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自此驚出了一身白毛汗來,他以往目下無塵看不起這些卑賤宦者的惡果全體現了出來,一時人人指證,天時地利人和全棄他而去!
拓跋儀道:“漢臣們本就支持立慕容氏為後,崔浩包藏禍心,故意投丹入爐,是為了壞我拓拔鮮卑之根基!陛下隻需搜他的身,看看有沒有攜帶含有雄黃硃砂的丹藥!”
何須搜身,拓跋圭一清二楚,除了逍遙丸,他偶爾睏倦疲憊就會吃崔浩進上的紫黃丹、珍黃丸以振奮精氣,哪一味不含雄黃?但拓跋儀可惡,又把這事兒與新立慕容氏扯在一塊,巴不得推翻前議,再舉行一次鑄金大典,他豈能如他所願?當即朗聲宣道:“天道多舛,方有此劫,幸虧我拓拔皇族福澤綿長,依然得立中宮,其餘諸妃亦多勞苦,朕自有封賞。此事不必再議!”又剜了渾身癱軟麵白如紙的崔浩一眼,續道:“崔浩玩忽職守,甚失朕望,著褫奪官銜,退出宮闈,在家閉門思過——終朕一朝,永不敘用!”
晁汝抬起頭來,對來人微一拱手,微笑道:“崔大人,啊,現在叫不得了。賢弟打點完行裝在出宮之前還不忘來掖庭探望在下,真是足感盛情。”
崔浩臉上已不複以往雲淡風輕、從容高深的神情和派頭,咬牙切齒地道:“晁汝,今日鑄金坊炸爐之事必是你設計陷害!是誰告訴你我身上攜帶雄黃丹藥教你施這連環毒計!我曾因衛王白冠之事追查掖庭屬官王三娃他卻突然被召入宮,而後離奇溺亡,是不是宮中還有你的同謀!?”
晁汝抬袖掩唇咳了幾聲,方才慢悠悠地道:“無憑無據的,賢弟慎言啊。今日害你的是衛王等人——牆倒眾人推,也怪你平日行事太無餘地,與愚兄何幹?況且依愚兄所見,以賢弟之大才,縱使今遭罷黜,然隻要耐心等上一二十年,來日改朝換代,終有一日可以東山再起、位極人臣。現在,又何妨將你的位子暫借讓予我,來坐上一坐?”
“你!”崔浩忍無可忍,一個箭步上前揪起晁汝的衣襟,怒道,“我與你並無冤讎,不過是各為其主。縱是兩相鬥智,何須如此趕盡殺絕!”
晁汝的目光在月色下陡然冰冷:“確無冤讎。隻是你太礙事了——你既因進藥於拓跋圭方得平步青雲,我就要你也因丹藥而身敗名裂!”
崔浩瞠目欲裂,剛欲發難,脖間卻忽然一涼,已是利刃加頸。寒芒一閃而過,映出一雙他甚為熟悉的眼眸,隨即是任臻懶洋洋的聲音響起:“崔浩,你獲罪之身,逗留宮闈,還妄圖傷人,是不想要你崔家老小滿門性命了?”
崔浩愣了一下,雙手頓時僵持,心裏卻閃過一絲電光火石,顫聲問道:“任將軍怎會到此?!”
任臻收迴左手刀,探入懷中摸出一樽瓷瓶:“晁侍郎今日護主受傷,皇上嘉許其忠勇,我特奉皇命前來探視送藥,難道崔大人也是?”
崔浩神息萬變,目光在二人之間流轉來去,最終發出一聲不甘至極的悔嘆,恨恨離去。
任臻幾句話嚇走了崔浩,麵色一變,拉長著臉沖晁汝一點下巴:“坐下,上藥!”
晁汝收起了人前那副伶牙俐齒的嘴臉,沉默地坐在任臻麵前,任他施為。任臻點抹數次,急地齜牙道:“都說你聰明,我看是傻透了!既已明知道危險,為何還要撲過去替賀夫人以身相擋?”
晁汝一扯嘴角:“賀蘭訥壞了大事,事後若見我安然無恙而沒表現出一點護主之忠,他怎會輕易放過我去?這當口,我不能再開罪他去。”
任臻默然,半晌之後,手背在他麵上燙傷處輕輕一觸,啞聲道:“可是疼的緊?”
