什麽,但是他們隱藏王賈氏的死真的是為怕母親傷心還是已經察覺出什麽,改日得去探探底。


    作者有話要說:


    第240章水落石出(二)


    雖然能體諒王思源從小的不易,以及他對自己親人下手,內心可能遭受的折磨。但是看著他倔強揚著下頜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王玨依然非常非常窩火。


    一方麵是因為還是無法接受大侄兒殺掉大哥這個事實,另一方麵也是惱怒這孩子有事情居然不跟自己說,而是暗搓搓就把事情給辦了。多次這樣秘密行動,有一次還趕上身體帶傷,其中意誌力與縝密的思維能力缺一不可,然而他竟將優點發揮到暗殺上,太可氣了!


    越是這樣,王玨越好奇他到底都在夢中看到了什麽,是什麽樣的夢僅僅隻是看到一些片段就能讓王思源在這般年齡如此早熟。而被琢磨的王思源,別看他哭過後又開始逞強,其實瞧著王玨不斷變換的表情他也是很忐忑。


    姑侄倆就這樣各懷心思坐在山下書房相對無言。王玨想著不知李世民搞什麽鬼,她打算上山將山頂的僕從們再叫下來一些守護村民,山上有她和某喜好暗殺的高手在足夠安全。


    見王玨起身,王思源落後三步緊隨。之前王玨一直在思考王思源夢境的事情,再有被突如其來的事件擾亂思緒,在上山途中,她突然想到一個重要問題。


    王玨停住腳步轉身問道:“思源,你為何將事情陷害給漢王?你為何會模仿漢王的筆跡?”


    王思源跟著頓住腳步,低頭不做聲。


    氣死了,這孩子怎麽跟滾刀肉一樣!!!


    用絕招,“哎,我沒有心力再去想這個事兒,不如交給承幹去查如何?反正他也不會將你的事情說出去,依他的能力總能查出你跟漢王之間有什麽聯繫。”


    “我跟漢王今日第一次見麵,大師兄定然查不出來,姑姑還是別讓他白費力了。”見王玨自顧自在前麵走著,完全不搭理他,王思源急了,“漢王在我夢裏出現,他教我練字,等我夢醒後按記憶自己模仿他的筆跡。”


    王玨趁機詢問,“他為何要教你認字,你們如何相識,還是將你夢裏的內容都說出來吧。”


    又是一段沉默,眼看就要到山頂了,王思源終於忍不住說道:“姑姑停下吧,咱們坐坐,我將事情都告訴你。”


    王玨聞言趕緊停住腳步直接坐在山路上,而後看著王思源示意他趕緊說。


    王思源坐在下首的台階,組織了一下語言緩緩說道:“我做的夢順序是打亂的,並且總是幾個固定場景的片段,我就按這些年整理猜測出的故事給姑姑講。七歲那年祖母去世,十五歲那年家中著火將所有東西燒得一幹二淨,我們救火的時候已經進不去家門。那日我住在劉大包家,因此逃過一劫。


    由於村裏不知為何傳言我是災星,將爹娘安葬後我就獨自離開了南山村。誰知路上竟被人截殺,我滾下山坡才撿迴一條命,之後被路過的奴隸販子所救,他救我當然是為了販賣。


    祖母死的蹊蹺,爹娘在著火的宅子不知道逃跑,我離開又遇到截殺,這一切肯定不是巧合。我們隻是普通農家,誰跟我們這麽大仇要趕盡殺絕?!我從那時開始懷疑大伯母。


    我被賣到一個奇怪的地方,那裏有很多孩子聚在一起每天學習書畫和樂理。由於我身體成長緩慢(梅西那個病),並不是真的七八歲孩童,思維自然也與孩子不同。我發現有些資質不夠的孩子開始被淘汰,被淘汰的人再沒有出現過,隨後我就開始拚命學習,畢竟我們這些人都是被賣去那裏的,我不信遭到淘汰還會有好日子過。


    最後隻剩兩人,其中一個是我。然後出現了一個人,就是漢王,他親自指導我們兩個書畫。除我以外的那個孩童很有靈性,漢王給他取名叫稱心,我叫如意。由於經曆過太多事情,我認為一個權貴將心思用在我們這樣的人身上必有目的。


    果然,兩年後他說希望我們去陪伴他的侄兒,就像陪伴他的時候一樣。稱心被賣的時候年齡很小,他所知道的都是漢王所教,故此他不覺得有什麽,隻是捨不得漢王,我卻感覺事情不對勁。漢王所謂的陪伴,便是同吃同住,若不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讓漢王幫忙報仇,我早跑了。


    本以為漢王有斷袖之癖,被他送到太子身邊才察覺到其用意,沒想到他養我們這麽多年是想利用我們來害人。太子待我們很好,我在他身上沒感覺到漢王那種危險的氣息,所以我找個機會就將自己的身世說了。太子很上心地著人去調查,然後才有了我方才說的派人跟我去報仇之事。


    我很感激太子的幫助,所以將自己的猜測說與他聽,誰料他竟大怒不再信任我。我不死心,有一次太子妃找樂人彈曲,我又趁機將事情告知她,結果害得太子妃也跟著受冷待。我夢裏的情況與現在不同,太子與弟、妹們不親近,魏王殿下更是經常給他找茬,太子也變得越來越暴躁。


