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往後的事情先不說,你們都是大唐忠臣,朕不用你們還能用哪個?”先將混蛋們穩住,然後趕緊轉移話題,“依大家看,若按王縣公的計策,該派何人出使倭國,出使後如何行事呢?”
趙德言當仁不讓,“聖上,微臣願往!”他本來就擅長幹這些事情,再有程咬金最近總追債,他得想辦法出去躲躲。
瞧著趙德言無奈撇了眼自己,王玨微笑著友好迴視,當初敢做就要有被報複的準備!
長孫無忌一下想起自己的女婿來,他沖王玨詢問道:“李晉江是否適合同去?”
大家聞言皆無語,過去寫小說呀?!想給女婿蹭資曆也不帶這麽明顯的,俺們家還有一群兔崽子等著機會呢。
雖說還不知道使團過去要幹嘛,但是好些人已經緊隨其後開始推薦。咱推薦的不是聰明人就是武力值不錯的,還有些人自帶特殊技,總有一款適合倭國嘛,碰唄。
得,剛轉移完武將的注意力,文官們又鬧騰上了,李世民趕緊揮手製止,“你們說的這些人都夠資格加入使團,以後呢,難道所有人都跟使團一起迴來嗎?”
懂了,老大是想留人以遊學或文化交流的名義探聽消息甚至捉住機會整事兒。
王玨想趕緊離開這幫人,她想想後說道:“使團去主要探聽情況,因我的消息都是以前老師告知,需再確認後麵的猜測是否為準。以倭國來使刺殺聖上以及忍者誣陷微臣的罪責去討說法兒,而後了解舒明天皇和蘇我世家的立場及各人性格,再找出各地不甘寂寞的人。
按微臣的想法,若高句麗和百濟真想說動倭國對新羅動手,倭國必要從中分利,那兩國也會派質子過去。這其中可運作的事情就多了,若某國質子不慎而亡呢?是另一國動手還是倭國反對幫助高句麗和百濟的人所為?
舒明天皇必然不想當傀儡,若他派人刺殺蘇我家的人不成呢?若其他皇族脈係也參與進來呢?使團隻是表麵,如果了解情況後與我說得大概相同,咱們需提前製定出一些策略,而後留人在倭國繼續了解情況並見機行事。主事人必然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想出好計策的本事,不然得到消息後一來一迴的稟報,肯定會錯過好時機。”
王玨對人選的要求太高了,像趙德言這樣有本事但已經在大唐公開露過麵的人又不適合長期留下,否則必然會被嚴密監視和提防,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年歲不大又綜合能力超強的人。方才吵鬧的大佬們都不再說話,他們推薦的人可以跟隨去執行任務,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能當這個主事者。
似孟襄和王玨這樣綜合能力強,也許可以通過易容降低旁人注意的人也不行,這兩個都是大才者,對李世民來說都是拿倭國來換也不能給的人。就在大家陷入沉默的時候,李靖說道:“老夫倒是有個好人選!”
作者有話要說:
第216章人選人選
大唐年輕的兒郎們很多才華橫溢又心思敏捷,但能接下這種重任的人還真不好找。也不是沒有勉強能勝任者,然而誰也不想提出後跟著擔責任。尤其不想自家子弟參與,一個弄不好可要滿門受連累。
見方才爭搶的都消音,李世民在心裏一頓暗罵。這群混蛋有好事兒就爭搶著來,情況不對跑得比誰都快。聽一向靠譜少言的李靖居然推薦人,李世民趕緊問道:“快說來聽聽!”
“王熙然。此子年齡合適,智謀與武力都不低,遇事冷靜亦懂得變通達到目的。”
李靖很少這樣誇讚人,他對王熙然的評價真不低。隻少數武將知道王熙然的本事,其中就包括尉遲敬德,他聽得李靖的答案一拍腦門,“沒錯,他能行!!!”
