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要鬧什麽麽蛾子?!我可告訴你,我閨女的病沒治好前,你要是敢亂來,我就收拾東西迴娘家!”李江氏指著李績,手指又抖上了。


    每次都來這招威脅人,自家媳婦也就比房玄齡家那個好撒潑的強點兒吧。招數不在老,有用就成。想到媳婦的話很有道理,李績連忙換上一張熱情臉。此舉,逗得他老婆孩子一頓嬉笑,屋中氣氛也不似方才急急等待時那般緊張了。


    以李承幹為首的百家派弟子們來到堂屋,李績才反應過勁兒來。光想著虐女婿了,太子拜訪他都沒親自去迎。兩撥人相互見禮後,大家在堂屋落座準備進入正題。


    由於李績與黃文在救災時的朝夕相處,使得他對黃文的性格有些了解。雖黃文極力掩飾,他還是從對方的臉上看出了憂慮。怕事情有變,李績連忙問道:“王縣伯已替黃小子接了聖旨,咱們兩邊自然不用再過庚帖,隻需直接納采就成。你們今日到我府上來作何,若是想要行奠雁禮,雁呢?不會是這麽多人都逮不到一對大雁吧!”


    看到李績的鄙視臉,程處默不幹了。他本就鬱悶自己沒參與學派活動,又因聽說黃文的任務為他擔憂,這會兒心裏正壓一股火呢。他效仿程咬金,撇撇嘴說道:“事情有變化,我們是陪師兄過來說明情況的。”就是不告訴你正經內容,就是讓你著急→_→。


    哎媽,李江氏快受不住了,這幾天她的心髒一直在坐過山車。沒等李績再說話,她看著黃文問道:“黃郎君你來說,若是出了什麽岔子,咱們一起解決。”


    黃文看了看李家人的表情,最後將目光停留在李大娘子堅定的臉上。他組織了一下語言,以客觀角度將事情毫無隱晦地敘述了一遍。而後從袖子中將信拿出來遞給李績,總結道:“此都為我之過,老師不將我逐出師們已是大恩。隻是考慮到此行的危險,我決定平安歸來後再過禮。”


    說完,又把小木盒遞給李大娘子,“此為老師幫我出的聘禮,望娘子一定要收下。”


    李大娘子接過盒子,打開後發現盒內除了藥物還有張紙寫著用法,想來這就是人人都想求得的神藥了。見李績看著信直皺眉,她也湊過去跟著看上麵的內容。隻見信上寫著,讓黃文扮作逃犯去突厥接近頡利做臥底。


    除了指使黃文怎麽做,信上還有寫給李績的話。若他這個做嶽父的疼女婿,就派兩個得用人給黃文製造機會逃獄,還提醒他千萬別再把jian細當心腹。李績看到信上內容本就擔憂,再看後麵的話好懸沒氣吐血。


    李大娘子緊緊地握著盒子感動得流出眼淚,擦幹眼淚後又走到空地處對父母大拜,“請爹娘準我今日就跟黃郎君定親,待我服藥後與黃郎君同去關外。”


    黃文急急阻止,“不可!”


    李績憤怒拍案,“胡鬧!”


    李承幹知道師弟是何想法,作為屋內地位最高的人,他覺得這種時候還是該自己出言來解決困局,“這樣,孤來做主讓你們定親,隻是李大娘子確實不適合跟著黃師弟同去。一則服用藥物後也需時間來修養,二則女子扮作逃犯太過危險,李娘子若跟去反讓黃師弟擔憂。”


    “謝殿下!”李大娘子本就不是任性胡鬧之人,聽過李承幹的解釋後方覺得自己考慮不周,現在她能做的就是趕緊把婚事定下。


    沒有大雁,沒有金、緞等納徵物,隻有李承幹為證婚人寫下的婚書,即便如此作為主角的男女依然覺得很幸福。李家人和百家派師兄弟們皆紅著眼圈祝福,話道待黃文立功歸來便讓兩人成親。隻是此去多危險,幸福的氣氛中又充斥著濃濃的擔憂。