晁汝自嘲一笑:“這臉哪裏還會覺得出疼來?至多再多幾處瘡疤,留著嚇人罷!”說完這話卻不見迴答,唯感任臻的雙掌在他肩頭輕輕一按:“無論惡鬼之形還是天人之姿,在如今的我眼中又有何差別?”
晁汝心中微澀,百般的哀而不傷,千種的怨而無懟,就此莫名消散,他抬手一握任臻的右手,低聲呢喃道:“豈如你斷指廢軀之痛。”
任臻啞然無言。
兩人一站一立,在風清月明中靜默良久——正是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慕容氏選立為後,告於太廟,即母儀天下,自然少不得一番慶祝朝賀,南燕的“金刀太子”慕容超便在此時攜禮離開廣固前往平城拜賀。若論輩份,慕容寶之女算是他的堂侄女兒,但慕容超可沒敢真把拓跋圭當自個兒侄女婿——南燕主慕容德近來沉屙日重,隻怕拖不過今年。慕容德沒有親生兒子,屬意親兄之慕容超繼位,但朝中姓慕容的宗親可不止這半路殺出、金刀為憑方才認祖歸宗的慕容超一人,他這次來的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探一探拓跋圭的態度和口風,若有北魏的支持,他便有把握鎮壓下一切反對力量,順利接班、獨攬朝政。
拓跋圭確實也需要南燕的存在,在青州充當北魏與東晉的緩衝地帶——東晉那位當朝主政的謝都督可是從來不肯承認拓拔魏國,上次北魏本擬遠交近攻,遣使建康欲以修好反被謝玄羞辱了一頓,惹得拓跋圭大發雷霆,處死崔逞才罷,至此熄了通好東晉之心。兩人皆知南北遲早一戰,隻是以劉裕為首的北府軍尚在河南之地鎮守洛陽,一時不好牽一發而動全身;拓跋圭則秉承攘外必先安內,大部分兵力都在西北疆域防備西燕柔然,故而雙方都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而暫做按兵而已。所以拓跋圭想要扶持一個能為他所用聽教聽話南燕國主,北府軍萬一北上攻魏能成為一道最佳屏障。
慕容超入宮謁見拓跋圭,兩人在青金殿密談許久,有內侍上殿請用禦膳,拓跋圭便順道設宴招待,慕容超如吃了一顆定心丸,自然喜不自勝地謝恩應承。誰知酒饌剛剛擺好,殿外便傳來一聲朗笑:“怎麽有的吃卻故意不叫我?”
慕容超唬了一跳,心道拓跋圭豈是好相與的,誰敢在魏宮之內如此放肆高聲?可一看左近的宮人內侍,竟沒一人麵露異色,似是習以為常了。
待那人大步流星地進得殿來,慕容超則嚇得差點捏碎了手中酒樽——慕容沖!怎麽會是慕容沖?!雖然現在的他看來較獨龍山初間之時神態要平和許多,連眉目間的厲色殺氣都幾乎不見了,但他是不會錯認的——何況還是慕容沖這樣令人一見難忘的男人。傳說當年獨龍山兵敗之後他為魏軍所俘,被挾持為質,一路叩關略地,西燕朝野忍無可忍,才廢慕容沖為太上皇,而推舉慕容永為帝,以至於拓跋圭要挾不成,惱羞成怒,殺了這已無利用價值的廢帝,方才罷兵歸朝。可如今這男人怎會死而複生出現在平城皇宮?!
第165章
任臻還是一襲尋常穿用的交領左衽胡服,長身玉立、辮發無冠,腰間卻紮著一條九龍紋飾的金縷玉帶,其下絲絛綴著一枚光華流轉的摩尼寶珠——一應皆是禦用之物,與拓跋圭身上佩戴的一般無二。他見席上還有慕容超,便一挑眉:“皇上今日宴客?”
慕容德迴過神來,頓時冷汗直流——雖然不知道前因後果,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可是大大得罪過慕容沖的,當年若非他與拓跋圭裏應外合、故意設計,利用他報仇心切引他入局,他堂堂帝君又怎會落入魏軍手中,受盡折辱?