房玄齡聞言也是眼睛一亮,“微臣也覺得他行,他學識淵博言之有物,很是個人才。”
長孫無忌跟著點讚,“沒錯。他為人穩重又狡猾,無論各方麵才華都遠超同齡人。隻是此人太懶,我瞧著他沒有絲毫進取之心。”
還有這麽個神奇生物?!在場人都知道王熙然是誰,不說突厥戰,就他能以一個外人身份住在南山,就夠關注王玨的那些人打探他了。聽說此子很有才華,但是能同時被這麽些大佬高度認可,卻讓不了解他的都想著再去打探。
李世民也有點兒小驚訝,他當初看李靖送上的戰報,言道王熙然很有才華。當時送消息時讓李靖試探過王熙然,結果人家就想要個爵位待在南山教書。對於有貢獻者李世民從不吝嗇,就王熙然對突厥戰的貢獻,他求得那些都是小意思。
由於自己得用的大臣很多,又聽說他的一些作風完全似老人,李總想像一下覺得他定然是個很難搞的人。這樣的人若他自己不願意,把他放到哪都是成日打瞌睡,故此再沒提讓他出仕的事情。隻是,這麽重要的任務,還需考教他一番才能決定。
不了解王熙然的人想想後還是謹慎發言,“聖上,微臣對王大郎不甚了解,咱們是否考教一番?”若事情不成,影響太大,不止影響大唐,還影響他們跟在聖上後麵喝湯。
此言一出自然有幾人跟著同意,想法跟李世民撞一起去了,他正中下懷道:“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待明日召他過來,咱們再做決定。”
王熙然上次跟著出征最大的目的就是得個爵位,如今願望已經達成,人家正過著‘養老’小日子呢。這些人又是舉薦又是說要考察,自己弄這麽熱鬧也沒想著問問人家願不願意搭理他們。王玨聽著眾人熱情討論,心裏一陣嘿嘿,有些話必須提前說明白,“得讓眾位知道,王大郎雖住在南山卻不歸我管。”
聽王玨這麽說,長孫無忌腦中立刻浮現出王熙然躺在樹下曬太陽打瞌睡的樣子。若王縣公不幫忙說和,對方也許真的不會答應。剛想開口讓王玨勸勸王熙然,結果就聽李世民說道:“朕曉得,待朕明日親自跟他說。”
李靖唇角微上揚,房玄齡低頭偷笑,長孫無忌則是想要捂臉。他還想著讓女婿跟著混點功勞呢,若無法說服王熙然過去,那也隻能讓李晉江跟使團走一趟,他可不放心讓女婿在倭國長久臥底。
這麽一番聊下來,竟製定了大唐幾年內的對外政策,李總表示很滿意。剩下的就是看看能從倭國使者那得到什麽信息,然後再具體確認使團人選。那些在朝堂上聊就行,由於王玨和孟襄不常過來,李世民問道:“關於使團人選,二位有什麽建議?”
孟襄答道:“墨家有位長老的弟子擅長記路繪製地圖,他年齡不大,到時跟著在倭國遊學幾年吧。”
地圖可是個關鍵事情,大家聞言皆開懷,孟巨子出手不凡!而後又看向王玨,王熙然不歸你管,你手下那些成日在長安攪事兒的總該能安排吧?我們可不要房遺愛和李晉江那樣的,剩下看著辦,別讓我們走空就行。
知道他們什麽意思,王玨擺出一臉為難相,“我弟子黃文有在突厥臥底的經驗,我再教給他一些易容術,應該是個不錯的人選。”見大家皆笑著點頭,王玨繼續說道:“可惜他被聖上派到地方去了,我看他做得也不錯,還是多曆練一下政務吧。”
無語,既然不能派去,那你說個啥!隻有李世民知道,王玨是說給他聽的,怪他將剛歸來的弟子那麽快派遣出去。想想自己那時也確實有點兒小心眼,李世民故作沒聽懂地說道:“那王縣公覺得誰去合適?”
“李晉江,方才長孫尚書不是說了嗎?”
若不是不願得罪長孫無忌和王玨,很多人都得當場質問,讓他過去寫小說嗎?!
李世民真問了,“讓他……過去寫小說?辦報紙?可是這些沒什麽用處吧。”說完就後悔了,他不是要阻止李晉江混資曆,而是希望王玨能派王思源去,他覺得那個孩子非常適合。
長孫無忌隱晦瞪了李世民一眼,好妹夫,你等著!
王玨反駁道:“他剛成親,我並不打算讓他久留。眾位不要小看話本,若寫些影she倭國權貴的小說,可激起平民憤怒。再有,倭國貴族太奢靡,百姓生活多悽苦。如果多寫些類似如何被欺壓殉情之類的書,可引起共鳴的同時增加百姓對皇貴的不滿。
隻要不明顯去做,倭國人不會了解其中能造成的強大影響。我讓李晉江去,主要是讓他親自接觸感受倭國,如果能提前傳播一些他寫的小故事打響名聲,那就再好不過。到時候往來去倭國做貿易的人可以口傳他的故事,別人也隻會以為是李晉江出使後得到的寫作靈感罷了。”
誒,好像有點兒意思。李世民好奇道:“王縣公說得玄乎,你也擅長寫故事,可否舉例一個?”
