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後,大臣們又轉戰南山。他們成天爬山在人家林外彈一天琴,人家不派人出來接待明顯是不會客,結果這些人依然鍥而不捨地繼續著。


    這下又把長安百姓忙壞了,還要聽說書、還要互相討論、還要關注他們的動向,甚至還要跟到南山出場看戲。不來哪成呀,他們怕南山村民寂寞!


    自黃文離開的次日,王玨就開始帶著弟子們重新開課。不讓他們迴家自然有躲避他們家長詢問的考慮,但是閉關特訓也不是說假話。由於這兩年發生的事情太多,包括明年末要開始的打突厥戰,能讓她給弟子們好好授課的時間太少。


    這不,弟子們的數學課業已學到圓,按現代來計算的話這個月就可以小學畢業了。除了數學方麵的授課,下午的武學也是一天不落。王玨經常以故事形式來教授謀略,偶爾也會說些自然課知識。基礎必須要打好,明年就要物理化課程全開。當然,由於弟子們對未來的選擇不一樣,她在每個科目上對每個人的要求也不同。


    又來了!程處默煩躁地撕掉手中的糙稿紙,拿出一張新紙繼續演算考題。本來他算學就不好,這幾天還從早到晚有人來林外彈琴,特別分散注意力。趕上今日測試,老師說考第一的人會按個人需求給獎勵,原本準備摸魚的程處默也異常認真。


    結果倒好,往日還算能聽的琴音今日居然弄得跟拉鋸一樣。也不知是哪位大臣,竟跟他爹一個水平。嗬嗬噠,沒哪位大臣,在林外‘拉鋸’的人正是程咬金。大家輪流彈一天,今日剛好到他了。大家對程咬金抱有莫大的期待,期待他能用自己糟糕的琴藝讓王玨忍無可忍出來罵人。


    然而,他從早晨彈到晌午,除了鳥兒們被吵得忙著搬家外,並沒有其他活物從林裏出來。


    中午吃飽飯,又到了每日武藝特訓時間。李崇義忍了幾日實在忍不住,他試探著問道:“老師,弟子欲從文,不是說隻訓練周師姐的一半量就可以嗎?”


    王玨端著茶碗的手一頓,隨後略到歉意地迴答道:“是為師想差了。明年、最晚後年,聖上必會與突厥開戰。若你們到時想跟著軍隊一起去,此時開始必然要持續受這種訓練。別忘了我當時為何會收你為徒,皆因你筋骨奇好。便是你今後不打算從軍,為師亦要嚴格訓練你,可不能浪費上天對你的饋贈。”


    除了房遺愛衝著李崇義得意地嘿嘿笑,其他人皆轉頭偷笑。三師兄總是不長記性,他每次開口想偷懶都會被老師找理由加量。如果敢出言頂撞,那就等著被收拾吧。


    李崇義果真不負師兄們的期待,他還口道:“弟子想多用些時間鑽研史籍,突厥戰我是不打算去的,若仍這樣訓練豈不是浪費時間?”


    “唉,你黃師弟此時應該快到邊關了吧,也不知他往後還要受多少苦。可憐呀,有我這樣狠心的老師,還有對他不管不顧的師兄。”


    見王玨還要繼續往下說,李崇義趕緊插話道:“都是弟子之錯,我再不偷懶便是。”


    這種每日在噪音下授課的情況一直持續著,快到一個月特訓期限的時候,程處默忍不住問道:“我怕迴家後挨揍,老師可不可以在我們離開前讓外麵的人進來呀。”


    家裏有爹當官的都跟著狂點頭,由於他們一直未歸家並不知道自家爹是否也在外麵彈琴,若真如此迴去後指定沒有好果子吃。李承幹心裏也有點兒慌,雖然他爹不會過來彈琴,但不代表迴去後不被詢問內。幕。


    王玨擺擺手,迴答道:“不能讓他們進來,這才一個月時間。”


