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減去以前的長發,將頭發染成了明亮的亞麻色,拉了又燙,燙了又拉,直到出現和雜誌上一樣的半透明質感。以前的衣服也沒見她穿過,大約是過時了。偶爾她會翻箱倒櫃的把東西翻出來,洗洗曬曬。直到有一次我看到她那件似青非青,似藍非藍的紗狀披肩時,才明白她隻是不願再穿了。她也像以前以前一樣化妝,而且越來越精緻時髦,卻再也沒有穿過那些衣服。在陽光下,她的頭發散發著金色的光,柔和的罩在臉上,很美。
父親的樣子像他的技藝一樣,始終年輕。始終不夠成熟的容貌帶著一點點年輕的笑容,閃著一些些光。隻是終日的瑣碎終究是讓他煩了,也許是父母親和弟弟的行為讓他討厭,也許是母親和他的爭吵讓他感到厭倦,也許是夾在他們中間讓他不好做人。總之,他突發奇想的要迴老家辦廠子。
母親不知怎麽想的,竟同意了。父親拿著家裏所有的積蓄,在一片林地上轟轟烈烈的開辦了水泥管廠。開工兩天,就有一大堆人開著警車來了,說是占用可耕地,而且沒有伐木許可就破壞植被,要讓他們停工。父親忙裏忙外的,不知道怎麽著可好。不知是誰說:沒有打點好關係吧?不然怎麽會那麽多事。於是又急匆匆的找人,請客,塞了好些錢才辦成。一來二去,竟然從春天拖到了夏天。林地裏長滿了藤蔓青草,他們纏繞在一起,分不出哪裏是原先的土地。
等到各色的機器再次光臨這片土地時,原先的痕跡已然找不到了。而水泥管廠終究是轟隆隆的蓋起來了,大片的廠房看起來很是宏大。隻是,這樣母親就忙不過來店,她每天都忙裏忙外,家裏店裏兩頭轉。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上了初中。小學時,母親會來接我迴家,後來大一點,我也就自己上下學了。我記得上下學路上,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梧桐樹,夏天投下厚厚的陰涼,秋天會落下片片枯紛繁的枯黃,然後會有人掃走這些落葉,減去多餘的樹枝。中部的冬天,總是帶著幹澀的風。在蕭瑟的秋風中,初中開學,這天的太陽格外的亮,倒不像是秋天,竟帶著春日的明媚。新學校不是很遠,走路十多分鍾就到了。放學後,我會先去店裏,和母親一起迴家,或者在店裏做作業。
我像往常一樣的走在這條布滿歲月痕跡的水泥小道上,有人在晃著梧桐樹的樹枝,想把葉子晃下來。我走的很慢,我的衣服在學校被別人劃髒了,後座的女生老把她的鋼筆亂放,盡管我知道那筆很貴,但總歸不是很好。母親總是好像看不到似的,淡淡然的把衣服塞到洗衣機裏。但她很在乎我的成績,每次考的不好便對我大唿小叫,然後會在假期幫我報補習班。這次小升初,她就在暑假報了一個英語補習班,幫我提前學習一些,不至於在學校太吃力。所以,在學校裏,我的成績總是很好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受歡迎,總有人用各種話諷刺我,好像我的成績是搶了他們的似的。
我正想著,就聽到了站在店外的母親在講電話,大概是在跟父親說話,聽她的語氣像是,“我告訴你,家裏沒錢了,你要是還有點良心,就把場子停了,趕緊迴來看店···”父親的工廠一直沒有盈利,一兩年來還多次把家裏的錢拿到廠子裏去用。母親掙的錢幾乎都被他花光了。
第二天,父親垂喪著臉迴來了。他的臉色很難看,卻擠出為難的笑容,不由讓我掉下一身雞皮疙瘩。我知道,他又在求母親給他錢,工廠裏的效益很差,母親多次勸他關掉廠子,迴來打理理發店,他不肯,寧願苦苦央求母親,好從她那拿錢。但這一次母親顯然不願意再給了。母親坐在沙發上,鐵青著臉,不說話。她的大大的裙擺透著淡淡的疏離。
父親好說歹說不見一點效果,也失去了耐心。他的臉色一點點難看。
“不是我不願意給。你說說,那個廠子開工到現在,投進去了多少錢?有沒有迴過一分錢的本兒?”母親端坐著,一動不動。事實上,街坊鄰居傳父親在外麵找了小三,所以才不往家裏拿一分錢。鬼知道這些話是怎麽傳出去的。
“這是最後一次了!”撲通一聲,他跪下了。
不久後,父親的工廠倒閉了。大約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可是又聽人說,廠子本來是賺錢的,父親的二叔在裏麵管理帳目,所以才。不曉得是誰說的,但是總有人知道,這世上的事,哪有人不知道的呢?廠子倒閉後,父親把廠子賣掉了,又加了些錢買了輛車,準備拉貨。舅舅早年也是拉貨掙得錢,所以這種活大概也算可以養家。
我仍舊每天自己去上學,學校裏也就那麽迴事,無非是哪個人又請了家長,哪個人又考了第一名,或者說哪個人在談戀愛。這些都與我無關,我是被他們排擠的那個,不知道為了什麽。大概是從考了第一名那次,也許是不借作業那次,又也許是我從來沒有融入他們的生活。所以我從來都是靜靜地一個人上課,一個人放學,一個人迴家。唯一不一樣的,大概隻有漸漸變大的年紀和與日劇增的孤單。
第4章 第四章
