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於程鐵牛的娘,大家調查時得到的消息都說她是啞女,又什麽活計也不會。當時他們以為是隋末戰亂哪個衰敗人家的閨女,許是小地主之類的家庭,後遇難變啞或者天生有啞疾。現在想想,她不說話難道是不會說唐語?!
很有這個可能!趙德言問道:“能形容一下你娘的長相和舉止特徵嗎?”
經程鐵牛一說,屋內有那麽些對番邦人了解的官員都發出恍悟的聲音。愛好講故事的孔穎達說道:“我猜測程鐵牛的娘親應該是倭國人,不知為何來到大唐。她也許跟摩理勢是親戚,或者就是摩理勢的媳婦,那次不是海盜而是倭國人來尋她。”
王玨大概知道曆史上這些人物的生平,她看向程鐵牛問道:“你娘看起來會不會比你爹年長很多?”
程鐵牛僵硬的點頭默認,他從來沒懷疑過自己的出身會有何不同,也從沒想過啞巴娘身上竟還有秘密。倭國人對大唐不軌,他又有一半倭國血統,現在覺得自己的處境好尷尬。
還有娘,雖然覺得娘不喜歡他們父子,但是他依然惦念著。想到方才倭國來使說摩理勢一家已經死了,程鐵牛連忙問道:“那我娘呢,如果那家人都死了,是不是就算我娘活著迴去了,如今也是兇多吉少?”
說到番邦,咱聖上也不是純漢人,問題在於你當自己是什麽人。程鐵牛隻是先尷尬便對娘親的問題關注,說明無論什麽血統他內心還是當自己是唐人,隻是看那樣子怕大家排斥他罷了。從調查中迴憶,程鐵牛的娘對他似乎不好,但是他仍急切掛念又可看出其孝順重感情,是個不錯的孩子。
趙德言答道:“倭國貴族間幾乎都是親戚,偶有誰家與誰家的孩子相似也很正常,你娘也許隻跟那家人是遠親。隻是,若你娘並非口不能言,她能忍耐那麽多年不露餡,離去前後也沒找過你們父子,我覺得即便她活著你也不要對她抱有太大希望。”
其餘人看著程鐵牛雙手按地,眼淚啪啪往水泥地上掉,想止住眼淚又做不到,隻能一直對聖上說著失儀求責罰的話,惻隱之心都動起來。尤其這孩子平日大咧咧跟他老師一樣,如今接連被刺激著變成這樣也是可憐。
“朕不怪你。”不知道咋安慰,他也覺得孔穎達和趙德言的推測沒什麽問題。
程咬金則一直用牛眼瞪著趙德言,即便也覺得他推測沒問題,還是免不了在心中暗罵。自家弟子已經受那麽多打擊,剩下該他這個當師傅的慢慢告知,誰用你們這些自覺不錯的多嘴。
作者有話要說:
第215章陰險計謀
場麵比較尷尬,孟襄轉移話題沖王玨問道:“你們百家派似乎對海外事情比較了解,可有什麽要說與大家?”
王玨頷首,“最後一次得到消息,蘇我家族在倭國非常猖狂。他們控製了幾代天皇任命,摩理勢應該是其中一個被剷除的異己。若沒記錯,摩理勢是現任內大臣蘇我入鹿的叔叔。比起現任天皇,山背大兄王還是蘇我家的血親。但考慮到聖德太子在位時一直壓製蘇我家,山背大兄王也比現任天皇有才華得多,隻需要傀儡的蘇我家自然不會選擇所謂的血親。然而,蘇我家親唐,其他人似乎都與高句麗、百濟更多往來。而這次的遣唐使,與其說是當傀儡的舒明天皇派遣,不如說是蘇我世家派來的訪客。”
原來如此!
