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哼哼,若是長安鋪路,每日走讀的弟子們怎麽能不提起,王玨腦瓜一轉就想明白怎麽迴事。她這次不想繼續吃虧,正所謂是: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與李世民鬥,破財無窮。
也不都是壞事,他們起碼把書送來了。王玨見李晉江連吃飯都心不在焉,連忙叫來王成吩咐道:“把書拿到隨園出售,書背麵有售價。每月結一次錢,直接交給李晉江就行。”
王成離開,王玨又對眼中含淚的李晉江說:“喏,一切都安排好,快吃飯吧。”
李晉江抹幹眼淚推辭道:“老師,印書、出售都有本錢,我不能都要!”
王玨不在意地擺手,“別跟為師客氣,你們沒來之前,我給他們幾人弄了個鹽鋪賺零花錢。待我再考量一番,也給你們弄個賺錢的營生。這書為師沒出本錢,以後咱們拿水泥還這錢,你要是過意不去就多幹點活。”
房遺愛插話:“我攢好多錢呢,阿爹都沒我私房多,娘說攢到我長大,夠娶好幾個媳婦呢。”
“哼,也就缺錢的人家才會把女兒許給你!”不用想,能接這種話的必然是周齊。
除了程處默,新入門的另外四人都有各自的原因在錢之一字上發愁,感動於老師處處為他們著想,幾人也不矯情,紛紛起身大拜道謝。
日子就這麽著過呀過,有人也這麽著愁呀愁。李世民已經連著好幾日沒去後宮,每次過去,大小老婆們都提起鋪路的事。為著顏麵,他一直義正言辭地推說,要先建堤壩。眼瞅著再有些時日,堤壩就要增固好,到時可咋整?王寡婦跟泥鰍似的滑不留手,他目前還沒想出最新策略。
就在李世民發愁的時候,有件事情解救了他。唯一令他不慡的就是,這件事還跟王寡婦有關係。繼長安紙貴後,又迎來長安書貴現象。這個書,指的可不是四書五經的‘書’,而是李晉江所著的《牡丹花下死》一書。
都說女人的錢最好賺,這個說法從古至今都是真理。尤其在古代,女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家,管家意味著掌握財政大權。閑來無事,庫房鑰匙又在手邊,那就買唄。
隨園是個長安人時常關注的地方,但凡有風吹糙動,消息利馬傳到長安。王娘子新收的弟子出話本小說,也算新鮮事。尤其不是那種學術內容,更讓百姓們尤其是小娘子上心幾分。
不看廣告看療效,無需任何廣告,書籍三日賣至斷銷,並且成功把小娘子們治療哭…
“嗚嗚,多麽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愛之深責之切,書生在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愛情!”
“我要去南山找李郎君,不知他是否也‘武藝’了得~。”
以上是女人們的想法,男人們的想法得細分為老百姓和官勛兩種。
老百姓的想法普遍應了程咬金那句話,一點也不想看。官勛們則是共同想到一件事,長孫無忌給對頭送牡丹花事件。臥槽,丫真陰險!整個一成精的老狐狸,簡稱老狐狸精。
杜如晦琢磨著得挑個時間到南山複診,不知是不是心裏作用,他這兩日總覺得心髒不太舒服。
長孫無忌送得倆花盆明明已收入庫房,又被看過話本的杜楚氏翻找出來,她正欣賞著移栽過去的牡丹花同大兒子聊天,“你看看,你爹還說長孫尚書送的是牛郎織女花盆,偏說不吉利不讓用。我看呀,就是按這話本小說主角做的。你瞅瞅,花盆底下還有字呢,正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由於杜楚氏接連丟人,不止杜如晦不讓她出門,她自己也想躲躲風頭。因此,她並不知道寫話本小說的人是王玨徒弟,不然指定得出言貶損。
杜構聞言渾身一冷,不知該如何接話,隻好低頭裝死。明明是個對郎君來說很恐怖的故事,為什麽娘子們都看得愛不釋手?!還有長孫尚書,他送來的東西也敢用?!
杜如晦在杜楚氏解釋花盆喻意的時候進門,他此刻正慢慢撫胸舒氣。不是為長孫無忌的噁心人招數生氣,而是被自家媳婦蠢犯病的。
房玄齡有賢妻,不用他出手事情就完美解決。盧氏讀完房遺愛帶迴家的話本,便想到自家的花盆。跟兒子交談後,得知王玨找長孫無忌幫忙送書,越發確認自己的猜測。她辦事向來幹脆利落,轉身就把花盆送人。
送誰了?
