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你——們,是想向朕借兵,分化北府,以抗衡司馬元顯?”任臻看向他的眼神更添深意,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另一道久遠卻沉重的人影,“劉裕,你這是要造反了。”


    “末將赤膽忠心,追隨都督,焉有反意!”劉裕慨然道,“陛下既與謝帥為刎頸之交,難道不知末將為人?!北府軍乃謝帥心血,陛下難道真想硬碰硬地打個兩敗俱傷,惹謝帥傷心?末將出身寒微,隻願繼續效命謝帥,從未有過擅權妄想,一旦成功救出都督,自當交還軍權,豈能與劉牢之一樣不忠不義?”


    劉裕字字慷慨激昂,又句句正中心懷,任臻聽地一陣默然,不得不承認既然此次南下並非為了攻城略地,那借力打力,以晉製晉是最省時省力的救人之道。


    也罷,隻要謝玄能重新掌權,諒這劉裕也翻不出多大的浪來。


    唯今之計,便是盡快了結南線戰事,迴師長安——此時關中空虛,拓跋珪卻是按兵不動,可他越是平靜,任臻就越是放心不下,而將姚嵩調往函穀關,雖是一氣之下的小懲大戒,卻也是存了一個倚仗姚嵩鎮守函穀的念頭——拓跋珪久忌姚嵩,短時之內當不至異動。


    姚嵩又掩嘴猛咳數聲,再抬頭時便覺得眼前一花,連案頭書牘都模模糊糊地晃動不清了,他忙低聲吩咐道:“再加一盞燈!”親兵領命,又給端過一個燭台,道:“已過亥時了,大人已連續數夜挑燈不眠,哪裏還能熬的住?”姚嵩擺了擺手,繼續筆走龍蛇,一麵寫一麵還咳個不停。親兵聽著那傷心動肺的聲響,益發不祥,便忍不住又勸道:“天氣轉涼,大人近日越發咳的厲害,必也正因勞神。函穀關沒有正經郎中,還是命未央宮將往常吃的藥快馬送來…”


    姚嵩好不容易止了咳,擱下筆望向親兵,雖是麵紅耳赤,目光卻寒如玄冰:“不必了。函關苦寒,卻也要不了我的命,我還沒那麽金貴。”


    這一席話出口,哪個還敢吭聲,都知道這萬人之上的姚大人不知怎的得罪了皇帝,一朝跌落雲端,給遠遠地發配到了西燕邊疆,朝野內外冷眼旁觀的,落井下石的,那是多了去的,姚嵩氣性發作,越發不肯露一絲怯暴一點段。


    函穀關乃是去年從後燕手中剛剛奪取的一座雄關,東起崤山,西至潼津,乃是河北河南進入關中的唯一門坎,也是拱衛潼關的第一道屏障,故而姚嵩自到了此處便加強布防,日夜巡視,雖分隔燕魏的黃河依舊濁浪滾滾,但姚嵩絲毫不敢怠慢,偵騎四處,時刻警惕著黃河對岸的北魏軍隊。


    然而,毫無異動。


    北魏軍隊真如大傷了元氣一般,在姚嵩麵前不敢越雷池一步。


    直到姚嵩從派出的斥候處得知,對岸有一小股軍隊繞過函穀,從遙津渡強行渡河,人數不過三千之眾。三千人馬入關中,能頂什麽用?拓跋珪是傻了?姚嵩忙命人再探,卻原來那帶病兵之人乃是沮渠蒙遜——他自然不敢圖謀關中,隻是借道潼關,到涼州去——西涼叛軍依舊忠於沮渠氏,他此次西行的目的可想而知。


    沮渠蒙遜便如一條毒蛇,冀州會戰中,所有人都見識到了他的狠辣,若當真竄迴了西涼卻是麻煩的緊,萬一死灰複燃,則西涼必亂,即便最後苻堅能夠平定叛亂,也會使西燕後方不穩,若又在此時恰逢與北魏開戰,便難免捉襟見肘應付不暇——想來這也是拓跋珪之計,先派沮渠蒙遜擾亂涼州,待數月之後黃河冰封,他便可揮軍踏馬渡河作戰,將西燕拉入兩線作戰的深淵!想到此處,他當即給潼關守將慕容鍾寫了一封密函,命他務必截住沮渠蒙遜,以優勢兵力圍而殲之。