大家先是感嘆倭國的皇權旁落,而後則是驚訝王玨對海外的了解程度,看來百家派隱世的時候果真沒閑著。而後又免不了要在心中誇讚她聰慧心思縝密,竟能從以往事情推斷出現今情況。
不愧是吾之子房,李世民急切著問道:“依王縣公看,咱們後續該如何呢?若按計劃的派人去問責他們,能得多少好處?”
王玨還沒說話,止住哭的程鐵牛插言道:“聖上,此乃國事,糙民還是去殿外等候吧。”
麵皮跟他師父一樣厚的人說出這種話,想來他定是為自己可能的身世別扭了。李世民想了想說道:“你就是我大唐的子民,盧國公的弟子。往後的事情,切勿讓朕失望!”
其他人也是同樣表情和神態,我們信任你了,若你敢辜負這個信任,絕對不是弄死那麽簡單。程鐵牛激動得連連磕頭,鐺鐺鐺將額頭都磕腫了。雖未進朝他也對聖上有些自己的揣測,能得疑心病小心眼的人說出如此話,能得師父和各大臣們體貼,他這輩子死都不會背叛大家。
程咬金怕徒弟把頭磕破還得去南山求去疤藥,看磕差不多了趕緊過去把弟子給扶起來。兵痞們見他如此,突然覺得當師父的滋味似乎也不錯,咱要不要考慮收個徒弟呢。
不理會走神的兵痞們,王玨答道:“得到黃金是次要,總不能持續用這樣的事情來敲詐。派人過去討說法隻是藉口,實則在離開時留下人執行下步計劃。至於計劃為何,微臣先說說目前局勢。
咱們有兩個不甘寂寞的鄰居,明知新羅是唐屬臣,高句麗和百濟還總是想對新羅不利。在唐建國之初,高句麗和百濟便經常派使者訪倭國,希望他們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新羅。隻是那時倭國大權處於博弈狀態,他們哪裏有閑暇管別人。
蘇我家親唐隻是看中大唐的兵強馬壯以及冶煉等技術高於他們,不願跟強者對抗亦想從咱們這得些好處。先前微臣對聖上說過,有很多東西是絕對不能被他國拿走的,其實最好除了吃喝玩樂什麽也別教給他們。
若高句麗和百濟給出好處,蘇我家族是否會與他們聯合攻打新羅便說不準,畢竟他們隻是敬唐而不是敬唐屬臣。舒明天皇再是傀儡也有些話語權,欲猜測倭國對咱們鄰居的家事是否參與,還要看舒明天皇的態度。這點,就要有勞長安令在審查時套話了。
隋伐高句麗付出慘痛代價,唐建國之初有吐蕃和突厥兩個更不省心的鄰居,自然不願意再跟高句麗交惡。而高句麗為南下統一半島做打算,也是吸取與隋朝交惡而遭其多年攻伐的教訓,希望能暫時與唐朝搞好關係以免除後顧之憂。
然而,隨著咱們剷除頡利,威望自比先前提升很多,突厥也不再似先前那樣的隱患。若高句麗欲對新羅下手,唐必會參戰,如此不如早下手掌握大局。我對三地如今局勢的描述,大家可贊同?”
王玨敘述得很緩慢,為給不了解三地情況的人思索時間。見大家漸漸從沉思中走出來,趙德言插話道:“關於其它國內部情況微臣不了解,有一點卻肯定王縣公說得沒錯,微臣翻看鴻臚寺記錄得知,舒明天皇春天繼位時高句麗、百濟便已各自派遣使者到倭國。”
聽趙德言的話,再聯合王玨的分析來考慮,若他們想聯合倭國對付新羅,必是在舒明天皇繼位之初就迫不及待去試探。
見大家想明白後都看向自己,李世民表態道:“新羅為大唐屬臣,若眼見其被攻擊而不出手,咱們在這塊大陸的地位必會一落千丈,朕如何對得起友邦的信任與愛戴,又如何再有顏麵談其它?”