拓跋圭一時之間也是神色複雜,顯是也想起了兩人曾經的過節,但也不好就此中止,屏退慕容超,反而更顯事異。隻得一扯嘴角,勉強介紹道:“這位乃南燕北海王慕容超;這位是我大魏的驃騎大將軍任臻。”
“王爺此來必是來賀慕容皇後的了。”任臻正色打量了他一番,忽而笑道:“時人言金刀太子‘精彩秀發,容止可觀’,今看果不其然耳——這慕容氏不拘男女,當真都生的不凡。”
慕容超察言觀色,心底震驚之餘也漸漸明白了幾分:這慕容沖怕是經曆了什麽變故而不記得以前的事了?不止如此,與拓跋圭的關係看來還非同一般?他本是聰明機巧之輩,既知事有蹊蹺,倒是定下神來以不變應萬變。慌忙起身迴禮:“初次見麵,小王怎當的起將軍如此謬讚?”
任臻哈哈一笑,提袍落座:“雖是初晤,然與王爺神交已久!”
慕容超正不解其意,便聽任臻又道:“王爺上次送來的宮廷樂伎可當真是天下一絕,能謳筵前之歌,可為掌上之舞,我每一想起便覺繞樑三日、迴味無窮——莫說平城無此等人才,就是那自詡正統的晉廷樂府怕也不過如此啊。”
拓跋圭自己素厭歌舞,對吹拉彈唱的靡靡之音也一點也沒興趣,所以慕容超進奉過來的樂伎也隻在禦前表演過一次便再無傳召,他倒是沒想到卻叫任臻對這上了心,任臻平日裏對什麽事都是大而化之可有可無的,這偶爾一次的拓跋圭便特別想遂他的願:“那往後咱們便常招樂伎侍宴。”
任臻含笑瞥了他一眼:“那也不必。這笙篁簫管、檀板謳歌的,最能移情換性,偶然聽聽也就是了,我還是愛一些雄渾陽剛之曲,如漢時的三侯之章,那才是氣勢恢宏的男兒之舞,可惜在平城還無人能演。”
拓跋圭聞言便轉向慕容超道:“既如此,北海王迴廣固之後,便再送一些能舞此曲的樂伎之屬過來吧。”他說要便要,絲毫不覺得有何難以啟齒的。在他眼中,南燕實為北魏之附庸,慕容超又求他支持才能登基,自然更該予取予求。
慕容超則暗自叫苦不迭——與慣於征戰沙場的馬上皇帝拓跋圭不同,慕容氏子弟漢化程度普遍皆深,能書善詩,誌趣文雅的不在少數。他自然知道三侯之章化自高祖劉邦的大風歌,最是雄壯,舞者樂師需八佾之數方可演就,拓跋圭向他索要這麽多人等同於把燕宮內所有的這些樂伎都搜刮一空。須知這些樂伎本就是當年西晉動亂、衣冠南渡之際不及撤離中原的樂府屬官之後,因而從黃鍾大呂到輕歌曼舞無一不精,慕容德獲之有如至寶,哪肯悉數割讓?
任臻見他麵露難色,便笑一擺手,對拓跋圭點著頭道:“北海王這是捨不得了。”
慕容超立即感受到兩道利劍一般的目光刺地他頭皮一麻,當下把心一橫,賠笑道:“將軍說笑了。難得皇上看的上,小王豈有不成人之美的道理?”
他想慕容德怕是也拖不了多久時日了,如今正是燕國皇位承繼歸屬的關鍵時刻,他怎麽敢得罪自己的靠山,使得煮熟的鴨子再飛了?
慕容超得到拓跋圭的保證,便匆匆迴到廣固,當真將宮中樂伎連著黃鍾太簇等全套宮廷樂器都悉數送至平城,拓跋圭遂從前約,命和拔屯兵於燕魏邊境,炫耀武力,遙遙支持慕容超。以此為恃,慕容超排除異己,獨攬大權,未幾慕容德因病而死,慕容超終於如願以償,登基繼位——然而此時此刻,莫說廣固城內,便是南燕全境也再找不出一個樂府舊人了。既是登極大典,豈可無禮樂,那不成了糙頭天子了?慕容超早年顛沛,苦盡甘來方有今日,無論如何不肯在排場方麵委屈了自己,他心裏一急、腦子一熱,竟命心腹愛將公孫五樓南下進攻宣城,擄走了東晉樂伎並屬民兩千餘人,此舉大大激怒了東晉當局,又惹出其後天大的禍端,卻也是後話了。
</br>
拓跋儀道:“漢臣們本就支持立慕容氏為後,崔浩包藏禍心,故意投丹入爐,是為了壞我拓拔鮮卑之根基!陛下隻需搜他的身,看看有沒有攜帶含有雄黃硃砂的丹藥!”