長孫無忌樂嗬嗬地迴家,準備換身衣服到坊間聽熱鬧。剛進花園就給嚇一跳,花盆居然迴來了。可別是真鬧鬼才好,畢竟他養了那麽久牡丹…
“你剛把牡丹花送人,滿長安便流行起來,也不知道你是什麽運道。也是盧氏為人慡快,你送他家那些個花,她挑兩支好看的送迴來了。”
長孫無忌真不知自己是啥運道,恍惚醒悟如今已進入拚媳婦的時代。
他不去坊間晃悠,不代表坊間不熱鬧。哥不在江湖,也不代表江湖沒有哥的傳說。這不,除了關於話本小說的情節討論,大家說得最多的就是長孫無忌半月前送牡丹的事情。
信誓旦旦者:“要我說,長孫大人就是話本裏的主角。”
考據黨:“你見他有變老嗎?”
設身處地者:“額…許是他定力好,忍住了。你想啊,他心裏肯定特別矛盾,特別壓抑。你試想,一個美人在眼前怎麽能不動心?還是他的理智戰勝了情感。”
宅鬥高手:“有道理!不過還有另一種可能,他發現女鬼附於花上後,以廣泛送牡丹為掩護,實則把有問題的那一支特意送給了某人。”
眼觀四路者:“蔡國公最近麵色不太好…”
“哦~~!”那些在鄰桌側耳偷聽的人,皆忍不住發出聲音做恍然大悟狀。
作者有話要說:
第68章67.01
一個月後,登州府,黃縣。
李績和李孝恭站在江邊,看著上漲的水位,洶湧湍急的江水,滿麵憂色。
“使官,雨漸大,江邊危險,不若咱們迴州府再做商討。”登州府尹穿著蓑衣,雨水與冷汗交匯順著他腦門流下。這是他地頭,得知會有洪災他比誰都煩躁。好在聖上派來兩位高官代為主事,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高個可不能在事情結束前出意外!
李孝恭嘆息道:“唉,咱們迴去吧。”見牛脾氣李績沒動彈,還像盯著仇人一樣注視江麵,他再次出言勸解,“洪水還沒來,你就想把自己折騰病?若有變故,誰人來帶兵?”
“是我莽撞了。”李績跳下堤壩,抖了抖蓑衣上積水,向愛馬走去。
李孝恭亦眉頭緊鎖著向同一方向走去,他憂心啊,若真有人因混亂鬧事,這登州地界恐要血流成河。原本聖上要派侯君集跟他一起來,老李婉言拒絕,開玩笑呢,這是個沒事都能攪合出事的主,咱可不願跟他共事。然後又點了大魔王程咬金,老李再次婉拒。最後輪到李績,看到滿朝堂怒視他的武將們,老李咽了咽唾沫,沒敢吱聲,其實他心裏還是不願意的。
連換三人,他也算看明白了。感情聖上是被造反兩個字嚇出毛病,鐵了心要派個狠角色過來。估計再拒絕得換成尉遲敬德,還是認了吧……
就這麽著,他跟李績帶著第一批水泥,日夜不停趕路到登州開始加固堤壩。不止要監工,還要看著李績與地頭蛇們的互動,就怕牛鼻子一不高興,用牛脾氣指揮腦子行事。箇中艱苦與心酸,非言語能表達。
“你怎麽又愣神,快走啊!!!”
“來了!”
李績也挺鬱悶,平時瞧著李孝恭這人挺靠譜的,怎麽出長安就變得呆傻了?跟沒見過世麵的愣頭青似的,成天看著他愣神,有病……
三人迴到州府,坐定後齊齊嘆了一口氣。登州府尹有件事兒憋心裏許久,他實在忍不住發問道:“南山王縣子在登州也是很有名,隻是名士少有懂得匠人手藝的,那堤壩…可用我再著人想辦法繼續加固?”
水泥的堅固由程咬金演示,他們親眼所見。見自家愛子的老師被質疑,李孝恭板臉道:“最近連天下雨,百姓間早有人藉機傳謠言,你管好這事就行。至於別的,我等自有打算。”
說到謠言,李績追問道:“我讓你找人傳出的消息,傳得怎麽樣了?若你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哼哼,別怪俺不講情麵!”