大家秒懂,本來就是這麽迴事兒。按現代話說,朝鮮三國為稱霸半島而相互爭伐多年,他們三方鼎立互鬥便是唐所維繫的東亞秩序其一環節。如果讓他們統一便會迎來又一個強力鄰居,故此必然要在三方中扶持弱的那個穩固局勢。
見大家意思都不覺得王玨的推測有誤,遂房玄齡問道:“那依王縣公看,咱們這些個鄰居該如何對待才能讓他們聽話呢?”
王玨露出一抹壞笑,“高句麗和百濟既然這麽不甘寂寞,不如讓他們內部出點兒亂子。咱們可以給新羅提供一些新武器,也可以低價賣給他們所需日用品,鄰國百姓過上好日子了,那兩國怎能不著急。反正也近,百姓們倒可以隨意遷移。”
孟襄聞言大讚,“此法妙!咱們的漢末戰亂到三國時期主要爭得就是人,沒有人怎麽征戰呢,這就夠他們忙一陣的了。”
大佬們微笑頷首,李世民興奮得吩咐長孫無忌,“輔機,這件事情你負責,往常你也有跟他們打交道的經驗。”
見朝堂上果真對那三國有關注安排,王玨繼續說道:“至於倭國,雖君權旁落,但是隻要剷除蘇我世家便可修整恢複元氣,這對咱們來說非常不利。不若,讓他們也變成戰國如何?因朝鮮局勢已經穩定不好下手,但是倭國咱們可以引導分成若幹勢力,便像咱們的漢末時期那樣。
聖上若想出海,想在海外有所作為,朝半島和倭國是兩個非常關鍵的地理位置。其中倭國可以作為一個休整區,亦是防範其它大陸強國的哨所。隻是,其民族性來看,若咱們直接征戰必會付出慘痛代價,而且需海運士兵過去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
故此微臣才說動手腳將倭國分裂,咱們趁機占領唐對倭國的港口那塊土地。到時並不繼續擴張,隻說咱們占地是為方便兩國貿易,那些大小勢力隻要看到咱們真的在對他們公平做貿易,自然都不會想要招惹實力強大的大唐。
而後,咱們分批不引起注意力地運武器和士兵過去,那片占領的土地給人民好生活但是不可再說倭國語,就像咱們目前對原頡利手下部落做得那些事情一樣,先將那部分倭國人融合成大唐子民。待時間久了,他們征戰起來必然民不聊生削減壯年勞動力。到那時,看到大唐統治下的百姓與他們似生活在兩個國家,其他百姓會做何選擇?
是倭國百姓請求大唐救他們於水火,並非大唐主動侵占他人領土。幾年時間裏,倭國整體實力削弱,而咱們亦有時間將國土接臨的惡鄰居收拾或占領。微臣堅信,隻要聖上對百姓的初心不變,到那時咱們的實力隻會更強!”
這就是頂級謀士!謀已、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在場人均感嘆,自貞觀一年被‘天下之主’刺激一迴,他們這些慣來臨危不亂的老骨頭們又被說得熱血沸騰了。想像著得到倭國的很多金礦還有它強有力的地理位置,和即將多出的很多官職,怎麽能不讓人興奮。
程咬金搓了搓手,“王縣公,倭國有金礦,高句麗他們有什麽?”
“……新羅的貢品你們沒看過嗎?”王玨無奈了,這些人完全掉進錢眼,她敢說自己是在場最不貪財的一個。
秦瓊想到侯君集剛立功必然有仗打,他在突厥戰的時候就沒怎麽盡興,這會兒一聽計劃攻這個打那個,立刻興奮著大叫:“聖上,微臣要領兵,微臣也要當大將軍!”
其餘武將皆興奮著嗷嗷叫,李靖在一旁穩坐不出聲,都當老夫是死人呢!
李世民被煩得腦仁又開疼,這就是戰力太多的苦惱。有人還有點兒當大將軍的才華,有人嘛,完全就是打起仗來連爹都不顧,這樣的主每次放出去都得找人看著,若讓那幾個直接當領頭人,他在史書上還不得留個無識人之明的名聲?