    之後我就沒再見過太子,隻有太子妃偶爾召我彈曲。最終我被人從背後殺死,不知是何人,但我猜測是漢王派人所為。其實太子不是斷袖,他隻是喜歡稱心的那份簡單、隻是信任漢王殿下。至於太子妃,她本身就不如侯將軍的女兒受寵,最後被我害得幾乎是幽禁宮中。


    還有一些零散畫麵是宮人悄悄討論太子的事情,我死前已經有關於太子是斷袖的傳聞,也不知在我夢裏的世界事情是如何收場的。可惜我九歲前總是零散重複著做上訴事情的夢,隻能借著被培養時的夢境學些禮儀、樂理和繪畫知識,竟對旁的事情一概不知。


    得知姑姑收大師兄為徒,我很是興奮。我想要報恩,想要得到他的信任,想讓夢中那些事情都遠離他。今日看到漢王才知道,原來他很早就在用這個計謀,定然是那兩個樂童讓他看到希望但本領不夠,故此才特意親自培養。


    有件事情我一直想不透,就算太子被罷也輪不到他上位,漢王為何要對太子不利呢?”


    王思源話裏一直用太子來稱唿李承幹,看來他雖然感激夢裏的恩人,卻不願意將現在的大師兄當成那人。也是,按史書上誇大的記載,那會兒的李承幹像個瘋子一樣。


    了解完事情的前因後果,王玨也發出同個疑問,漢王做這些危險的事情是在圖什麽?!


    便是沒知道兇手是王思源之前,王玨都覺得漢王是遭人陷害,李世民不至於連這點都看不清楚。他既然要收拾漢王,應該是已經有證據對方做了什麽不可饒恕的錯事。


    一個孩子從小開始做這樣殘忍的夢,大侄兒也怪不容易的。聽他的意思通過夢境能了解到的事情太少,這讓王玨鬆了一口氣,“家師曾經說過有萬千世界,每個世界相同人物上演著不同結局,你夢到的許是其它世界的片段。方才你說身體成長緩慢,我瞧著你的狀況很好呀。”


    王思源感激地說道:“我覺得,應該是姑姑給的健體藥起了作用。”


    王玨聞言頷首贊同,“你的事情我已經知道,剩下的你不要擔心,隻是往後再做什麽事情都需與我商討才行,咱們趕緊上山吧。”


    “多謝姑姑!”其實王思源也擔心自己做的事情會被人發現,有姑姑幫忙掃尾他終於能安心了。


    還是先保證南山的安全,等幾天看看有什麽事情發生,最好能有個合適的機會去探探底。姑侄倆交流完,快速到達山頂派遣僕從們下山,期間王李氏他們見二人這麽多動作趕緊過來詢問。怕他們胡思亂想,王玨隻說是聖上好像要對付誰,咱們保證村裏安全就成。


    大年夜,今年隻有家裏這幾個親人在,再加上聽說可能要發生事情,大家隻吃了頓團員飯就各自休息去了。王玨睡不著在書房中研究龜殼圖案,誰知沒一會兒王思源又敲門進來了。


    “我就想著,既然將事情說了,不如一次都說完。”


    王玨聞言心髒好頓顫,還有事兒沒說?!!!


    “方才說了太子妃偶爾召我彈曲。她隻拿我當未及冠的樂人,偶爾召我也是有大批宮人在。然而我的年歲畢竟不似外表看起來那樣,故此對太子妃有了愛慕之心。她是一個嫻靜的人,太子卻覺得她心思深沉,反而比較喜歡活潑的那位。我就想著,雖然大師兄跟我夢中不太相同,但喜好應該不會改變。所以,老師可否想辦法讓侯將軍的女兒去做太子妃,將原本的太子妃蘇氏說給我?”


    王玨:“……”難怪大侄兒天天圍著承幹獻殷勤,沒準是感恩連帶著心裏愧疚,居然盯上恩人的媳婦了,這孩子就是這麽報恩的?!再有,還讓侯君集的閨女做太子妃,你姑姑是名士又不是名君,哪有那個權力,簡直要被他氣死了!


    找個切入點勸說,“你隻從你們師兄弟的喜好考慮,可想過蘇氏女的想法?對了,你說的是哪個蘇氏?”


    王思源見王玨沒一口拒絕,連忙迴道:“她是秘書丞蘇亶長女,聽聞她的母親是五姓七家某一家的嫡長女。她身邊的宮女說,對於進宮她是極其不願意的,然而為了家族不得不來。其實,很多大族女子都不願意進宮。”


    這話倒不錯,那些世家大族基本都是相互通婚,由於朝代的變更性等很多原因,他們都不想跟皇族扯上血脈關係。反正誰上位都要任用他們來治理國家,何必多此一舉。若跟皇族通婚再遇上改朝換代,多少都會受到新君冷待,這種不劃算的買賣沒人願意做。


    尤其是李氏皇族,李淵是楊家的親戚,隋文帝待他算是不薄,從楊家手裏弄到皇位頗為讓人不齒。再有李世民帝位來路不正,沒有王玨的曆史上,李承幹也不能坐穩位子,誰傻了才去給他當太子妃,估計姓蘇那位也是被逼得沒辦法。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