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昨日迴家後又教訓一頓閨女,今日早起到上朝再到被一群蛇精病糾纏,還真沒時間思索昨日的事情。他聽完媳婦的說辭後,將近來發生的事情重新在腦中過了一遍,而後拍案大叫道:“糟糕,上當了!!”


    見自家郎君認同自己的觀點,李江氏憂心地問道:“現下該如何是好,若王縣伯打心裏不同意這門親事,我怕大閨女跟黃郎君成婚後她也還是不願意幫閨女治病。”


    “你別吵,讓我好好想想。”李績對李江氏擺擺手,重新陷入沉思中。許久後,他再次拍案大吼道:“哈哈哈,王縣伯再鬧騰又如何,此番還是咱們賺了!”


    李江氏:“……”想來郎君是被同僚們和王縣伯刺激到了,看似要往瘋魔的方向發展。


    李績看媳婦先翻白眼後撇嘴,他輕咳一聲解釋道:“王縣伯越是這般耍手段坑咱們,越說明她心有不甘。為何不甘?因為那神藥太過珍貴,然而為了自家弟子,她選擇給咱們閨女用藥!”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李江氏眼中迸發出激動的光芒,她興奮得在屋內直轉圈,“這退婚除了道歉必然要賠償錢財,難道王縣伯是想通過墨家跟咱們要錢?若是如此,她為何不直說?”


    “如何要錢?那等隻要人還剩一口氣就能去人病根的神藥,該如何定價?若是王縣伯向我要錢後給閨女用藥,你信不信找她治病的人能從南山排到關外?我看坑錢隻是順便,重點還是要讓老夫不痛快。你今日沒出門嗎?聽聽那坊間都傳些什麽話,他們都說老夫看中黃小子才華,死皮賴臉去求聖上下旨賜婚,更有甚者說咱家有意搶親。緊跟著討論的就是王縣伯那些弟子們的婚配問題,若說這其中無人引導,你信嗎?!”


    “竟有此事?!咱家的名聲喲,這可怎麽是好!”


    李績不屑地撇撇嘴,“咱家名聲再壞能壞過聖上嗎?且安心等著吧,聖上那樣的都能洗白,咱們有什麽做不到的。”


    “快噤聲!”李江氏嚇得直拍胸脯。


    “明早你送五萬兩銀子去墨家堡,切記要裝出著急難過的樣子,萬不可顯露出任何喜色。”見媳婦瞪他,李績趕緊笑著討好道:“非我不願跟你一起去,實在是那些混蛋已經跟上我了,況且你過去能比咱們同去少受很多刁難,一切還要有勞娘子。”


    李江氏覺得他說得有道理,隻是她實在拿捏不好這其中的分寸,“你這麽一說,我突然不知該怎麽拿捏情緒了。”


    李績雙手捉住李江氏的肩膀,“你看著我,你就當我死了,你在喪禮上待客。”


    “淨瞎說!”不過,好像真找到那麽點兒感覺了。


    “行了行了快睡吧,我這兩日特別疲憊。”李績說完沒一會兒就開始打唿。


    李江氏躺在榻上,突然想起她前次進宮時的事情。當時長孫皇後正在跟人聊王縣伯,她記得娘娘說王縣伯此人麵冷心熱尤其對婦人容易心軟。自家郎君該不會也是打這個主意吧,什麽被人纏上了,不信他若真想脫身會尋不到方法。


    聽著李績的唿嚕聲,李江氏假裝睡著,狠狠地給了他一腳。


    “嗷嗷嗷!!!”


    “哼~~!”


    踢哪了→_→?


    次日一早,李績裝麽著正常上早朝,李江氏則帶著僕從們到庫房點銀子。一早就被各家弄來英國公府門口等著的探子們,大部分都跟著李績走了,隻有小部分還留在府外繼續監視。


    由於帶的東西太多,李江氏索性也不喬裝打扮,而是帶著僕從們正大光明地從正門出去。隻是他們又在門口停留了一會兒,全因有個僕從不小心打翻一個箱子。見精美的布料從裏麵露了出來,李江氏假裝訓斥道:“趕緊檢查一下,若是送去髒布料,王縣伯心生不悅怎麽辦?”


    聽說他們是去南山,隻有幾個人尾隨跟去。一直跟到官道上,瞧著他們的行走路線確實是南山,又因此時官道上幾乎沒有車馬,他們再過去太過明顯,那幾個尾隨的人隻得放棄。


    瞧著沒有人再監視,李江氏帶著僕從們迅速轉道往東邊而去。


    同一時間,王玨跪坐在書房中,嚴肅地看著下首表情各異的弟子們。沒錯,她打算秋後算帳了。


    王玨好似不經意地問道:“黃文,你昨晚吃了什麽?”


    “小雞燉蘑菇。”說完就想給自己一嘴巴,昨日太興奮整晚都沒睡好,現在完全不在狀態。


    “我罰你五日不吃不喝,你卻能吃到小雞燉蘑菇,這是為何?”王玨麵無表情,讓人看不出喜怒。


    房遺愛小心翼翼地說道:“老師,飯菜是我給師弟送去的。”


    “前幾日你是怎麽說的?不再犯錯?!前日武照給黃文送飯,我罰武照跟周齊一起訓練,現在你也是這個待遇。咱們事前說好,再有一次為師便不再教你玄學。”王玨算是看明白了,對付房遺愛打他完全沒用,似武照得到的這類懲罰也管不住他,不如拿他心心念念的玄學來說事兒。


    這下可真把小二郎嚇壞了,他趕緊接話道:“弟子願意受罰,求老師別不教我玄學。”