    然而這信有如石沉大海一般,毫無迴響。姚嵩略略一想,便冷笑著明白過來:皇叔慕容恆前年歿了,長子慕容鍾襲位王爵,自以為與慕容永都快要一字並肩了,又早就看姚嵩這異族之人不順眼,如今姚嵩獲罪,貶官數級,更是已今非昔比,他哪會聽他的命令?何況沮渠蒙遜三千人借道而過罷了,並不敢乍膽叩關,他慕容鍾坐擁麾下數萬精兵,還不屑主動出擊,跟著這麽一撥散兵遊勇死追——堪稱勝之不武,贏也無謂。


    姚嵩卻與沮渠蒙遜是多少年的老對手了,彼此熟知對方一切的陰險狡詐,豈可坐視他從眼皮底下溜過?思前想後,他一咬牙,不再耽誤遲延,當即點齊一萬精兵,連夜出關西去——慕容鍾不肯阻截,那便由他來追擊,人銜枚馬裹蹄,一夜之內便能趕上,十麵圍城,定要全殲沮渠蒙遜!


    一夜廝殺。


    沮渠蒙遜似沒想到會遭迎頭痛擊,那三千人馬在如狼似虎氣勢如虹的一萬燕軍麵前潰不成軍,四散而逃,姚嵩既然出關哪裏肯再放過沮渠蒙遜,當下緊追不捨,一路戰至崤山餘脈。姚嵩一麵咳嗽,一麵勒馬止步,在黑黝黝的夜色中極目望去——崤山綿延,峻嶺崢嶸。函穀關自古稱雄,便是因在穀中,深險如函而揚名,穀道之中“車不方軌,馬不並轡”——如此險要的地勢顯然已不適合再夜戰追擊了。


    姚嵩在寒涼夜風中狠狠擰眉,又是一陣心煩意亂,氣血翻湧——忙活一夜,卻隻是趕跑了北魏軍隊,還是教沮渠蒙遜給逃了!若是慕容鍾肯與他配合前後夾擊,又怎會功虧一簣!


    他強壓下喉間一抹腥甜,揚手下令道:“全軍轉向,退迴函穀關!”


    然而就在三軍調頭準備撤退的瞬間,一道道鼙鼓號角之聲忽然刺破了黎明前的寧靜,驚天動地而來!姚嵩驀然一驚,攬轡極目而望,便見天盡頭突然出現了一支黑壓壓的軍隊,攜著摧枯拉朽之勢,排山倒海地襲向奔戰一夜的西燕軍隊!


    最先映入眼簾的,北魏國君的鎏金王旗,遮天蔽日一般獵獵飛展——竟是拓跋珪親征!


    第141章


    黃河未凍,拓跋珪怎麽會無聲無息地從天而降出現在函穀關!


    姚嵩渾身劇顫,險些載下馬去,一股突如其來的恐慌幾乎將他擊潰——他中計了!沮渠蒙遜並非真去西涼,而是自為香餌,專為釣他這頭大魚,所圖的正是函穀天險!


    方才倉皇撤退的沮渠蒙遜所部亦調轉槍頭殺來,兩軍合攻,恰將燕軍包了餃子。


    一派兵荒馬亂刀光劍影之中,副將匆匆殺過亂兵,拍馬趕來,順手將自己的頭盔扣在姚嵩頭上,急道:“姚大人!我們被包圍了!該往哪裏退!”姚嵩茫茫然地抬頭,剛欲開口,斜下裏忽然飛出一簇箭矢,擦過他盔上紅纓,直直貫穿副將的頭顱,濺出一泊紅紅白白的腦漿鮮血,悉數潑在姚嵩頭臉之上。


    刺鼻的血腥味終於使他徹底清醒過來,目瞪口呆地望著眼前的屍山血海、阿鼻地獄。


    廝殺慘叫金戈鐵馬之聲不絕於耳,整座崤山戰場如同一鍋血肉模糊的沸粥——全是因為他這個自詡智珠在握的白癡!


    從來都是他詭計多端,謀算布局,卻原來——剃人頭者,人恆剃其頭!


    喉中腥甜再也按捺不下,他付在馬背上哇地一口嘔出一灘黑血!


