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要使壞!


    想到可能有銀錢賺,好些人忙說到時別忘了他們。王玨口頭上答應,心裏卻更加無奈,她真的隻是單純讓弟子去使壞而已,沒想到錢的事情。也不知道怎麽著,她好像將人鼓動得過了,這些人現在滿腦子就是土地和黃金,怪嚇人的。


    程鐵牛的身份隻夠旁聽的份,他也很懂事兒沒出言。但是聽到安排派遣使者的時候,他到底還是忍不住拉了拉程咬金的袖子。老程誰呀,一想就知道弟子是為他的身世也想去倭國。想了想,程咬金說道:“能不能帶上我弟子?”


    這個提議讓大家很為難,雖然沒覺得程鐵牛不懷好意,但是大家都很怕這件旁的事情節外生枝。關於程鐵牛,其實王玨有些別的想法,見無人說話,她對程鐵牛說道:“我幫你畫出母親的畫像,到時讓我弟子們幫忙留意,因你麵容與那倭國人很像,你就別去了。我覺得你應該留在大唐跟倭國人學習他們的語言,因你的長相,到時沒準能派上大用場。”


    對呀,經王玨提醒,好些人腦中都蹦出損招。


    王玨的為人大家有目共睹,她既然承諾了,必然會安排弟子仔細做。有了希望可能找到母親,又聽說能有機會出力,程鐵牛連忙說道:“我確實不適合過去,一切就有勞王縣公了。至於學倭國語言,隻要能為大唐出力,我什麽都願意做,隻是……除了武藝上,我都有點兒笨。”


    瞧他這樣懂事又真誠,方才有些後悔讓他留下的李世民開懷道:“朕沒看錯你,好好跟你老師學習,他日又是朕的一員猛將!”


    程咬金樂得嘿嘿咧嘴,程鐵牛因身世帶來的壓力也減輕很多。李總最後說道:“大家迴去都想想攪亂倭國的辦法,想好後每人寫個奏摺直接對朕上書。趙德言去準備鴻臚寺的出行人員,你們有誰推薦人的都趕緊商量。沒什麽事兒了,大家都迴去吧,崔智賢快去審人犯。”


    別人都迴家,他被鬧騰這麽些日子依然不得消停,看著李道宗得意地嘴臉,小悲催連不滿的表情都不敢對他使,弄不過人家。本來這個事情也該是刑部管,但是考慮到突厥人被殺的案子是他負責,所以這次也算那個案子的持續,聖上又把事情弄他這來了。


    與李世民拜禮告別,大家一齊往宮外走,待分開時好些人與崔智賢說話。


    “長安令辛苦,記得加強牢房守衛,我等就先歸家了。”


    “長安令記得將犯人分開審問套話,多問些倭國內部情況出來。”


    記得記得記得個屁,一個個說得好聽,好似他要那麽做了就是得他們意見一樣。問題是,他本身就是打算做這些事情的,太憋屈。崔智賢可以料想到,等他將事情辦好呈上,這些人該說他孺子可教肯聽說了。不是揣測人家,這種不要臉的事情他們沒少做。


    孟襄早已悄悄離開,這些人真的是太會鬧騰,所以平日他都躲著他們走。王玨正在‘重傷’中,她近幾日都要留在李承幹的東宮‘養傷’。


    由於已經跟家人打過招唿,不用怕王李氏他們擔心,王玨走小路來到東宮。方才討論事情時,李承幹正在宮外安撫百姓,而百家派弟子們則在東宮等待。同王玨一樣,很多弟子也是第一次來李承幹的住所,他忙不打緊,我們有魏王殿下陪伴。


    王玨方進入東宮,就看到弟子們正在作妖,李承幹的內侍被房遺愛和諸葛恪指揮著搬花盆,兩人似是要擺陣。剩下幾個則被魏王帶著到處亂轉悠,王玨暗道都虧把他們弄這來了,不然又得丟人。