</br>
很有這個可能!趙德言問道:“能形容一下你娘的長相和舉止特徵嗎?”
經程鐵牛一說,屋內有那麽些對番邦人了解的官員都發出恍悟的聲音。愛好講故事的孔穎達說道:“我猜測程鐵牛的娘親應該是倭國人,不知為何來到大唐。她也許跟摩理勢是親戚,或者就是摩理勢的媳婦,那次不是海盜而是倭國人來尋她。”
王玨大概知道曆史上這些人物的生平,她看向程鐵牛問道:“你娘看起來會不會比你爹年長很多?”
程鐵牛僵硬的點頭默認,他從來沒懷疑過自己的出身會有何不同,也從沒想過啞巴娘身上竟還有秘密。倭國人對大唐不軌,他又有一半倭國血統,現在覺得自己的處境好尷尬。
還有娘,雖然覺得娘不喜歡他們父子,但是他依然惦念著。想到方才倭國來使說摩理勢一家已經死了,程鐵牛連忙問道:“那我娘呢,如果那家人都死了,是不是就算我娘活著迴去了,如今也是兇多吉少?”
說到番邦,咱聖上也不是純漢人,問題在於你當自己是什麽人。程鐵牛隻是先尷尬便對娘親的問題關注,說明無論什麽血統他內心還是當自己是唐人,隻是看那樣子怕大家排斥他罷了。從調查中迴憶,程鐵牛的娘對他似乎不好,但是他仍急切掛念又可看出其孝順重感情,是個不錯的孩子。
趙德言答道:“倭國貴族間幾乎都是親戚,偶有誰家與誰家的孩子相似也很正常,你娘也許隻跟那家人是遠親。隻是,若你娘並非口不能言,她能忍耐那麽多年不露餡,離去前後也沒找過你們父子,我覺得即便她活著你也不要對她抱有太大希望。”
其餘人看著程鐵牛雙手按地,眼淚啪啪往水泥地上掉,想止住眼淚又做不到,隻能一直對聖上說著失儀求責罰的話,惻隱之心都動起來。尤其這孩子平日大咧咧跟他老師一樣,如今接連被刺激著變成這樣也是可憐。
“朕不怪你。”不知道咋安慰,他也覺得孔穎達和趙德言的推測沒什麽問題。
程咬金則一直用牛眼瞪著趙德言,即便也覺得他推測沒問題,還是免不了在心中暗罵。自家弟子已經受那麽多打擊,剩下該他這個當師傅的慢慢告知,誰用你們這些自覺不錯的多嘴。
作者有話要說:
第215章陰險計謀
場麵比較尷尬,孟襄轉移話題沖王玨問道:“你們百家派似乎對海外事情比較了解,可有什麽要說與大家?”
王玨頷首,“最後一次得到消息,蘇我家族在倭國非常猖狂。他們控製了幾代天皇任命,摩理勢應該是其中一個被剷除的異己。若沒記錯,摩理勢是現任內大臣蘇我入鹿的叔叔。比起現任天皇,山背大兄王還是蘇我家的血親。但考慮到聖德太子在位時一直壓製蘇我家,山背大兄王也比現任天皇有才華得多,隻需要傀儡的蘇我家自然不會選擇所謂的血親。然而,蘇我家親唐,其他人似乎都與高句麗、百濟更多往來。而這次的遣唐使,與其說是當傀儡的舒明天皇派遣,不如說是蘇我世家派來的訪客。”
原來如此!
大家先是感嘆倭國的皇權旁落,而後則是驚訝王玨對海外的了解程度,看來百家派隱世的時候果真沒閑著。而後又免不了要在心中誇讚她聰慧心思縝密,竟能從以往事情推斷出現今情況。
不愧是吾之子房,李世民急切著問道:“依王縣公看,咱們後續該如何呢?若按計劃的派人去問責他們,能得多少好處?”