“正想跟二位說此事,有聖上夢到老君的消息在前,再提起此事,百姓多是願意相信的。隻是在傳消息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另一夥人在抹黑聖上。對方比較狡猾,我們跟丟過一次。怕他們提高警惕,最近不敢再跟太近。”
李績神情一動,若能捉住條隱於暗處的大魚,也不算白來一趟,“我派些人配合你們行動,你的人負責帶路,我的人隻管拿賊!”
見李績神情略顯驕傲,便知道他派出的是自己嫡係,登州府尹連忙應下。他跟李績一個想法,本以為發洪水是倒黴事,若能因此捉住條有反心的大魚,沒準能因禍得福。李孝恭看著表情如出一轍的兩人,腦仁生疼,還是他來多關注下洪災問題吧。
與登州不同,長安的天空萬裏無雲,所以…特別適合放風箏。
弟子們沒日沒夜地辛苦半個月,王玨既說讓他們放鬆幾日,可不是說說而已。這不,古代能玩樂的項目實在太少,她想來想去,決定紮幾個漂亮的風箏給他們。
劉大包和王思源很有默契地跟武照一組,經過多日相處,他們都發現這個小傢夥比較好強,有時愛逞能。風箏比她的人還高,可別放放再把自己放飛了,還是多看顧著點吧。
房遺愛和周齊相看兩厭,他們也分別由年長弟子帶著。就這樣,他倆也能鬧起來。一開始是三組比較誰放得高,趕上一陣大風,房遺愛和周齊的風箏纏一起了。年長的幾個忙著解線,聽到嘈雜聲再迴頭,倆小的已經動手打起來了。
李承幹作為太子在外麵比較注意形象,他們在隨園外的空地上放風箏,有很多村民和書生們圍觀。盡管很想玩,他還是選擇跟王玨和王熙然坐糙地上看熱鬧。
見兩人動手,李承幹剛想去阻止,就被王玨拉住,“他們是在比武,又沒亂打,不急著阻止。待為師看看他們在哪方麵還有不足,過幾日也好給他們加點課。”
剛走過來準備瞧熱鬧的王寶金渾身一冷,他又想到了那個點蠟的習俗。看熱鬧什麽的還是算了吧,這月隨園收入還沒統算,還是迴去幹活好了…
黃文:“兩位師兄武藝高強,連老師都看得津津有味。”
</br>
也不都是壞事,他們起碼把書送來了。王玨見李晉江連吃飯都心不在焉,連忙叫來王成吩咐道:“把書拿到隨園出售,書背麵有售價。每月結一次錢,直接交給李晉江就行。”
王成離開,王玨又對眼中含淚的李晉江說:“喏,一切都安排好,快吃飯吧。”
李晉江抹幹眼淚推辭道:“老師,印書、出售都有本錢,我不能都要!”
王玨不在意地擺手,“別跟為師客氣,你們沒來之前,我給他們幾人弄了個鹽鋪賺零花錢。待我再考量一番,也給你們弄個賺錢的營生。這書為師沒出本錢,以後咱們拿水泥還這錢,你要是過意不去就多幹點活。”
房遺愛插話:“我攢好多錢呢,阿爹都沒我私房多,娘說攢到我長大,夠娶好幾個媳婦呢。”
“哼,也就缺錢的人家才會把女兒許給你!”不用想,能接這種話的必然是周齊。
除了程處默,新入門的另外四人都有各自的原因在錢之一字上發愁,感動於老師處處為他們著想,幾人也不矯情,紛紛起身大拜道謝。
日子就這麽著過呀過,有人也這麽著愁呀愁。李世民已經連著好幾日沒去後宮,每次過去,大小老婆們都提起鋪路的事。為著顏麵,他一直義正言辭地推說,要先建堤壩。眼瞅著再有些時日,堤壩就要增固好,到時可咋整?王寡婦跟泥鰍似的滑不留手,他目前還沒想出最新策略。
就在李世民發愁的時候,有件事情解救了他。唯一令他不慡的就是,這件事還跟王寡婦有關係。繼長安紙貴後,又迎來長安書貴現象。這個書,指的可不是四書五經的‘書’,而是李晉江所著的《牡丹花下死》一書。
都說女人的錢最好賺,這個說法從古至今都是真理。尤其在古代,女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家,管家意味著掌握財政大權。閑來無事,庫房鑰匙又在手邊,那就買唄。
隨園是個長安人時常關注的地方,但凡有風吹糙動,消息利馬傳到長安。王娘子新收的弟子出話本小說,也算新鮮事。尤其不是那種學術內容,更讓百姓們尤其是小娘子上心幾分。
不看廣告看療效,無需任何廣告,書籍三日賣至斷銷,並且成功把小娘子們治療哭…
“嗚嗚,多麽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愛之深責之切,書生在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愛情!”
