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根據大臣們住宅離皇宮的遠近程度,好些人家的主人書房內都傳出類似的吩咐。他們跟李世民一樣不擔心無處尋書,自家媳婦和孩子們手上至少有一本。
程咬金:“鬼扯,這小子腦子有病吧?!”然而,他似乎有點後悔當初沒將麵具拿出來。
房玄齡:“頗有創意,這下可有熱鬧瞧了。”放下書,找幾個好友去西市聽聽八卦。
尉遲敬德:“不會真有此事吧,怪道小白臉也能成為軍神呢!”好想現在就動身去芒山。
好些武將意動,所有文臣等待看好戲,李世民則是舉棋不定。李晉江的新書到底寫了啥,攪動了大唐官員們的神經呢?咱們走進《蘭陵王麵具》的故事看一看。
北齊文襄帝高澄有六子一女,其第四子高長恭麵柔心壯,音容兼美。因他長得不像文襄帝,眾人猜測是隨了生母。而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史書,皆無人知道關於其生母的消息。若說出身不堪,高澄有一子是ji子所出,難道高長恭的生母竟不如ji子嗎?
小說的內容從高澄寫起,他在東魏輔政期間,曾在一次狩獵中救得一貌美女子。女子說不清自己來曆,高澄明知裏麵可能有詐,卻還是因其美貌將她帶迴了府中。從起初的防備到後來的相戀相知,這本該是個美好的故事。誰知有一日女子竟憑空消失了,隻留得一個麵具說是送給兒子的。
由於起初對女子的防備,高澄將她隔離安頓,女子亦從不走出自己的小院。從此人出現到消失竟無人知曉,眾人隻知某日高澄憑空多出一子。
戀愛中的人腦迴路容易受阻,被愛人離棄的更易鑽牛角尖。高澄每每見到容貌酷似戀人的兒子都心情複雜,他選擇了逃避,對這個兒子視而不見。其他人見此便把這種行為理解為厭惡,也因此高長恭的童年大多在欺辱中度過。
549年,高澄在等待東魏皇帝禪位的前夕被人所殺,由他的弟弟文宣帝高洋得到皇位,年僅9歲的高長恭又要麵對人生的新變化。雖高洋不喜高長恭這樣麵貌的兒郎,可其畢竟是大哥留下的兒子,因此對他雖不如其他兄弟優厚,卻也算不錯了。
高長恭的生活平淡而安穩,在其成年後娶得滎陽鄭氏女。又因其有才幹,在朝廷的官位步步提升。源自時代的特殊性,朝廷不分文武都有可能會直麵戰爭。
猶記得他第一次上戰場,鮮血、血肉與屍首,使得年輕的高長恭麵色蒼白嘔吐不止。又因他的容貌,常有將士再背後嘲笑他,此子是憑那張臉退敵的。
不想被人嘲諷,高長恭開始勤練武藝。為了不再讓人拿容貌說事兒,在一次戰爭中他戴上了母親留給他的麵具。雖對生母印象模糊,他卻覺得戴著母親留下的麵具讓他更有安全感。
就在高長恭險些被敵人所殺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感到麵具在發燙,隨後身體竟不受自己控製武動起來。他因那一戰開始得到簇擁,而他本人卻差點嚇得魂飛魄散。
從試著再碰觸麵具,到平日練武時也帶著麵具,終於在他的努力練武和誠信交流下,麵具中的武神主動與他搭話了。高長恭母親的故事竟似七仙女一般,這個通過麵具跟他交流的武神則是受過其母親的恩惠。
如果故事中的武神隻是附身幫人征戰,相信並不會有太多武將動心。畢竟他們一路都是靠自己打拚贏得今日地位,每個人都對自己有著強大的自信。
李晉江卻是這樣寫的:前期武神經常在危險時刻附身來幫助高長恭,直到高長恭學得武神教他的絕世神功,這種情況才漸漸發生改變。高長恭後期學有所成,那個武神已經很少出現了。
武平四年,齊後主高緯遣使者賜毒酒給高長恭,他帶著妻子飲毒酒而亡,隨後被天上的武神接走當天將去了。皆因他是武神弟子,習得了那隻有天將才能學的武藝。高長恭升仙並未帶走麵具,而是在天上等待有緣人來成為他的弟子。隻是他本人沒想到,他的追隨者們竟然將麵具也帶去了藏金的山洞中。
對腦殘粉來說,熬夜也要看完偶像的新書。也因此,就在大臣們白日忙著看書的時候,早有百姓在城內將李晉江的新書討論開來。
有那聰明的客棧、酒肆老闆,紛紛請來說書先生在店內講小說內容,生意也確實火爆起來。可不是人人都買到書了,好些腦殘粉為了知道故事內容隻能來這些店內消費。
房玄齡找到好基友杜如晦後,兩人來到西市最熱鬧的客棧瞧熱鬧。
隨著那說書先生講到蘭陵王在金鏞城下摘掉麵具,城門守兵皆為他容貌震驚,而後士兵們趁機攻打的情形時,客棧內一陣叫好。
就跟去酒吧喝酒,唱歌的需要休息一個道理,人家說書先生也需要時間潤潤喉。這種時候也不寂寞,聽眾們可以相互討論小說內容。
腦殘粉大嬸,“鄭氏太幸運了,若我也能與那樣的英雄人物相伴該多好!”