    “那…老師可否告知為何如此,萬一迴去後父皇問起此事,若我答不上來……”


    連房遺愛也給了李承幹一個同病相憐的眼神,他這幾天就有不好的預感,好在迴去後有娘親幫忙。大師兄可就慘了,聖上若想收拾他方法多著呢,可不是皇後娘娘能攔住的。


    掃了一眼弟子們,王玨想想後說道:“若是你們幾人的爹爹知道為師的想法倒無妨,隻是得保證不能外傳。”


    小雞啄米狂點頭,就是家裏無大人會詢問此事的幾個內心也好奇得緊。他們一直想不明白,老師為何要讓師兄在小說中添上蘭陵王傳武的說法。


    “你們李師兄的兩本書多被小娘子們喜歡,由朝中大臣嘲諷長孫尚書到民間郎君們因種種原因對其作品敬而遠之,這樣下去不利於他日後發展。人都有習慣,如果他們習慣不看這人的作品、反對這人的想法,時間長了可不好反轉。


    這本蘭陵王故事的劇情走勢並不似前兩本那樣專注情感路線,此書正適合用來扭轉郎君們對晉江的看法。然而,有些看法和習慣已在前,咱們就是再宣傳恐怕效果也不會太好。故此,為師想到了這個主意。


    不止習武的郎君們,便是讀書人也會對武神感興趣。再有那些大臣們的好心‘幫助’,相信關於此書的討論會迅速在大唐傳開。不管是八卦者想了解事情因由,還是信傳聞者想得到最原始的說法,都要來看李晉江的書。


    若我早早將想法示與人,不止咱們會欠下一大堆人情,沒準還有好些人不願配合呢。現在多好,這不快過年了嘛,咱們一起熱鬧熱鬧。你們可明白為師所圖?切記不可外傳,想來還有好些地方由於路途遠,傳聞還沒進入呢。”


    “老師!!”李晉江嗚嗚抹眼淚,不知該說什麽話來感激王玨。


    王玨微笑道:“為師能幫你的隻是讓這些人來看你的作品,至於看後能留住多少讀者,能讓多少人對你印象改觀,還要靠作品本身來說話。”


    其他弟子也是有感而發,別看老師不用上朝不用做工,光操心他們幾個也是夠累的。能似老師這般時刻為弟子算計謀劃的人實在太少,他們何其幸運!


    第127章粉絲來信


    隨著部分弟子歸家休息,好些人家的書房內傳出感嘆聲。長孫皇後寢宮內更是熱鬧,李世民拍案不忿道:“那李晉江就會胡說八道,王寡婦還為他如此費心謀劃,真是讓人不愉!為個弟子就攪和出這麽些事兒,難道真以為朕不敢給她治罪了?”


    長孫皇後最了解自家相公,瞧他那言辭動作,不忿王玨是假,嫉妒李晉江才是真。她笑吟吟地說道:“李晉江運氣再好也隻有王縣伯一人助他罷了,聖上有好些衷心的文武官員,可比他強多了。”


    初聽這話,李世民覺得很有道理。再一細想,他那些個衷心大臣成天不是掐架就是跑來圍他,李總的心情又不美麗了。


    李承幹見狀連忙出言吹捧,“師弟若能成為大唐第一小說家,不止我們門派麵上有光,爹爹也該高興。小說的存在本供人閑暇消遣,若非安平盛世,百姓們哪有看小說的心思?縱觀古今,隻有統治者雄才大略、百姓們豐衣足食,才會出現雜學飛速發展的情況。


    不論是雜家一脈的出世使得失傳的手工藝重迴世間,還是墨家的到來帶給大唐注入新的格物技巧,或者如我們學派的知識係統而超前。這些學派隱世幾百年,隻有爹爹為帝他們才願出世,此不是爹爹的功績還能是何人的?”