好些人又在心裏給李世民點讚了,聖上幹得好!長孫無忌則麵無表情地觀察著眾人,誰麵上稍有笑容或幸災樂禍的表情都被他給記住。讓你們樂,迴頭挨個收拾。
王玨對李總的問話也能理解,他們還不懂筆桿子和小說能引起的影響。想了想,王玨說道:“我就說個小故事。兩個原本要成親的貧民,女子被貴看中強搶,男子追過去後被虐殺。女子委屈求全,留在貴族家慢慢報複他,殺死仇人後自己也不得好死。這種故事聽起來很無趣,但是擅長寫小說的人卻能根據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互動,來讓讀者聽起故事感同身受。”
大概懂了,具體怎麽樣還要實施起來看。雖然很多人仍覺得不靠譜,以為是王玨找的藉口,但是李晉江的存在不影響計劃,也就無人再說什麽。主要王玨講的故事梗概幹巴巴,等李晉江發揮起來這些人便知道小說家的厲害了。
李世民這迴直說道:“我覺得王縣公的侄兒不錯,那個孩子讓我印象深刻。”
王玨皺眉拒絕:“我準備讓他去做別的事情,留在倭國遊學的人,我們百家派隻出武照和周齊。”
周齊還不錯,武照?!那孩子才多大,不說王縣公真捨得,我們還怕她年幼做錯事兒呢!
見大家都是滿麵不贊同,王玨無奈說道:“我的弟子,我比你們更心疼。武照年齡小,她比旁人更容易探聽到東西。並且,她十分聰慧,武力也很不錯,保命沒問題。”
聽未來兒媳婦也會被派去,房玄齡想了想沒出言反對。那孩子武力十分了得,在能保命的情況下誰不想自家孩子多點兒功勞呢。可惜他家房二那樣愛惹禍的實在不敢往外放,不然倆人一起去多好。
看王玨的意見堅決,杜如晦轉移話題問道:“王縣公打算讓王思源去做什麽?”
“有幾個弟子,我決定讓他們明年去高句麗曆練一下,具體計劃到時再說。”
</br>
趙德言當仁不讓,“聖上,微臣願往!”他本來就擅長幹這些事情,再有程咬金最近總追債,他得想辦法出去躲躲。
瞧著趙德言無奈撇了眼自己,王玨微笑著友好迴視,當初敢做就要有被報複的準備!
長孫無忌一下想起自己的女婿來,他沖王玨詢問道:“李晉江是否適合同去?”
大家聞言皆無語,過去寫小說呀?!想給女婿蹭資曆也不帶這麽明顯的,俺們家還有一群兔崽子等著機會呢。
雖說還不知道使團過去要幹嘛,但是好些人已經緊隨其後開始推薦。咱推薦的不是聰明人就是武力值不錯的,還有些人自帶特殊技,總有一款適合倭國嘛,碰唄。
得,剛轉移完武將的注意力,文官們又鬧騰上了,李世民趕緊揮手製止,“你們說的這些人都夠資格加入使團,以後呢,難道所有人都跟使團一起迴來嗎?”
懂了,老大是想留人以遊學或文化交流的名義探聽消息甚至捉住機會整事兒。
王玨想趕緊離開這幫人,她想想後說道:“使團去主要探聽情況,因我的消息都是以前老師告知,需再確認後麵的猜測是否為準。以倭國來使刺殺聖上以及忍者誣陷微臣的罪責去討說法兒,而後了解舒明天皇和蘇我世家的立場及各人性格,再找出各地不甘寂寞的人。
按微臣的想法,若高句麗和百濟真想說動倭國對新羅動手,倭國必要從中分利,那兩國也會派質子過去。這其中可運作的事情就多了,若某國質子不慎而亡呢?是另一國動手還是倭國反對幫助高句麗和百濟的人所為?