遊俠兒一號,“盧國公找到那批財寶,麵具會否已被他取走?”
遊俠兒二號,“我看不可能,他那時可不知道麵具的事情。”
還有另一撥人在談論李晉江,從正常步驟考慮,他應該是由盧國公找到寶藏得到靈感。隻是若如此,故事不該寫的這樣快呀。眾人討論著,有人提出一種可能,難道關於麵具的傳說是百家派先祖留下來的?若真如此,他們也想一睹那傳說中的猙獰麵具了。
除了這些公共場所,還有一些見過藏寶圖的人在隱秘會麵。他們想到地圖背後的字,那麵下麵的武字難道是要組成武神、武曲、武將之類的詞彙?總之,因新書出版,李晉江再次榮登八卦排行榜榜首。
作者有話要說:
第126章所圖為何
次日的朝堂更加詭秘,段綸總覺得有陣殺氣由聖上的方向朝自己襲來,他最近除了幫忙印書外一切行動都與往常無異,怎麽就把人得罪了呢。哦,他還給宮裏的娘娘們送書了!
段綸低下頭將身子縮了縮,有一群妖魔鬼怪擋在他前麵,聖上應該很快被吸引走注意力吧。沒錯,妖魔鬼怪威力太大,李世民咽了咽唾沫覺得腦仁又開始疼了。
文臣們無論是麵露好奇還是不懷好意的,都一副坐等看戲的模樣。武將們的表現差異比較大,有似李靖這樣紋絲不動完全不受影響的,還有程咬金這種躍躍欲試唯恐天下不亂的,更有相信那書中內容看著同僚們麵帶防備的。
“誰有事要奏?朕今日身體很乏,若無事便退朝吧。”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方才還神情各異的大臣們,此時又變得團結起來。想跑?做夢吧!!
尉遲敬德先發製人,“頭前聖上吩咐給兩位好漢重新造墓,剛好微臣近來無事,可否派微臣去查看一下進度?”
秦瓊不幹了,“我說黑熊瞎子,你當俺們都傻呢?不說咱信不信那書上的胡言亂語,就是要把麵具拿出來,也該讓大家都瞧瞧吧?”
平時自詡智商比這倆人高的侯君集也跟著搭話了,“我先聲名,我可不信話本之言。若你們信的話,大可以去取麵具。隻是那書上也寫了,就算高長恭真通過麵具教有緣人武藝,我看你倆也不像那有緣人。”
侯君集話落,大部分人都跟著點頭,還有直接出言點讚的。倆人剛想反駁,程咬金一晃脖說道:“怪道我摸金多年,卻隻在那洞中遇到怪事,難道是麵具在召喚我?”
“哼,你還好意思提摸金的事兒,就你這做損的樣也不當為天神弟子。”說話的不是旁人,正是最擅長拉仇恨值的魏徵。
李世民心中升起不祥的預感,緊接著預感就變為現實了。
程咬金憋紅著臉大喝,“你什麽意思,就你是個好東西啦?”
秦瓊也不服,“我哪裏不如人,想我老秦勇猛無雙,怎麽把我跟黑傻放一塊說!”
尉遲敬德很委屈,“哥哥好不地道,我可沒有對不住你的地方。”
文武們,從口頭吵架到擼袖子想動手,朝堂上又變成了菜市場。李世民一點兒都不想聊麵具的話題,怕這些人打完後又一起來問他或讓他給主持公道啥滴,李總靈機一動趁亂跑了。
待大臣們罵夠了打累了,抬頭一瞧都傻了,聖上呢?!