    李世民聽了大兒子的話心中升起萬丈豪情,他激動得拍案而起,“我兒說得太對了,若是那任用酷刑的漢武帝,王縣伯不止不會如此隨意而行,恐怕根本不會出世相助,百家派祖輩們也正是這樣做的。為帝者,須有一顆寬廣容納的心才能招進天下賢才。”說完又對李承幹苦口婆心道:“你是咱們大唐的儲君,切記為人處事須有容人之量。”


    李承幹嚴肅答道:“孩兒受教,定會謹記爹爹的教誨。”


    “行了,咱們快用餐吧。”長孫皇後隱晦地給了兒子一個讚賞的眼神,孩子有長進她心甚慰,自家相公真挺不錯就是偶爾愛犯病。


    有些人可就不像李承幹這麽幸運了,程咬金揮舞著大熊掌又給了程處默兩巴掌,“你還敢說不知道是我彈琴,全大唐誰人能有你爹爹的琴藝?!明知道我在林外受凍,你卻能安心在內好吃好喝,老子白養你這麽大!”


    程處默辯解道:“孩兒真不知道是您啊,我們都提議將林外人請進來,隻是老師不準,難道我還能違抗師命嗎?比起爹爹,孩兒可苦著呢,那每日下午的強度訓練便是有些老兵都受不住。”


    一聽訓練二字程咬金又來了精神,他好奇問道:“竟有此事?快講講王縣伯是如何訓練你們的!”


    程處默吱吱唔唔說道:“這是學派不外傳的訓練法,不能告訴別人。”


    “我是別人?!你個兔崽子,老子今天要好好教訓你!”


    崔氏在一旁邊吃零嘴邊聽管家報帳,這不到年底了嘛,她得好好把家裏的錢財歸整一遍。尤其是那一州之地的皂品買賣,賺得她眉開眼笑。至於麵前追打的這對父子和兒子求助的眼神,全當沒看見。


    李崇義和房遺愛還好,起碼倆人的爹這陣時間沒到處現眼,自然也不會像程咬金一樣惱羞成怒。隻是也少不得要吐槽幾日,皆因王玨的奇葩思路太讓人無語。更讓他們無語的是,人家的招數居然出奇好用。


    最近若再去坊間閑逛,發現百姓們討論的依然是李晉江的新小說。以往都是小娘子們談論,這迴連郎君們也圍坐在酒館內討論劇情。有他們從中途跟著參與進來,關於蘭陵王麵具的話題一直持續升溫。不止長安,隻要不是路途太遠還未收到消息的地方,都是這種情況。


    除了李晉江還有一個受益者,那就是段綸,或者說是整個工部。人家幫忙印小說可不是白幫,他們包管了印刷和銷售,每賣出一本都有不少分成,這錢收入後自然歸他們工部分配使用。


    隨著蘭陵王麵具消息的傳開,工部開始瘋狂加印書籍,那些聞風從各地趕來的書商們也跟打了雞血一樣,每天一早就用車拉著錢到工部外準備搶貨。


    雖然大唐不禁止私人印書也沒有什麽版權之說,然而由於李世民怕世家們借著書籍來籠絡人心,他跟王玨商量後決定先不公開活字印刷法。如此一來,工部做的就是壟斷生意了。


    工部從來沒這麽紅火過,把段綸樂得呀,最近這月餘時間,他走路都生風。這麽個姿態展現在那些受挫者麵前,好幾次差點沒挨揍。還有好些人拿滿身銅臭味做諷刺,全當他們是嫉妒。


    不管迴家遭遇啥待遇的,都沒讓他們遇太久。王玨也就給了五日假期,之後還要迴南山繼續課業。還是封閉授課,課時持續到年前十天。


    這迴沒有噪音幹擾,弟子們的心情也好了一點兒,真的隻是一點兒而已。李崇義穿著短打,雙手持劍伸直,那劍上掛著兩塊磚頭。此時早到冬季,穿短打這麽虐人的方法是王玨近期的靈光一閃。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