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人們能夠在離馬德琳娜教堂不遠的地方,找到一個叫做喬治桑的小旅館,不曉得算不算是一個彌補。我不知道這兩個旅館和兩個戀人是否果真有怎樣的千絲萬縷的關聯,但僅僅這兩個名字,就已經足夠叫人浮想聯翩了。我對自己說,假使多年後能夠成為一名遊客再來到這個城市的時候,如果它們還都在的話,那麽,一定要在蕭邦旅館住一夜,再去喬治桑旅館住一夜
巴黎,我愛你(5)
5.
一直想去莎士比亞書店,在網上抄了地址,後來不知道怎麽一直沒有去成。今天出了聖米歇爾地鐵站,往聖母院的方向走,突然就在旁邊看見了它,其實,是先看見那隻在無數人的照片裏都見過的黑貓。實在太喜歡這個可愛的書店了。在塞納河邊有一間這樣的書店,裏麵或許雜亂無章地堆滿有好看的封麵的書,大約再也沒有更加幸福的事情了。可因為我屬於窮人狀態,隻好買了一本3塊錢的特價的都柏林人,那些篇目,大多還是大學時上專英課時找來看的。
這兩天也總是在下午的時候往瑪萊區去,終於對那些蜿蜿蜒蜒的小巷慢慢摸出一點點門道,喜歡那裏滿街的那些幹淨明亮的賣裙子的鋪子,一條條試,但還是忍不下心來掏錢買它。
離開巴黎前的最後那段日子,我在讀海明威,年輕的時候住在巴黎的海明威,也非常的窮,他甚至有時候為了節省下一頓午餐的錢便要對妻子說謊,他對妻子說要與朋友一起去餐館,其實卻是一個人去了盧森堡公園散兩個鍾頭的步,然後餓著肚皮迴家。而在莎士比亞書店買書的時候,他也總是賒帳,好在女主人總是慷慨善良。
而我呢,我捨不得買書,然後在聖路易島上的堤岸上吃掉一隻號稱巴黎最好吃的冰激淋,心想著要買好看的裙子去希臘,並以要成為時尚從業人員的理由道貌岸然的準許自己買一隻昂貴的包迴上海。而據說當年的斯坦因總是穿得奇奇怪怪的,因為她很樂意地把錢用來幹別的了。其實現在想來最悲哀的事情不是沒有錢。大約應該是沒有文化。
巴黎,我愛你(6)
6.
下午,一個人去了巴黎的娃娃博物館。在別的城市旅行的時候,對別的博物館提不起太多興趣,卻總是興致盎然地要去類似玩具博物館或者娃娃博物館的地方,譬如在慕尼黑的時候,或者哥本哈根,還有布拉格。
可是,有時候,在自己住著的城市,總是很少想起來去博物館,也不知道有這樣一間娃娃博物館,偶爾翻到的時候,便立即想著要去。大約於我來說,博物館這樣東西,還尚未進入日常生活的範疇,仍然停留在上層建築的精神高度。唯有每月的第一個天除外,那是例行的博物館日,原因全是因為在那天,巴黎的大多數博物館都會免費開放,於是被寵壞掉了,說到底,大約也就是不願意從口袋裏掏出那幾塊錢買一張門票,而甘願月複一月地等。
這個娃娃博物館在蓬皮杜中心後麵的一條死胡同裏。走進去,拐一個彎,右手邊是一大片建築工地,如同在上海時常能見到的景象,而另一麵,胡同的盡頭,則是截然不同的畫麵,一麵充滿爬山虎的牆,一扇被綠色藤蔓植物包圍起來的黑色鐵門,門裏麵,一幢小樓,一座庭院,散落著一蓬正在盛開的迎春花。招牌上寫著,這裏就是娃娃博物館。
一路走在我前麵的是一個老太太,她也是一個人,徑直地往胡同的盡頭走,滿懷喜悅。在這條路上,不管年紀有多大了,任何人,大約都是懷著一種小女孩般的心情等待推開那扇門。