小內侍蹭過來,顫抖著聲音說道:“聖上身體不舒服迴宮休息了,你等若無要事勿要打擾。”說完嗷嗷跑,就怕被牽連無辜。
看著玩夠的文臣們和垂頭喪氣的武將們走出大殿,一直沒說話的長孫無忌笑眯了眼,那小眼的眼角處仿佛能看到實質化的精光一閃。哼,就你們這樣的也想跟老夫鬥,給老夫看熱鬧還差不多。
主要那重修墓的事情是長孫無忌負責的,而他在幾日前已稟報李世民,幕已經修好封上了。平日盜劉家墓也就算了,總不能已經拿了兩位墓主人的東西,再去開墓打擾人家吧。
再有,李世民確實身體不太舒服。他昨晚熬夜看書,看完後又琢磨關於麵具的事情,整晚都沒睡覺。經他仔細考慮,再綜合王玨一貫的行事作風分析,最後認定那麵具內有天神降臨之說必是謊言。隻是,他至今還沒想出王玨此次的舉動所圖為何,他可不信李晉江的書王寡婦沒看過就讓人印刷了。
跟李世民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畢竟文官們好做腦力活,再加上那麵具無論真假也與他們無利益關係,故此並未因突如而來的誘惑亂了分寸。隻是好些人也並未因此放下心來,全因那寫書之人是王玨的弟子,他們怕自己不經意間又鑽進什麽套內。
就這樣,大多數文臣們邊看熱鬧邊謹慎應對,以防自己被牽連進去。武官們起初幾日嗷嗷叫,然而能上早朝的人沒有一個是真缺心眼,數日後雖全都冷靜了下來甚至大部分人已否定話本內容,但是出於某種小心思,他們依然希望能把麵具拿出來。
這可苦了李世民,成天被一群大爺大叔們糾纏。敢這樣做的,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嫡係。人家態度也好,全學孔穎達當初那樣哀怨地看著他。還不能因此大發雷霆,那不是傷了功臣的心嘛。
就這麽數日後,李世民終於崩潰了,他衝著假裝麽看他練字的幾人吼道:“誰惹的事兒找誰去,你們纏著朕有什麽用?本想問問太子,誰知他遣人迴來說王縣伯在給弟子做特訓,他這個月都不迴來了。也不知是真是假,這個胳膊肘往外拐的兔崽子!”
來看熱鬧的房玄齡和李孝恭紛紛出言證明,“沒錯,我們家孩子也在南山沒迴來。”
程咬金聞言身體一頓,他家崽子大多放養,最近還真沒注意大兒子的動向。假裝看不到兄弟們投來的詢問目光,連兒子在哪都不知道似乎有點兒丟人。
</br>
程咬金:“鬼扯,這小子腦子有病吧?!”然而,他似乎有點後悔當初沒將麵具拿出來。
房玄齡:“頗有創意,這下可有熱鬧瞧了。”放下書,找幾個好友去西市聽聽八卦。
尉遲敬德:“不會真有此事吧,怪道小白臉也能成為軍神呢!”好想現在就動身去芒山。
好些武將意動,所有文臣等待看好戲,李世民則是舉棋不定。李晉江的新書到底寫了啥,攪動了大唐官員們的神經呢?咱們走進《蘭陵王麵具》的故事看一看。
北齊文襄帝高澄有六子一女,其第四子高長恭麵柔心壯,音容兼美。因他長得不像文襄帝,眾人猜測是隨了生母。而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史書,皆無人知道關於其生母的消息。若說出身不堪,高澄有一子是ji子所出,難道高長恭的生母竟不如ji子嗎?