每天早上,我和母親大概七點起床,她做飯,我洗漱,小小的客廳充滿溫馨與飯香。她幾乎不怎麽講話,自我記事以來,她的話就不多。我們靜靜地吃完,她洗碗,我收拾東西準備上學。偶爾我會問她要錢,她會很快的把錢給我,或許是買文具,或許是夏天吃一個冰激淩,錢不多,她會時不時的給我,忘記給我便會要。然後,我就出門了。
</br>
父親的樣子像他的技藝一樣,始終年輕。始終不夠成熟的容貌帶著一點點年輕的笑容,閃著一些些光。隻是終日的瑣碎終究是讓他煩了,也許是父母親和弟弟的行為讓他討厭,也許是母親和他的爭吵讓他感到厭倦,也許是夾在他們中間讓他不好做人。總之,他突發奇想的要迴老家辦廠子。
母親不知怎麽想的,竟同意了。父親拿著家裏所有的積蓄,在一片林地上轟轟烈烈的開辦了水泥管廠。開工兩天,就有一大堆人開著警車來了,說是占用可耕地,而且沒有伐木許可就破壞植被,要讓他們停工。父親忙裏忙外的,不知道怎麽著可好。不知是誰說:沒有打點好關係吧?不然怎麽會那麽多事。於是又急匆匆的找人,請客,塞了好些錢才辦成。一來二去,竟然從春天拖到了夏天。林地裏長滿了藤蔓青草,他們纏繞在一起,分不出哪裏是原先的土地。
等到各色的機器再次光臨這片土地時,原先的痕跡已然找不到了。而水泥管廠終究是轟隆隆的蓋起來了,大片的廠房看起來很是宏大。隻是,這樣母親就忙不過來店,她每天都忙裏忙外,家裏店裏兩頭轉。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上了初中。小學時,母親會來接我迴家,後來大一點,我也就自己上下學了。我記得上下學路上,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梧桐樹,夏天投下厚厚的陰涼,秋天會落下片片枯紛繁的枯黃,然後會有人掃走這些落葉,減去多餘的樹枝。中部的冬天,總是帶著幹澀的風。在蕭瑟的秋風中,初中開學,這天的太陽格外的亮,倒不像是秋天,竟帶著春日的明媚。新學校不是很遠,走路十多分鍾就到了。放學後,我會先去店裏,和母親一起迴家,或者在店裏做作業。
我像往常一樣的走在這條布滿歲月痕跡的水泥小道上,有人在晃著梧桐樹的樹枝,想把葉子晃下來。我走的很慢,我的衣服在學校被別人劃髒了,後座的女生老把她的鋼筆亂放,盡管我知道那筆很貴,但總歸不是很好。母親總是好像看不到似的,淡淡然的把衣服塞到洗衣機裏。但她很在乎我的成績,每次考的不好便對我大唿小叫,然後會在假期幫我報補習班。這次小升初,她就在暑假報了一個英語補習班,幫我提前學習一些,不至於在學校太吃力。所以,在學校裏,我的成績總是很好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受歡迎,總有人用各種話諷刺我,好像我的成績是搶了他們的似的。
我正想著,就聽到了站在店外的母親在講電話,大概是在跟父親說話,聽她的語氣像是,“我告訴你,家裏沒錢了,你要是還有點良心,就把場子停了,趕緊迴來看店···”父親的工廠一直沒有盈利,一兩年來還多次把家裏的錢拿到廠子裏去用。母親掙的錢幾乎都被他花光了。
第二天,父親垂喪著臉迴來了。他的臉色很難看,卻擠出為難的笑容,不由讓我掉下一身雞皮疙瘩。我知道,他又在求母親給他錢,工廠裏的效益很差,母親多次勸他關掉廠子,迴來打理理發店,他不肯,寧願苦苦央求母親,好從她那拿錢。但這一次母親顯然不願意再給了。母親坐在沙發上,鐵青著臉,不說話。她的大大的裙擺透著淡淡的疏離。
父親好說歹說不見一點效果,也失去了耐心。他的臉色一點點難看。
“不是我不願意給。你說說,那個廠子開工到現在,投進去了多少錢?有沒有迴過一分錢的本兒?”母親端坐著,一動不動。事實上,街坊鄰居傳父親在外麵找了小三,所以才不往家裏拿一分錢。鬼知道這些話是怎麽傳出去的。
“這是最後一次了!”撲通一聲,他跪下了。
不久後,父親的工廠倒閉了。大約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可是又聽人說,廠子本來是賺錢的,父親的二叔在裏麵管理帳目,所以才。不曉得是誰說的,但是總有人知道,這世上的事,哪有人不知道的呢?廠子倒閉後,父親把廠子賣掉了,又加了些錢買了輛車,準備拉貨。舅舅早年也是拉貨掙得錢,所以這種活大概也算可以養家。
我仍舊每天自己去上學,學校裏也就那麽迴事,無非是哪個人又請了家長,哪個人又考了第一名,或者說哪個人在談戀愛。這些都與我無關,我是被他們排擠的那個,不知道為了什麽。大概是從考了第一名那次,也許是不借作業那次,又也許是我從來沒有融入他們的生活。所以我從來都是靜靜地一個人上課,一個人放學,一個人迴家。唯一不一樣的,大概隻有漸漸變大的年紀和與日劇增的孤單。
第4章 第四章
每天早上,我和母親大概七點起床,她做飯,我洗漱,小小的客廳充滿溫馨與飯香。她幾乎不怎麽講話,自我記事以來,她的話就不多。我們靜靜地吃完,她洗碗,我收拾東西準備上學。偶爾我會問她要錢,她會很快的把錢給我,或許是買文具,或許是夏天吃一個冰激淩,錢不多,她會時不時的給我,忘記給我便會要。然後,我就出門了。
</br>