    看著像小大人一樣隨盧薈端坐在一旁的武照,王玨滿意地點點頭。這個孩子雖不說,王玨依然能知道她的苦處。家裏的異母兄長太過不省心,她不止要防範二人打著百家派名聲行事,平日還要關注母親和姐姐。


    因王玨的到來讓曆史上的一代女皇無法出現,不知這樣人生的改變對武照來說是好還是壞,可是無論如何她也不希望大唐再經曆政治波折。武照曾經說過想做宰相,這對女子來說實在不易。甘羅十二歲拜相,若武照能在九歲這年作為主力去參加倭國潛伏任務,那麽對她的理想來說應該是個很好的開端。


    看看武照、盧薈和周齊三人,王玨感嘆她的三個女弟子都選擇了很艱難的道路。先讓弟子們玩著吧,待李承幹迴來再具體跟他們講今日的討論內容。其實她很好奇,大弟子迴來後看到師弟們幫他布置的新家會多開心……


    作者有話要說:下章就要開始發明創意環節啦~~


    第217章改造東宮(一)


    嗬嗬噠,定是方才被百姓們圍得暈頭轉向,弄得他都走錯地方了。李承幹退出大門轉身離開,走幾步後停頓住,自己的東宮還能走錯?!


    快步走迴去,揉了揉眼睛又拍拍臉頰,再睜開眼睛看到的場景依然沒變。李承幹掃視一圈連個人影也沒看到,包括從不擅離職守的內侍們。既然不是做夢,中二太子握了握拳大聲吼道:“誰把我的院子弄成這樣?房二你給我出來!!!”


    第一句雖是問話,其實李承幹心中早有惹禍的人選。李崇義和程處默上午要跟他一起學習,二人平日沒少來東宮,往常從未見他倆搗亂過。第一次來,又能不外道地搞破壞,除了房遺愛不作他想。


    隨著李承幹氣憤地吶喊,幾個小內侍嗷嗷跑過來。其中在李承幹麵前比較能說得上話的那個隨侍被推了出來,見主子氣得快冒煙了,他咽了咽口水說道:“園子是您師弟房遺愛郎君和諸葛恪郎君親自幫您重新規劃的,據說這個陣法主福運延綿、子孫滿堂。”


    李承幹深唿一口氣,看著眼前變成奇怪模樣的花園怒氣不減。若隻是園子規劃奇怪也就算了,現在院內東一個盆栽西一顆孤零零的小樹,不止不好看,有的擺放若稍微疾行便容易撞倒受傷。


    作為一個好的大師兄,教育師弟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李承幹站在原地一頓深唿吸,待情緒穩定後說道:“孤現在未成親,要什麽子孫滿堂。我猜這陣法千好萬好,但擋不住血光之災吧?”


    一個驚訝的聲音臨近,“師兄平日很少看玄學書籍,你如何得知此陣法不擋血光之災?”


    尋聲望去,走過來的正是房遺愛,令人意外的是,諸葛恪也一臉瞧好戲的表情跟在後麵。李承幹恍悟,怎麽把他給忘了。老師每次收徒都不一般,有才學不說添麻煩倒是一等一。這個諸葛恪雖不似房遺愛一樣總弄些事情,但他唯恐天下不亂,總是很願意幫忙做各種奇怪的事情。


    諸葛恪既然跟來了,不用說,院子的變化自然有他一份功勞。此子一直盯著自己的臉看,感情是驗收惡作劇成果來了。經過多年訓練的李承幹發怒後已經穩定情緒,怎麽可能讓新來的小狐狸得逞,他扯出一個微笑說道:“院內太多東西擋道,我看今晚值夜的內侍就得攤上血光之災。”


    房遺愛瞅了瞅院子,很認同地點點頭,“師兄說得很有道理,沒想到大師兄平日很少鑽研玄學書籍,卻已經到自學成才的地步了。這麽著,明日我再給你弄個綜合大陣。”