何須搜身,拓跋圭一清二楚,除了逍遙丸,他偶爾睏倦疲憊就會吃崔浩進上的紫黃丹、珍黃丸以振奮精氣,哪一味不含雄黃?但拓跋儀可惡,又把這事兒與新立慕容氏扯在一塊,巴不得推翻前議,再舉行一次鑄金大典,他豈能如他所願?當即朗聲宣道:“天道多舛,方有此劫,幸虧我拓拔皇族福澤綿長,依然得立中宮,其餘諸妃亦多勞苦,朕自有封賞。此事不必再議!”又剜了渾身癱軟麵白如紙的崔浩一眼,續道:“崔浩玩忽職守,甚失朕望,著褫奪官銜,退出宮闈,在家閉門思過——終朕一朝,永不敘用!”
晁汝抬起頭來,對來人微一拱手,微笑道:“崔大人,啊,現在叫不得了。賢弟打點完行裝在出宮之前還不忘來掖庭探望在下,真是足感盛情。”
崔浩臉上已不複以往雲淡風輕、從容高深的神情和派頭,咬牙切齒地道:“晁汝,今日鑄金坊炸爐之事必是你設計陷害!是誰告訴你我身上攜帶雄黃丹藥教你施這連環毒計!我曾因衛王白冠之事追查掖庭屬官王三娃他卻突然被召入宮,而後離奇溺亡,是不是宮中還有你的同謀!?”
晁汝抬袖掩唇咳了幾聲,方才慢悠悠地道:“無憑無據的,賢弟慎言啊。今日害你的是衛王等人——牆倒眾人推,也怪你平日行事太無餘地,與愚兄何幹?況且依愚兄所見,以賢弟之大才,縱使今遭罷黜,然隻要耐心等上一二十年,來日改朝換代,終有一日可以東山再起、位極人臣。現在,又何妨將你的位子暫借讓予我,來坐上一坐?”
“你!”崔浩忍無可忍,一個箭步上前揪起晁汝的衣襟,怒道,“我與你並無冤讎,不過是各為其主。縱是兩相鬥智,何須如此趕盡殺絕!”
晁汝的目光在月色下陡然冰冷:“確無冤讎。隻是你太礙事了——你既因進藥於拓跋圭方得平步青雲,我就要你也因丹藥而身敗名裂!”
崔浩瞠目欲裂,剛欲發難,脖間卻忽然一涼,已是利刃加頸。寒芒一閃而過,映出一雙他甚為熟悉的眼眸,隨即是任臻懶洋洋的聲音響起:“崔浩,你獲罪之身,逗留宮闈,還妄圖傷人,是不想要你崔家老小滿門性命了?”
崔浩愣了一下,雙手頓時僵持,心裏卻閃過一絲電光火石,顫聲問道:“任將軍怎會到此?!”
任臻收迴左手刀,探入懷中摸出一樽瓷瓶:“晁侍郎今日護主受傷,皇上嘉許其忠勇,我特奉皇命前來探視送藥,難道崔大人也是?”
崔浩神息萬變,目光在二人之間流轉來去,最終發出一聲不甘至極的悔嘆,恨恨離去。
任臻幾句話嚇走了崔浩,麵色一變,拉長著臉沖晁汝一點下巴:“坐下,上藥!”
晁汝收起了人前那副伶牙俐齒的嘴臉,沉默地坐在任臻麵前,任他施為。任臻點抹數次,急地齜牙道:“都說你聰明,我看是傻透了!既已明知道危險,為何還要撲過去替賀夫人以身相擋?”
晁汝一扯嘴角:“賀蘭訥壞了大事,事後若見我安然無恙而沒表現出一點護主之忠,他怎會輕易放過我去?這當口,我不能再開罪他去。”
任臻默然,半晌之後,手背在他麵上燙傷處輕輕一觸,啞聲道:“可是疼的緊?”