    房遺愛走到黃文身後,他用手臂當作翅膀來迴擺動,“你們看,沒準備大雁,我黃師弟自己就是大雁。都說壯雁對老雁不離不棄,雌雁雄雁從一而終。黃師弟雖然心眼有點兒壞,但他對自己人可真沒話說,李姐姐必會幸福。”


    李晉江:“……”二師兄記憶力不錯,現學現賣的本事了得。


    黃文:“……”如果將損他的那句話去掉,他應該會很開心。


    李績:“……”給黃鼠狼裝上翅膀,人間又要多一禍害。


    “噗哧,房郎君甚是友愛同門。”閨女的病無需再擔憂,婚事也徹底定下,李江氏的心情瞬間好了起來。


    武照扁嘴,這個翅膀很容易做嘛!她跑到李大娘子身後學著房遺愛那樣揮舞手臂,隻是她個頭比李大娘子矮很多,需要邊跳邊揮舞手臂才能達到好效果。


    前有長翅膀的黃鼠狼,後有像落水鳥一樣撲騰翅膀的黃鼠狼媳婦,李承幹終於感受到老師心裏的苦了。趕緊轉移話題,“婚書收好,咱們還是坐下繼續聊吧。”


    此正合李大娘子意,她不甘心地問道:“難道不能跟邊關守將打聲招唿嗎,為何非要郎君自己犯事兒進去?邊關民風驃悍,我恐郎君在獄裏受苦。”


    李江氏也跟著插話,“再有,若黃小子無法成功逃獄怎麽辦?”


    不用百家派人來迴答,李績也知王玨為何如此安排,“我們的人能混進突厥,他們就不能在邊關內放探子嗎?還是不要冒險假入獄為好,以黃小子的身手再有我的人配合,想找機會逃獄並不困難。”這也是李績對黃文很滿意的地方,這小子也算文武雙全了。


    李大娘子仍然不甘心,“郎君在關外無根基,他如何往迴傳遞消息呢?再有,不知聖上何時跟突厥開戰,如果此戰一直不打,難道郎君要一直留在關外嗎?”


    “這個不能說,老師自有安排,李娘子無需擔憂。”出言迴絕的是李承幹,有些事情還要他這個做大師兄的來代表學派迴答。


    李績見此,再次拿起手上的信。待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信是被人從中間撕開的。李大娘子跟著她爹的眼神看過去,也發現了這點,父女倆一起瞪了黃文一眼。


    黃文很無奈,他現在是真長記性了,這輩子再不敢不重視老師的話。


    按老師的吩咐,黃文明早就要啟程離開。眾人在李家待了一天,趕在宵禁前返迴南山再做臨別聚會。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今日午時,長安內各書肆購進了一批新書,此書便是李晉江的新作《蘭陵王麵具》。


    經過王玨的一係列現代宣傳法,李晉江如今已成為大唐當紅小說家。這次雖沒有王玨插手,卻有看過小說內容準備瞧熱鬧的長孫無忌幫著推廣。他也不用費太多力,隻要派人偽裝成百姓到長安各坊間將李晉江有新作的消息廣而告之就行。


    大量的事實經驗告訴我們,無論什麽時代都不缺乏腦殘粉。由段綸做主趕印出來的三千套圖書,已在宵禁前被李晉江的粉絲搶購一空。隨著黃文婚事的塵埃落定,大唐即將颳起一股關於麵具的風cháo。


    第125章蘭陵王麵具


    考慮到黃文早晨就要出發,昨晚百家派門徒們隻是聚餐暢聊,並未過多飲酒。黃文也沒有什麽行李可準備,除了老師安排的因逃獄去關外,他自己又想了一個能接近頡利又不易被防備的辦法。若按他的想法行事,帶什麽都是浪費。