在那些擺滿各式娃娃的櫥窗裏,便是各個年代的童年。最最古老的娃娃有一張皮革製成的麵孔,和木頭的身體及關節,她們還沒有一雙會眨的眼睛。後來,賽璐珞娃娃一度成為流行,卻又馬上被塑料娃娃取代。也有一些棉布娃娃,經久不衰,有時卻神情詭異。據說,在巴黎的女人們都不能裸露出頭發上街的年代裏,娃娃們也都必須戴上帽子。有潔白的麵孔的陶瓷娃娃大約都是來自義大利。而好萊塢的娃娃們不再有一枚碩大的腦袋,身材曼妙。20世紀初,美國人和德國人發明了泰迪熊,成為男孩女孩共同的新寵。
每個女孩都需要一個娃娃。在第一次從巴黎去威尼斯的路上,遇到一個美國女孩,跟我一般年紀,她一個人去佛羅倫斯看她的老師,在飛機上,她拿出一張小紙片給遠在美國的男朋友寫信。她對我說,在每個地方都會寫一封信,然後寄掉,好讓他知道她的行蹤。飛機降落的時候,她打開她的行李箱,裏麵先露出來的竟然是一隻舊掉的布娃娃。那時候,我偷笑著想,那大約是從最小的時候就開始,在每天睡覺的時候,都需要抱著才能睡著的夥伴。每個女孩都需要善待她的娃娃。記得在從上海去武漢的夜火車上,隔壁的坐位有一個頭發梳成足球狀的黑人小女孩,在漫漫長夜裏無聊過分,頗為殘忍地掰掉了一隻赤裸的賽璐珞娃娃的手,便遭到了所有人的厭棄,大概每個人都會想,不愛娃娃的女孩,一定不是好女孩。
大約,在夢璐唱“鑽石是每個女孩最好的朋友”之前的很久,娃娃就已經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了,而時至今日,在這樣的娃娃博物館裏,有還沒有來得及聽過這首歌的小女孩經過瑪麗蓮娃娃的麵前時,都會忍不住讚嘆一聲。
we are so fucking lucky(1)
之前好多次坐在北京的小飯館裏,聽madi說她要辭職,去旅行,去拍照片,後來她就辭職了,去大理拍嬉皮士,在她走之前的blog裏,她寫過一段話,讓我們覺得一定要摘抄在這裏,給大家看到才好。
她寫:“一路來,朋友在身邊,電話不斷響,即使新聞也在擾。我確實離開了我們的城,情緒漸平穩,卻無法閉眼不看周遭事。我們說安全感,它缺失於我們,當我們離開父母,離開家鄉,離開愛人,離開朋友,離開堅強的內心。夜裏我們喝著梅子酒說世界末日,說新世紀會到來,說未來會有三頭六臂。預言並不多值得相信,卻透露著人們的惶恐。地球一麵對付著自己的孤獨一麵屢屢讓我們喪失安全感。是否如今,我們連行走在自己星球上都沒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如今這個預言日真的昭示著一個更好的精神世界的到來,我也將為它狂歡至新的太陽升起來。”
一開始並沒有想要去看日食,三百年等一迴卻被我趕上的好運氣並沒有帶給我多少實感。那時候我已經辭了職,計劃了一個月的旅行,即將要走,仍舊是上不來什麽興奮情緒。似乎所有的感官觸覺都被關上了,我知道我需要一些刺激。
昆明是生猛的。直到計劃中一個月的旅行結束後,我改變迴京的行程,從上海再度折返迴雲南,這感覺才突然迎麵而來,那是《李米的猜想》裏麵周迅開著計程車尋找她的愛情的那個城市。
從機場出來,我在計程車候車道上張望,想著說會不會再遇到兩個禮拜前離開昆明時,一日裏兩次遇到的那個計程車司機。第二次載到我,他開始和我攀談。“你的文身做得很好,一定很貴吧?”他又指著自己左手臂上粗糙的花朵圖案說,“這些都是自己一針一針刺下的。”而後他對我說起,二十歲的時候就獨自坐火車到北京簽美國,想要到在洛杉磯開中餐館的舅舅家幫忙,可這個簽證的旅程從北京到上海又到廣州,從二十歲到了五十歲,“如果簽下來的話,我就不會在這裏開車了。可現在也不會再想了。”