舒明天皇必然不想當傀儡,若他派人刺殺蘇我家的人不成呢?若其他皇族脈係也參與進來呢?使團隻是表麵,如果了解情況後與我說得大概相同,咱們需提前製定出一些策略,而後留人在倭國繼續了解情況並見機行事。主事人必然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想出好計策的本事,不然得到消息後一來一迴的稟報,肯定會錯過好時機。”
王玨對人選的要求太高了,像趙德言這樣有本事但已經在大唐公開露過麵的人又不適合長期留下,否則必然會被嚴密監視和提防,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年歲不大又綜合能力超強的人。方才吵鬧的大佬們都不再說話,他們推薦的人可以跟隨去執行任務,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能當這個主事者。
似孟襄和王玨這樣綜合能力強,也許可以通過易容降低旁人注意的人也不行,這兩個都是大才者,對李世民來說都是拿倭國來換也不能給的人。就在大家陷入沉默的時候,李靖說道:“老夫倒是有個好人選!”
作者有話要說:
第216章人選人選
大唐年輕的兒郎們很多才華橫溢又心思敏捷,但能接下這種重任的人還真不好找。也不是沒有勉強能勝任者,然而誰也不想提出後跟著擔責任。尤其不想自家子弟參與,一個弄不好可要滿門受連累。
見方才爭搶的都消音,李世民在心裏一頓暗罵。這群混蛋有好事兒就爭搶著來,情況不對跑得比誰都快。聽一向靠譜少言的李靖居然推薦人,李世民趕緊問道:“快說來聽聽!”
“王熙然。此子年齡合適,智謀與武力都不低,遇事冷靜亦懂得變通達到目的。”
李靖很少這樣誇讚人,他對王熙然的評價真不低。隻少數武將知道王熙然的本事,其中就包括尉遲敬德,他聽得李靖的答案一拍腦門,“沒錯,他能行!!!”
房玄齡聞言也是眼睛一亮,“微臣也覺得他行,他學識淵博言之有物,很是個人才。”
長孫無忌跟著點讚,“沒錯。他為人穩重又狡猾,無論各方麵才華都遠超同齡人。隻是此人太懶,我瞧著他沒有絲毫進取之心。”
還有這麽個神奇生物?!在場人都知道王熙然是誰,不說突厥戰,就他能以一個外人身份住在南山,就夠關注王玨的那些人打探他了。聽說此子很有才華,但是能同時被這麽些大佬高度認可,卻讓不了解他的都想著再去打探。
李世民也有點兒小驚訝,他當初看李靖送上的戰報,言道王熙然很有才華。當時送消息時讓李靖試探過王熙然,結果人家就想要個爵位待在南山教書。對於有貢獻者李世民從不吝嗇,就王熙然對突厥戰的貢獻,他求得那些都是小意思。
由於自己得用的大臣很多,又聽說他的一些作風完全似老人,李總想像一下覺得他定然是個很難搞的人。這樣的人若他自己不願意,把他放到哪都是成日打瞌睡,故此再沒提讓他出仕的事情。隻是,這麽重要的任務,還需考教他一番才能決定。
不了解王熙然的人想想後還是謹慎發言,“聖上,微臣對王大郎不甚了解,咱們是否考教一番?”若事情不成,影響太大,不止影響大唐,還影響他們跟在聖上後麵喝湯。
此言一出自然有幾人跟著同意,想法跟李世民撞一起去了,他正中下懷道:“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待明日召他過來,咱們再做決定。”
王熙然上次跟著出征最大的目的就是得個爵位,如今願望已經達成,人家正過著‘養老’小日子呢。這些人又是舉薦又是說要考察,自己弄這麽熱鬧也沒想著問問人家願不願意搭理他們。王玨聽著眾人熱情討論,心裏一陣嘿嘿,有些話必須提前說明白,“得讓眾位知道,王大郎雖住在南山卻不歸我管。”
聽王玨這麽說,長孫無忌腦中立刻浮現出王熙然躺在樹下曬太陽打瞌睡的樣子。若王縣公不幫忙說和,對方也許真的不會答應。剛想開口讓王玨勸勸王熙然,結果就聽李世民說道:“朕曉得,待朕明日親自跟他說。”
李靖唇角微上揚,房玄齡低頭偷笑,長孫無忌則是想要捂臉。他還想著讓女婿跟著混點功勞呢,若無法說服王熙然過去,那也隻能讓李晉江跟使團走一趟,他可不放心讓女婿在倭國長久臥底。
這麽一番聊下來,竟製定了大唐幾年內的對外政策,李總表示很滿意。剩下的就是看看能從倭國使者那得到什麽信息,然後再具體確認使團人選。那些在朝堂上聊就行,由於王玨和孟襄不常過來,李世民問道:“關於使團人選,二位有什麽建議?”