    南山外的官道上,李家人和百家派弟子們正在給黃文送別。與李大娘子單獨話別後,黃文幹盡一碗酒跟眾人道別。


    李承幹眼圈通紅,“我等師弟立功歸來,封官加爵指日可待。”


    程處默倒了倒空碗,嗡嗡說道:“打突厥我也會去,到時咱們兄弟在糙原再聚。”


    王思源也說道:“若遇危險,保命最重要,勿要讓關心你的人在遠處擔憂。”


    師兄弟們麵上盡是不舍,黃文的袖子都被幾個小傢夥捉出褶皺了。送君千裏終有一別,黃文紅著眼圈迴道:“我該走了,咱們有一生的時間相交,何故在意這短短兩年呢。”


    黃文向南山的方向大拜,方才帶著李績給準備的兩個人離開。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再次迴頭看了一眼眾人的麵容,流淚的未婚妻、不舍的師兄們,他滿麵堅毅地策馬離去。


    隨著黃文的身影越來越遠,王玨放下望遠鏡嘆了一口氣,麵上盡是對弟子的不舍與擔憂。


    除了王玨沒來送別,李績也沒來。人家是公務員,正忙著上早朝呢。


    “敢問長孫尚書昨夜可是沒睡好,故此才在早朝上發癔症。”也就李靖這樣的不怕得罪長孫無忌,他平時在朝堂上不愛講話,這次也是忍無可忍才主動出言。


    一直對李靖有猜忌防備的李世民,竟然出奇贊同他的言辭,自家大舅哥看起來似乎不太正常。這個不正常尤其顯現在精神方麵,他自進殿後就開始盯著武官們不懷好意地壞笑。


    長孫無忌並未生氣,反而笑眯眯地迴答道:“非也,因我昨日看了李晉江的新書,故才特別關注眾位將軍。”


    尉遲敬德耷拉著眼皮,“長孫尚書愛好奇特,我等確不能與你相比。雖不願幹涉你個人喜好,亦請你不要隨意揣測我們。”


    就是這麽個道理!許多人聽到李晉江的新書,就聯想到牡丹花下死事件上,綜合分析長孫無忌一早晨的不正常舉動,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定是那書的內容有問題,並且還跟武將們有聯繫。


    有一個前車之鑑擺在那,再加上今日早朝也無事,武將們皆目含期待地看向李世民。趕緊下朝啊,他們急著要去弄一本書來看看。不止他們著急,文官們也急著瞧熱鬧,八卦帝李世民心裏也好奇得緊。


    “還有誰要上奏?若無事,咱們退朝吧。”


    官員們動作很齊,一致狂搖頭。隨著李世民的離開,大臣們皆加快腳步爭先出門。


    最先看到書的人是李世民,誰讓皇宮是人家呢,誰讓家中有一眾李晉江的書迷呢。到皇後宮中一看,大小老婆正拿著書圍坐在一起聊天。


    明知故問,“你們這是在作何,可是一起讀書?”


    長孫皇後答道:“正是,我們在討論王縣伯弟子的新書。其內容新穎有趣,恐怕咱們大唐又要熱鬧了。”


    楊妃捂嘴笑道:“李郎君有大才,可惜身為女子不能當麵與他暢談。”


    小心眼的李世民不樂意了,平時他是個香餑餑,走哪都有人搶。後宮從昨晚開始畫風不太對,都怪那個段綸遣人給她們送書,早朝前就聽內侍來報,娘娘們各個熬夜讀書。


    “給我瞧瞧那小子寫了什麽,讓你們這麽愛不釋手。”以某人的小氣勁兒,若不是此書跟長孫無忌的異常有關,他是‘不屑’看的。


    李世民半路劫走一本書並未影響後宮女人的茶話會,見無人跟他獻殷勤,李大叔氣得跑甘露殿待著去了。讓內侍端來一壺茶,而後吩咐道:“若無大事,不要讓人來打擾我。”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