“我要去南山找李郎君,不知他是否也‘武藝’了得~。”
以上是女人們的想法,男人們的想法得細分為老百姓和官勛兩種。
老百姓的想法普遍應了程咬金那句話,一點也不想看。官勛們則是共同想到一件事,長孫無忌給對頭送牡丹花事件。臥槽,丫真陰險!整個一成精的老狐狸,簡稱老狐狸精。
杜如晦琢磨著得挑個時間到南山複診,不知是不是心裏作用,他這兩日總覺得心髒不太舒服。
長孫無忌送得倆花盆明明已收入庫房,又被看過話本的杜楚氏翻找出來,她正欣賞著移栽過去的牡丹花同大兒子聊天,“你看看,你爹還說長孫尚書送的是牛郎織女花盆,偏說不吉利不讓用。我看呀,就是按這話本小說主角做的。你瞅瞅,花盆底下還有字呢,正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由於杜楚氏接連丟人,不止杜如晦不讓她出門,她自己也想躲躲風頭。因此,她並不知道寫話本小說的人是王玨徒弟,不然指定得出言貶損。
杜構聞言渾身一冷,不知該如何接話,隻好低頭裝死。明明是個對郎君來說很恐怖的故事,為什麽娘子們都看得愛不釋手?!還有長孫尚書,他送來的東西也敢用?!
杜如晦在杜楚氏解釋花盆喻意的時候進門,他此刻正慢慢撫胸舒氣。不是為長孫無忌的噁心人招數生氣,而是被自家媳婦蠢犯病的。
房玄齡有賢妻,不用他出手事情就完美解決。盧氏讀完房遺愛帶迴家的話本,便想到自家的花盆。跟兒子交談後,得知王玨找長孫無忌幫忙送書,越發確認自己的猜測。她辦事向來幹脆利落,轉身就把花盆送人。
送誰了?
長孫無忌樂嗬嗬地迴家,準備換身衣服到坊間聽熱鬧。剛進花園就給嚇一跳,花盆居然迴來了。可別是真鬧鬼才好,畢竟他養了那麽久牡丹…
“你剛把牡丹花送人,滿長安便流行起來,也不知道你是什麽運道。也是盧氏為人慡快,你送他家那些個花,她挑兩支好看的送迴來了。”
長孫無忌真不知自己是啥運道,恍惚醒悟如今已進入拚媳婦的時代。
他不去坊間晃悠,不代表坊間不熱鬧。哥不在江湖,也不代表江湖沒有哥的傳說。這不,除了關於話本小說的情節討論,大家說得最多的就是長孫無忌半月前送牡丹的事情。
信誓旦旦者:“要我說,長孫大人就是話本裏的主角。”
考據黨:“你見他有變老嗎?”
設身處地者:“額…許是他定力好,忍住了。你想啊,他心裏肯定特別矛盾,特別壓抑。你試想,一個美人在眼前怎麽能不動心?還是他的理智戰勝了情感。”
宅鬥高手:“有道理!不過還有另一種可能,他發現女鬼附於花上後,以廣泛送牡丹為掩護,實則把有問題的那一支特意送給了某人。”
眼觀四路者:“蔡國公最近麵色不太好…”
“哦~~!”那些在鄰桌側耳偷聽的人,皆忍不住發出聲音做恍然大悟狀。
作者有話要說:
第68章67.01
一個月後,登州府,黃縣。
李績和李孝恭站在江邊,看著上漲的水位,洶湧湍急的江水,滿麵憂色。
“使官,雨漸大,江邊危險,不若咱們迴州府再做商討。”登州府尹穿著蓑衣,雨水與冷汗交匯順著他腦門流下。這是他地頭,得知會有洪災他比誰都煩躁。好在聖上派來兩位高官代為主事,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高個可不能在事情結束前出意外!
李孝恭嘆息道:“唉,咱們迴去吧。”見牛脾氣李績沒動彈,還像盯著仇人一樣注視江麵,他再次出言勸解,“洪水還沒來,你就想把自己折騰病?若有變故,誰人來帶兵?”