王玨還沒說話,止住哭的程鐵牛插言道:“聖上,此乃國事,糙民還是去殿外等候吧。”
麵皮跟他師父一樣厚的人說出這種話,想來他定是為自己可能的身世別扭了。李世民想了想說道:“你就是我大唐的子民,盧國公的弟子。往後的事情,切勿讓朕失望!”
其他人也是同樣表情和神態,我們信任你了,若你敢辜負這個信任,絕對不是弄死那麽簡單。程鐵牛激動得連連磕頭,鐺鐺鐺將額頭都磕腫了。雖未進朝他也對聖上有些自己的揣測,能得疑心病小心眼的人說出如此話,能得師父和各大臣們體貼,他這輩子死都不會背叛大家。
程咬金怕徒弟把頭磕破還得去南山求去疤藥,看磕差不多了趕緊過去把弟子給扶起來。兵痞們見他如此,突然覺得當師父的滋味似乎也不錯,咱要不要考慮收個徒弟呢。
不理會走神的兵痞們,王玨答道:“得到黃金是次要,總不能持續用這樣的事情來敲詐。派人過去討說法隻是藉口,實則在離開時留下人執行下步計劃。至於計劃為何,微臣先說說目前局勢。
咱們有兩個不甘寂寞的鄰居,明知新羅是唐屬臣,高句麗和百濟還總是想對新羅不利。在唐建國之初,高句麗和百濟便經常派使者訪倭國,希望他們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新羅。隻是那時倭國大權處於博弈狀態,他們哪裏有閑暇管別人。
蘇我家親唐隻是看中大唐的兵強馬壯以及冶煉等技術高於他們,不願跟強者對抗亦想從咱們這得些好處。先前微臣對聖上說過,有很多東西是絕對不能被他國拿走的,其實最好除了吃喝玩樂什麽也別教給他們。
若高句麗和百濟給出好處,蘇我家族是否會與他們聯合攻打新羅便說不準,畢竟他們隻是敬唐而不是敬唐屬臣。舒明天皇再是傀儡也有些話語權,欲猜測倭國對咱們鄰居的家事是否參與,還要看舒明天皇的態度。這點,就要有勞長安令在審查時套話了。
隋伐高句麗付出慘痛代價,唐建國之初有吐蕃和突厥兩個更不省心的鄰居,自然不願意再跟高句麗交惡。而高句麗為南下統一半島做打算,也是吸取與隋朝交惡而遭其多年攻伐的教訓,希望能暫時與唐朝搞好關係以免除後顧之憂。
然而,隨著咱們剷除頡利,威望自比先前提升很多,突厥也不再似先前那樣的隱患。若高句麗欲對新羅下手,唐必會參戰,如此不如早下手掌握大局。我對三地如今局勢的描述,大家可贊同?”
王玨敘述得很緩慢,為給不了解三地情況的人思索時間。見大家漸漸從沉思中走出來,趙德言插話道:“關於其它國內部情況微臣不了解,有一點卻肯定王縣公說得沒錯,微臣翻看鴻臚寺記錄得知,舒明天皇春天繼位時高句麗、百濟便已各自派遣使者到倭國。”
聽趙德言的話,再聯合王玨的分析來考慮,若他們想聯合倭國對付新羅,必是在舒明天皇繼位之初就迫不及待去試探。
見大家想明白後都看向自己,李世民表態道:“新羅為大唐屬臣,若眼見其被攻擊而不出手,咱們在這塊大陸的地位必會一落千丈,朕如何對得起友邦的信任與愛戴,又如何再有顏麵談其它?”