修路和建設帶來的堵塞也並沒有讓我感到煩躁,盡管馬路顛簸,離開連日陰雨的上海,這個城市塞車的氣味都是清慡的,我真的猛吸了一口氣,覺得放鬆了下來。
昆明首先打開了我的味覺。小時候喝過的汽水瓶那樣裝起來的新鮮芒果汁,山竹很甜,隨處能吃到的牛幹巴炒飯,市集裏、馬路邊能買到各種泡菜、醬瓜和酸筍,沒有多少把這家食物帶進另家飯館的禁忌。而一旦你體會到那些酸,那些辛辣,你就開始接近雲南。
那一晚我們去吃傣家菜,一整棟油膩膩的竹樓隻剩下我們還在吃,每一個菜都在猛烈地刺激味蕾,而周圍那些皮膚黝黑,一邊擇菜一邊看傣話歌mv的年輕服務生們,才最讓我們覺得刺激。我們實在不好意思打擾他們工作後的餘興節目,趕緊吃完下樓,外麵一整間房鋪滿擇好的綠色蔬菜,還有一桌子新鮮站立著的筍,而服務生那邊,則是一陣拖椅子排排坐的騷動。傣話歌很不賴。
再上路。當公路邊田野深處那些畫著鮮艷蘑菇的白族房子,以及山坡上頗為奇異的卡通形狀蘑菇亭子開始出現,我就知道,大理就要到了。
上一年來大理也是七月,農曆的火把節比今年要早,整條街都是耍著火把的人,拿一袋朋友遞過來的鬆香遊街,把鬆香往火裏撲撒,每個人都在挑逗經過的每個人。而到了古城中心的十字路口,青年們已經圍成一個人追逐火,火追逐人的大圈,隻要想經過,必須有膽子突圍一下。一路走下來,總是變得灰頭土臉,頭發裏一股焦了的味道。
而今年的話題是日食。漸漸的我聽到,那些常駐大理,或是常常經過大理的各國青年們,都在談論日食。
we are so fucking lucky(2)
去年來大理,我認識了日本男生tomi。從美術學校畢業以後再次去印度旅行,他在那裏學習瑜珈,學習製作和吹奏古老的澳大利亞樂器didgeridoo。從印度迴來以後,他覺得他不再需要那麽多東西了,於是隻帶了背包、樂器和練習contact juggling用的水晶球,開始四處旅行學習技藝。
上一年,tomi帶我去爬蒼山。走到半山上,已經可以脫掉鞋子,踩著糙地和溪水走,土地的柔軟似乎原本就和我們的足底是契合的。tomi指著遠處的房子說,剛來大理的時候,他就住在那裏學習太極。從那個位置,我能看到整個大理古城和另一邊的洱海,那時將要下雨,天空是青色的,從天一直連到山裏麵。
而今年見到tomi,他剛從武當山迴來。他在那裏呆了四個月,仍舊是學習太極,每天早晨聽著鍾聲起床,練習直到日當空,吃飯,打掃,休息過最熱的午後再練習,每天的生活很簡單,麵對的隻是山和水。我總覺得他在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和自己的欲望做抗爭。他說他戒掉了煙,酒也是在迴到大理之後才慢慢的開始喝一些。用他的話說,他是在尋找能量,一些神秘的力量。他說這些年,他最大的改變是開始了解自己,開始嚐試從另一個角度看日本。
tomi來大理等待前往成都,日全食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中國的長江沿線城市都在最佳觀測帶上,成都是最靠近的一個城市,他會從那裏再往山上走。這幾日在大理,他仍是每天去小操場或是古城門外練習太極,在古城夜晚最熱鬧的時段,他會和幾個朋友在酒吧街上玩雜耍,賺一些旅費。他的水晶球表演很妙,可是雜耍賺到的錢總不會多, 我於是在他們結束表演後去給他們買啤酒。 那一天有人出手大方,往箱子裏放了一張五十塊,第二天他們去買迴日本咖喱,在旅館煮飯請大家來吃。
</br>
巴黎,我愛你(5)
5.