孟襄答道:“墨家有位長老的弟子擅長記路繪製地圖,他年齡不大,到時跟著在倭國遊學幾年吧。”
地圖可是個關鍵事情,大家聞言皆開懷,孟巨子出手不凡!而後又看向王玨,王熙然不歸你管,你手下那些成日在長安攪事兒的總該能安排吧?我們可不要房遺愛和李晉江那樣的,剩下看著辦,別讓我們走空就行。
知道他們什麽意思,王玨擺出一臉為難相,“我弟子黃文有在突厥臥底的經驗,我再教給他一些易容術,應該是個不錯的人選。”見大家皆笑著點頭,王玨繼續說道:“可惜他被聖上派到地方去了,我看他做得也不錯,還是多曆練一下政務吧。”
無語,既然不能派去,那你說個啥!隻有李世民知道,王玨是說給他聽的,怪他將剛歸來的弟子那麽快派遣出去。想想自己那時也確實有點兒小心眼,李世民故作沒聽懂地說道:“那王縣公覺得誰去合適?”
“李晉江,方才長孫尚書不是說了嗎?”
若不是不願得罪長孫無忌和王玨,很多人都得當場質問,讓他過去寫小說嗎?!
李世民真問了,“讓他……過去寫小說?辦報紙?可是這些沒什麽用處吧。”說完就後悔了,他不是要阻止李晉江混資曆,而是希望王玨能派王思源去,他覺得那個孩子非常適合。
長孫無忌隱晦瞪了李世民一眼,好妹夫,你等著!
王玨反駁道:“他剛成親,我並不打算讓他久留。眾位不要小看話本,若寫些影she倭國權貴的小說,可激起平民憤怒。再有,倭國貴族太奢靡,百姓生活多悽苦。如果多寫些類似如何被欺壓殉情之類的書,可引起共鳴的同時增加百姓對皇貴的不滿。
隻要不明顯去做,倭國人不會了解其中能造成的強大影響。我讓李晉江去,主要是讓他親自接觸感受倭國,如果能提前傳播一些他寫的小故事打響名聲,那就再好不過。到時候往來去倭國做貿易的人可以口傳他的故事,別人也隻會以為是李晉江出使後得到的寫作靈感罷了。”
誒,好像有點兒意思。李世民好奇道:“王縣公說得玄乎,你也擅長寫故事,可否舉例一個?”
好些人又在心裏給李世民點讚了,聖上幹得好!長孫無忌則麵無表情地觀察著眾人,誰麵上稍有笑容或幸災樂禍的表情都被他給記住。讓你們樂,迴頭挨個收拾。
王玨對李總的問話也能理解,他們還不懂筆桿子和小說能引起的影響。想了想,王玨說道:“我就說個小故事。兩個原本要成親的貧民,女子被貴看中強搶,男子追過去後被虐殺。女子委屈求全,留在貴族家慢慢報複他,殺死仇人後自己也不得好死。這種故事聽起來很無趣,但是擅長寫小說的人卻能根據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互動,來讓讀者聽起故事感同身受。”
大概懂了,具體怎麽樣還要實施起來看。雖然很多人仍覺得不靠譜,以為是王玨找的藉口,但是李晉江的存在不影響計劃,也就無人再說什麽。主要王玨講的故事梗概幹巴巴,等李晉江發揮起來這些人便知道小說家的厲害了。
李世民這迴直說道:“我覺得王縣公的侄兒不錯,那個孩子讓我印象深刻。”
王玨皺眉拒絕:“我準備讓他去做別的事情,留在倭國遊學的人,我們百家派隻出武照和周齊。”
周齊還不錯,武照?!那孩子才多大,不說王縣公真捨得,我們還怕她年幼做錯事兒呢!
見大家都是滿麵不贊同,王玨無奈說道:“我的弟子,我比你們更心疼。武照年齡小,她比旁人更容易探聽到東西。並且,她十分聰慧,武力也很不錯,保命沒問題。”
聽未來兒媳婦也會被派去,房玄齡想了想沒出言反對。那孩子武力十分了得,在能保命的情況下誰不想自家孩子多點兒功勞呢。可惜他家房二那樣愛惹禍的實在不敢往外放,不然倆人一起去多好。
看王玨的意見堅決,杜如晦轉移話題問道:“王縣公打算讓王思源去做什麽?”
“有幾個弟子,我決定讓他們明年去高句麗曆練一下,具體計劃到時再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