晁汝自嘲一笑:“這臉哪裏還會覺得出疼來?至多再多幾處瘡疤,留著嚇人罷!”說完這話卻不見迴答,唯感任臻的雙掌在他肩頭輕輕一按:“無論惡鬼之形還是天人之姿,在如今的我眼中又有何差別?”
晁汝心中微澀,百般的哀而不傷,千種的怨而無懟,就此莫名消散,他抬手一握任臻的右手,低聲呢喃道:“豈如你斷指廢軀之痛。”
任臻啞然無言。
兩人一站一立,在風清月明中靜默良久——正是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慕容氏選立為後,告於太廟,即母儀天下,自然少不得一番慶祝朝賀,南燕的“金刀太子”慕容超便在此時攜禮離開廣固前往平城拜賀。若論輩份,慕容寶之女算是他的堂侄女兒,但慕容超可沒敢真把拓跋圭當自個兒侄女婿——南燕主慕容德近來沉屙日重,隻怕拖不過今年。慕容德沒有親生兒子,屬意親兄之慕容超繼位,但朝中姓慕容的宗親可不止這半路殺出、金刀為憑方才認祖歸宗的慕容超一人,他這次來的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探一探拓跋圭的態度和口風,若有北魏的支持,他便有把握鎮壓下一切反對力量,順利接班、獨攬朝政。
拓跋圭確實也需要南燕的存在,在青州充當北魏與東晉的緩衝地帶——東晉那位當朝主政的謝都督可是從來不肯承認拓拔魏國,上次北魏本擬遠交近攻,遣使建康欲以修好反被謝玄羞辱了一頓,惹得拓跋圭大發雷霆,處死崔逞才罷,至此熄了通好東晉之心。兩人皆知南北遲早一戰,隻是以劉裕為首的北府軍尚在河南之地鎮守洛陽,一時不好牽一發而動全身;拓跋圭則秉承攘外必先安內,大部分兵力都在西北疆域防備西燕柔然,故而雙方都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而暫做按兵而已。所以拓跋圭想要扶持一個能為他所用聽教聽話南燕國主,北府軍萬一北上攻魏能成為一道最佳屏障。
慕容超入宮謁見拓跋圭,兩人在青金殿密談許久,有內侍上殿請用禦膳,拓跋圭便順道設宴招待,慕容超如吃了一顆定心丸,自然喜不自勝地謝恩應承。誰知酒饌剛剛擺好,殿外便傳來一聲朗笑:“怎麽有的吃卻故意不叫我?”
慕容超唬了一跳,心道拓跋圭豈是好相與的,誰敢在魏宮之內如此放肆高聲?可一看左近的宮人內侍,竟沒一人麵露異色,似是習以為常了。
待那人大步流星地進得殿來,慕容超則嚇得差點捏碎了手中酒樽——慕容沖!怎麽會是慕容沖?!雖然現在的他看來較獨龍山初間之時神態要平和許多,連眉目間的厲色殺氣都幾乎不見了,但他是不會錯認的——何況還是慕容沖這樣令人一見難忘的男人。傳說當年獨龍山兵敗之後他為魏軍所俘,被挾持為質,一路叩關略地,西燕朝野忍無可忍,才廢慕容沖為太上皇,而推舉慕容永為帝,以至於拓跋圭要挾不成,惱羞成怒,殺了這已無利用價值的廢帝,方才罷兵歸朝。可如今這男人怎會死而複生出現在平城皇宮?!
第165章
任臻還是一襲尋常穿用的交領左衽胡服,長身玉立、辮發無冠,腰間卻紮著一條九龍紋飾的金縷玉帶,其下絲絛綴著一枚光華流轉的摩尼寶珠——一應皆是禦用之物,與拓跋圭身上佩戴的一般無二。他見席上還有慕容超,便一挑眉:“皇上今日宴客?”
慕容德迴過神來,頓時冷汗直流——雖然不知道前因後果,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可是大大得罪過慕容沖的,當年若非他與拓跋圭裏應外合、故意設計,利用他報仇心切引他入局,他堂堂帝君又怎會落入魏軍手中,受盡折辱?