一直想去莎士比亞書店,在網上抄了地址,後來不知道怎麽一直沒有去成。今天出了聖米歇爾地鐵站,往聖母院的方向走,突然就在旁邊看見了它,其實,是先看見那隻在無數人的照片裏都見過的黑貓。實在太喜歡這個可愛的書店了。在塞納河邊有一間這樣的書店,裏麵或許雜亂無章地堆滿有好看的封麵的書,大約再也沒有更加幸福的事情了。可因為我屬於窮人狀態,隻好買了一本3塊錢的特價的都柏林人,那些篇目,大多還是大學時上專英課時找來看的。
這兩天也總是在下午的時候往瑪萊區去,終於對那些蜿蜿蜒蜒的小巷慢慢摸出一點點門道,喜歡那裏滿街的那些幹淨明亮的賣裙子的鋪子,一條條試,但還是忍不下心來掏錢買它。
離開巴黎前的最後那段日子,我在讀海明威,年輕的時候住在巴黎的海明威,也非常的窮,他甚至有時候為了節省下一頓午餐的錢便要對妻子說謊,他對妻子說要與朋友一起去餐館,其實卻是一個人去了盧森堡公園散兩個鍾頭的步,然後餓著肚皮迴家。而在莎士比亞書店買書的時候,他也總是賒帳,好在女主人總是慷慨善良。
而我呢,我捨不得買書,然後在聖路易島上的堤岸上吃掉一隻號稱巴黎最好吃的冰激淋,心想著要買好看的裙子去希臘,並以要成為時尚從業人員的理由道貌岸然的準許自己買一隻昂貴的包迴上海。而據說當年的斯坦因總是穿得奇奇怪怪的,因為她很樂意地把錢用來幹別的了。其實現在想來最悲哀的事情不是沒有錢。大約應該是沒有文化。
巴黎,我愛你(6)
6.
下午,一個人去了巴黎的娃娃博物館。在別的城市旅行的時候,對別的博物館提不起太多興趣,卻總是興致盎然地要去類似玩具博物館或者娃娃博物館的地方,譬如在慕尼黑的時候,或者哥本哈根,還有布拉格。
可是,有時候,在自己住著的城市,總是很少想起來去博物館,也不知道有這樣一間娃娃博物館,偶爾翻到的時候,便立即想著要去。大約於我來說,博物館這樣東西,還尚未進入日常生活的範疇,仍然停留在上層建築的精神高度。唯有每月的第一個天除外,那是例行的博物館日,原因全是因為在那天,巴黎的大多數博物館都會免費開放,於是被寵壞掉了,說到底,大約也就是不願意從口袋裏掏出那幾塊錢買一張門票,而甘願月複一月地等。
這個娃娃博物館在蓬皮杜中心後麵的一條死胡同裏。走進去,拐一個彎,右手邊是一大片建築工地,如同在上海時常能見到的景象,而另一麵,胡同的盡頭,則是截然不同的畫麵,一麵充滿爬山虎的牆,一扇被綠色藤蔓植物包圍起來的黑色鐵門,門裏麵,一幢小樓,一座庭院,散落著一蓬正在盛開的迎春花。招牌上寫著,這裏就是娃娃博物館。
一路走在我前麵的是一個老太太,她也是一個人,徑直地往胡同的盡頭走,滿懷喜悅。在這條路上,不管年紀有多大了,任何人,大約都是懷著一種小女孩般的心情等待推開那扇門。
在那些擺滿各式娃娃的櫥窗裏,便是各個年代的童年。最最古老的娃娃有一張皮革製成的麵孔,和木頭的身體及關節,她們還沒有一雙會眨的眼睛。後來,賽璐珞娃娃一度成為流行,卻又馬上被塑料娃娃取代。也有一些棉布娃娃,經久不衰,有時卻神情詭異。據說,在巴黎的女人們都不能裸露出頭發上街的年代裏,娃娃們也都必須戴上帽子。有潔白的麵孔的陶瓷娃娃大約都是來自義大利。而好萊塢的娃娃們不再有一枚碩大的腦袋,身材曼妙。20世紀初,美國人和德國人發明了泰迪熊,成為男孩女孩共同的新寵。
