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卿,你覺得現下該怎麽辦?”


    被點名了,房玄齡整個人一激靈,“不若等眾位將軍迴來,再讓他們看看地圖?將軍們常年在外打仗,比微臣這樣的文官更容易猜出蘭陵王想法。”


    房玄齡無法,隻能施展拖字訣,另外趕緊撇清關係,咱是文臣可不懂那些個行軍圖。


    程咬金麵色微紅,他也是將軍,可他實在想不出這地圖所繪是何處。一則地圖不全,二則繪圖者畫得太簡略。


    長孫無忌去南山那日,就發覺情況不對勁。他雖不像房玄齡一樣知道些內情,卻也能根據這兩月發生的事情猜出大概。這事兒太子必然參與其中,先為外甥的病情擔憂一下,還得想辦法幫忙捂著,他這做舅舅的忒難。


    老狐狸認為,那藏寶圖是王玨所造,就為下套引出董家之事。以他對王玨的了解,此人向來不吝嗇錢財,必然不會讓聖上一無所獲。略考慮後,為了不再整日被蛇精病糾纏想辦法,他決定提點有用的建議。


    “我有個笨法兒,在此時用卻也算可行。咱們不是整理過蘭陵王生平嘛,不若將他參與過的大小戰役,和對他來說有特殊意義的地點整理出來,再跟藏寶圖來對比。”


    雖是笨法,但也確實可行。李世民跟程咬金再一次精神振奮,房玄齡則是暗道糟糕,杜如晦心情也不太美麗。雖杜荷隻是獻圖,然而此事亦是由他獻圖而起,若折騰得過於耗費人力物力,結果又不如聖上意,自家那個蠢材恐被遷怒。


    甭管樂意不樂意,麵上都得好好幹活。一群大叔都是聰慧人,他們沒多久便猜測出諸多位置,隻等內侍拿來相對應的地圖,再做後續對比分析。


    又是一晚上,最認真的長孫無忌終於在天明時分有所斬獲。他激動地拿著一張地圖跑到李世民身旁,“聖上,這個位置與地圖很相似。雖略有不同,亦可能是這些年的人為更改造成。”


    李世民趕緊拿過地圖和藏寶圖細細比對,大體上的河流走向和山體位置確實相同,“好,輔機果真聰慧,不愧為朕的子房!”


    見李世民激動得直拍巴掌,程咬金也趕緊跑過來伸脖子看。他畢竟常年領兵,比李世民更能看出其中門道。有戲,很有戲!


    程咬金急急說道:“聖上,可否派微臣去尋寶藏?”


    “成!待會兒早朝的時候咱們演出戲,朕罰你閉門思過,今日夜裏你再帶人悄悄離開。”


    君臣二人默契對視,頗有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覺。李世民對程咬金還是很信任的,也知道他這人粗中有細,再有祥瑞事件出了醜,他想挽迴顏麵必然要全力尋寶。


    走出甘露殿,天已蒙亮。長孫無忌借著晨光,偷偷打量著房玄齡和杜如晦。他方才琢磨了一下,那張地圖前後被他二人查看過,他們不可能看不出其與藏寶圖的關聯。難道還有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這種感覺很不慡,最近得多盯著他倆點兒。


    沒時間迴家休整,幾人跟著內侍到耳房稍作打理,便急忙去劇組上工。他們跟主演李世民先後入殿,看看殿內一眾不知劇本內容的群演,內心頗有優越感,畢竟咱們是有台詞兒的人。


    李世民入戲太深,不可自拔,“崔智賢,朕讓你審人,審得怎麽樣了?”


    崔智賢很想哭,聖上昨日還是給三日時間,今日卻又莫名發火,這是要鬧哪般?


    大臣們也很驚訝,沒這麽快出爾反爾的,聖上得失憶症了?


    不敢提三日期限,崔智賢開始想招甩鍋貼,“迴聖上,微臣還沒審完。那董氏族長一口咬定他不知地道之事,他說…說程將軍那麽容易找到暗道,定是收了誰的好處來聯合陷害他。”


    李世民威嚴地看向程咬金,“你有什麽可說?”


    程咬金差點沒笑場,他故作憤怒地吼道:“崔小子你休要冤枉好人,若我是被人買通,你就是那出錢買通我之人!別忘了,事兒給你辦了,十萬兩銀子還沒給俺呢!”


    臥槽!好些人強忍住才沒開口叫好!混世魔王已經好久沒犯混了,若知道他今日會犯病,我等必然會沐浴更衣,好好準備方來看戲。


    崔智賢傻眼,他不是要誣陷程咬金的意思,隻是想表達犯人難審而已。現在可咋成,程咬金這種人他絕對惹不起,對方整個一滾刀肉,平日出了名的不要臉麵。


    杜如晦:“程咬金休得在朝堂上放肆,你當這裏是家炕頭嗎?”


    房玄齡:“既然長安令懷疑盧國公,我看還是讓盧國公停職為好。”


    程咬金發瘋,大家不都看看熱鬧就完事兒了嗎?這次怎麽還跳出來兩人下狠手拍他,難道小團體間鬧啥矛盾了?