拓跋圭一時之間也是神色複雜,顯是也想起了兩人曾經的過節,但也不好就此中止,屏退慕容超,反而更顯事異。隻得一扯嘴角,勉強介紹道:“這位乃南燕北海王慕容超;這位是我大魏的驃騎大將軍任臻。”
“王爺此來必是來賀慕容皇後的了。”任臻正色打量了他一番,忽而笑道:“時人言金刀太子‘精彩秀發,容止可觀’,今看果不其然耳——這慕容氏不拘男女,當真都生的不凡。”
慕容超察言觀色,心底震驚之餘也漸漸明白了幾分:這慕容沖怕是經曆了什麽變故而不記得以前的事了?不止如此,與拓跋圭的關係看來還非同一般?他本是聰明機巧之輩,既知事有蹊蹺,倒是定下神來以不變應萬變。慌忙起身迴禮:“初次見麵,小王怎當的起將軍如此謬讚?”
任臻哈哈一笑,提袍落座:“雖是初晤,然與王爺神交已久!”
慕容超正不解其意,便聽任臻又道:“王爺上次送來的宮廷樂伎可當真是天下一絕,能謳筵前之歌,可為掌上之舞,我每一想起便覺繞樑三日、迴味無窮——莫說平城無此等人才,就是那自詡正統的晉廷樂府怕也不過如此啊。”
拓跋圭自己素厭歌舞,對吹拉彈唱的靡靡之音也一點也沒興趣,所以慕容超進奉過來的樂伎也隻在禦前表演過一次便再無傳召,他倒是沒想到卻叫任臻對這上了心,任臻平日裏對什麽事都是大而化之可有可無的,這偶爾一次的拓跋圭便特別想遂他的願:“那往後咱們便常招樂伎侍宴。”
任臻含笑瞥了他一眼:“那也不必。這笙篁簫管、檀板謳歌的,最能移情換性,偶然聽聽也就是了,我還是愛一些雄渾陽剛之曲,如漢時的三侯之章,那才是氣勢恢宏的男兒之舞,可惜在平城還無人能演。”
拓跋圭聞言便轉向慕容超道:“既如此,北海王迴廣固之後,便再送一些能舞此曲的樂伎之屬過來吧。”他說要便要,絲毫不覺得有何難以啟齒的。在他眼中,南燕實為北魏之附庸,慕容超又求他支持才能登基,自然更該予取予求。
慕容超則暗自叫苦不迭——與慣於征戰沙場的馬上皇帝拓跋圭不同,慕容氏子弟漢化程度普遍皆深,能書善詩,誌趣文雅的不在少數。他自然知道三侯之章化自高祖劉邦的大風歌,最是雄壯,舞者樂師需八佾之數方可演就,拓跋圭向他索要這麽多人等同於把燕宮內所有的這些樂伎都搜刮一空。須知這些樂伎本就是當年西晉動亂、衣冠南渡之際不及撤離中原的樂府屬官之後,因而從黃鍾大呂到輕歌曼舞無一不精,慕容德獲之有如至寶,哪肯悉數割讓?
任臻見他麵露難色,便笑一擺手,對拓跋圭點著頭道:“北海王這是捨不得了。”
慕容超立即感受到兩道利劍一般的目光刺地他頭皮一麻,當下把心一橫,賠笑道:“將軍說笑了。難得皇上看的上,小王豈有不成人之美的道理?”
他想慕容德怕是也拖不了多久時日了,如今正是燕國皇位承繼歸屬的關鍵時刻,他怎麽敢得罪自己的靠山,使得煮熟的鴨子再飛了?
慕容超得到拓跋圭的保證,便匆匆迴到廣固,當真將宮中樂伎連著黃鍾太簇等全套宮廷樂器都悉數送至平城,拓跋圭遂從前約,命和拔屯兵於燕魏邊境,炫耀武力,遙遙支持慕容超。以此為恃,慕容超排除異己,獨攬大權,未幾慕容德因病而死,慕容超終於如願以償,登基繼位——然而此時此刻,莫說廣固城內,便是南燕全境也再找不出一個樂府舊人了。既是登極大典,豈可無禮樂,那不成了糙頭天子了?慕容超早年顛沛,苦盡甘來方有今日,無論如何不肯在排場方麵委屈了自己,他心裏一急、腦子一熱,竟命心腹愛將公孫五樓南下進攻宣城,擄走了東晉樂伎並屬民兩千餘人,此舉大大激怒了東晉當局,又惹出其後天大的禍端,卻也是後話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