每個女孩都需要一個娃娃。在第一次從巴黎去威尼斯的路上,遇到一個美國女孩,跟我一般年紀,她一個人去佛羅倫斯看她的老師,在飛機上,她拿出一張小紙片給遠在美國的男朋友寫信。她對我說,在每個地方都會寫一封信,然後寄掉,好讓他知道她的行蹤。飛機降落的時候,她打開她的行李箱,裏麵先露出來的竟然是一隻舊掉的布娃娃。那時候,我偷笑著想,那大約是從最小的時候就開始,在每天睡覺的時候,都需要抱著才能睡著的夥伴。每個女孩都需要善待她的娃娃。記得在從上海去武漢的夜火車上,隔壁的坐位有一個頭發梳成足球狀的黑人小女孩,在漫漫長夜裏無聊過分,頗為殘忍地掰掉了一隻赤裸的賽璐珞娃娃的手,便遭到了所有人的厭棄,大概每個人都會想,不愛娃娃的女孩,一定不是好女孩。
大約,在夢璐唱“鑽石是每個女孩最好的朋友”之前的很久,娃娃就已經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了,而時至今日,在這樣的娃娃博物館裏,有還沒有來得及聽過這首歌的小女孩經過瑪麗蓮娃娃的麵前時,都會忍不住讚嘆一聲。
we are so fucking lucky(1)
之前好多次坐在北京的小飯館裏,聽madi說她要辭職,去旅行,去拍照片,後來她就辭職了,去大理拍嬉皮士,在她走之前的blog裏,她寫過一段話,讓我們覺得一定要摘抄在這裏,給大家看到才好。
她寫:“一路來,朋友在身邊,電話不斷響,即使新聞也在擾。我確實離開了我們的城,情緒漸平穩,卻無法閉眼不看周遭事。我們說安全感,它缺失於我們,當我們離開父母,離開家鄉,離開愛人,離開朋友,離開堅強的內心。夜裏我們喝著梅子酒說世界末日,說新世紀會到來,說未來會有三頭六臂。預言並不多值得相信,卻透露著人們的惶恐。地球一麵對付著自己的孤獨一麵屢屢讓我們喪失安全感。是否如今,我們連行走在自己星球上都沒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如今這個預言日真的昭示著一個更好的精神世界的到來,我也將為它狂歡至新的太陽升起來。”
一開始並沒有想要去看日食,三百年等一迴卻被我趕上的好運氣並沒有帶給我多少實感。那時候我已經辭了職,計劃了一個月的旅行,即將要走,仍舊是上不來什麽興奮情緒。似乎所有的感官觸覺都被關上了,我知道我需要一些刺激。
昆明是生猛的。直到計劃中一個月的旅行結束後,我改變迴京的行程,從上海再度折返迴雲南,這感覺才突然迎麵而來,那是《李米的猜想》裏麵周迅開著計程車尋找她的愛情的那個城市。
從機場出來,我在計程車候車道上張望,想著說會不會再遇到兩個禮拜前離開昆明時,一日裏兩次遇到的那個計程車司機。第二次載到我,他開始和我攀談。“你的文身做得很好,一定很貴吧?”他又指著自己左手臂上粗糙的花朵圖案說,“這些都是自己一針一針刺下的。”而後他對我說起,二十歲的時候就獨自坐火車到北京簽美國,想要到在洛杉磯開中餐館的舅舅家幫忙,可這個簽證的旅程從北京到上海又到廣州,從二十歲到了五十歲,“如果簽下來的話,我就不會在這裏開車了。可現在也不會再想了。”
修路和建設帶來的堵塞也並沒有讓我感到煩躁,盡管馬路顛簸,離開連日陰雨的上海,這個城市塞車的氣味都是清慡的,我真的猛吸了一口氣,覺得放鬆了下來。