    解決一個還有另一個,這位情況比較嚴重,咱得下猛藥治療。似黃文這種聰明人,若一次管不住他,便會為往後埋下禍根。


    王玨看著黃文說道:“房遺愛是所有弟子中最淘氣最會惹禍的,然而他至今未給房相看過一眼我傳授給他的書籍,而你卻將咱們學派珍貴的用藥拿給旁人。為師念你一向懂事,考慮到你因情感失了分寸,遂關你禁閉讓你反省自身。然而,我卻未從你身上看到反省之態。”


    停頓一下,邊說邊掃過屋內每個人的臉,“此事我也有錯,我念你們各有各的煩惱,總想著幫你們把旁的事情處理好,讓你們能安心學習。慣子如殺子,為師就是太過寵慣你們,才讓你們越來越肆無忌憚,竟演變到今日可以將我的話當耳旁風。”


    “嗚嗚…弟子不敢,我是怕師兄餓死才給他送飯。”武照急得嗚嗚哭,她說的都是心裏話。


    王玨無奈道:“我能讓自己的弟子餓死嗎?!你們經過鍛體,五日不吃不喝根本死不了!”


    黃文紅著眼圈說道:“我已猜到鍛體藥之事,可還是沒管住自己的口腹之慾。兩位師兄給我送飯是顧念同門情誼,我卻不該接受這樣的好意。此事錯在我一人,隻要老師別趕我走,什麽樣的懲罰我都願意受著。”


    見王玨不言語,李承幹也著急了,“是我這個做大師兄的沒看顧好他們,弟子願意一同受罰。”


    周齊緊跟著接話,“我也有錯,那日我不該鼓動大家去長安。”


    王玨看著弟子們皆紅了眼眶嗷嗷叫,心裏暗喜自己的教育還不算那麽失敗。她從袖子中拿出事前準備好的一個小盒子和一封信放在案上,再次對黃文說道:“你的婚事已經定下來,今日你去英國公府上過納采禮吧。盒子裏是為師為你準備的聘禮,信封內寫著為師對你的懲罰,若完不成任務便不要再迴來了。”


    黃文沒打開盒子,而是先拿出信封裏的信看了起來。看後,他恭敬地對王玨行大禮,而後哽咽道:“弟子定會完成任務歸來,還請老師保重身體,勿要因不肖弟子而生氣。”


    “去吧。”王玨說完起身離開,其他弟子們湊過去看信上內容,黃文則跪在書房內捧著木盒流淚。


    某人其實沒走,而是暗搓搓地躲在窗外偷看,讓弟子去那麽危險的地方她也蠻擔憂。隻是想到黃文的嶽丈,王玨又覺得自己行此招是一舉多得的策略。


    第124章奠雁人雁


    李承幹將黃文扶起,對他勸解道:“師弟,我們先陪你去李將軍府上行奠雁禮吧。”


    王思源提議道:“好在此時正是大雁遷徙的季節,咱們若要獵雁還需趕緊動身。”


    嘿嘿嘿,‘獵雁’。見李晉江又陷入自我思緒中,李崇義無奈地扯著他的袖子,跟著已經出書房的師兄們往林外走去。


    眾人剛走到山下,一直未出聲的黃文突然出言道:“不用找大雁了,我們還是直接去李將軍府上吧。”


    房遺愛疑惑道:“是因為大雁難尋嗎?我見有些人家納采送鵝,不如咱們去村裏找一隻大鵝吧,反正都是帶翅膀的。”


    李晉江職業病又犯了,他忍不住出言解釋道:“雁是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全的靈物。你瞧那雁陣中,往往是老弱病殘相搭配成隊,壯年雁絕不會棄老雁不顧,此為仁心。大雁雌雄搭配,即便一方死亡剩下的那個也會孤獨終老,此為從一而終。”


    “哦~!既然這樣,黃師兄為什麽不要大雁呢?”武照的小手又長到黃文的袖子上了。


    “非不要大雁,而是不想今日把婚事定下來。我此次出遠門不知何時歸來,甚至不能保證平安歸來,若我有意外恐連累李大娘子。”


    黃文說得堅定,師兄弟們了解他的心情,暗道別看黃壞水一肚子算計,他也很是有情有義。故此,沒有人再勸說。就算不定親,黃師兄頭次正式去嶽家也是大事兒,他們先在村裏找到忙秋收的劉大包,又進長安縣盧國公府帶上程處默,師兄弟們聚齊後才一起往英國公府去。


    李績跟李江氏早就在家等急了,連著家裏的孩子們也跟著著急,隻有李大娘子最鎮定。那日去南山,黃郎君說過定會在近日來提親,隻要他跟自己承諾過的事情沒有不兌現的。


    李江氏又在堂屋內轉悠了一圈,忍不住對李績埋怨道:“我昨日去墨家堡,對方倒沒要求什麽,隻是收了銀錢便端茶送客了。會不會是因為你沒去,王縣伯心有不慡,才沒將黃郎君放出來?”


    “這…應該不會吧?王縣伯看起來,不似那麽小氣的人……”李績越說聲音越小,他想到了杜如晦求醫時的待遇,怎麽都無法說服自己王縣伯此人不小氣。


    “都怪你,閨女的性命竟沒有你的麵子重要嗎?!”李江氏手指顫抖地指著李績,那站不穩的樣子看似又要被氣暈。


    看著媳婦和孩子們投過來的指責目光,李績抿嘴不說話。這事兒確實是他欠考慮了,就算去墨家堡遭頓挖苦又不能掉塊肉,他咋就沒想開呢。


    此時,救命人物出現。李總管小心翼翼地走進堂屋,輕聲說道:“太子帶百家派弟子來訪,黃郎君也在其中。”


    李江氏拍案急喝道:“還不快請進來!”


    “咳,咳咳!”李績挺直身板端坐,麵上換成了威嚴的撲克臉,看那架勢是準備以嶽父的身份等著訓未來女婿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