    李承幹疑問道:“為何不現在弄?若有人晚上受傷怎麽辦?”至於‘自學成才’啥的,中二太子完全沒接茬。老師平時也不是隻教房遺愛一人玄學,隻不過大家學習的側重點不同,他們都不願在沒才華的領域浪費太多時間罷了。若旁人聽房遺愛這麽說,得以為他是在諷刺,到李承幹這就倆字:語病。


    當中二遇上更中二,年長中二隻能學著長大。


    房遺愛歪歪頭,為難地說道:“可是待會兒老師要講學,到結束估計天色已經很晚了,我沒時間弄呀。好師兄,我這是頭次給人擺陣欠考慮了。明天,明天保證將你院子大變樣。”


    “老師已經迴來了?正等著講學?!你怎麽不早說!!!”雖平日王玨對弟子們不似那些師長一樣威嚴,但是尊師這點弟子們一直做得很好,尤其是李承幹。瞧著情況就是老師特意在等他,急得李承幹趕緊往堂屋走。


    房遺愛跟在後麵委屈地說道:“大師兄一直問我院子的問題,也沒給我機會說話嘛。其實是老師讓我們來叫你,算算時間老師已經等很久了。”簡直是新一代補刀小能手。


    諸葛恪全程未說話,他看到走在前麵加快步伐不再出言的李承幹,笑得眉眼彎彎。除了性子裏喜歡瞧熱鬧的成分,諸葛恪自入門來一直在通過各種事情觀察百家派師徒。老師自不用說,很負責,但比起嚴肅師長更像愛孩子的母親,雖然對他來說年齡夠不上母親的角色,但他就是在老師身上感受到了母愛。


    剩下的重點關注對象就是李承幹了,諸葛世家的能人都擅長輔佐,諸葛恪一直在摸索李承幹的性子,他需要考慮這人是否值得全部託付。畢竟太子還隻是太子,即便有老師在也不能說就沒有意外了,而他代表的是諸葛世家,每行一步都要考慮族人的安危。


    出乎意料,除了老師外,作為大師兄的太子竟也很寵愛師弟們。不說他這樣的身份,就平常人遇到房遺愛這麽玩都得噴他一頓,李承幹竟然忍住跟他講道理。再綜合考慮他曾上過戰場以及平日參與政務受到的好評,還有其餘殿下對他的愛戴,諸葛恪滿意之餘竟覺得不夠他發揮所長,謀士類型的人就是這麽難伺候,就像當初諸葛亮為什麽選擇劉備一樣。


    看著前麵疾步而行的人,如果他不是偶爾也犯病,簡直能稱得上是完人了。就諸葛家人因為大船也來長安這段時間的打探,朝堂內性格不一、喜好不一的老狐狸們,竟人人都對太子滿意至極。哪怕偶爾犯扭的這個小缺點也被喜愛,若他不這樣哪有機會顯示我們是賢臣呢。


    都說帝王難伺候,其實大臣們更難伺候。他們需要一個明君,但是若控製欲太強不肯放權也不行,不然沒法彰顯我們才華。什麽都好還不成,那會讓咱覺得自己無能。不能昏庸不能霸道不能完美,總得來說就是:你得什麽都好外帶個改不掉又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李承幹簡直符合所有官員對帝王的幻想。


    諸葛恪這麽一路思索,待迴過神來已經迴到堂屋。老師正看著大師兄壞笑,沒有安撫也沒有趁機教育,完全跟他一樣的觀察看熱鬧。諸葛恪心髒一緊,難道老師是故意為之?!是了,還有一點,聖上可不是病重快亡故的人,他現在不需要完美的太子!


    腦門有冷汗冒出,之前他還想著老師是不是有些婦人之仁,原來竟不動聲色將弟子們按最合適的方向培養著。疑惑看看房遺愛,那二師兄算怎麽迴事兒?難道房相現在需要個搗蛋兒子來降低大家的警惕?不至於吧?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