    “大人!”眾人一搶而上,皆是惶急無措的模樣。


    姚嵩死死按住馬鞍不令自己顯出搖搖欲墜的虛弱,他反手一下下地狠狠擦去下巴上綿延的血痕,咬牙道:“揮旗,我軍向大纛靠攏,集中突圍!”


    拓跋珪在精銳親衛的簇擁護衛下,在原地紋絲不動,漠然地注視著千軍萬馬的搏命廝殺,破曉朝陽為這漫山的血色鍍上了一層金光,仿佛殺慘烈戮也成了一樁賞心樂事。


    “姚嵩,久違了。”他勾起唇角,平靜地愉悅著:他本以為這天下第一的毒謀士有多麽傳奇,誰知離開長安離開了他,姚嵩也不過一介凡人!會衝動、會上當、會猶豫、會恐懼!當初自己竟然被他壓製了這麽多年,當真可笑!


    他早就知道姚嵩被驅來函穀之後,便大肆修築戰壕工事積極備戰,卻一直隱忍不發,讓他以為黃河未凍北魏騎兵便無法渡河;又兼戰船不夠,也無法在短期之內大量伐木造船,殊不知他一占領冀州全境便拆了當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銅雀三台,將木材日以繼夜地火速送到前線,趁著枯水期令魏軍抱木泅渡過河,一夜之間硬是不聲不響地將一萬魏軍在函穀關燕軍的眼皮底下送過了黃河——而與此同時,那自詡聰明絕頂的姚小侯已經出關追擊沮渠蒙遜去了,又如何阻止的及?


    魏軍氣勢如虹,直殺到旭日高升,沮渠蒙遜率軍而來,兩軍會師於函穀關前。蒙遜血戰晝夜,麵上卻毫無疲倦,反是一臉殺至興奮的洋洋得色:“大帥英明!這姚子峻狡詐陰險,也著了您的道!”


    拓跋珪已經登基為王,蒙遜一時口快還照往日稱唿,拓跋珪倒不甚在意似地,隻沉聲道:“不。姚軍敗而未退潰而不散,他們至今還沒放棄突圍——蒙遜,不到最後關頭,就不能對這頭狐狸掉以輕心,你忘了當年在蘭門山是如何敗於姚嵩之手了?”


    蘭門山一役是沮渠蒙遜一生的轉捩點,他害死自己的兄長奪權成功卻又同時被姚嵩設計,藉機逃脫,以至若幹年後立國大業功虧一簣,身敗名裂之餘隻能投靠北魏尋求庇護。拓跋珪字字句句皆如鈍刀割肉,沮渠蒙遜眸帶陰沉,狠戾道:“姚嵩早年被我落過毒,苟延至今也不過油燈未枯罷了,何況身處這戰場之上兇險萬分的刀光劍影中——今日一戰我看他還如何逃出生天!”


    拓跋珪沒搭理這話,他有自己的主意——他冷眼旁觀等待至今,就為了一戰定幹坤,容不得一絲僥幸與大意——姚嵩不除,何談大業!拓跋珪攬轡舉目,平心靜氣地又觀望了片刻,忽而轉頭傳令魏軍變陣,封鎖燕軍退迴函穀關的道路,而欲將姚嵩逼往潼關。


    沮渠蒙遜本就奇怪姚嵩如今雖能勉強維持陣型,但隻要拓跋珪中軍一出,大肆衝殺,姚嵩必敗無疑,但拓跋珪卻遲遲不肯親自出馬,還把人往潼關隘口驅趕,未免也太沉得住氣。他自詡出兵放馬十餘年,卻每每猜不透拓跋珪波橘雲詭的用兵之道。“潼關不比函穀,西燕經營已久,由慕容鍾把守,精兵重衛易守難攻,我軍畢竟隻有萬餘,若追著姚嵩直驅潼關,就不怕慕容鍾會出關相援?屆時孤軍深入,進退維穀的——”後半截話他咽了迴去,拓跋珪卻冷笑道:“我稱臣西燕整整十二年,還不了解這範陽王慕容鍾的秉性?姚嵩若叩關求援,他必定閉門不納,坐視不理!”


    慕容鍾原就與拓跋珪交好,當年舉薦其為中郎將也有他的一分功勞,後來拓跋珪每高升一步,必加禮饋之,直至他裂土封王兩人也沒撕破臉,此其一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是慕容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雲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雲暮並收藏我不是慕容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