大家秒懂,本來就是這麽迴事兒。按現代話說,朝鮮三國為稱霸半島而相互爭伐多年,他們三方鼎立互鬥便是唐所維繫的東亞秩序其一環節。如果讓他們統一便會迎來又一個強力鄰居,故此必然要在三方中扶持弱的那個穩固局勢。
見大家意思都不覺得王玨的推測有誤,遂房玄齡問道:“那依王縣公看,咱們這些個鄰居該如何對待才能讓他們聽話呢?”
王玨露出一抹壞笑,“高句麗和百濟既然這麽不甘寂寞,不如讓他們內部出點兒亂子。咱們可以給新羅提供一些新武器,也可以低價賣給他們所需日用品,鄰國百姓過上好日子了,那兩國怎能不著急。反正也近,百姓們倒可以隨意遷移。”
孟襄聞言大讚,“此法妙!咱們的漢末戰亂到三國時期主要爭得就是人,沒有人怎麽征戰呢,這就夠他們忙一陣的了。”
大佬們微笑頷首,李世民興奮得吩咐長孫無忌,“輔機,這件事情你負責,往常你也有跟他們打交道的經驗。”
見朝堂上果真對那三國有關注安排,王玨繼續說道:“至於倭國,雖君權旁落,但是隻要剷除蘇我世家便可修整恢複元氣,這對咱們來說非常不利。不若,讓他們也變成戰國如何?因朝鮮局勢已經穩定不好下手,但是倭國咱們可以引導分成若幹勢力,便像咱們的漢末時期那樣。
聖上若想出海,想在海外有所作為,朝半島和倭國是兩個非常關鍵的地理位置。其中倭國可以作為一個休整區,亦是防範其它大陸強國的哨所。隻是,其民族性來看,若咱們直接征戰必會付出慘痛代價,而且需海運士兵過去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
故此微臣才說動手腳將倭國分裂,咱們趁機占領唐對倭國的港口那塊土地。到時並不繼續擴張,隻說咱們占地是為方便兩國貿易,那些大小勢力隻要看到咱們真的在對他們公平做貿易,自然都不會想要招惹實力強大的大唐。
而後,咱們分批不引起注意力地運武器和士兵過去,那片占領的土地給人民好生活但是不可再說倭國語,就像咱們目前對原頡利手下部落做得那些事情一樣,先將那部分倭國人融合成大唐子民。待時間久了,他們征戰起來必然民不聊生削減壯年勞動力。到那時,看到大唐統治下的百姓與他們似生活在兩個國家,其他百姓會做何選擇?
是倭國百姓請求大唐救他們於水火,並非大唐主動侵占他人領土。幾年時間裏,倭國整體實力削弱,而咱們亦有時間將國土接臨的惡鄰居收拾或占領。微臣堅信,隻要聖上對百姓的初心不變,到那時咱們的實力隻會更強!”
這就是頂級謀士!謀已、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在場人均感嘆,自貞觀一年被‘天下之主’刺激一迴,他們這些慣來臨危不亂的老骨頭們又被說得熱血沸騰了。想像著得到倭國的很多金礦還有它強有力的地理位置,和即將多出的很多官職,怎麽能不讓人興奮。
程咬金搓了搓手,“王縣公,倭國有金礦,高句麗他們有什麽?”
“……新羅的貢品你們沒看過嗎?”王玨無奈了,這些人完全掉進錢眼,她敢說自己是在場最不貪財的一個。
秦瓊想到侯君集剛立功必然有仗打,他在突厥戰的時候就沒怎麽盡興,這會兒一聽計劃攻這個打那個,立刻興奮著大叫:“聖上,微臣要領兵,微臣也要當大將軍!”
其餘武將皆興奮著嗷嗷叫,李靖在一旁穩坐不出聲,都當老夫是死人呢!
李世民被煩得腦仁又開疼,這就是戰力太多的苦惱。有人還有點兒當大將軍的才華,有人嘛,完全就是打起仗來連爹都不顧,這樣的主每次放出去都得找人看著,若讓那幾個直接當領頭人,他在史書上還不得留個無識人之明的名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