    李世民為難地看了看殿內眾人,最後對程咬金無奈道:“你這脾氣得改改,朕罰你閉門思過。期間不可飲酒作樂,不可外出訪友,其他人也不準去找他。”


    程咬金恨恨地瞪了崔智賢一眼,悶聲說道:“微臣遵旨。”


    完了,崔智賢覺得自己有點兒眩暈。由於之前審理王縣伯被構陷一案,他作為推手打掉了博陵崔氏,使得他們清河崔氏再次成為世家之首。因為這個,他現在在族中地位僅次於族長。現在可好,若族人知道他得罪程咬金,那幾個看他不順眼的族兄必然要趁機鬧事,這該怎麽辦呀。


    最近沒啥大事兒發生,就董氏案和幹旱兩件事兒。旱情非人為能製止,最後又有幾人報告了各地傳來的救災情況,大家跟著探討分析後分撥散去。


    小內侍等了一個時辰也沒見崔智賢動彈,隻好壯著膽子挪到他身旁,輕聲說道:“長安令,聖上跟眾位大臣都走了,奴婢還等著鎖門呢。”


    “知道了……”


    崔智賢呆滯著從大殿內從出來,隻覺得外麵的陽光過於炙熱,烤得他流淚都快流出來了……


    子時。


    隨著程咬金帶人秘密出城,躲藏在暗處的幾個人影也迅速離去。半個時辰內,有幾人桌上呈來最新報告。


    哼哼,果然什麽都逃不過老夫的眼睛,聖上跟盧國公倒是演得一齣好戲。瞧聖上對寶藏勢在必得的樣子,此次還是別伸手為好。


    心癢難耐,咱家大業大不差錢,就是很想知道那寶藏裏到底有什麽。要不,派幾個人悄悄跟著?好像挺危險,這麽做既討不到好處又容易惹一身麻煩事兒,還是等程咬金迴來後灌他酒水的時候再問吧。


    到底有沒有寶藏!長孫無忌、杜如晦和房玄齡三人都在琢磨這個事情,如果程咬金什麽都沒找到,那後果簡直不敢想像。


    李承幹現在很糾結,舅舅在早朝後特意暗示他盧國公的去處,想來舅舅已根據那日師兄們的舉動有所猜測。而程咬金要去的地方,正是兩個熊孩子所繪的地點。到底要不要去找老師往那埋東西呢,中二小太子愁得快把頭發抓沒了。


    不用憂愁,無需煩躁。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有更惱人的事情出現,藏寶圖帶來的問題也就不算事兒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108章


    “我們是害蟲,我們是害蟲。營多營多,吃了再說。威力威力,夠威夠力。可耐可耐,人見人愛。”


    “你拍一我拍一,麥田多多等我來吃。你拍二我拍二,變肥跳躍兩不誤。”


    有一群反人類小生物,已由蟲卵變為蟲蟲。它們的卵深埋地下,難於被人類破壞。它們有很強的繁殖能力,並且擅長跳躍、飛行。他們從不挑食,很多種植物都喜愛吃。


    沒錯,它們就是大名鼎鼎的→蝗蟲軍團!


    邠州,彬縣。


    王思源掛在唇邊的笑容僵住,他震驚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一群蝗蟲嗡嗡來襲,它們飛翔跳躍著,天空突然黑了下來。


    飛蝗蔽空日無色,野老田中淚垂血。正在搶收莊稼的百姓們,看到蝗蟲的到來皆是垂淚哭喊,更有書生對著天空大叫:蒼天不仁,莫此為甚!


    “走,郎君快跟我們走!”王思源還未做出反應,衙役們已護著他開始往府衙撤離。據說這位是王縣伯的侄兒,可不能讓他在咱們地界出事兒。


    王思源被拉扯著後退,看著無助慟哭的百姓們漸漸在視線中變得模糊,他立刻從恍惚驚嚇的狀態清醒過來。不能在此時離開,姑姑派他們出來就為能在第一時間應對眼前的情況。


    王思源畢竟接受過藥物鍛體,這幾個衙役還困不住他。掙脫束縛後,他對衙役們說道:“我帶來的那些雞鴨鵝和蟾蜍在哪,快將他們都趕過來!”見幾人不動彈,他大聲怒問:“怎麽,我說的話不能作數嗎?!”


    領頭衙役吱吱唔唔迴答:“侯將軍讓我等保護您安全,還請郎君自己迴衙門跟將軍說。”


    此刻,王思源深深感覺到沒有權勢的無力感,未來的一代權臣在此刻迸發出對仕途的野望,他將來一定要成為能掌握大局,說得算的那一人!!


    收斂情緒,王思源沉聲道:“走吧,咱們迴府衙。”


    正走半路,遇到方才獲悉情況的侯君集,他此時正在擔憂王思源的安全。


    “你在這就太好了,快迴府衙休息,我要去看看情況。”


    “姑姑派我們出來,就是擔憂可能會遇到蝗災,我怎能在這時候躲迴府衙?咱們運來的那些禽類在哪,快將他們趕到莊稼地,它們是蝗蟲的天敵。”


    “竟有此事?!我還以為那是王縣伯送來給災民的食物呢,還好沒讓他們給宰了吃。”侯君集驚訝過後又不免埋怨道:“你們在路上怎麽不說那些禽類的用處,好些士兵都抱怨帶它們趕路麻煩,若我早知道此事也好事前有準備。”


    王思源邊跟著他們往存放禽類的地方走,邊出言解釋道:“旱災已讓百姓失去收成,我們到此地時是何情況,將軍難道不知嗎?蝗災隻是姑姑的卜算,什麽時候會來,甚至會不會來都不好說,怎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讓大家心情更沉重?”


    事實上,王玨對蝗蟲之事十拿九穩,她並未要求弟子們隱瞞。隻是幾個徒弟並不知道老師是未來人,有強大的係統在手,他們如此商量著行事也是謹慎地在維護老師。


    侯君集了悟,雖王縣伯在武德九年第一次問策中就有告知蝗蟲之事,但這蝗蟲究竟什麽時候會來可不是那麽好確定的。人家再願意幫助百姓,也得為自己考慮。這世上有很多種人,有人懂得感恩,有人卻是對他千般好,若一次不如意便會張口咬人。


    侯君集想通後,趕緊跟冷著臉的王思源道歉,“我剛才太過著急,還請郎君勿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