小說的內容從高澄寫起,他在東魏輔政期間,曾在一次狩獵中救得一貌美女子。女子說不清自己來曆,高澄明知裏麵可能有詐,卻還是因其美貌將她帶迴了府中。從起初的防備到後來的相戀相知,這本該是個美好的故事。誰知有一日女子竟憑空消失了,隻留得一個麵具說是送給兒子的。
由於起初對女子的防備,高澄將她隔離安頓,女子亦從不走出自己的小院。從此人出現到消失竟無人知曉,眾人隻知某日高澄憑空多出一子。
戀愛中的人腦迴路容易受阻,被愛人離棄的更易鑽牛角尖。高澄每每見到容貌酷似戀人的兒子都心情複雜,他選擇了逃避,對這個兒子視而不見。其他人見此便把這種行為理解為厭惡,也因此高長恭的童年大多在欺辱中度過。
549年,高澄在等待東魏皇帝禪位的前夕被人所殺,由他的弟弟文宣帝高洋得到皇位,年僅9歲的高長恭又要麵對人生的新變化。雖高洋不喜高長恭這樣麵貌的兒郎,可其畢竟是大哥留下的兒子,因此對他雖不如其他兄弟優厚,卻也算不錯了。
高長恭的生活平淡而安穩,在其成年後娶得滎陽鄭氏女。又因其有才幹,在朝廷的官位步步提升。源自時代的特殊性,朝廷不分文武都有可能會直麵戰爭。
猶記得他第一次上戰場,鮮血、血肉與屍首,使得年輕的高長恭麵色蒼白嘔吐不止。又因他的容貌,常有將士再背後嘲笑他,此子是憑那張臉退敵的。
不想被人嘲諷,高長恭開始勤練武藝。為了不再讓人拿容貌說事兒,在一次戰爭中他戴上了母親留給他的麵具。雖對生母印象模糊,他卻覺得戴著母親留下的麵具讓他更有安全感。
就在高長恭險些被敵人所殺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感到麵具在發燙,隨後身體竟不受自己控製武動起來。他因那一戰開始得到簇擁,而他本人卻差點嚇得魂飛魄散。
從試著再碰觸麵具,到平日練武時也帶著麵具,終於在他的努力練武和誠信交流下,麵具中的武神主動與他搭話了。高長恭母親的故事竟似七仙女一般,這個通過麵具跟他交流的武神則是受過其母親的恩惠。
如果故事中的武神隻是附身幫人征戰,相信並不會有太多武將動心。畢竟他們一路都是靠自己打拚贏得今日地位,每個人都對自己有著強大的自信。
李晉江卻是這樣寫的:前期武神經常在危險時刻附身來幫助高長恭,直到高長恭學得武神教他的絕世神功,這種情況才漸漸發生改變。高長恭後期學有所成,那個武神已經很少出現了。
武平四年,齊後主高緯遣使者賜毒酒給高長恭,他帶著妻子飲毒酒而亡,隨後被天上的武神接走當天將去了。皆因他是武神弟子,習得了那隻有天將才能學的武藝。高長恭升仙並未帶走麵具,而是在天上等待有緣人來成為他的弟子。隻是他本人沒想到,他的追隨者們竟然將麵具也帶去了藏金的山洞中。
對腦殘粉來說,熬夜也要看完偶像的新書。也因此,就在大臣們白日忙著看書的時候,早有百姓在城內將李晉江的新書討論開來。
有那聰明的客棧、酒肆老闆,紛紛請來說書先生在店內講小說內容,生意也確實火爆起來。可不是人人都買到書了,好些腦殘粉為了知道故事內容隻能來這些店內消費。
房玄齡找到好基友杜如晦後,兩人來到西市最熱鬧的客棧瞧熱鬧。
隨著那說書先生講到蘭陵王在金鏞城下摘掉麵具,城門守兵皆為他容貌震驚,而後士兵們趁機攻打的情形時,客棧內一陣叫好。
就跟去酒吧喝酒,唱歌的需要休息一個道理,人家說書先生也需要時間潤潤喉。這種時候也不寂寞,聽眾們可以相互討論小說內容。
腦殘粉大嬸,“鄭氏太幸運了,若我也能與那樣的英雄人物相伴該多好!”
遊俠兒一號,“盧國公找到那批財寶,麵具會否已被他取走?”
遊俠兒二號,“我看不可能,他那時可不知道麵具的事情。”
還有另一撥人在談論李晉江,從正常步驟考慮,他應該是由盧國公找到寶藏得到靈感。隻是若如此,故事不該寫的這樣快呀。眾人討論著,有人提出一種可能,難道關於麵具的傳說是百家派先祖留下來的?若真如此,他們也想一睹那傳說中的猙獰麵具了。
除了這些公共場所,還有一些見過藏寶圖的人在隱秘會麵。他們想到地圖背後的字,那麵下麵的武字難道是要組成武神、武曲、武將之類的詞彙?總之,因新書出版,李晉江再次榮登八卦排行榜榜首。
作者有話要說:
第126章所圖為何
次日的朝堂更加詭秘,段綸總覺得有陣殺氣由聖上的方向朝自己襲來,他最近除了幫忙印書外一切行動都與往常無異,怎麽就把人得罪了呢。哦,他還給宮裏的娘娘們送書了!
段綸低下頭將身子縮了縮,有一群妖魔鬼怪擋在他前麵,聖上應該很快被吸引走注意力吧。沒錯,妖魔鬼怪威力太大,李世民咽了咽唾沫覺得腦仁又開始疼了。
文臣們無論是麵露好奇還是不懷好意的,都一副坐等看戲的模樣。武將們的表現差異比較大,有似李靖這樣紋絲不動完全不受影響的,還有程咬金這種躍躍欲試唯恐天下不亂的,更有相信那書中內容看著同僚們麵帶防備的。
“誰有事要奏?朕今日身體很乏,若無事便退朝吧。”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方才還神情各異的大臣們,此時又變得團結起來。想跑?做夢吧!!