昆明首先打開了我的味覺。小時候喝過的汽水瓶那樣裝起來的新鮮芒果汁,山竹很甜,隨處能吃到的牛幹巴炒飯,市集裏、馬路邊能買到各種泡菜、醬瓜和酸筍,沒有多少把這家食物帶進另家飯館的禁忌。而一旦你體會到那些酸,那些辛辣,你就開始接近雲南。
那一晚我們去吃傣家菜,一整棟油膩膩的竹樓隻剩下我們還在吃,每一個菜都在猛烈地刺激味蕾,而周圍那些皮膚黝黑,一邊擇菜一邊看傣話歌mv的年輕服務生們,才最讓我們覺得刺激。我們實在不好意思打擾他們工作後的餘興節目,趕緊吃完下樓,外麵一整間房鋪滿擇好的綠色蔬菜,還有一桌子新鮮站立著的筍,而服務生那邊,則是一陣拖椅子排排坐的騷動。傣話歌很不賴。
再上路。當公路邊田野深處那些畫著鮮艷蘑菇的白族房子,以及山坡上頗為奇異的卡通形狀蘑菇亭子開始出現,我就知道,大理就要到了。
上一年來大理也是七月,農曆的火把節比今年要早,整條街都是耍著火把的人,拿一袋朋友遞過來的鬆香遊街,把鬆香往火裏撲撒,每個人都在挑逗經過的每個人。而到了古城中心的十字路口,青年們已經圍成一個人追逐火,火追逐人的大圈,隻要想經過,必須有膽子突圍一下。一路走下來,總是變得灰頭土臉,頭發裏一股焦了的味道。
而今年的話題是日食。漸漸的我聽到,那些常駐大理,或是常常經過大理的各國青年們,都在談論日食。
we are so fucking lucky(2)
去年來大理,我認識了日本男生tomi。從美術學校畢業以後再次去印度旅行,他在那裏學習瑜珈,學習製作和吹奏古老的澳大利亞樂器didgeridoo。從印度迴來以後,他覺得他不再需要那麽多東西了,於是隻帶了背包、樂器和練習contact juggling用的水晶球,開始四處旅行學習技藝。
上一年,tomi帶我去爬蒼山。走到半山上,已經可以脫掉鞋子,踩著糙地和溪水走,土地的柔軟似乎原本就和我們的足底是契合的。tomi指著遠處的房子說,剛來大理的時候,他就住在那裏學習太極。從那個位置,我能看到整個大理古城和另一邊的洱海,那時將要下雨,天空是青色的,從天一直連到山裏麵。
而今年見到tomi,他剛從武當山迴來。他在那裏呆了四個月,仍舊是學習太極,每天早晨聽著鍾聲起床,練習直到日當空,吃飯,打掃,休息過最熱的午後再練習,每天的生活很簡單,麵對的隻是山和水。我總覺得他在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和自己的欲望做抗爭。他說他戒掉了煙,酒也是在迴到大理之後才慢慢的開始喝一些。用他的話說,他是在尋找能量,一些神秘的力量。他說這些年,他最大的改變是開始了解自己,開始嚐試從另一個角度看日本。
tomi來大理等待前往成都,日全食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中國的長江沿線城市都在最佳觀測帶上,成都是最靠近的一個城市,他會從那裏再往山上走。這幾日在大理,他仍是每天去小操場或是古城門外練習太極,在古城夜晚最熱鬧的時段,他會和幾個朋友在酒吧街上玩雜耍,賺一些旅費。他的水晶球表演很妙,可是雜耍賺到的錢總不會多, 我於是在他們結束表演後去給他們買啤酒。 那一天有人出手大方,往箱子裏放了一張五十塊,第二天他們去買迴日本咖喱,在旅館煮飯請大家來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