“是我莽撞了。”李績跳下堤壩,抖了抖蓑衣上積水,向愛馬走去。
李孝恭亦眉頭緊鎖著向同一方向走去,他憂心啊,若真有人因混亂鬧事,這登州地界恐要血流成河。原本聖上要派侯君集跟他一起來,老李婉言拒絕,開玩笑呢,這是個沒事都能攪合出事的主,咱可不願跟他共事。然後又點了大魔王程咬金,老李再次婉拒。最後輪到李績,看到滿朝堂怒視他的武將們,老李咽了咽唾沫,沒敢吱聲,其實他心裏還是不願意的。
連換三人,他也算看明白了。感情聖上是被造反兩個字嚇出毛病,鐵了心要派個狠角色過來。估計再拒絕得換成尉遲敬德,還是認了吧……
就這麽著,他跟李績帶著第一批水泥,日夜不停趕路到登州開始加固堤壩。不止要監工,還要看著李績與地頭蛇們的互動,就怕牛鼻子一不高興,用牛脾氣指揮腦子行事。箇中艱苦與心酸,非言語能表達。
“你怎麽又愣神,快走啊!!!”
“來了!”
李績也挺鬱悶,平時瞧著李孝恭這人挺靠譜的,怎麽出長安就變得呆傻了?跟沒見過世麵的愣頭青似的,成天看著他愣神,有病……
三人迴到州府,坐定後齊齊嘆了一口氣。登州府尹有件事兒憋心裏許久,他實在忍不住發問道:“南山王縣子在登州也是很有名,隻是名士少有懂得匠人手藝的,那堤壩…可用我再著人想辦法繼續加固?”
水泥的堅固由程咬金演示,他們親眼所見。見自家愛子的老師被質疑,李孝恭板臉道:“最近連天下雨,百姓間早有人藉機傳謠言,你管好這事就行。至於別的,我等自有打算。”
說到謠言,李績追問道:“我讓你找人傳出的消息,傳得怎麽樣了?若你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哼哼,別怪俺不講情麵!”
“正想跟二位說此事,有聖上夢到老君的消息在前,再提起此事,百姓多是願意相信的。隻是在傳消息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另一夥人在抹黑聖上。對方比較狡猾,我們跟丟過一次。怕他們提高警惕,最近不敢再跟太近。”
李績神情一動,若能捉住條隱於暗處的大魚,也不算白來一趟,“我派些人配合你們行動,你的人負責帶路,我的人隻管拿賊!”
見李績神情略顯驕傲,便知道他派出的是自己嫡係,登州府尹連忙應下。他跟李績一個想法,本以為發洪水是倒黴事,若能因此捉住條有反心的大魚,沒準能因禍得福。李孝恭看著表情如出一轍的兩人,腦仁生疼,還是他來多關注下洪災問題吧。
與登州不同,長安的天空萬裏無雲,所以…特別適合放風箏。
弟子們沒日沒夜地辛苦半個月,王玨既說讓他們放鬆幾日,可不是說說而已。這不,古代能玩樂的項目實在太少,她想來想去,決定紮幾個漂亮的風箏給他們。
劉大包和王思源很有默契地跟武照一組,經過多日相處,他們都發現這個小傢夥比較好強,有時愛逞能。風箏比她的人還高,可別放放再把自己放飛了,還是多看顧著點吧。
房遺愛和周齊相看兩厭,他們也分別由年長弟子帶著。就這樣,他倆也能鬧起來。一開始是三組比較誰放得高,趕上一陣大風,房遺愛和周齊的風箏纏一起了。年長的幾個忙著解線,聽到嘈雜聲再迴頭,倆小的已經動手打起來了。
李承幹作為太子在外麵比較注意形象,他們在隨園外的空地上放風箏,有很多村民和書生們圍觀。盡管很想玩,他還是選擇跟王玨和王熙然坐糙地上看熱鬧。
見兩人動手,李承幹剛想去阻止,就被王玨拉住,“他們是在比武,又沒亂打,不急著阻止。待為師看看他們在哪方麵還有不足,過幾日也好給他們加點課。”
剛走過來準備瞧熱鬧的王寶金渾身一冷,他又想到了那個點蠟的習俗。看熱鬧什麽的還是算了吧,這月隨園收入還沒統算,還是迴去幹活好了…
黃文:“兩位師兄武藝高強,連老師都看得津津有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