尉遲敬德先發製人,“頭前聖上吩咐給兩位好漢重新造墓,剛好微臣近來無事,可否派微臣去查看一下進度?”
秦瓊不幹了,“我說黑熊瞎子,你當俺們都傻呢?不說咱信不信那書上的胡言亂語,就是要把麵具拿出來,也該讓大家都瞧瞧吧?”
平時自詡智商比這倆人高的侯君集也跟著搭話了,“我先聲名,我可不信話本之言。若你們信的話,大可以去取麵具。隻是那書上也寫了,就算高長恭真通過麵具教有緣人武藝,我看你倆也不像那有緣人。”
侯君集話落,大部分人都跟著點頭,還有直接出言點讚的。倆人剛想反駁,程咬金一晃脖說道:“怪道我摸金多年,卻隻在那洞中遇到怪事,難道是麵具在召喚我?”
“哼,你還好意思提摸金的事兒,就你這做損的樣也不當為天神弟子。”說話的不是旁人,正是最擅長拉仇恨值的魏徵。
李世民心中升起不祥的預感,緊接著預感就變為現實了。
程咬金憋紅著臉大喝,“你什麽意思,就你是個好東西啦?”
秦瓊也不服,“我哪裏不如人,想我老秦勇猛無雙,怎麽把我跟黑傻放一塊說!”
尉遲敬德很委屈,“哥哥好不地道,我可沒有對不住你的地方。”
文武們,從口頭吵架到擼袖子想動手,朝堂上又變成了菜市場。李世民一點兒都不想聊麵具的話題,怕這些人打完後又一起來問他或讓他給主持公道啥滴,李總靈機一動趁亂跑了。
待大臣們罵夠了打累了,抬頭一瞧都傻了,聖上呢?!
小內侍蹭過來,顫抖著聲音說道:“聖上身體不舒服迴宮休息了,你等若無要事勿要打擾。”說完嗷嗷跑,就怕被牽連無辜。
看著玩夠的文臣們和垂頭喪氣的武將們走出大殿,一直沒說話的長孫無忌笑眯了眼,那小眼的眼角處仿佛能看到實質化的精光一閃。哼,就你們這樣的也想跟老夫鬥,給老夫看熱鬧還差不多。
主要那重修墓的事情是長孫無忌負責的,而他在幾日前已稟報李世民,幕已經修好封上了。平日盜劉家墓也就算了,總不能已經拿了兩位墓主人的東西,再去開墓打擾人家吧。
再有,李世民確實身體不太舒服。他昨晚熬夜看書,看完後又琢磨關於麵具的事情,整晚都沒睡覺。經他仔細考慮,再綜合王玨一貫的行事作風分析,最後認定那麵具內有天神降臨之說必是謊言。隻是,他至今還沒想出王玨此次的舉動所圖為何,他可不信李晉江的書王寡婦沒看過就讓人印刷了。
跟李世民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畢竟文官們好做腦力活,再加上那麵具無論真假也與他們無利益關係,故此並未因突如而來的誘惑亂了分寸。隻是好些人也並未因此放下心來,全因那寫書之人是王玨的弟子,他們怕自己不經意間又鑽進什麽套內。
就這樣,大多數文臣們邊看熱鬧邊謹慎應對,以防自己被牽連進去。武官們起初幾日嗷嗷叫,然而能上早朝的人沒有一個是真缺心眼,數日後雖全都冷靜了下來甚至大部分人已否定話本內容,但是出於某種小心思,他們依然希望能把麵具拿出來。
這可苦了李世民,成天被一群大爺大叔們糾纏。敢這樣做的,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嫡係。人家態度也好,全學孔穎達當初那樣哀怨地看著他。還不能因此大發雷霆,那不是傷了功臣的心嘛。
就這麽數日後,李世民終於崩潰了,他衝著假裝麽看他練字的幾人吼道:“誰惹的事兒找誰去,你們纏著朕有什麽用?本想問問太子,誰知他遣人迴來說王縣伯在給弟子做特訓,他這個月都不迴來了。也不知是真是假,這個胳膊肘往外拐的兔崽子!”
來看熱鬧的房玄齡和李孝恭紛紛出言證明,“沒錯,我們家孩子也在南山沒迴來。”
程咬金聞言身體一頓,他家崽子大多放養,最近還真沒注意大兒子的動向。假裝看不到兄弟們投來的詢問目光,連兒子在哪都不知道似乎有點兒丟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